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12-05 21:44:0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优秀6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

  名称健康:我会自己洗手

  活动

  目标

  1、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吃东西前都要洗手。

  2、通过欣赏儿歌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养成勤洗手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重点

  难点养成勤洗手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

  准备物质准备:

  1、录影2、洗手的肥皂

  知识准备:已经懂得洗手的道理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引起兴趣

  1、师:宝宝们,今天来到班上你都做了什么呀?那玩过以后呢?现在老师请大家来看图中的宝宝们在做什么?哪个宝宝做得好?为什么?

  2、看录影引导幼儿讨论。

  3、师小结:对,我们玩过以后吃东西要先洗手,才不会把手上的脏东西吃到肚子里,不会让肚子生病。

  二、组织讨论如何正确洗手

  1、提问:那谁知道怎么洗手的?

  2、师讲解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幼儿初次模仿。(卷袖——将手冲湿——擦肥皂——搓手——冲干净——擦毛巾。)[采用六部洗手法]

  4、幼儿模仿。

  三、幼儿实践体验

  a)师:现在我请大家去洗手,比一比谁的小手洗得最干净。

  b)幼儿洗手师在旁指导,可以请录影中的孩子先洗让其他孩子观察。

  四、回座继续讨论

  1、检查小手是否洗得干净,给予表扬。

  2、提问:除了玩过以后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也要洗手?

  3、师总结:对,我们要经常洗手,吃饭前,大小便后,手脏时,吃东西前都要洗手,养成了洗手的好习惯,我们才会身体健康。大家才会喜欢他。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离开爸爸妈妈,面对陌生的环境,初入园的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频繁的说教和安慰往往效果不大,而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正是一个反映初入园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阅读材料,它容易引發孩子的共鸣,从而帮助孩子渡过入园难关。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翻阅图书。

  2、学习跟别人打招呼,会使用礼貌用语“你早”“再见”。

  3、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图书一本,幼儿用小图书每人一本。

  2、木偶:小猴、小狗、小猫。

  【活动过程】

  一、运用木偶情境表演吸引幼儿的注意。

  1、教师操作木偶小猴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与小猴互相问好。

  (1)小猴愉快地出场,和幼儿打招呼:“嗨,你好!我是快乐的小猴。”

  (2)引导幼儿和小猴打招呼:“小猴,你好!”

  (3)教师问小猴:“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呀?”小猴高兴地说:“今天我上幼儿园了!”

  2、以同样的方式表演小狗、小猫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景。

  二、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学习翻阅图书的方法。

  1、出示大图书,引出故事。

  教师(出示图书封面):三只可爱的小猪也来了,它们也要去上幼儿园。它们的表现怎么样呢?我们来猜一猜。

  2、师幼一起阅读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讲述,学习一页一页有序地阅读小图书。注意根据幼儿翻阅相应图页的情况适当调整讲述速度,并进行个别指导。

  三、引导幼儿讨论问题,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三只小猪在家是怎么样的?

  教师:他们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教师:其他小猪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教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喜欢干什么?

  教师:他们后来愿意上幼儿园了吗?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巩固对故事内容的.感受、理解。

  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教师指导。

  辅助提问:

  你认识这三只小猪了吗?他们各穿什么样的衣服?

  你能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中猜出他们的心情吗?

  2、交流、分享。

  教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的动作和表情有什么变化?

  教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3、学习三只小猪来园和离园时的礼貌用语。

  教师:三只小猪都很有礼貌,他们去幼儿园是怎么和老师打招呼的?

  教师:他们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和老师是怎么打招呼的?

  五、引导幼儿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讨论。体验上幼儿园的快乐。

  教师:你喜欢上幼儿园吗?

  教师:你喜欢在幼儿园做什么?

  教师:幼儿园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快乐的事情?

  教师:如果你是小猪,会怎样上幼儿园?

  【延伸活动】

  1、在班内布置幼儿情绪表现栏,让幼儿用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脸谱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

  2、利用来园、离园活动巩固幼儿对礼貌用语的学习。

  附故事:三只小猪上幼儿园

  牧场里开满了花朵,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飞去。

  就在这个时候,三只小猪——木木、花花和嗡嗡出生了。

  三只小猪每天在牧场里跑来跑去。调皮捣蛋。

  猪妈妈和猪爸爸商量道:“送孩子们到幼儿园去吧。怎么样?”猪爸爸说:“好的!”

  第二天,三只小猪跟着妈妈到小猪幼儿园去了。“哇!这么多小猪啊!”三只小猪吓了一跳。

  来,大家先来打个招呼:“老师早!”“小朋友早!”

  忽然,木木大声哭起来:“妈妈不见了!”于是,花花和嗡嗡也跟着哭叫:“妈妈……妈妈……”

  小朋友们开心地做体操去了,三只小猪却一直往牧场那边看。

  老师亲切地说:“来!我们一起赛跑,跑到那边摸一下白杨树后才能跑回来哦!看看谁能跑第一!”

  “我这里有空位呢。”“来,排我这里。”其他小猪帮助他们排好了队。

  “预备——跑!”真快!真快!三只小猪都跑得好快。

  放学了,妈妈来接三只小猪了。“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三只小猪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我们明天还来玩,我们喜欢上幼儿园了。”

  三只小猪一路赛跑回牧场去了。

小班教案 篇3

  《剪窗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窗花以及窗花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窗花的制作方法,学会剪制一个简单的窗花图案。

  3、让学生感受学习剪纸艺术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学习剪窗花的制作方法,学会用窗花美化环境。教学难点

  :掌握简单的剪纸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小热身:哪个小组能说出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最多。——剪纸、风筝、刺绣、蜡染、瓷器、面具、脸谱等。

  2、今天我们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剪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3、引导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

  4、揭示课题:剪窗花。

  (二)发展阶段:

  1、窗花是中国民间劳动人民心灵手巧的产物,今天,我们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呢?

  2、请翻开课本,用五分钟时间,同学们看书研究一下剪窗花的制作方法,然后拿桌上的纸自己尝试剪一个窗花。

  3、师生总结:剪窗花的'方法和步骤。

  把方形蜡光纸对折、再对折……

  画图案。

  剪下。

  展开。

  (三)强化阶段:

  1、教师发现学生在尝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

  2、再次欣赏剪窗花作品,让学生了解,一种图案多种折法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四)制作阶段:

  1、学生再次制作。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剪出的花样最多,最特别。

  2、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1、让学生把剪好的窗花贴在教师制作的窗花道具上。

  2、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提高腿部的柔韧性和增强肌肉的力量。

  2、培养幼儿热爱解放军,并向解放军学习勇敢无畏,战胜困难的精神。

  3、培养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椅子两把、系有铃铛的绳子一根、哨子一个

  2、音乐磁带2盘。

  【重点难点】

  1、能左右脚交替向前踢,脚尖绷直,尽量把腿抬高,练习所学动作。

  2、做动作时尽量把腿抬高,不能收腹、坐臀,腰一定要挺直,支撑腿要伸直。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学习解放军的.游戏。老师做指挥员,你们当解放军战士。解放军战士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听明白了吗?教师喊口令,幼儿进行队列练习。(齐步走、慢跑、开炮、骑马、开飞机)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发出象声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2、动作讲解,集体练习

  (1)师:解放军叔叔走路的姿势可神气拉,谁愿意来学一学?(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2)师:今天我们专门练习腿上的动作。教师示范动作(手可以左右打开,左右脚交替向前踢,脚尖绷直,尽量把腿抬高,不能收腹、坐臀,腰一定要挺直,支撑腿要伸直。)

  (3)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4)师:解放军叔叔排队走路的时候要求可高拉,不能踢的太低,要求每一个人都踢的一样高,为了让我们这群小解放军更好的训练,指挥官特意拉了一根绳子,这次我们练习的时候,要求我们的脚能踢到绳子上的小铃铛。

  3、游戏:军事训练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分成4排,由场地一端“骑马”至场地拉有绳的一端,左右脚交替踢铃铛6下,开飞机返回,下一位幼儿继续)。

  (2)幼儿进行游戏。

  4、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教师吹哨子,全体幼儿集合,表扬在游戏中表现认真,刻苦训练,坚持到底的幼儿。大家听着音乐,跳一个“欢乐舞”。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3—4岁的幼儿缺少接触小动物机会,但又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本次活动就根据幼儿的这个天性——天真活泼、喜欢模仿和做游戏,设计了这节《小鸡出生了》。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运用各种动作来主动探索小鸡出生的情景,更加增强了幼儿的表演欲和自信心。

  本次活动以健康(体育)为主,渗透了语言、艺术和科学,幼幼互动、师幼互动,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是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增强幼儿的表演欲和自信心。

  2、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小鸡出生的情景。

  3、能在较窄的'小路上行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小鸡出生的过程。

  难点:幼儿探索用身体表现小鸡出生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等同幼儿和教师人数的呼拉圈和小鸡头饰;

  2)母鸡头饰一个,虫子若干条,大鸡蛋模型一个;

  3)宽敞的场地,用泡沫地垫铺好的宽25厘米的小路当作小桥;

  4)小鸡出生的FLASH动画;

  5)欢快的音乐(伴有情景描述)的磁带。

  2、幼儿准备

  幼儿先了解有关鸡、小鸡宝宝和鸡蛋的知识,喜欢模仿和做游戏,并且喜欢小鸡宝宝。

  [活动过程]

  1、自主想象、讨论

  教师拿出鸡蛋模型提示:

  1)蛋壳是谁的家呀?

  2)还没有出生小鸡宝宝是怎样的?(教师伸出胳膊做舒展状)蛋壳这么小,鸡宝宝能这样吗?

  3)蛋壳中的小鸡宝宝渐渐长大了,住不下蛋壳房子了,怎么办呢?它是怎么出来的呢?

  4)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帮帮小鸡宝宝出来,好吗?

  2、观察

  观看小鸡出生的FLASH动画

  教师提示: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种办法让小鸡宝宝出来,那我们来仔细看看小鸡宝宝到底是怎样出来的,好吗?要仔细看清楚哦。

  3、体验

  教师提示:你们都看清楚小鸡宝宝是怎样出来的了吗?哪位小朋友来扮演小鸡宝宝,看看它是怎样出生的好不好?呼拉圈就是你们的蛋壳房子(幼儿戴上头饰蹲在蛋壳里扮演尚未孵出来的小鸡宝宝)

  1)幼儿自己来模仿动作

  教师提示:小鸡慢慢长大了,在又黑又小的蛋壳里住不下了,小鸡动动翅膀、转转头,越来越大。

  幼儿尝试来做动作,互相讨论看谁模仿的最像小鸡宝宝。

  2)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模仿小鸡出生的游戏

  提示:让我们一起在欢快的音乐中做游戏吧!(欢快的音乐伴有情景描述)

  小鸡(蜷缩状,手抱着腿蹲着)慢慢长大了(舒展身体,手松开)在又黑又小的蛋壳里住不下了,小鸡动动翅膀、转转头(伸伸手、转转头)。越来越大(身体完全舒展)。它用小嘴“笃笃笃”地在蛋壳里啄了一个洞(食指并拢作嘴巴,做啄洞状),把嘴巴伸出来,把洞啄大一点(再啄洞),慢慢伸出脚来(慢慢跨出一只脚到呼拉圈外),“噗”的一声,蛋壳破了,小鸡摇摇摆摆的走出蛋壳(做小鸡走路状,走出呼拉圈)。

  3)游戏可反复进行(2—3)遍

  [亲子活动]

  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游戏,学一学小鸡宝宝是怎样出生的,好吗?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5以内序数的排列。

  2、认识门牌,了解门牌上数字所代表的意思和功用,并尝试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3.积极探索,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尝试经验的迁移。

  活动重点:认识门牌,了解门牌上数字所代表的意思和功用。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运用序数。

  活动准备:

  1、、森林场景布置(三颗树,数上贴有不用颜色的房子)

  2.幼儿相应房子的操作纸每人三份,门牌号

  3.餐巾纸做的盒子若干,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新房”导入

  师:羊宝宝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里开发了一块新地皮,我们可以搬迁住新房了。你们开心吗?

  我们一起去看看新房子的模型吧!

  二.游戏“贴门牌”(认识门牌,理解门牌上数字所代表的涵义)

  (带幼儿进入森林)

  师:哇,房子好多好漂亮啊,宝宝们找找有哪些颜色的房子?。

  (带幼儿到红色小平房前)(1)介绍小平房

  红色的小房子真好看,我真喜欢,这个叫小平房(请幼儿说一遍),小平房旁边的空气真新鲜,请宝宝们坐在软软地草地上

  提问:小平房有几层?里面住了几户家庭?(重点说明从左到右点数)现在有3只小羊宝宝住进了房子里,关上了小门。(拿三只小羊头饰放在相应的房间里)我们看看他们分别住在第几间?啊呀,小羊们住进了房子,那我们去做客怎么样才能很快找到他们的家呢?(个别幼儿说一说)

  a、认识门牌。

  (机动:平时你们去好朋友家里玩,是怎么找到好朋友家房子的,她们家有什么标志可以让你很快就找到呢)

  对了,(看门牌)你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教师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和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找房间时我们先找到第几层,然后再找到第几个房间。

  b、贴门牌。

  好,我们给这三只小羊的房间贴上门牌号,现在贴好了门牌,小羊门就能很快地找到各自的房间了。(引出多一点的房子那该怎么标门牌)要是这里多一户,它的门牌号是多少?

  c.操作

  还有很多小平房没有门牌号呢,你们来帮助他们贴一贴。

  拍拍手,我们真聪明!

  (2)介绍每层楼一户家庭小高楼

  哇,黄颜色的房子好高啊,我们去看看吧,这么高的楼可以看见远处的风景呢,这个叫小高楼,请你坐到小高楼旁边的草地上,小高楼一共有几层?(巩固经验“从下往上数高楼。)

  提问:一楼住了几户呀?(二楼、三楼。)哇,原来,这是一座每层楼一户家庭的小高楼。好,我们给这座高楼也编上门牌号,

  请个别幼儿贴

  a.标门牌号。巩固门牌上数字的意义和功用)

  b.幼儿再次动手练习

  还有很多小高楼也想要门牌号呢,羊宝宝们帮帮它们把!

  c.教师检查。

  (3)介绍每楼层2居室小高楼(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

  哇。宝宝们真是太能干了,好,我们再去看看蓝色小房子吧,不仅能看到远处的风景还可以和好邻居住一起呢。这个也叫小高楼,不过刚才我们看的小高楼每层只有一户家庭,这个小高楼每层有几户啊?我们来看看一共有几层,

  我们给这座高楼也贴上门牌号,谁先来贴贴看,

  a请个别幼儿贴

  b幼儿练习

  c互相检查

  三、游戏:造新房(从平面到立体的的认识,将门牌号运用到生活中)

  哇,小羊们真能干,刚才暖羊羊给我打电话了,造房子的材料运到了,我们可以造房子啦。

  1、教师讲解造房子的要求

  小羊们找好朋友一起合作造房子,(出示造房子所需的材料)讲解造房子的要求

  2、幼儿造房子,在造的过程中要标上门牌号

  3、教师检查

  四、游戏“为班级贴门牌”结束活动

  给3个楼层的每个班级贴上门牌号,客人老师来找老师和小朋友就方便多了。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经典]小班教案08-22

小班教案【经典】02-20

小班教案(经典)03-11

小班教案[经典]11-08

[精选]小班教案10-24

小班教案[精选]11-06

(经典)小班教案10-31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的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