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5 09:19:5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经典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经典8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活动过程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

  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幼儿参与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建议

  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火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物体厚薄的概念,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2.在玩积木中感受物体的厚薄。

  活动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3种积木图片,每种若干并按从薄到厚的顺序做上标记。

  2.厚薄不同的各种物品图片。

  3.厚薄不同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厚薄不同的物体

  1.教师在电脑上出示积木1和2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积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教师:这两块积木哪里不一样呢?幼儿回答积木1和2的高矮不一样,教师可以告诉幼儿由于他们都太矮,所以不用高矮区分,而用厚薄来区分。

  3.教师小结:2号积木厚些,1号积木薄些。

  二、幼儿寻找不同的物体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哪些物体是厚的,哪些是薄的。请一些幼儿来到电脑前点出哪些厚哪些薄进行互动。

  2.看图互动后,可以再请幼儿说说周围还有哪些厚薄不一样的物体。

  三、想一想,说一说

  1.教师出示积木3,与积木2比较,问幼儿:那块积木厚些,那块薄?

  2.教师同时出示3块积木。 教师:2号积木和1号积木比的时候,它是厚的。但是和3号积木比的时候却变成薄的了,这是为什么呢?

  3.教师小结:3号积木最厚,2号积木薄些,3号积木最薄。

  四、积木比一比 教师在电脑上出示分别由三种厚薄不同的积木若干进行垒高图片。

  1.三种不同积木垒同样高度的图片,并数一数垒同一高度不同积木所需数量的差别。

  2.同样数量的不同积木进行垒高的图片,看哪一种积木垒起来的高度最高。

  3.图片展示说明后,请幼儿自由分组,教师把积木发给幼儿亲自动手搭积木,感受物体薄厚的相对性。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幼儿园的课程来源于儿童感兴趣的生活,生活中的顶技表演(如海狮顶球,杂技小演员顶碗)非常吸引孩子们,且蕴含着平衡的原理。

  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我们以游戏“顶技”贯穿始终,让孩子们用一支铅笔顶起各种形状的纸板并保持平衡,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支持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建立关于“平衡”的新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幼儿分析:

  中班的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大胆猜测,顶纸板的动作和结果,能让幼儿关注、思考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经验,感受到关键的科学原理。

  课程目标:

  1、在顶技游戏中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平衡点,能用铅笔顶起纸板并保持平衡。

  2、在探索的过程中,观察发现、大胆质疑,发现并解决问题。

  3、培养坚持探索、愿意表达,安静倾听的学习品质。

  课程准备

  1、规则形状纸板(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葫芦、花瓶等不则形状纸板若干,铅笔若干;

  2、每人2-3个小小的圆形标记,PPT课件,相关平衡玩具。

  课程过程:

  一、顶技表演,激趣导入。

  1.观看PPT课件,了解顶技。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表演?(幼儿观看PPT课件:杂技演员顶碗、篮球运动员转球、海豚顶球等图片。)

  这是杂技的一种,叫作顶技。

  2.观察教师示范,明确规则。

  我也会顶技哦,我用一支铅笔顶纸板,你们觉得我能顶起来吗?(教师示范)我是怎么顶的?

  二、游戏体验,探索发现规则纸板平衡点的秘密。

  1.萌发兴趣,第一次自由探索。

  你们想不想来顶纸板?请你们找一块纸板,试一试,用一支铅笔顶起来。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主要观察幼儿在探索中遇到困难时如何调整,引导幼儿尝试调整顶在纸板上的手指的位置。)

  2.交流、讨论。

  你们都顶起来了吗?铅笔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就能把纸板顶起来的?

  3.再次自由探索,并做标记验证。

  是你们说的'那样吗?请你们顶稳后在顶的位置给纸板贴一个小小的圆形标记,然后再顶一下试试。(幼儿尝试。)

  4.交流分享,了解规则形状的平衡点位置。

  你们找到顶的位置了吗?贴的标记在哪里?

  结合PPT并小结:这些正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纸板能顶起来,就是找到了它的的平衡点,都在纸板的中心。

  三、再次探究,对比观察不规则纸板平衡点的位置,巩固经验。

  1.猜想并探索不规则形状纸板的平衡点位置。

  杂技团还有一些纸板(出示PPT中不规则图形的纸板),你们觉得顶在什么位置才能顶起来呢?请你们试一试并在顶的位置贴上标记。(教师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用iPad给成功顶起的幼儿拍照,并连接到一体机中。)

  2.对比观察不规则形状顶起的位置标记,并交流讨论。

  你们成功了吗?我帮成功的小朋友拍了照,我们来看看谁顶起来了?他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还在纸板的中心吗?(引导幼儿看展示出来的不规则纸板,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共同点。)

  小结:将手指顶在纸板重重的、大大的一边就能把纸板稳稳地顶起来。这些不规则形状纸板的平衡点不一定在中间位置。

  四、拓展延续,体验成功。

  顶技非常有意思,找到平衡点,就能顶起物品,我还带来了玩平衡游戏的玩具:瓶子挑战赛,你们玩过吗?用瓶子顶起片片,去挑战一下!

  课程反思:

  一、情境贯穿,游戏精神再彰显。

  本次活动以“顶技”的 情境、“找平衡点”的游戏中贯穿始终,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探究中、在愉悦创造的体验中积极投入、乐于挑战,不断获取新的经验,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 ”的理念。

  二、发现探究,深度学习再体现。

  从寻找规则纸板到不规则纸板的平衡点,两次探究层层递进,幼儿在与材料环境互动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找到物体平衡点的方法,获得关于“平衡”的经验,过程中幼儿敢于质疑、乐于释疑,思维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分享表达,学习品质再升华。

  活动过程中,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捕捉鲜活的现场资源,还原探索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幼儿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回顾探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怕困难、坚持探究、敢于表达、安静倾听等学习品质都得到了升华。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教师一起看看蔬菜,讲讲蔬菜的名称。

  2、感受蔬菜娃娃可爱的造型,增强对蔬菜的好感。

  活动准备

  1、蔬菜画—我的妈妈

  2、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放在一个大箩筐里;

  5个蔬菜标记贴在椅背上;小箩筐5个;

  教学过程

  一、蔬菜宝宝好

  1、教师:今天来了许多蔬菜宝宝,看看是谁来了?

  (1)出示卷心菜

  这是谁呀?

  引导孩子说说卷心菜的.名称、颜龟、形状,并向卷心菜问好。

  (2)出示土豆

  这是谁呀?

  引导孩子说说土豆的名称、颜色、形状,并向土豆问好。

  (3)出示辣椒、西红柿,方法同上。

  2、教师:今天蔬菜宝宝要来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欢迎它们吧!

  二、蔬菜宝宝放这里

  1、教师:蔬菜宝宝说它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分开放。

  2、出示5种蔬菜的标记和小筐,引导幼儿按标记分放蔬菜。

  3、幼儿将蔬菜按标记分放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有没有放错,并以蔬菜宝宝的口吻表示感谢。

  三、蔬菜娃娃真可爱

  1、教师:蔬菜太可爱了,我们要把这么多蔬菜变成一个可爱的蔬菜娃娃吧。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将蔬菜变成蔬菜娃娃。

  (1)蔬菜娃娃的头发可以用--卷心菜。

  (2)蔬菜娃娃的脸可以--用连接的方法摆放。

  (3)蔬菜娃娃的嘴巴红红的—西红柿

  (4)看看蔬菜娃娃还缺什么?

  耳朵、鼻子—土豆。

  3、教师:蔬菜娃娃做好喽,蔬菜娃娃眯眯笑,蔬菜娃娃真可爱。

  四、观察蔬菜画—我的妈妈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能进行简单地实验记录;

  2、能发现由于纸质的不同产生吸水速度和程度不同的现象,并运用此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增强对实验活动及探索事物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玻璃缸,纸花,各种纸片,白纸两张;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布、箩筐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发现纸吸水的现象

  1、出示纸花,现在把纸花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花打开了,花瓣湿了)

  2、为什么纸花会在水中开放呢?

  3、小结:因为纸会吸水,纸做的花吸了水以后就会开放了。

  (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

  1、设疑纸都会吸水吗?教师交代实验方法:将水滴在纸上,耐心地观察一会,然后在吸水的纸旁作个记号;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讨论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把幼儿的讨论结果贴到纸上,分成吸水和不吸水两类;

  4、小结:生活中的各种纸有的吸水、有的不吸水,当水滴到纸的表面上,水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渗透进去了,那这些纸会吸水的;当水一直停在纸的表面上,那这些纸是不吸水的。

  (三)发现纸的吸水速度不同

  1、设疑纸的吸水速度一样吗?

  2、教师操作实验:纸的爬色比赛,幼儿观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纸片有什么不同?请个别幼儿摸摸看看(厚薄、光滑粗糙之分);

  3、小结:不同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材料不一样,吸水的'速度也不同,比如餐巾纸绉纸很薄又粗糙吸水快而多,白卡纸光滑又厚吸水慢又少。

  (四)选纸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吸水和不吸水的纸,请选一选合适的纸;

  2、天气热擦汗该选哪种纸?画水粉画该用哪种纸?包吃剩的食品如饼干糖果等该用哪种纸?并说明理由。

  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特殊的纸,如不怕水的纸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活动反思:

  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有着那么多不同的纸,感受到了纸的多样性,在实验操作中幼儿积极进行讨论,通过做实验得到求证,懂得要科学地对待事物,不能以主观意见代替实验结果。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能清楚得讲述结论,整个活动幼儿的整体状况都很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浓厚。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能细致的观察蚂蚁,大胆的表述。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

  2、哦!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2、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

  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

  3、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5、师:小蚂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触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1)师: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蚂蚁是一个人住呢?还是很多人住?(群居)蚂蚁喜欢群居,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育婴室、国王的宫殿、储藏室 、休息室等等)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

  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和母蚁交*。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家,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

  小结: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四、蚂蚁王国。

  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

  1、交待绘画步骤。

  2、幼儿作画。

  小百科:蚂蚁(ant)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音乐和游戏中感受春天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

  2、解春天主要特征,结合肢体动作大胆表演。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完整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磁带、春天背景图(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教学过程

  一、 听《春天》音乐自由进场。

  二、 出示春天背景图。

  1、图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春天美吗?你们喜欢春天吗?

  三、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你知道春天有哪些特征?

  2、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并请幼儿表演(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3、教师以故事形式小结。

  四、 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聆听春天美。

  2、教师范唱。

  3、幼儿学唱。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认识秋天的树,知道几种常见树与季节发生着同步的变化。

  2、 学习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自己发现的树的不同特征,感知树的多样性。

  3、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 挂图18号;幼儿用书。

  2、 活动前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树在秋季来临后发生的变化。

  3、 事先寻找一块有各种树木的.场地。

  活动过程

  1、 出示挂图,幼儿观察桂花树、兰花树、梧桐树。

  ①提问:你认识这些树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说说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树?它们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

  ②秋天到了,你发现这些树有什么变化?

  ③你还知道关于这些树的特别的秘密吗?(引导幼儿说出树有先长叶再开花、先开花再长叶之分)

  2、 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秋天多美好》第18-19页“各种各样的树”的画面。

  ①提问:这些树你认识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你是用什么办法认识它的?

  ②这些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

  3、 幼儿进入树林(幼儿园的操场),在寻找认识树的过程中,巩固对各种各样树的名称和特征的认识。

  ①(教师出示几种树叶)提问:这些树叶分别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你能将这些树叶送回到树妈妈的身边吗?找到后站在这棵树妈妈旁边。

  ② 幼儿说出判断的理由:你是怎么知道这片树叶就是这棵树妈妈的宝宝呢?

  ③观察树妈妈:这棵树妈妈长什么样?

  ④游戏“摸摸××跑回来”,巩固对各种树的认识。

  幼儿聚集在教师身边,教师说出一种树的名称,如“摸摸桂花树跑回来”,让幼儿跑去,找到桂花树后摸摸树干跑回来,看哪个小朋友的速度快。

  4、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树叶带回教室,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收集幼儿对树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幼儿将有关树的问题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张贴在主题墙上。

  5、 绘画:我眼中的树。

  ①幼儿绘画。

  ②分享交流,感受树的多样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结合主题和幼儿一起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我们一起从教室出发,一路走一路看,和着春天的气息,孩子们对这次亲临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公园,我们看到了垂柳,看到了罗汉松,看到了柏树,看到了梅树……在幼儿的作品中,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各种各样的树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王伊诺小朋友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她把柳树画成了一个俏姑娘,有着长长的辫子,随着风在左右摆动,因为在她眼里柳树姑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她的好朋友。心仪的桃树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红的,黄的,紫的……因为在她心中桃花是最漂亮的,是她最喜欢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8-2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8-20

科学教案(精选)07-27

【精选】科学教案11-28

(经典)科学教案12-12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

(精品)科学教案09-14

科学教案[优选]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