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课,使班级学生认识到文明、道德、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道德和诚信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
2、 通过生活中的文明、道德、诚信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应该做一位怎样的中学生;
3、 通过班级同学各抒己见,对如何做一位文明,道德、诚信的中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班委总结——我们该如何做一位文明、道德、诚信的中学生,号召班级同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社会的文明之风,道德之风和诚信之风更加浓厚,让社会更加和谐和温馨。
班会时间:第四周周二 地点:初三年二班教室
班会过程:
班长引入: 各位同学,文明、道德、诚信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弘扬我们的礼仪传统,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那么我们的班级,学校和社会就会更美好!希望今天的班会,能让我们真正理解文明礼仪、道德和诚信的重要性,让我们把文明、道德和诚信的种子撒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道德、诚信之花越开越盛,开遍家庭、校园、社会!
下面我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班长:文明礼仪、道德诚信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初三年的学生,我们知
道哪些基本的文明礼仪呢?怎么做,究竟怎样才算是讲文明,讲道德、讲诚信呢?下面由我来提问大家,请大家踊跃举手回答。(答对了有奖励,奖励我的飞吻一个)
问题1:平时个人的穿着和仪表要注意什么?
同学回答:
总结: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
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
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问题2:平时个人的言谈,和别人交谈时应注意什么?
同学回答:
总结:语言作为一门艺术,也是文明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与人交谈时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第二是要尽量使用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可以和对方说“久仰您的大名,今日有幸认识真是三生有幸啊”;很久不见的朋友可以说“久违了啊,几日不见你,真是想死我了”;请人批评指教时可以说“请多多指教”;麻烦别人可以说“不好意思,要打扰你了”;托人办事为、可以说“拜托你了”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现在,社会上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问题3:课堂上应有什么样的文明礼仪?
同学回答:
总结: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
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
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
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问题4:集会时应该注意什么礼仪?
同学回答:
总结: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问题5:在学校的公共场所,比如食堂等应注意什么礼仪?
同学回答:
总结: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程序2引入:通过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全班同学对文明礼仪的认识还是很高的,但是在我们的社会,在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级仍然存在这很多不文明,不道德,不诚信的现象,大家有认真去发现吗?下面请欣赏小品剧:
《乱扔垃圾零食袋》
早修前,同学甲在班级扫地,同学乙拿着饮料和零食走进教室,饮料喝完后,直接一甩,往垃圾桶处甩去,零食袋吃完,直接扔在地板上。
甲同学大发感慨:
《见到老师头甩一边》
下课期间,老师走回年段室,和自己任教班级的两位学生迎面相遇,老师点头微
笑,但是那两位同学,却把头转向两一边,就此和老师擦肩而过。
老师大发感慨:
《集会的时候窃窃私语》
课间,年段组织集会,年段长在队伍前面讲得口沫横飞,底下排队的同学,有的
讲话,有的修指教,有的手插口袋里。
《老太婆摔倒无人扶》
一位老太太摔倒在路边无人搀扶,两位学生路过。
甲同学:看,有一位老婆婆摔倒在路边了,我们赶快过去把她扶起来,看有没有受伤,有的话赶紧帮忙送到医院去。
乙:别去,这种事情我见多了。你只要你把她扶起来,她就马上会大喊是你把她撞
倒的,周围就会马上涌来一大批同伙,要你赔偿医疗费什么的,到时候你的麻烦就大了。我们还是赶紧走吧。(结果两人对摔倒的老婆婆视而不见,直接从老婆婆身边走过。)
《旅游落水无人救》
甲乙同时去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不会游泳的甲不慎落水,会游泳的乙衣服都来
不及脱就直接跳到水中救人,甲被乙推上岸后,乙因体力不支沉入了水底,其他同伴因不会游泳,便哀求身边看热闹的村民帮忙。
甲:各位大叔,麻烦你们救一下我同学吧!
村民1:要救人可以,给钱我们就救人。
甲:大叔,你们要多少钱啊!
村民1:五百块。
甲:大叔,我们身边没这么多钱,总共就三百块而已。
村民1:三百块太少了,不救。
村民2:来三百块我来救,村民2准备下水。
村民3:等等,我两百块就可以了。
于是三位村民在那里争吵谁抢了谁的生意,都忘记了救人的事了。结果耽误了抢救时间,
致使成建生溺水而亡。
班长:生活中不文明,不道德,不讲诚信的事例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是并不是因
为这些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就觉得我们的社会风气是不好的。这些现象只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文明和道德的人。每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事情都让我们感动的潸然泪下。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文明道德诚信的中学生呢!下面请听XXX同学的演讲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流,以成江海。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我被感动了,在前面的停车站,上来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拎着一大包东西,靠在边上的一根竖杆上,用手往口袋里掏钱,左掏掏,右掏掏,怎么也掏不出钱来,终于,老奶奶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老人卡,给司机看,司机说:“你这种卡没用,要用钱。”老奶奶皱着眉头说:“我没有钞票。”司机愤怒地说:“没钱坐什么车哇?下去,下去啊!”司机停下了车,叫老奶奶下去,老奶奶不情愿下去,似乎想要和司机说什么,可司机怎么也不听。这时,一个男子,拿着一块五零钱投进去,这名男子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先帮你付了钱,下次别忘记带零钱,来,你坐到我那个位置去吧!”老奶奶拍拍那名男子的手臂说:“谢谢你啊,小伙子!”小伙子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人人都应该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有道德有体现。
就是在20xx年5月12日这一天,一场地震带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让每一家,每一户都妻离子散,一个个孤儿坐在废墟中哭,哭着找妈妈。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学校里举行了捐款活动,我拿出了自己全部零花钱,捐给了灾区人民。是啊,灾区需要帮助,灾区需要关怀,全中国13亿人口,每人只要捐一块钱,就可以帮助那些可怜的人民了。
其实,道德很简单,只要在别人有困难时,你伸出援助之手,就一定可以做到“道德”二字。给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捧上一杯茶,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解决一个问题,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从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就可以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火火的五月,迎来了新千年的第一个长假,大人小孩都趁着这个假期好好地轻松一下。五月八日,我一走进活动室,只见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热烈地交谈着什么?走近一瞧,有的拿着照片向伙伴们介绍旅游景点;有的则拿着门票说着些什么?还有的……原来是在相互交流他们外出旅游的情况呢,那副神情真象一个个小导游。一瞧这架势,我们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很有教育价值的`主题,马上和小朋友一起商量是否想了解更多关于“旅游”的知识。孩子们纷纷发表看法:
(1)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向同伴们介绍一下。
(2)想了解同伴去旅游的地方名称、物产。
(3)想了解各旅游景点的门票……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忙着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有关旅游的照片、门票等资料,于是 “旅游”主题活动应运而生。
二、过程实录
活动1:谈话 我的照片
在孩子们带来的与旅游有关的物品、资料中,照片是他们的最爱,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同伴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因而将谈话活动放在了第一,以满足孩子们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介绍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闻。
2、初步了解看地图的方法,对地图产生兴趣。
3、养成认真倾听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上下、前后、中间等方位词描述位置,进一步积累识别空间方位的经验。
2、尝试使用不同的方位词描述同一位置。
3、感受同伴共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辆双层巴士、幼儿照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双层巴士,引导幼儿发现它与普通巴士的不同。
1、请说说它与普通的巴士(公共汽车)的不同。
2、介绍自己乘坐双层巴士的经验。
小结:第一层是在下面我们可以叫它下层,第二层在上面我们可以叫它上层。
二、请幼儿上车,引导幼儿尝试用方位词描述位置。
1、数数双层巴士每一层有几个窗户?有几扇窗户就有几个座位。
2、请11位小朋友上车,引导下面幼儿用已有经验描述好朋友的位置。
提问:你的好朋友在哪里?
除了用第几层第几个来介绍,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幼儿尝试使用方位词介绍好朋友。(师可先示范)
三、游戏《猜猜我是谁》,巩固练习使用方位词描述位置。
拉上窗帘后,请6为小朋友先上车,把巴士里面的说说自己的.位置,请同伴猜猜他是谁?猜对的小朋友把自己的照片插到巴士的空位置上,但不可以打开窗帘。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位置,教师给与适时引导。
四、游戏《找空位》,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方位词描述同一位置。
规则:说出空位的位置,如果没人就可以上车,有人就不能,把空位填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XX的后面是谁?XX的下面是谁?它还可以说是在XX的前面。
师:你看看你得旁边都做了哪些好朋友?来介绍一下。
如:你的前面是XX,你的后面是XX,你的上面是XX等等。
小结:原来,同一个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位词来介绍,可以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还可以说在谁和谁的中间。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常见车辆的名称及作用的基础上,并按不同类别分类。
2、初步认识些常见的交通标记,在游戏中学习运用。
活动准备:
1、卡车、自行车、小轿车、面包车、人力车等车辆标记小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份
2、音乐磁带
重点:在了解常见车辆的名称及作用的基础上,并按不同类别分类。
难点:初步认识些常见的'交通标记。
过程:
一、认识车辆,了解用途
1、呀,我们汽车厂里一下子造了那么多车子!
2、你是什么车?有什么用?
二、幼儿探索、分类
1、我们一起停到停车场去吧?停车场在哪里?(认识停产标志)
2、请车子进入停车场后找到自己停车的地方,听音乐幼儿停车。
3、请幼儿说说自己停在这里的理由。
4、请幼儿看看,自己如果停错了,就重新停好车。
三、游戏:认识标志
1、车辆们现在我们要出发了,到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
2、看,前边路口有一个牌子,这是什么呀?
认识一些常用的交通标志
3、下次我们开得更加远,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标志,到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哦!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感知5以内的数量,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2、能够听清老师的要求,并按要求活动。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5,实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拍手,请幼儿在心中默数并说出数量。 幼儿看数卡或点卡,并根据卡片上的数量拍手。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本身就是在玩中寻找学习的乐趣。)
二、给实物印点或印数字。
让幼儿观察黑板上有几棵树,几只小鸟,思考用什么来表示三棵树,五只小鸟。
(在此环节可以让幼儿根据实物自己去操作了解)
三、幼儿自由结伴在此进行游戏。
幼儿可以进行自由找朋友来进行巩固复习游戏。
(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在活动的最后再次请幼儿进行游戏时,可以将幼儿的兴趣再次调动起来。)
活动反思: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让幼儿很轻松的学习,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利用拍手游戏,让幼儿先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活动中,我还让幼儿之间相互提问,当我在黑板上画有几棵大树,几只小鸟,并让幼儿思考用什么来表示时,幼儿说:“可以用点子表示”。也有的幼儿说:“可以用数字表示。”等等。活动的最后,我又让幼儿进行游戏。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让幼儿学起来很轻松,也能让幼儿不会对数学活动产生反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8-19
[经典]中班教案05-13
中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中班教案08-10
中班的教案10-18
中班教案11-04
中班教案(经典)11-06
中班教案[经典]11-30
(经典)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经典)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