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23 10:03:5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优秀)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优秀)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2.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手绢。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

  师: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能告诉老师吗?

  生:(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比划着)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教你们玩一个新游戏,你们高兴吗?

  生:(回答)

  二、游戏开始

  师:不过,我们要玩这个游戏还得会表演才行哟。

  1、师:描述一些小动物如:“小花猫的叫声(喵喵)、小黄狗的叫声(汪汪)、小青蛙是怎样跳(半蹲双手两侧举跳)、小白兔是怎样跳(半蹲双手做兔子耳朵跳)、蜗牛是怎样爬(缓慢的爬)、大猩猩是怎样走(大手大脚的往前走)等等。”

  2、教会几个舞蹈如:“《花蝴蝶》、《兔子舞》等等。

  3、教会几首歌如;“《上学歌》、《哈巴狗》、《数鸭子》、《小兔子乖乖》、《数蛤蟆》等等。

  4、教师教会幼儿唱《丢手绢》这首歌。

  5、尝试游戏

  (1)讲述游戏的`规侧,由教师先示范游戏。

  (2)用开火车的方法围成一个圈,然后蹲下,把自己的小手轻轻的跟着音乐拍起来,一边拍一边轻轻的跟着音乐唱《丢手绢》这一首歌,但是在做游戏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遵守游戏的规侧不要告诉被丢者,这样主要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跑步。当小朋友没有发现或者没有追上者在圈中表演一个小节目。

  (3)在活动过程中还有些小朋友不停地叫:“加油!加油!”

  6、教师和孩子们愉快地游。

  三、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游戏好玩吗?生:(回答)

  师:游戏这么好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也可以五个八个小朋友就可以做这个游戏,回到家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等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当然,以后你们如果还有更好玩的游戏,也可以到学校来和老师,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中班教案 篇2

  课程生成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拿着好吃的东西,却没办法打开包装品尝。如今的孩子生活依赖性强,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就不可缺少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加入孩子生活中熟悉的食品,通过动手探索,克服困难,激发其勤于动手的兴趣,获得动手蝴,提高动手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生活能力。基于这些考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理念

  《纲要》提出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本次活动之前,我们让孩子收集材料,带来自己喜欢的带包装的、带壳的、带皮的各类食品。看着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都难免受“诱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打开食品包装的方法和策略的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要为孩子的探索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可行的来自孩子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体验探索的乐趣,并且在活动中帮助孩子运用图画或符号进行记录,表达、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目标

  1.尝试打开带皮、带壳、带包装的食品,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提高动手的能力。

  2.尝试运用图画或符号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不断实践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各种带皮(时令水果:桔、香蕉)、带壳(鸡蛋、鹌鹑蛋、核桃、花生)、带包装(薯片、糖、饼干等)的食品,每组一篮。

  2.每组一套工具(剪刀、吸管、塑料刀、绳子、核桃夹)。

  3.老师示范用记录表一张,幼儿每人一张记录卡,水彩笔。

  4.环创预设:主题“好吃的东西我能开”墙饰,分成带皮、带壳、带包装三类创设。

  活动的重点、难点

  1.活动的重点:尝试打开带皮、带壳、带包装的食品,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

  2.活动的难点: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过程

  1.操作探索,尝试打开食品。

  (1)介绍食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操作的兴趣。

  师:今天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能和你们一起分享吗?看看有什么?谁带来的?你们想吃吗?

  教师有针对性地介绍孩子们带来的食品,引导幼儿了解食品的不同外表和包装。

  (2)初步尝试打开食品的方法。

  师:怎样才能吃到好吃的东西呢?

  幼:打开!

  师:你会打开吗?你会什么方法?

  (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用自己想的办法去打开吧!桌上有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打开后放在桌子中间的盘子里,一会儿大家一起分享。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当孩子开启后,教师与孩子交流:“是用什么办法打开的?”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当孩子想不到办法时或正在用的办法无法打开时,教师指导:“你看,××用了什么办法?你也可以试一试。”或“这里有许多工具,你试一试?”)

  2.交流食品的开启方式,讨论记录的方法。

  (1)孩子们交流打开食品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你们打开什么了?你是怎么打开的?你用的办法非常棒!有谁的办法跟他不一样?(每一种食品开启的方法都多种多样。对于孩子的回答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和孩子共同讨论,填写记录。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要求既简单又准确。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把你们的方法记录下来。

  教师出示记录卡《好吃的东西我能开》,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和孩子共同讨论,每一种食品有多少种方法开启。画上什么图像或符号别人能看懂。

  (这一环节的重点不是教孩子怎样记录,而是和孩子讨论,引导孩子抓住方法中的重点,展现探索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前书写能力,让孩子们的探索过程一目了然。)

  3.二次探索,幼儿尝试自己边探索边进行记录。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还没有打开自己喜欢的东西,每一组还有许多食品没有打开,现在你们有办法打开他们吗?把你们用的方法记下来。

  师:记录和画画一样吗?孩子自由讲述。

  师:现在,就请你开始打开这些好吃的东西,边开边记,看谁记得又快又让人看得明白。

  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且抓住方法中的重点来展示。

  4.归类整理,自制小书。

  (1)提升、归纳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孩子剪下记录表中不同的食品打开方法。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巧妙使用记录表,让孩子轻松剪下各类别的方法。

  (教师示范,找到记录表中的红线,沿着红线剪下,记录表变成一张一张的小卡片,每一张就是打开一种食品的方法。)

  (2)引导孩子将剪下的记录小卡片按照三种类别(带皮的食品、带壳的食品、带包装的食品)分别挂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是教孩子挂在哪里,而是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录卡内容找到与环创一一对应的类别。

  (3)以自制小书的形式展示每一类记录卡,让孩子获得打开三类食品的多种方法。

  (展示孩子们共同制作的小书,不仅仅是分享成果,更重要的是激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5.延伸活动。

  (1)创设区角:“好吃的东西我能开”。鼓励孩子随时翻看,并且还可以继续增添内容。

  (2)在区角投放更多类型的食品,供幼儿继续探索。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尝试打开食品的方法。

  教学评析

  1.选择了相适应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选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孩子感兴趣的食品。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我要打开来”的想法,拿起自己十分想打开的材料摆弄起来,积累有关活动的经验,产生初步的探究兴趣。幼儿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等。这样的过程,巩固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了智力,并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2.教师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可让其自由选择的各种操作材料,但不规定幼儿操作材料的具体方式,使幼儿能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喜爱的材料,按自己对材料的不同理解,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以各自不同的活动过程与材料互动,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自己行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3.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操作。不同能力的幼儿有不同的发展层次,幼儿可以在过程中调整原来没想好的、暂时无法做到的方法,可以更换难度过大的材料,或者向自己提出挑战,在自己不断创造的“最近发展区”里,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发现和创造。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没有失败的压力和恐惧,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不断为完成了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活动感到高兴,为自己的新发现、新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感受的是成功的快乐和欢欣,经历的是良好心理体验,发展的是积极而健康的情感。

  4.尊重幼儿思维,培养探索精神。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尊重幼儿的思维,帮助孩子运用前书写的方式来记录探索的结果,提供幼儿间分享和交流的空间,帮助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进行归纳、整合。并且在区角提供更多不同类别的材料,供孩子延伸本次活动,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延续下去。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设计家居安全标志,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

  2.针对家中的安全隐患设计安全标志,增强保护自我和家人的意识。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我的家》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20-21页。

  2.图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 出示电子书,向幼儿提问如何帮希希提醒家人小心家居意外,引导幼儿想到设计家居安全标志的方法。

  2. 请幼儿分组,选择针对其中一个存在家居隐患的`情境,合作设计家居安全标志。

  3. 设计与制作完成后,请幼儿介绍自己这个小组的作品,然后把作品贴在家庭角。

  4. 请幼儿回家调查家中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如有需要,与家人一起设计和制作安全标志贴在家中,提醒家人注意家居安全。

  活动评价:

  能设计和制作家居安全标志。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旋律熟悉歌词,并乐意演唱歌曲《夏天真美呀》,感受夏天的美。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的准备:谈论过夏天的话题2、其他:课件,小动物的家活动过程:

  一、夏姐姐的电话(引起兴趣——唤醒幼儿已有的夏天经验)

  引导语:美丽的夏天快到了,我们一起出找找吧。

  (幼儿听着好听的音乐进场)

  1、提问:听这是什么声音?(电话铃)

  2、原来是夏姐姐啊,那她想告诉我们夏天的什么秘密呢?(倾听)

  3、提问:你们听到了哪些夏天的秘密?

  小结:夏天来到了,小草绿油油,荷花开放了,夏天真美啊,小鸟喳喳喳,小鸭嘎嘎嘎,真美丽啊。

  二、给小动物打电话(感受旋律熟悉歌词——感受夏天的秘密)

  (一)给小熊打电话(感受旋律)

  引导语:夏天快来了,小动物们还不知道呢,我们一起打电话把夏天的秘密告诉它们吧。

  1、你们想给谁打电话呢?(幼儿猜测)

  看看,是谁啊?(出示小熊)

  2、我们听着音乐把夏天的秘密告诉小熊吧,别忘了要张开小嘴巴哦

  (引导幼儿用响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3、我们问问小熊你听见了?

  4、第二次集体演唱。

  5、过渡:太好了,唱歌的方法真管用,看小熊都出来玩咯。

  (二)打电话给小青蛙(熟悉歌词)

  1、提问:你们还想把夏天的秘密告诉谁呢?(放小青蛙的声音)

  2、我们也把夏天的秘密告诉小青蛙吧。

  3、幼儿再次演唱。

  (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进行演唱)

  过渡:哇,夏天有这么多好玩的事情,我们赶紧去告诉其他的动物朋友吧。

  三、邀请更多的朋友(乐意大胆演唱——感受夏天的美)

  1、树林还有许多动物朋友不知道吗,你们愿意把夏天的秘密告诉它们吗?

  (幼儿集体演唱,要求幼儿大胆演唱)

  2、看看,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现在请你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把夏天的秘密告诉它吧。

  (幼儿自由地寻找小动物进行演唱)

  小结:其实夏天还有许多的秘密,许多美丽的景色,我们去找找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2、了解交通警察的一些简单手势。

  3、懂得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司机》

  1、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变成了小司机,现在就请你听交通警察的指挥开车吧!

  2、 幼儿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二、师幼谈话。

  1、 你看见谁在指挥交通?

  2、 你看见了哪些有趣的动作?

  3、 幼儿自由地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三、幼儿欣赏歌曲。

  你刚才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范唱)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红绿灯,念歌词。

  2、节奏练习:根据歌词念节奏。

  3、幼儿学唱。

  五、游戏。

  歌表演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能学会简单的手势后进行表演。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一双一对”的概念。

  2、学习进行正确的物品配对,会使用量词“双”“对”。。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60—40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一双的概念。

  1、问题情境导入,了解一双有两个。教师:到晚饭的时间了,熊妈妈

  把做好的饭菜端到餐桌上,熊宝宝也帮忙拿筷子。可是应该哪多少筷子呢?熊宝宝挠挠头,跑回去问爸爸,爸爸正在喝水没有说话,伸了三个手指,熊宝宝还是不能确定,又跑过来问妈妈,妈妈说6,熊宝宝更加迷惑了,爸爸说3,妈妈说6,到底应该是多少呢?谁说的对呢?你们能帮帮熊宝宝吗?(教师出示玩具熊宝宝)

  2、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说一说。

  3、教师:熊爸爸和熊妈妈说的都对,却又都不完整,熊爸爸应该说,拿3双筷子;熊妈妈应该说,拿6根筷子,数字后面应加一个词。一双有两个。

  二、说一说,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一双一对的。

  1、哦,原来是这样,一双有两个,6根筷子和3双筷子是一样多的,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一双的吗?

  2、幼儿自由回答。如:一双鞋子、一双袜子、一双手套、一双手、一双球拍等。

  3、若幼儿说的'范围比较局限,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想一想身上有什么是一双的,穿戴的东西什么是一双的,体育用品中有什么东西是一双的。

  三、通过特殊例子,帮助幼儿理解一双一对的特点。

  1、教师:一双有两个,一双的两个东西是一模一样的吗?

  2、教师出示两双一模一样的鞋子活手套,同时取出两只右脚或手的鞋子或手套。它们是一双吗?为什么?(其实一双的物品是对称的,有的物品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种子的外观,激发种植的兴趣。

  2、引导幼儿猜想种子的播种方法,并学会记录。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西瓜、西瓜籽、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西瓜)

  (2)它是从哪里来的?(地里长出来的)

  (3)是怎样长出来的?(西瓜籽)

  (4)西瓜籽藏在西瓜的什么地方呢?(西瓜肚子里)

  (5)解剖西瓜让幼儿观察

  2、观察

  将一粒西瓜籽放在投影上让幼儿详细观察。

  师:你观察到的西瓜籽是什么样的?幼儿描述

  过渡:刚才我们和西瓜籽是用眼睛做朋友的`,你们还想和他怎样交朋友?

  3、分组接触西瓜籽,让幼儿在看、摸、闻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西瓜籽。

  (1)集中,让幼儿说说你是怎样和西瓜籽较朋友的?(看、摸、闻)

  (2)让幼儿说说看、摸、闻到了什么?

  小结并过渡:小朋友和西瓜籽交朋友时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西瓜籽闻起来香香的,摸上去很光滑,西瓜籽还有许多的秘密,小朋友猜猜西瓜是怎样往土里种的。

  4、幼儿猜想种子的种植方法并记录。

  结束:今天小朋友真棒发现西瓜这么多的秘密,过几天我们就要一起去种西瓜。

  活动反思:

  让他们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让他们知道泥土有很多的养分,是许多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活动中幼儿乐于发现、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积极探索的乐趣。

  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幼儿的经验。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同时,老师们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班教案 篇8

  一、设计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孩子对水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我们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去探究水的一些科学现象。“谁是水的好朋友”这一活动,正是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比较、发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并尝试分类,使幼儿在玩水过程中对这种现象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发现某物品(糖、盐等)溶于水。某些物品(沙、泥等)不溶于水的`现象。

  2、了解科学技术将水溶解现象运用到生活中的情况。

  3、培养幼儿对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准备:

  1、糖、盐、油、泥沙、味精等物品若干,分别放入透明量杯内,外贴形象生动的标签,并引导幼儿认识这些标签。

  2、透明量杯若干,搅拌棒、小勺子、纯净水、饮料等。

  3、提供红、蓝桌各一张。

  4、饮料、凉开水、纯净水、草莓晶若干;

  5、录像“纯净水制作过程”。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装着清水的杯子:这个水娃娃好孤单,谁愿做它的好朋友。

  复习认识糖、盐、油。水娃娃请我们帮忙找一找,谁到水里不见了,谁就是它的好朋友。

  (二)引导幼儿观察这三种物品放入水中后的变化。

  1、交代操作注意点,不要同时放二种物品,如果水浑浊了,就换水再进行试验,记住谁是水的好朋友。

  2、提问:你找到了谁是水的好朋友?

  3、讨论:还有谁可以做水的好朋友?

  (三)扩大尝试范围,并进行分类。

  1、介绍能溶入物品的名称。

  刚才,我们已帮水找到了两个好朋友:盐和糖,现在有更多的娃娃想做水的好朋友,它们是谁?(分别介绍物品的名称,帮助幼儿复习认识物品标签。)

  2、幼儿再次操作尝试分类。

  将水的好朋友放到红色桌子上,不是水的好朋友放到蓝色桌子上。

  (四)了解水溶解现象及利用科学技术制造而成的饮料。

  │纯│ │凉│ │饮│

  出示│净│ │开│ │ │

  │水│ │水│ │料│

  └─┘ └─┘ └─┘

  请幼儿观察两杯水有什么不同。介绍纯净水的由来。

  1、请幼儿品尝、比较。

  2、讨论:这三种物品有什么异同点?

  3、看录像“纯净水制作过程”

  4、讨论:饮料是怎么来的?

  小结:这些都是根据水溶解的现象,工人叔叔运用科学技术而制作的。 (五)自制饮料(草莓汁)

  五、活动延伸:

  1、把泥沙、油这两样物品单独尝试,看看有什么变化。

  2、与父母一起自制饮料。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经典)08-03

(精选)中班教案09-15

(经典)中班教案09-02

中班教案(精选)10-1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经典)12-22

中班舞蹈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