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案1

时间:2024-05-06 07:45:4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打白骨精》教案1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打白骨精》教案1,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打白骨精》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说说四大名著,板书:《西游记》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谁——

  2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孙悟空的故事?引出问题——为什么《西游记》中的故事妇乳皆知广为流传?

  二、整体感知

  1初读初感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有没有疑问、敬佩、憎恨、气愤、同情……或者其他的感受。

  2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3我们中国人很喜欢用三这个数字,事不过三、三顾茅庐……快到课文找找,有没有三的。

  [师板书:白骨精三骗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

  4小结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三、品读深入

  1我们先来研究白骨精这个人物。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么描写白骨精的?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到课文找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计?

  白骨精把这个计用来对付的是好人还是坏人?

  说说白骨精的人物性格特点

  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诡计,你觉得这对研究孙悟空有什么好处呢?

  2从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衬托孙悟空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正面接触孙悟空。

  对孙悟空的描写在哪一段?选择最能显示孙悟空特征的句子,把它读好。

  [生自由练读]

  再来读读。怎么把孙悟空的特点读出来?

  [指名读]

  3.指名读第五、六、七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回答:

  孙悟空怒打妖精│白骨精逃跑│唐僧阻挡

  4小结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四、延伸扩展

  1自由聊一聊其它人物特点。

  2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很好的读出了孙悟空的人物特征。除了读,我们还可以想,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猜一猜,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拿出作业纸,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写出他的内心独白。

  [生想象写话三分钟、交流体会各个角色的内心独白。]

  五、总结课文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吧!(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齐读)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六、作业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

  板书:

  孙悟空(坚定、机智、勇敢)

  三打

  三拦

  三骗

  白骨精唐僧

  (贪婪、狡诈)(善良、迂腐)

  教学反思

  把古典文学作品引入小学课本,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众观整堂课的架构,整个教学思路是:谈话揭题——初读初感——再读梳理——品读深入——延伸扩展。

  基于本文的特殊背景,教师引导从文本的大环境入手,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以学生所了解的故事为基点切入,又使学生了解了必要的知识,吴承恩和他的《西游记》。这个大的文本环境,在学习时起了主导的作用,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及其中的不同角色。

  初读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良好地表达阅读感受,教师给出了合适的词语,解决想说说不出来的难题。经过这样的指导,再学别的课文,学生就可以学有所感,很好的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对于这个复杂的故事,从哪个角度入手进行梳理呢?老师抓住“三”这一关键词,围绕这个“三”,(白骨精三骗、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清晰明确的概括了课文的框架。使学生从大处着眼文本,理解文本。并时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个性化的认知。

  如何深入文本?朗读训练点如何落实?教师始终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作用相当大。教师以情一步步的推动了课文的品读深入。并不急于从主要人物孙悟空入手,而是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觉,先研究白骨精的诡计多端,以它的坏来衬托孙悟空的正义。以情感来推动阅读,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阅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找出最能体现孙悟空特点的句子,进行品读。在不知不觉中,在学生练读与品评中,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中,将朗读训练升上高潮。读出情感,读出情境气氛,读出人物性格特征……

  当学生读的津津有味时,如何升华?教师给出了一个适合的主题,想一想,各个人物的内心活动。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角色,想象描写它的内心独白。不只为读而读,为写而写,使情还可以升,训练可以迁移,(读到写)真正走进文本,高于文本。达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打白骨精》教案1】相关文章:

《最后的姿势》教案105-06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08-20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05-26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07-15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02-17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06-15

《画龙点睛》教案103-09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荐】09-25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精】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