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5-07 08:58:3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合集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离不开水)。

  2、学习分辨鱼类和非鱼类,并说出理由。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对于鲫鱼和金鱼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物质准备:

  PPT、金鱼和鲫鱼的手偶各一个、人手一张指示牌,正面笑脸,反面哭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鲫鱼搬新家》的故事。

  二、找出鲫鱼和金鱼的共同特征--通过比较在黑板上罗列出鲫鱼和金鱼的共同点。

  --及时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出鱼的特征。

  三、选择区域:它们是鱼吗?

  --提出问题:乌龟是鱼吗?

  师:孩子们你们认为乌龟是鱼的,请坐在A区;觉得不是的,请坐在B区。

  师:你为什么会觉得不是鱼呢?(说说理由)--教师播放乌龟生活习性的视频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乌龟不是鱼。

  四、根据已有经验判断墨鱼是鱼吗?

  1、点击PPT,出示墨鱼,猜想:墨鱼该属于什么类?

  师:这时又来了一只墨鱼(点击PPT),你们认识它吗?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鱼儿和非鱼儿都想墨鱼加入自己的队伍,你认为它应该加入哪支队伍呢?她究竟是鱼类还是非鱼类呢?为什么?

  2、根据幼儿对墨鱼的判断为"鱼类"、"非鱼类"两个答案为分组依据,把幼儿分为"鱼类""非鱼类"和"不确定"三类。

  3.模拟辩论的形式,两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鱼组墨鱼会游,所以它是鱼类。

  非鱼组墨鱼没有鳃和鳍,可是鱼是有鱼鳃和鱼鳍的,所以它不是鱼类。

  4、借助PPT,了解"墨鱼"的特征。

  四、辩论结束。

  师:墨鱼到底加入了鱼类还是非鱼类呢?让我们一起听听墨鱼是怎么说的。

  五、《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

  --小朋友,你认识这些水中生物吗?哪些生物你觉得不是鱼类呢?说一说你的原因。

  活动延伸:

  请你再去收集资料:还有哪些"x鱼"其实不是真正的'"鱼"。

  三、根据已有经验判断蝙蝠是鸟类还是兽类。

  1、点击PPT,出示蝙蝠,猜想:蝙蝠该属于什么类?

  师:这场战争进行的真的很激烈,很难分出胜负,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动物(点击PPT),你们认识它吗?鸟类和兽类都想蝙蝠加入自己的队伍,你认为它应该加入那只队伍呢?她究竟是鸟类还是兽类呢?为什么?

  2、根据幼儿对蝙蝠的判断为"鸟类"、"兽类"两个答案为分组依据,把幼儿分为"鸟类""兽类"和"不确定"三类。

  3、模拟辩论的形式,两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鸟类组蝙蝠会飞,所以它是鸟类。

  兽类组鸟的嘴巴尖尖的,可是蝙蝠是有牙齿的,所以它不是鸟类是兽类。

  4、借助PPT,了解"蝙蝠"的特征。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

  2、化解幼儿的顾虑,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化。

  3、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教师:老师这几天心里很难过,你们知道为什么?

  老师想知道当你们马上要离开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幼儿园时,你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2、幼儿交流

  3、教师总结: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有开心,有紧张,有担心,

  有的.既高兴又有些害怕,那今天我们这位小朋友他的心情和你们一样吗?

  二、感受歌曲,引导思考。

  1、观看课件。

  2、提问:歌曲里的小男孩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担心什么?

  3、教师:你们有这种担心吗?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4、幼儿相互交流

  5、教师:原来我们小朋友对上小学还有那么多的担心,我倒有个好主意,

  有一句话说:人多力量大。老师就来和你们一块儿商量讨论一下,看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担心消失。

  三、交流讨论

  1、老师统计了一下,发现我们小朋友对这些事特别担心。

  2、演示课件

  3、幼儿讨论交流。

  (1)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么你们现在的心情和刚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2)我们进入小学以后还会遇到困难,或者发生让你担心的事,你会怎么办?

  四、活动结束

  1、教师总结

  2、教师:现在对上学不担心了吧,那么让我们一块儿高高兴兴被起小书包唱着歌去上学。

大班教案 篇3

  相关知识:

  五马街古称五马坊,是温州市最著名的商业街。相传始于东晋,唐宋沿袭不变,清代改名五马街,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街长四百米,宽十二米,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一九三四年改名中山路,一九四九年后恢复五马街之名。一九七四年改为沥青路面。一九八四年四月定为温州市标志性购物步行街。

  设计意图:

  在通过对比、了解、展望,从而让孩子发现温州的巨大变化,为自己的家乡温州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一个温州人感到自豪。如何将五马街的变化介绍给孩子,使之转化成孩子易于接受的、具体的感性认识,培养孩子对家乡的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幼儿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我设计了名为寻找五马街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五马街早年的图片资料,了解家乡的巨大的变化,从而初步培养做温州人的自豪感。

  2、通过了解和收集资料,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在讲述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对家乡的未来进行大胆的展望,并尝试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

  1、用彩色纸在主题墙上制作一面温州城市交通图。这张交通图以五马街为中心,标出四周的主要街道名称和一些标志性的建筑。

  2、请家长协助收集一些五马街早年的图片资料和现在的图片资料。

  3、教师收集温州早些年间的图文资料和五马街的资料。

  4、在班级主题墙中设立一块专门区域:我找到的五马街,将各种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知识准备:

  1、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孩子到五马街转一转,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五马街周围的建筑进行观察,让孩子在心里对现在的五马街有一个较感性的认识。并要求孩子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物,到幼儿园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请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到图片馆借阅一些五马街的介绍,尤其是一些图片资料。

  材料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材料,提供给孩子,让他们可以挑选自己觉得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

  2、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构思准备自己所需要的一些特殊材料。

  活动建议:

  一、猜一猜寻找过去的五马街。

  1、展示四幅旧城市多媒体课件

  猜一猜:哪一张图片是五马街过去的样子。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可让孩子自由讨论一段时间,让孩子对图片的好奇得到很好的渲泄,从而使他们能较快地安静下来,投入到下一环节当中去。

  2、我们来看看他们回答的对不对?

  等小朋友猜好后让他们分成四个方阵站立,再请每队选出一名代表来点击电脑中的图片,得到答案,猜对一组留下来,其余四组淘汰。

  3、出现另外四幅五马街几年前的图片,请孩子做出第二次选择

  再来猜一猜,哪一张图片是五马街过去的样子。(同样方法淘汰一部分小朋友,坚持到最后的小朋友可得到老师奖给的贴贴纸。)

  设计说明:设计这样一种形式原因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孩子看过去的旧图片,孩子会觉得单调,注意力会很快转移。现在我用了猜谜的形式,再加上生动的课件就能牢牢的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而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就了解了很多关于温州过去的知识。

  二、说一说现在的五马街。

  你们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朋友会猜错吗?

  设计说明:通过回答让孩子了解这是因为五马街的变化太大了。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展示自己口才的时间了。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能连续地对待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也让孩子对家乡的情况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交流讨论: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以孩子的讨论和讲述为主。讨论和讲述围绕这样几个方面:

  1、你为什么会猜错?(你是从哪里看出这是五马街以前的图片的?)

  2、过去的五马街的道路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五马街的道路是什么样子的?

  3、过去五马街有些什么商店,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五马街呢,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4、你喜欢什么样的五马街,为什么?

  设计说明:老师在这一环节中的角色已经转变为一个引导者、倾听者、鼓励者,听一听孩子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点提示,比如再播放一些过去的五马街和现在的五马街的对照图片,让他们能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让孩子在讲述中更深的体会到家乡的变化是如此巨大,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而一些怯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在讨论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三、创一创未来的五马街。

  1、将来的五马街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做设计师设计一下未来是五马街的样子好吗?)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主要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如果你是城市设计师,你会把将来的五马街设计成什么样的?让孩子在心里思考一个设计的主题,再自由发挥。孩子在材料、工具的选择上有极大的自由,同时在创作形式上也不提要求,教师做一个很好的观众,去看一看孩子在做什么?去听一听孩子在说什么?然后用数码相机拍下孩子创作的样子,拍下孩子的创作成果。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小设计师的杰作吧(将刚拍的照片通过投影设备展现给大家欣赏)

  你最喜欢哪一幅将来的五马街的作品,为什么?

  你也来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你自己作品好吗?(伙伴之间互相讲述)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让孩子学习观察别人的作品,再尝试评价别人的作品,通过观察和比较,感受各人的不同思路,发现许多闪光点,而后通过对自己作品的讲述,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延伸:

  温州还有什么地方也有很大的变化呢?我们回去和爸爸妈妈再一起去找找好吗?

  设计说明:问题的提出,使本次活动意犹未尽,虽然主题活动至此告一段落,但以后我们还将和孩子一起去寻找温州更多更大的变化。我们将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直接观察家乡的更多更大的变化、相信以后的每一点发现都更加让我们的孩子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认字、图片、动作方式熟悉歌词,并初步学会歌曲。

  2、培养幼儿大胆歌唱,并对音乐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3、借助歌曲,让幼儿了解社会信息。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的歌词、与歌词相匹的图片、多媒体课件、通行证。

  活动过程:

  一、通过多媒体让幼儿有兴趣参加歌曲活动。

  前段时间电视一直播放女生歌曲比赛,你们知道是什么节目吗?(超级女生)今天我们把她们请到我们这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打开多媒体。(李宇春、周笔畅、张亮颖)她们分别获得了冠亚季军,成为了大明显。你们想不想也成为明星呢?(想)那从现在起我们就要锻炼自己了。她们在参加比赛之前都要学会超级女生主题歌《想唱就唱》。今天我们一起也来学习。

  二、学习歌曲《想唱就唱》

  1、教师先出示歌词,教师指着歌词把歌曲唱一遍。

  2、幼儿跟着老师轻轻着唱。

  3、一起看歌词,把歌曲中认识的歌词找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把歌词念一遍。

  4、再随音乐伴奏一起唱歌曲。

  5、在唱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对歌词还是不太认识记得,我们除了去看一些认识的歌词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更好唱出歌曲?(图片、动作)

  6、出示图片与歌词一一对应,幼儿通过看图片来理解歌词。通过图片来随音乐一起歌唱。

  7、让幼儿为每一句歌词编上动作。通过动作来理解歌词。通过动作来随音乐一起歌唱。

  8、幼儿可以用认字、图片、动作任选一种,适合自己方法来演唱。

  三、幼儿大胆唱老师听、争取也能够勇敢地唱,拿到通行证。

  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曲原唱者是张含韵姐姐唱的(打开多媒体,)我们想不想与张含韵姐姐一起唱,我们比一比谁唱的好。打开多媒体音乐张含韵想唱就唱。

  今天小朋友唱的都不错,我们现在考考小朋友能不能通过,拿到通行证。拿到通行证的小朋友以后你就可以勇敢的参加各种比赛了。我们一起唱给客人老师听,我们用最好听的声音大胆地唱,这样才能得到客人老师的通行证。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春天在户外活动的乐趣。

  2.激发创作潜力,锻炼动手能力。

  3.感受风力大小对有关风的玩具的影响。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用语言描述春风的特征。制作各种风的玩具。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制作风筝、风车的'材料和工具,如纸、水彩笔、竹条、线、剪刀、矿泉水瓶、塑料袋、报纸、细线、小竹条、透明胶、大头针等等。

  2.幼儿曾玩过的有关风的玩具。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风,体验春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轻轻的,细绵绵的,很飘柔,很温馨,很温暖,给人舒畅,让人忘调烦恼,陶醉其中!感觉自己好象就是那阵春风!)

  2.启发讨论:、

  (1)户外玩什么游戏需要风儿的帮助?

  (2)制作风车、降落伞等需要什么材料?

  3.制作玩具。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前收集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启发幼儿和同伴一起制作风车、风筝、降落伞、飞机等小玩具。

  (3)幼儿分成四小组,分头制作其中一种小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4.和风儿做游戏。

  (1)幼儿在户外玩自制玩具。

  (2)探究玩具与风力、风速等的关系。

  5.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风的玩具。

  2.请家长利用休息天带幼儿到户外玩风的玩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在对春风的描述过程中,又说出了很多春风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语言表述很清楚。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个别小组的孩子动手能力有点差,有很多孩子连剪刀都不会用。因为有些孩子是这学期刚刚入园接受幼儿园正规教育,在家都是在爷奶身边,动手能力相对就很差。不过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老师就要注意以后在动手方面要对孩子们多做一些训练。通过游戏,孩子也发现了风力、风速与玩具间的关系。游戏的兴趣也非常浓。这节课收获的确是很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活动准备:

  1、调查表事先每人一份

  2、穿珠子、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的操作材料

  3、派克笔一支、记录纸三张

  4、时钟一个、一分钟沙漏一个 、PPT

  活动流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 提问: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咱们来一起看一看时钟上都是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好,老师把现在的时间 点 分先记在黑板上。好,我要继续提问了,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时一分钟呢? 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那么一分钟有多长呢?

  2、出示一分钟沙漏,让幼儿静静地等一分钟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长的,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短的,现在咱们就静静地等一分钟,看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是时间沙漏,是一个计时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钟,好,开始。

  3、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一分钟你能干什么

  1、那么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记住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做这些事情,那么大人呢?咱们来一起看一下。(PPT)

  2、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穿珠子。四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老师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工作了,不过请你们记住了,我们不是比赛,所以说小朋友不要紧张,如果你一紧张,小手一抖,你会更慢的。准备好了吗?开始!

  3、请幼儿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玻璃球球、套了多少个曲别针,并请幼儿报数其他幼儿记录。

  现在请小朋友来报数,报出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弹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每个小朋友都是有任务的,你要记住他们最多的是谁?有多少?最少的是谁?有多少?一会请你来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8-19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经典)10-16

[精选]大班教案10-17

(精选)大班教案05-01

大班教案【经典】11-24

大班教案06-08

(经典)大班教案04-02

【实用】大班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