找规律数教案

时间:2024-05-17 17:14:2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找规律数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找规律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找规律数教案

找规律数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数列.

  (二)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使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并能按规律填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找规律,按规律填数.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准备

  1.按要求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四十数到五十二.

  (2)两个两个地数,从二数到二十.

  (3)五个五个地数,从五数到五十.

  (4)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2.在横线上填数.

  (1)3连续加3,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2)6连续加6,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3)48连续减4,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学习新课

  1.谈话.

  师:今天动物园里召开运动会,有7只小兔参加了一百米赛跑,它们参加比赛的号码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可是教练员点名时,发现有两只小兔迟到了,这两只小兔子的号码各是多少呢?你们能猜出来吗?(此时学生十分兴奋,都想参与猜号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列的规律,学习按规律填数.

  板书课题:找规律填数

  2.教学例1.

  (1)出示:1 4 7 10 13 □ □

  师:像这样几个数按次序排列起来的,称它为数列.

  请学生跟读“数列”.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在投影仪上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前面的数加上3得后面的数.

  师: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几?

  生: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和相邻的两数变化看,发现了这个数列的规律,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这个数列的规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边说边板书)

  师:先听老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哪位同学能学老师说一遍.(指名说规律)

  (3)填数.

  师:谁知道迟到的两只小兔子的号码是多少呢?

  生:(同桌互相说说后回答)是16,19.

  (4)尝试练习

  找规律填数:

  a.3 7 11 15 19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

  □里填( ).

  b.15 12 9 □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

  □里填( ),( ).

  3.教学例2.

  (1)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0 10 30________100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数的差都一样吗?算算看.

  生:每相邻两数的差是10,20,不一样.

  师: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之间相差10,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间相差20,那么第三个数与第四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板书:

  生:相差30.

  师:第四个数与第五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板书:

  生:相差40.

  师:从整体和相邻两数的差的变化看,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每对相邻两数的差总比前面一对相邻两数的差多10.(边说边板书)

  (3)填数.

  师:现在你们知道横线上的数是多少吗?

  生:是60.

  师:怎样计算?

  生:用它前面的数30,加上它与前面一个数相差的数30,30+30=60.

  师:想一想,怎样检验?

  (4)尝试练习,找规律填数.

  1 2 4 7 11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每一对相邻两数的差总比前一对相邻两数的差多( ).

  □里填( ).

  4.教师小结:

  找规律填数就要先从数列的已知数中找出变化的规律,然后再按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巩固反馈

  1.找规律填数:(投影片)

  (1)3 5 7 9 □ 13

  (2)8 11 14 □ □

  (3)35 30 25 □ 15 □

  (4)□ 17 15 13 □

  2.你能在每朵花中写上一个数,使这些花也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吗?

  3.按规律填数,使每组数列不一样.

  4.游戏:把全班同学分成红、黄、绿三组,持相同颜色数字卡片的按规律排列.

  红色:0 3 6 9 …

  黄色:1 4 7 10 …

  绿色:2 5 8 11 …

  4.按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 2 3 5 8 □

  (2)1 6 16 31 □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找规律填数是一节很有兴趣的课,整体设计上把握“规律”这个中心.复习准备阶段,让学生按要求数数和按规律填数,为找规律做了很好的铺垫,从故事导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自然地引出了数列规律的课题.

  指导学生认识规律→叙述规律→运用规律→规律的概括,这种抽象的过程也完全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练习形式多样,最后全班参加游戏竞赛,使全课在欢乐的高潮中结束.本课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不做教学要求.

  板书设计

找规律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题

  小朋友们,小华在自己的生日时,亲自布置了自己的房间。你们看(电脑出示情景图),漂亮吗?房间中哪些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先出示情景图,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巩固旧知。

  小朋友们在小华的房间中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a.规律有很多种,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们真聪明,它们都是有一组重复出现的。

  b.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看[电脑出示例7的(1)],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

  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电脑出示数字]那么,后面应怎么摆呢?

  [出示图形与数字]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c.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找到的规律与我们在小华房间里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电脑同时出示房间中的规律和例7的(1)]

  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1个图形。

  d.我们找到了这组图形的摆放规律。那么,这两组图形的规律大家能找出来吗?[出示例7的(2)、(3)]

  四人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哪一小组愿意将你们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学生上台讲解,教师配合出示相应的数字与图形)

  在学生明白原来学习规律的特点后,出示新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发现新规律,并找出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最后设计活动,仿照性地创造规律,巩固新知。

  e.谁知道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

  f.你能创造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在本子上画。

  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出来的规律?

  投影器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规律。

  2.教学例8。

  a.大家看,这是小华创造出的规律[电脑出示例8]。

  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谁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那么,后面的`数是几?为什么?[电脑出示每次增加的5和3,以及后面应填的数]

  在例7教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例8的规律,并总结找规律的方法。最后,采用“我来考老师”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创造规律,将新知识逐步消化。

  b.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那你们知道这些数的排列规律与刚才我们自己创造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c.你能创造出一些规律来考一考老师吗?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谁创造出的规律最好。

  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三、巩固深化

  1.完成书上第90~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出示第92页思考题。

  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孩子,最先找出规律。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二课时,着重教学数字间的变化规律。这一课时教学的规律,不再是一组事物间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相邻两项等差的规律。在教学时,首先出示情景图,在学生找规律巩固旧知的同时,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然后,转入新知的探究过程,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引导学生找出以前规律的共同特点,然后将新规律与之进行比较找出其特点,抽象出数量间的变化规律。接着进一步抽象到数字间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最后,设计创造规律的活动,既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又与教师形成互动,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反馈,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新知。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加深难度,出示思考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动脑,拓展思维。

  专家评析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特点是将找规律一节的全部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渐进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规律。此外,这节课设计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这一环节,不仅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特别是最后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

【找规律数教案】相关文章:

《找规律》教案01-25

找规律教案19篇03-29

【精】《找规律》教案15篇01-18

《找规律》说课稿07-03

找规律教学反思04-18

《找规律》教学反思04-02

《找规律》说课稿15篇01-18

二年级下找规律教案04-12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