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班美术教案范文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小蜗牛。
2、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压扁的技能。
2.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压印活动,初步感知肌理效果。
3.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肌理明显的实物饼干每组一盘。
2.各种肌理明显的废1日材料,如毛线、纽扣、木棍、石头、网袋等。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饼干,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饼干。请你仔细看看,饼干是什么样的?你在饼干上发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饼干的形状和饼干上的纹理。(幼儿自由讲述)
要点提示:
帮助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对幼儿制作陶艺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幼儿从饼干的形状和饼干上不同的纹理两个方面来入手,重点在观察饼干的.肌理、花纹上,为幼儿后期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示范,重点讲解陶泥搓圆后进行压扁和用废旧材料压印的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上面压印出的各种肌理,并相互交流各自运用的不同材料。
教师:利用人们丢弃的一些废旧材料,可在陶泥上制造出不同的肌理,从而使陶艺作品更漂亮,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饼干放进“饼干屋”或“超市”,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角色游戏。
☆家园共育 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更多的不同肌理的废旧材料。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画横线和竖线装饰被子。(重点)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情感。(难点)
活动准备
白色的被子每人一份、棉签、颜料、范例。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冬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感觉会怎么样呀?我们睡觉的时候都盖上了厚厚的小棉被。
2、我们小朋友都有一条漂亮的被子,可是这里有好多的小动物没有被子盖,睡觉好冷呀,所以它们很想给自己买一条彩色的被子,可是商店里的被子都卖完了,怎么办呀?
(二)感知欣赏
1、那你们想送给小动物们一条什么样的被子呢?
2、出示范例:老师这里有一条被子,你们觉得漂亮吗?那我们去问问小动物喜不喜欢好吗?
3、小动物们说很喜欢这条被子,那我们送给它们每人一条这样彩色的被子好吗?
4、那你们看看这条被子是怎么样的`呀?
(三)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画竖的直线宝宝的时候要上面下面手拉手,直直的。画横线宝宝的时候要左边右边手拉手,也要直直的。
2、幼儿操作,注意个别指导。
四、展示交流
1、小动物们说被子好漂亮啊,这下我们冬天睡觉就不会冷了,谢谢你们。
2、我们快点给小动物们把被子盖上吧!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亲近小动物,感受新表现方法的趣味。
2、学习用大小不同的圆形和线条组合表现小鸡的特征,并用涂色的方法给小鸡轮廓上色。
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副(母鸡、草垫若干)
2、油画棒
3、丰富小鸡形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欣赏背景师:这是鸡妈妈刚生下的一个蛋宝宝,我们一起来帮助鸡妈妈孵蛋,看看蛋壳里的小鸡到底长什么样了。
二、教师师范:鸡妈妈孵蛋
1、小鸡出壳:添画小鸡的外形特征,尖尖嘴、眼睛、翅膀、小脚师:小小蛋儿把门开,尖尖嘴儿钻出来;小小蛋儿把门开,圆圆眼睛睁开来。
师: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呀?(尖尖的,师总结小鸡的嘴巴要尖尖的,这样小鸡才能琢破蛋壳钻出来哦。)师:小鸡的眼睛和嘴巴都钻出来了,小鸡的翅膀也想钻出来,可是蛋宝宝不愿意开门,我们一起请用好听的话,请他开开门。(小小蛋儿把门开,拍拍翅膀钻出壳)师:小鸡的嘴巴,眼睛,翅膀都钻出来了,这只小鸡为什么哭了?你们猜猜为什么?因为小鸡的脚还卡在蛋宝宝里面有点疼,我们一起请蛋宝宝再开一下门让小鸡的脚出来,小小蛋儿把门开,小鸡的小脚钻出来,小鸡的脚很特别,他有几根脚趾,我们一起来数数看?他的三只脚趾是靠的紧紧的还是分的开开的啊?(小鸡的三只脚趾一头是紧紧的靠在腿上,小鸡的两只脚也是一样长的,所以小鸡小鸡才能站的稳。)
2、幼儿添画另一只鸡(提醒幼儿小鸡的两只脚要分开一点,保持距离,脚趾要分开点哦)师:一只小鸡太孤单了,我们一起帮小鸡再找个好朋友,变变变再变出一个蛋宝宝。(请一个幼儿添画小鸡的嘴巴,眼睛,翅膀,再请一个幼儿添画小鸡的脚,提醒幼儿小鸡的三根脚趾要靠近小腿,两条腿这间要分开些,这样小鸡才能站的稳。)
3、小鸡理毛(用油画棒,用点力气)师:小鸡刚从蛋宝宝里面跑出来,用了很大的力气身上的毛有点乱了,我用小梳子帮小鸡把身体周围的毛用小梳子梳一梳,只要梳小鸡身体周围边边的毛就可以了哦,小梳子,梳梳梳,每个边都梳到,我帮小鸡把毛用小梳子梳了一下,现在小鸡更漂亮了。
三、幼儿操作:扮演鸡-妈妈一起孵蛋师指导幼儿添画小鸡的各种不同的形态,涂色,小鸡的眼睛。
四、游戏师:小鸡宝宝们都出壳了,可以把他们送回到鸡-妈妈那里。送到鸡-妈妈那里的时候要讲一句好听的话。师先师范。(添到大背景上)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我来做妈妈,你们来做宝宝,快点把小门关起来。(做一遍)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我开展了小班阅读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活动中所使用的大绘本是我和幼儿园的一位老师自己编画自制的。熟悉建构式教材的人都知道“小小蛋儿把门开”是建构式教材小班下册的一个主题活动,在整个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对一些从蛋中孵化出来的动物有一系列的.了解,对于今天在马目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开展这个活动其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幼儿的年龄比较偏小,他们相当于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托班的年龄;其次,我是借班上课,对幼儿的实际水平还不是很了解;再次,幼儿平时对普通话的理解水平都还不是很好,对绘本的接触就更少了。因此,首次接触到这么大规模的阅读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和突破。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我对孩子的反应已经有了初步的估计,加上精心的活动设计,绘本中鲜明的色彩、图案的吸引。整个故事虽然没有直接连贯的情节,但总体上也是从易到难,有所提升的,如先从常见的小鸡小鸭到不常见的乌龟,再到难得一见的鳄鱼,我积极的引导鼓励幼儿观察、想象、学说、模仿等利用多种手段,让孩子们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并乐于来猜、来想、来说、来演,应该说整个活动是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活动目标也较好的达到了。阅读对孩子的发展确实很重要,希望我的这个活动能让孩子们喜欢阅读,对我自己来说,通过这次上课,知道了无论是哪里的孩子,无论是怎样的阅读材料,只要我们去挖掘,都会发现闪光的地方。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会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
2、体验下雨带来的乐趣,乐于用手指点画表现雨点欢快地落下,跳跃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录像:内容:幼儿体验下雨带来的乐趣
2、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抹布若干。
重点:体验下雨带来的乐趣,乐于用手指点画表现雨点
难点:用手指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观看录像激发幼儿回忆下雨带来的乐趣。
师:当小雨落在你的脸上和手上时你有什么感觉?在雨中玩耍你有什么感觉?
2、跟着老师一起唱歌曲《大雨小雨》
提问:下大雨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做出下雨的动作)下小雨时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模仿下雨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尝试用手指点画雨滴。
师:小雨是从哪里落下来的?是怎样落下来的?
(1)请幼儿尝试手指点画出雨滴
(2)幼儿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点"和"提"的动作。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一下一下地点画小雨,注意"点"和"提"的动作。
3、展示幼儿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1、活动评价:幼儿相互欣赏彩色的`雨滴
2、结束活动:幼儿听着雨声、音乐声撑着小伞回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美术《彩色的雨滴》,通过活动我班幼儿对颜色比较敏感,喜欢各种颜色,对颜色有初步的了解,在本次的活动,通过音乐游戏《大雨小雨》作为导入活动,并让孩子用手指点的动作感受雨滴,然后在孩子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加深手指点画的乐趣,表现雨点欢快地落下,跳跃的情绪。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观察,了解鞭炮的外形特征。
2.会用油画棒在画纸上按一定的方向来回地均匀涂色。
3.喜欢参与绘画活动,能耐心地完成绘画作品。
活动准备
看过放鞭炮鞭炮实物挂图“噼里啪啦”油画棒画纸欢快喜庆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播放一段欢快喜庆的音乐,出示鞭炮。
师:“过年了,小动物们准备过新年了。来看看它们准备了什么吧!”
二、观察发现。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2.欣赏作品,感受鞭炮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小动物们准备许多鞭炮准备迎接新年,那我们也赶快动手,准备一些鞭炮吧!”
提示幼儿按一定的方向来回均匀的涂色,注意不要涂出轮廓线。
四、作品。
1.播放音乐,欣赏“鞭炮”作品。
2.引导幼儿共同欣赏几幅涂色均匀,细致的“鞭炮”作品。
五、结束活动。
收拾绘画工具,结束活动。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思路:折纸活动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当一张小小的纸片,通过几次翻折,就可以变化出千百中不同的形状或玩具,这种兴奋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能表述清楚的。因此,折纸游戏不仅深受大人的喜欢,而且也同样吸引孩子。但是小班孩子在语言、动手以及理解等方面缺乏一定经验,因此在之前的两次折纸活动中,虽然他们开始兴趣比较高,但因后来难度大没耐心等原因他们摆弄几下之后就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教小班孩子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主动学习对角折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学会用对角折折出屋顶,并贴到大小对应房子上去。2、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以及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各色正方形美工纸(有大有小)、固体胶
2.兔妈妈与兔宝宝的家(一张有房顶,一张没房顶),双面兔妈妈、兔宝宝(哭脸笑脸)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预设过程
价值分析
及时思考
一、猜谜导入
师:宝宝,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动物朋友,王老师把它们编到了一个谜语里,看看谁先把它找出来!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菜,走起路来跳呀跳,是谁呀?
谜语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谜语的谜面比较清晰,指向性强,因此孩子能猜出是小兔子。
2、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乐意与兔妈妈它们进行互动。比如“兔妈妈,你们为什么在哭呀?”“兔妈妈,我们帮你们造个屋顶吧。”“兔妈妈,请住进新家吧”等等。
3、教师示范时,孩子们能认真倾听,对拟人化的示范方法也能较好理解。
4、个别幼儿示范时,对角折这个技能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在粘贴屋顶的时候出现了贴的'太低的问题,于是教师请其他孩子进行纠正。但是环节中,教师没有对这个难点进行扩大,导致后面孩子操作时粘贴屋顶出现了一定问题。
5、活动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很充分。
二、创设情境:帮助兔妈妈造屋顶
1、(出示哭脸的兔妈妈和兔宝宝)师:咦,它们怎么在哭呀?我们来问问它,好吗?引导幼儿说:兔妈妈,你们为什么哭呀?
2、(出示没屋顶的房子)师:原来,兔妈妈兔宝宝每人都有一幢很漂亮的房子,住在里面很舒服,可是有一天房子的屋顶被大风吹走啦,房子没有屋顶,会怎么样啊?我们快想办法帮帮它们!谁想到办法了?
3、师: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纸造个屋顶吧!(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张正方形纸)这两张纸是什么形状的?一样大吗?大屋顶送给谁?小屋顶送给谁?
4、师:我先来给兔妈妈造屋顶,兔妈妈原来家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变成三角形。
5、教师示范对角折的方法:看,这只角要找对面的这只角做好朋友(边说边示范)两个好朋友拉拉手碰碰头,然后把它们的身体抹抹平,一个三角形屋顶造好啦!现在我们用固体胶把屋顶粘上去,粘的时候注意尖尖的角朝上,直直的线靠墙边。
6、个别幼儿示范:还有兔宝宝的屋顶呢?谁来帮忙。
7、师:新房子总算完成啦!兔妈妈兔宝宝开开心心的住进了新家!(出示兔妈妈和兔宝宝,将它们粘在房子里)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折出屋顶,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三、幼儿操作
1、师:宝宝,还有好多小兔子家的屋顶也被大风吹走了,你们想不想去帮它们造新房子啊?造好房子,别忘了让它们住进新房子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活动
表扬做的好又干净整洁的幼儿。
通过操作“造屋顶”,掌握对角折方法,锻炼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并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小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进行横竖线的涂鸦;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愿意为小猫送去它爱吃的鱼。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辨别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画横线和竖线。
教学难点:渔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并且与边缘封闭。
活动准备:
1、小猫的生日PPT;
2、布置织区和捕鱼区,捕鱼区设置三个架子,架子上铺上渔,并悬挂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鱼备幼儿捕捞;
3、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鱼每人若干;
4、深蓝、深紫色马克笔、淡蓝、淡紫色卡纸制的空白的“渔”若干(可设置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示范的渔材料一套。
活动过程:
一、小猫的生日礼物(出示PPT)
1、听听、猜猜谁来了?(是小猫)引出今天小猫过生日。
2、说说小动物们会送给小猫哪些好吃的作为生日礼物呢?(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小猴送爱吃的桃子,小兔送她爱吃的胡萝卜,小狗送她爱吃的.肉骨头。)
3、想想小猫最想吃什么?引发为小猫去捕鱼的愿望。
二、讨论织渔、捕鱼的办法
1、讨论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许多鱼?(渔)
2、出示渔:渔是什么样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线编织出来的,中间的空格子叫眼)。
3、展示PPT,说说PPT中的渔能捕到鱼吗?为什么?改进后的渔能到鱼吗?
:原来渔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才能到小鱼。
4、教师示范“编”渔。(强调,从的边缘从前往后、从上往下编,线条要直直的,渔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不然小鱼就从眼里溜走了。)
5、捕鱼:贴上小鱼,数数小猫捕到几条小鱼?
三、一起为小猫捕鱼
1、检查渔的边缘是否封闭。
2、检查渔是否编织紧密,小鱼会逃走吗?
3、引导幼儿说说你捕了几条鱼,给谁吃?
四、欣赏分享
1、给小猫送礼物。
2、一起为小猫唱生日歌。
小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柳条的基础上,学习用棉签从树干开始画柳条,用棉签点画柳叶。
2、体验用棉签作画的乐趣,增加绘画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棉签若干,绿色水粉颜料,画有柳树的.画纸,小碟子。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认识柳条的特征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画,我们来看看画的是什么?出示范画。
提问:柳条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细细的,越来越细)叶子是什么样的(小小的)
二、 教师示范
教师:这张画可不是用笔画的。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画的。
教师示范并讲述要点:小手捏住棉签的中间,动动我们的手腕。从柳树的树干上开始画柳条。柳条是长长的,半圆形的,越来越细。
请小朋友们空手跟老师练一练。(画一个半圆,先重后轻,轻轻把棉签拿起来)
然后用棉签把柳树的叶子点出来。
三、 幼儿练习
幼儿练习,教师单独指导。
四、 展示幼儿作品,并点评。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线条流畅,表现大胆的作品。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09-09
小班美术教案07-20
小班美术教案10-27
小班美术教案09-04
小班美术教案捕鱼教案09-02
小班太阳美术教案11-18
小班美术欣赏教案12-22
小班美术教案下雨了11-05
小班美术球教案08-04
小班美术菊花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