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来源:
小班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于保护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识是极其缺乏的,《幼儿教育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我班不少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反映,孩子一出幼儿园就跑开了,玩滑梯时不会谦让,过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为了让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贵,萌发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减少幼儿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我班开展主题活动《安全我知道》,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学习一些安全常识,保护自己。
二、主题目标:
1、学会在室内玩耍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2、培养幼儿游戏时识别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3、了解户外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知识。
4、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
5、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三、家园共育:
1、利用家庭生活督促、指导幼儿注意安全,加强幼儿安全意识。
2、为孩子准备适合他们使用的小牙刷和儿童牙刷,和孩子一起早晚刷牙,餐后漱口。
3、不带孩子吃街头不干净的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4、带孩子乘公共汽车时,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不把头、手伸到车厢外面,要坐好,站稳。
5、将家里存在安全隐患的所有物品全部存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四、环境创设:
1、将所有对幼儿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入柜存放或放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如:消毒液、洗涤剂、水果刀、大头针、老师的水杯等。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时,不要提供过小的珠子、豆子。
2、在楼梯口地面上张贴表示上、下楼方向的小脚印(人或动物)或箭头标记,提示幼儿。
3、在大型器械旁边张贴正确玩法的示意图张贴正确玩法的示意图,如:排队玩滑梯、抓紧扶手攀登、绕开摇动的玩具走等等
4、要创设多样新颖的空间环境、问题情况,提供丰富可变的材料,多途径、多通道地引发幼儿投入到活动中去。(如:创设《安全我知道》的主题环境墙饰、张贴安全方面的儿歌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如何玩才是安全的)
五、区域活动:
在认知区,可提供一些判断对错的图片,再为幼儿准备两个分类筐(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采用他们商量好的符号分别表示对错),引导幼儿在比辨别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六、活动安排:
活动名称:室内的安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在室内玩的安全意识。
2、学会在室内玩耍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重点:了解室内玩时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活动难点:从幼儿的录像中找出不安全的因素
活动准备:幼儿在室内自由活动的录象
课前反思:
老师事先录好小朋友自由活动时的录像,特别注意有不安全的因素,让幼儿自己观察,找出怎样玩才安全,这样会加深幼儿的理解。
活动过程:
1、课前几分钟幼儿不受约束,在室内自由活动。
2、幼儿有规律的坐好。
老师说:"小朋友刚才玩的高不高兴?老师已经把小朋友玩的过程录下来了,让咱们一起看看录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3、播放幼儿在室内玩耍且秩序很乱时的一段录像,幼儿观看。
老师提问:
这段录像是在什么地方录的`?
被录像的这几个小朋友做的好不好?
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他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
应该怎么做?
从幼儿"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引到下一个环节
4、播放幼儿在室内有秩序、有礼貌的自由活动的一段录像,幼儿观看。并提醒和前一段进行比较。
老师提问:
看了这段录像,你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应该向哪些小朋友学习呢?
5、讨论小结室内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走路要轻轻、慢慢的走,不能跑,会摔倒;
洗手时不能把水弄到地上,会滑倒;
上厕所要排队,不能拥挤,会摔跤;
玩玩具时要谦让,不能争抢,不能用玩具打小朋友;
上床和下床时都要小心,要抓稳;
小钉子,不能碰,会扎手;
电线插头不能动,会触电;
水果刀、大剪刀不能乱动,会伤手;
使用小剪刀姿势要正确。
课后反思:
通过观看直观的录像,小朋友们还是发现了较多的不安全的行为,再进行录像对比,孩子的印象更深,安全的意识也更浓,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的多种安全行为,可以总结成儿歌,教幼儿朗诵,加深对安全的认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可以照成相片,让幼儿学习正确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上下床、上厕所、排队等。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2、有兴趣地学做、模仿小兔子,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重点:模仿小兔子双脚自然跳起,轻轻落地,连续跳的技能。活动难点: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活动准备:
1、模仿过小兔跳。
2、学习过儿歌。
3、软棒人手一根;兔妈妈头饰一个;萝卜、蘑菇、草地若干;篮子两只;擦汗毛巾若干;置衣框一只。
4、场地:圆形、数字跑道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出示兔妈妈头饰,小朋友学做小兔跳。
师:今天老师做兔妈妈,你们就是我的兔宝宝。师:天气冷了,兔妈妈知道兔宝宝都不怕冷,爱运动。我们一起来玩“小兔小兔起得早”的游戏。(将双脚自然跳起,轻轻落在原地的`技能,渗透在热身活动中。)2、幼儿念儿歌,模仿小兔蹦跳动作: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兔小兔起得早,揉揉眼睛理理毛,蹦蹦跳跳真热闹”
二、提供软棒,自由探索。
师:妈妈等会儿要带小兔去种蘑菇种萝卜,但要经过软棒做的小路,小兔要跳过软棒小路才能来到草地上种蘑菇、萝卜。兔宝宝从妈妈那里拿一根软棒,在妈妈面前练习小兔跳软棒的本领,可以和其他兔宝宝合起来搭一条软棒小路,一起跳。(引导幼儿从跳的方面玩软棒。)
1、探索多种软棒的玩法,教师个别指导。
2、邀请幼儿将玩法展示给同伴,分享同伴经验。
3、幼儿在同伴的启发下,继续探索练习。
三、游戏尝试,体验成功。
师:兔妈妈知道宝宝爱劳动,愿意帮妈妈去草地上踩蘑菇、拔萝卜,请宝宝在从软棒路上跳过去,把蘑菇萝卜收回家,放在篮子里。
1、教师布置三条不一样的软棒小路,让幼儿观察。师:我们要经过的小路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给小路取名:直直的路、弯弯的路、楼梯路等)
2、幼儿分散练习,在不同的路上行进跳。师:我们帮妈妈去拔萝卜、踩蘑菇,每次只能收一个,从旁边的路上回来放到篮子里。然后再从软棒小路跳过去,再收一个萝卜、蘑菇从边上回来,随便你跳哪条路,但跳的时候不能碰到软棒。(引导幼儿三条路上都跳跳,教师个别指导。)
3、教师挑选一条弯弯的小路,带领幼儿行进跳,一同去拔萝卜、踩蘑菇。
四、整理放松、编儿歌“小兔爱劳动”
师:蘑菇萝卜收了这么多,我们怎么说呀?(许多萝卜、许多蘑菇)宝宝真能干,妈妈编了一首儿,兔宝宝跟妈妈一起学学:小兔小兔爱劳动,拔萝卜踩蘑菇,我们都是好宝宝。小朋友边念边收拾篮子回家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2、在游戏中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有阳光的天气;报纸、雨伞等。
活动过程:
一、我和影子做游戏
1、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有一面墙的.宽阔场地,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奇怪奇怪真奇观,我动它也动,我停它也停”,引导幼儿观察墙面影子的变化,引起幼儿的兴趣。
2、鼓励幼儿对着墙做各种喜欢动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影子不见了
1、带领幼儿回到活动室,提问:⑴我们刚才和谁做游戏的?它还在吗?
⑵为什么不见了?
2、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三、找影子
1、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找找自己的影子、同伴的影子和其他物体的影子。
2、画一画:请幼儿在地面上画画自己找的影子。
四、游戏:影子躲起来了
请幼儿自选报纸、雨伞等材料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想想,影子除了太阳下有,还有什么时候会出现?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趣味性,能随音乐节奏做律动;
2、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初步尝试根据歌词大胆想象小猪做“披萨”的动作;
3、喜欢跟老师一起参与律动活动并能将自己制作的“披萨”与他人分享。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1、图片??
2、音乐mp3
3、经验准备(熟悉音乐《百灵鸟》做律动进场、会随《玩具兵进行曲》音乐一路纵队行进取乐器)
4、吃过披萨,初步了解披萨的制作方法并了解披萨的各种口味。
活动过程:
一、进场:随音乐《百灵鸟》做律动进场
二、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出示图片)
(1)打招呼
(2)教师:王老师要看看哪位小朋友眼睛最亮,好,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现在,先请你来看一看故事里有谁?(老师手指着图片—小猪),小猪正在厨房里做一顿香喷喷的晚餐,它在晚餐里撒点盐啊加点水呀,它做的可卖力气了,累的它满头大汗的,就在这时候,突然,它一不小心手忙脚乱的打翻了放在桌子上的胡椒瓶,小胡椒可淘气了,它跑到小猪的鼻子里,弄得小猪鼻子痒痒的,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啊~~~啾)(老师做打喷嚏状),这首好听的故事也是一首好听的歌,咱们一起来听听吧!
2、歌曲欣赏
(1)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围坐,欣赏全曲并带领幼儿边在腿上拍出节奏边摇头。
欣赏全曲后老师提问:
①刚才歌里有小猪吗?(有)那小猪的耳朵是什么样的? 我的小猪耳朵是这样的(老师做小猪状),你们的呢?(老师引导幼儿做小猪耳朵状并说一说小朋友做的动作)
②小猪在厨房里做什么?(晚餐)那你见过爸爸妈妈做晚餐吗?(见过),那是怎么做的啊?(老师引导并说一说小朋友做晚餐的动作),做晚餐要加调料,撒点盐啊加点水呀,那怎么做啊?(老师引导并说一说小朋友做撒盐、加水的动作)
③那这个时候小猪出了很多汗,你出过汗吗?怎么擦汗的啊?(老师先做擦汗的动作,再引导并说一说小朋友做的擦汗的动作)。
④那这个时候,小猪手忙脚乱的打翻了放在桌上的胡椒瓶,就打了个喷嚏,怎么打喷嚏的啊?(老师先做了一个打喷嚏的动作,并告诉小朋友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捂住嘴巴,这样就不会把病菌传给别人了。)老师向不同方向做打喷嚏的动作。
(2)教师播放音乐,边听音乐边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教师引导语: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是不是我们刚才讲的那样。
(3)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肢体律动练习。(幼儿站起来做律动)教师引导语:刚才小猪说了它一个人做晚餐都忙不过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
3、情景游戏
(1)教师示范使用“乐器”撒盐和加水
教师引导语:刚才,眼睛亮的小朋友都发现了小猪做的是什么啊?(晚餐),晚餐做的是什么啊?(圆圆的披萨),接下来,王老师也要在小面饼上撒点盐啊,加点水呀,你想不想试试看啊?(想),那我们就来学本领了!
(2)教师清唱歌曲并带领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做律动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们学的'真快!那我们就随着音乐去取“小盐瓶”吧。
(3)听音乐(玩具兵进行曲)领取“小盐瓶” (就是乐器)
教师引导语:听听你们的“小盐瓶”的声音吧!(幼儿摇一摇),“休息”(幼儿把小盐瓶放在肩上靠一靠)
(4)指导幼儿使用地垫和乐器伴随歌曲进行情景游戏。
教师引导语:现在,请你们轻轻的站起来到小椅子后面拿小垫子,我们来做披萨,等你们呦!我们要开始做了!(老师鼓励动作快的小朋友)
(5)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手持乐器做律动。
教师引导语:做好了,闻一闻香不香?(好香啊!)那我们把它放到“烤箱里”烤一烤吧!小心啊,不要把“披萨”踩脏了,脏了就不能吃了,哇,“烤箱”好烫呀!赶快离开“烤箱”(老师边唱边带领幼儿围个圈圈站好),我们要烤“披萨”了,我们来按一下按钮来设置(老师做按按钮的动作)
(6)师幼一起进行“烤披萨”环节(站起来做律动,间奏的时候老师带领幼儿转一个圈)
教师引导语:轻轻打开“烤箱”门(老师做打开门的动作),闻一闻,香不香啊?(好香啊!)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拿起你的“披萨”并问:你们的“披萨”是什么味道的啊?(幼儿自由回答),请你的好朋友尝一尝吧!
4、活动结束
(1)把制作好的“披萨”给听课老师尝一尝。
(2)跟随音乐(百灵鸟)自然退场。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让幼儿用手指出示" 剪刀、石头、布"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与小朋友打招呼,利用和女儿的照片向宝贝们介绍自己。
2)播放一段美拍视频,导入"剪刀、石头、布"游戏。
3)热身,小朋友们动手一起做"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剪刀,咔嚓咔嚓!
石头,叮叮咚咚!
布,噼里啪啦!
2、学习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1)老师展示小动物图片:兔子、蜗牛和花猫。告诉小朋友手指可以变出这些可爱的动物来。
2)老师说歌谣,展示动作。
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一把剪刀,一块石头,变成小白兔!
3)幼儿模仿,尝试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4)幼儿表演儿歌,先集体后个别。
5)拓展。用同样的方式教幼儿怎样用手指变蜗牛和花猫。
3、小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手指变出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们,回到家里,你们可以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们怎样变动物哦。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能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并以语言、体态、表情等积极肯定每个幼儿独特的`表现和创造。活动还整合了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和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如提供给幼儿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表现等。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仔细观察叶脉,尝试用线条表现不同的叶脉。
2. 用水彩笔画连续的直线。
3. 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将使用过的材料放回原处。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重点难点:
用水彩笔画连续的直线,从而来表现不同的叶脉。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之前《大雨和小雨》的学习中已经学会画短直线。
2.物质准备:叶子形状的彩纸;幼儿创作时的背景音乐;展示时的纸质大树;水彩笔;小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树叶的叶脉
1. 出示第一张PPT,看小树身上有什么?(树叶、树枝……)
2. 师:是呀,树上有很多很多的树叶,那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很多很多用一个我们学过的词语怎么说?(许多)
(分析:复习已经学过的词语“许多”,温故而知新)
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叶脉
1.出示第二张PPT,师:看一下小树叶的'身上有什么?(花纹、线……)这些花纹是什么样的呢?(一条一条的、长长的……)
2.师述:小树叶身上的花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叶脉。
3.跟着老师一起大声的说一说这个好听的名字。(幼儿齐说“叶脉”)
4.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这些叶脉长的像什么?(飞机、小路……)
5.师述:叶脉是从中间的茎长出来的,一直长到树叶边上,一条一条的像小路,像蜘蛛网,还像鱼骨头。
6.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些叶脉有什么作用吗?(为树叶做装饰、好看)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小树叶的叶脉是为树叶提供养分的,让树叶快快长大。
(分析:让自己通过观察来发现叶脉的特点,为接下来绘画叶脉做铺垫。)
三、教师示范,鼓励幼儿大胆的画出连续的长直线
1.出示第三张PPT,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画一画这些美丽的叶脉呢?(想)现在伸出你的手指,把它当作画笔。(幼儿伸出手指)
2.师:跟着老师一起画一画。(教师边画边念儿歌:小画笔,走走走,走到树叶边边上。)
3.师:小朋友们在画的时候不能断开,要连着画。
4.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画一画吧。
(分析:用儿歌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从而使幼儿能更好的完成绘画。)
四、作品展示
请先画好的小朋友自己把树叶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大树上,一起欣赏美丽的叶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绘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本次活动,我通过一段儿歌让幼儿来完成叶脉的绘画,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当然,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有一些老师提出,在让幼儿观察叶脉的时候,可以出示不同的叶脉,不要单一的看一种,这样会限制幼儿的思维。
小百科:叶脉是分布在叶肉组织中,起输导和支持作用。叶脉的内部结构随叶脉的大小而不同。主脉或大的侧脉中含有一条(或几条) 维管束,其中木质部位于上方(近叶的腹面),韧皮部位于下方(近叶背面),二者之间有形成层,分裂能力较弱,活动时间较短。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经典)小班教案10-31
小班教案【经典】02-20
【经典】小班教案02-25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07-27
小班的教案09-11
(经典)小班的教案10-26
(精选)小班教案12-18
小班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