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11-11 04:21:3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社会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大班社会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圣诞老爷爷又来了,小朋友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圣诞老爷爷送的礼物了。我的这个半日活动设计便是以圣诞老爷爷的礼物这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新纲要中“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指导精神为依据。我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是通过自己想各种方法来通过障碍、达到目的地的体育活动,而第二个主题活动是由“制作圣诞礼物”这个想法的延伸添画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圣诞为主线,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我设计的是大班的活动5—6岁的孩子肌肉以及骨骼发展较为完善,能够基本完成爬、钻、跳及平衡等动作,但是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独立面对挫折、困难往望无以应对,针对这些情况,我将第一直主题活动《找找圣诞老爷爷》的活动目标指定如下:

  1、 通过到圣诞老爷爷住的城堡所经过的一系列障碍来训练幼儿园爬、钻、条及平衡的能力。这也是活动的重点

  2、 培养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3、 教幼儿坚强、勇敢、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讨论发法,、游戏法、启发提问发等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法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年龄小,利用多媒体动画能更好的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

  采用提问发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的观察,启发幼儿的积极思维。

  我运用启发性的提问来引导幼儿观察环境,找出解决问题方法。

  用讨论法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法也是孩子最能接受的方法。

  三、说活动准备:

  高尔基说:“学习是最大的动力,就是对所准备材料星期,因此我做了丰富的准备工作

  1、 录因机、磁带

  2、场景设置

  3、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4、布置一间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

  四、说学法:

  通过以上老师使用的教法为依据,整个活动中以幼儿为主题,重点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并使用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观察——实践——的出结论

  五、说活动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经发育情况、新《纲要》精神,本次活动设立四个环节完成目标:

  (一)导入:在歌声中入情

  (二)深入:在探究中激情

  (三)活动:在情景中抒情

  (四)延续:在扩展中生情

  为什么要安排这四个环节呢?

  1、 导入:

  开始部分十分重要,如果能在这部分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来,能为后面的活动重点做好铺垫。因此,我利用圣诞代表曲《铃儿响叮当》配合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安排,告诉小朋友,明天是圣诞节了。

  2、 活动:

  (1)用谈话的方式初步了解圣诞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让幼儿观察圣诞老人使幼儿了解其外观及穿着。

  (3)教师讲述故事《圣诞老人》,让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圣诞老人是一位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

  (4)教师分发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并读信。(带魔力的糖果,并且告诉幼儿把糖果放到口袋里糖果就会发挥魔力,能制作出漂亮的礼物

  3、 操作: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让幼儿在欢快音乐声中动手制作漂亮的圣诞礼物。

  4、 延续:送礼物。教师带领幼儿去中班和小班送礼物,并说上一句圣诞快乐等祝福的话。 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 。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意识,鼓励幼儿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纸、笔每人一份。

  2、日常生活中进行常规培养。

  活动过程:

  一、教师问:“小朋友们好。”幼儿回答:“老师好。”教师高兴地说:“你们真有礼貌。现在我向小朋友提个问题,你们平时是如何讲礼貌的?”(幼儿发言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画出简示图。

  幼儿说:“每天早晨第一次见到老师要鞠躬问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来园问好的简示图。

  幼儿说:“小朋友应友好地在一起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手拉手的简示图。

  二、当幼儿对规则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归纳总结。幼儿说:“小朋友摔倒,我把他扶起来。”教师画出这个情节的简示图,然后归纳为: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应主动帮助。幼儿说:“不能爬栏杆。”教师归纳为:应主动纠正别人的错误行为。

  三、有些规则幼儿说不出来,教师可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讨论,最后确定规则。

  教师说:“别人说话时,我们不能打断人家的谈话,但如果我们有急事非说不可,怎么办?”讨论后让幼儿知道要先说:“对不起,打扰您一下。”教师再把此情景的简示图画出来。

  教师问:“小朋友和别人游戏发生矛盾时,如果你认为你有理,怎么办?”请幼儿讨论,最后确定规则:如果游戏时两人发生矛盾,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四、请幼儿给整幅图取个名字。

  教师定为:有礼貌的小人儿是我。幼儿取的名字只要不离开“讲礼貌”的'主题即可。

  五、结束时,教师说:“请小朋友把这6条规则看图说一遍,然后画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你在幼儿园是怎么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幼儿画图时,不要求和教师画得一样,只要能说明规则即可)

  活动提示:

  1、本次活动30分钟。

  2、本次活动应让幼儿充分发言,在大家发言后再画出规则图示。

  3、讨论后的规则,可制成“图表”挂在室内明显处,作为“幼儿园小朋友守则”。

  自评:

  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不仅为其入小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社会交往打好基础。“规则”对幼儿来讲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一来到幼儿园就遇到各种规则,如按时吃饭、午睡、游戏。但是幼儿年龄小,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还很差,他们的语言行动易受当时情绪和情景的影响,因此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特别是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就更为重要,这也是设计本次活动的主旨。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选用“图示”的手段,把幼儿应掌握的规则具体形象地描述出来,画出情景的简示图,用来说明规则的具体内容,这样幼儿一看就明白,也容易记住。我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和幼儿进行交流、沟通后确定规则,这样易被幼儿接受,幼儿记忆也较深刻。孩子们都是愿意进步、渴望被人夸奖的,我启发幼儿把图示中那个有礼貌的小人儿当成是自己,幼儿画的时候也画成自己,这是一种激励方法,让幼儿自觉有意识地像画中的小人儿那样做,这样比教师简单地说教效果好得多。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

  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

  (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

  (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她看不太明白,因此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你能从这幅图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在解读主题图的时候找到小数,发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不是整数元的,有的不到1元。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的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1.欣赏理解散文诗,初步理解幸福的含义。

  2.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知道获得和付出都是一种幸福。

  活动准备:

  课件、“幸福墙”、电脑、电视机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微笑”的照片,引出话题“幸福”。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照片,看看这些照片上,有哪些不同的人。

  :这些照片里,有可爱的小朋友,有慈祥的老人,可能有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有我们黄皮肤黑头发的人,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2.发现了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表情是什么?

  他们都在微笑,大家来想一想猜一猜,她们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呢?

  :你们都觉得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那么什么是幸福,他们的幸福又在哪里呢,我们来听一听。

  二、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幸福。

  1.你听到了什么?他们分别说了些什么?

  2.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

  :是的,幸福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欣赏视频,寻找幸福。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录像里说的是一个叫小荻的小朋友,她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找一找,小荻的生活中有哪些幸福。(幼儿欣赏视频)

  2.发现了吗,小荻的生活中有哪些幸福,找到了吗?

  3.(结合课件)那么这里哪些是小荻小朋友收获到的幸福?哪些是小荻小朋友把爱分给了别人,帮助了别人,她同时也获得了幸福,我们来看一下。

  :(1)她收获了爷爷的`礼物,这就是幸福。得到了别人的夸奖,这就是幸福。别人跟她分享玩具,这就是幸福。得到了别人的爱,这当然是一种幸福。(2)她给爷爷拿报纸,帮爷爷捶背,把爱给了爷爷,这就是幸福。她把小朋友扶起来,关心同伴,这就是幸福。她给妈妈拿拖鞋,倒水,关心妈妈,这就是幸福。小荻把爱分给了别人,这也是一种幸福。

  四、说说“幸福墙”上的幸福瞬间。

  1.出示幸福墙,学说幸福话。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面幸福墙,这上面有很多的照片,是由我们生活中一个个幸福的瞬间串联起来的。谁愿意上来选一张照片,说说照片上幸福的事情。

  2.分组完成“幸福时光胶卷”。

  都想来啊,这样等下你们上来选一张照片,把照片里的事情创编成一句话“什么什么,这就是幸福”,然后把照片贴到这个幸福时光胶卷上,六个小朋友一组,全部贴完以后,面朝着自己的照片排好,和好朋友一起试着一句接着一句说说。轻轻地去吧。(幼儿操作)

  3.展示幸福时光胶卷,

  刚才我们合作完成了幸福时光胶卷,来,看看这组幸福时光胶卷是哪些小朋友完成的?请你们上来说说这些幸福的事,和老师合作完成一首散文诗,好吗。好,五、情感迁移,说说自己的幸福。

  幸福的故事很多很多,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你们有哪些幸福的事,来与呢。

  :你们说得真好,幸福是一种微妙的力量,它可能很小,小到一句鼓励,小到一个拥抱,但它却能给我们带来大大的感动,幸福原来很简单。

  这样,我们回去,把自己的幸福点滴,画下来,下次再来一起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被人关心的幸福和关心别人的快乐,对人真诚、友善。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会,幼儿自制的小礼物,邀请儿童福利院的部分小朋友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1、感受他人的关心,体验被关心的幸福

  (1)提问:在家里谁最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提问:还有谁在关心我们?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2、参观"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会

  (1)同伴间互相说说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

  (2)集体讨论:是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么多人关心我们,我们心里觉得怎么样?

  (3):有很多的人关心着我们,被人关心是很幸福的。

  3、学习关心、帮助他人

  (1)爸爸妈妈生病时,你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2)小朋友走路摔跤了,你是怎样关心和帮助他的?

  (3)你在关心、帮助别人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

  4、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

  (1)采访福利院小朋友,知道他们是需要关心的人。

  (2)讨论:我们怎样关心福利院的小朋友?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3)幼儿向福利院的小朋友赠送自制的小礼物,并为他们表演节目。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心育目标:

  在尝试性阅读活动中体验互助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增进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活动准备:

  1.自制"图夹文"阅读材料。

  2.录音机、空白磁带。

  3.小班小朋友的来信一封。

  活动过程:

  1.教师读小班小朋友的来信,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师:"小班小朋友请咱们哥哥姐姐为他们录一盘故事磁带,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吗?"

  2.幼儿分小组进行探索阅读活动。

  3.为幼儿录故事磁带,并欣赏。

  4.围绕心育目标讨论:

  (1)你快乐吗?为什么?

  (2)在刚才的.阅读活动中,你帮助了谁?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3)在刚才的阅读活动中,谁帮助了你?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4)是帮助别人快乐,还是被别人帮助快乐?为什么?

  活动结束:给小班弟妹送自制故事磁带。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自从班里多了一个人体内脏模型之后,这个模型便成了班里儿童平时议论最多的话题。在儿童看来内脏器官对他们来说是很神秘的,他们很想去了解内脏各器官都有何功能,它们担负着什么任务,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探究欲望日渐强烈,他们希望了解自己的身体,为此,我们设计了此项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儿童认识内脏器官的名称。

  2.让儿童对人体内脏各部分功能有初步了解。

  3.初步培养儿童保护内脏各器官的意识。

  活动准备:

  1.事先排练一个有6名儿童参加的小品《内脏在争吵》。

  2.人体内脏器官模型1个、内脏器官图片、布帘。

  活动过程:

  一、请你记住我的名字。

  1.师:我的肚子好痛呀~~好象我的肝、心脏、胃都跳出来了,哎呀~~肚子好痛呀!(老师装做肚子痛)

  2.听!是谁在争吵?(布帘拉开)出现6名扮演内脏各器官的小朋友,他们争争吵吵互不相让,都说自己在人身体中最重要,都说自己的贡献大。(这时老师出来阻止他们的争吵)

  3.师:小朋友们看他们都是我们身体中哪个器官?你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请几位儿童回答)

  幼:这是心、这是肝、这个是什么我不知道1

  师:那我们就请他们来进行一下吧!(6名扮演内脏器官的小朋友们依次向儿童介绍自己的名称)

  附:每位扮演内脏器官的儿童身上都贴有他们所扮演内脏的图片。

  二、让儿童了解内脏的功能。

  1.内脏器官完后,儿童对各器官名称有了初步认识。

  师:我说刚才我的肚子怎么这么痛呀!原来是你们在捣鬼,你们本来团结的生活在一起可今天为什么争吵呀?

  肝:我们内脏都说觉得自己的`贡献大,对人体最重要!所以就吵起来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那好,你们说说自己都有何功能?对人体的贡献又有多大?让我们今天来的小朋友们给你们当裁判评一评是谁的贡献大。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每一个内脏器官的功能,做一名优秀的小裁判员呀!

  2.让扮演内脏器官的儿童依次将自己的功能介绍给儿童。

  师:谁先来介绍自己呢?(肺举手说先来)

  肺:我害羞,我还是将自己的功能悄悄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讲给你们听吧!(扮演肺的儿童贴在老师耳边说)

  师:哦……我明白了,肺刚才说他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呼吸器官被称为人们气体的交换站。他位于人体胸腔左、右各一片。如果没有它,人就无法呼吸(可将模型中的两片肺取下让儿童观察以加深儿童印象),看来肺对我们人体还真挺重要的,小朋友们说是吗?

  儿童:是,我们不能没有肺,它很重要。

  心脏:哼!我才不服气呢!

  师:好了别生气,哪位小朋友知道心脏都有什么功能呢?(请儿童之间进行讨论)

  儿童:没有心脏我们不能活了,心脏不跳人就死了。

  师: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它能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让身体每个细胞都吃饱喝足。小朋友们看心脏长的像什么呀?(将模型心脏展示给儿童看)

  儿童:像大桃子。

  师:是很像桃子,而且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拳头差不多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小朋友可要记住呀!

  胃:那怎么不让我说呀?大家好,我是胃,请多关照!我的功能可大了。小朋友们吃的食物都是在胃里被磨碎的,这样被磨碎的食物更容易被小肠吸收,小肠你说对吗?

  小肠:对呀!我就像一个长长的过滤袋,能将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统统住!

  儿童:大肠能吸收营养吗?

  大肠:不能的!人体的大便是在我这形成的,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不要弄错呀!

  师:是谁在哭呀?(肝哭的很伤心)原来是肝,别哭了,你也有自己的功能,对人体也很重要呀!肝脏可是人体的化工厂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之一,它分泌胆汁把人体一些有毒的变为无毒的,防止它们危害身体健康,而且它还能吞噬、细菌、病毒,保护其他器官免受伤害。小朋友们说肝是不是很重要?

  儿童:对,肝真棒,能做这么多工作。

  肾:还有我呢,你们不能忘记我呀!别看我个子小,我可是人体的清洁机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我担负着清除废物、毒物等重要而危险的工作。小朋友们看我长的是不是很像两粒蚕豆呀?

  三、保护内脏很重要。

  1.听完内脏器官的介绍后,让儿童自己进行讨论,看谁对人体的贡献最大对人体最重要。

  儿童:我们觉得这些内脏对我们都很重要,离开谁我们都活不了。

  师:看来你们都有自己的功能,我们人体不能没有你们,以后你们不能在争吵了,回到你们的工作岗位上去工作吧。(6位扮演内脏的儿童退回布帘后,将内脏模型放置原位)

  2.如何保护我们的内脏呢?请儿童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办法。

  儿童:多锻炼身体,好好吃饭,不吃不干净的食物。

  师:。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不要吸烟——让肺自由呼吸

  不吃过冷、过热的事物,注意饮食卫生——保护胃、肠及肝脏功能

  延伸活动: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让小朋友们去告诉自己的爸爸不要吸烟,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知道人是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多种多样的,并能用语言表达各种面部表情的不同五官表现。

  2、学习从他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并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

  3、能根据自己今天的心情,用说说画画的形式表现表情。

  【活动准备】

  各种表情图片一套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上课,你们的心里感到怎么样?

  幼:很高兴。

  2、师:高兴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说一说、做一做高兴的表情。

  4、教师边出示微笑的表情图片,边介绍:嘴角翘翘的'、眼睛咪咪的、脸上笑嘻嘻的,这

  就是高兴快乐的表情。

  二、说一说我认识的表情

  1、幼儿互相说一说、做一做。

  师:除了高兴、快乐的表情,还会有什么表情呢?

  2、个别幼儿到前边说一说、做一做。(幼儿说出一种表情,教师就出示相应的表情图片)

  三、游戏:猜猜我的表情

  1、师:表情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表情了解他的心情,下面我们做个游戏“猜猜我的表情”,请一个幼儿来表演,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他做的是什么表情?发生了什么事?看到他这样,你会怎么做?

  2、请个别幼儿表演,集体猜一猜,说一说。

  3、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开心的、伤心的或害怕的事情,当别人遇到开心快乐的事情时,我们可以与他一起分享快乐,当别人遇到伤心难过得事情时,我们应该主动的关心、帮助他,做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孩子。

  四、画画、说说我的表情

  师:今天老师很开心,因为刚才小朋友都能积极动脑、大胆表现,所以,我用一个笑脸来表现我今天的心情(教师画出自己的表情)。孩子们,你们今天的心情怎样?请把最能表现你今天心情的表情画下来,并给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以自己今天的心情引出活动主题,巧妙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回忆、交流分享自己认识的不同表情。各环节设计流畅、有动有静,教师引导语简练清晰、要求明确,过渡自然无痕。幼儿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认真思考,大胆表现。建议:每当幼儿说出一种表情时,教师也可以随手画出相应的表情,更突显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讲讲、议议、想想、玩玩中知道盲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积极地帮助盲人设计一些能够便于他们生活的用具。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已录制好的片段、画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爱好。

  1、在我们的'生活四周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

  2、幼儿讲述,老师出示已收集好的资料和图片。

  二、观看录象、交流讨论。

  1、在录象中你看到了谁?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观看录象片段一)

  2、盲人看不见一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

  3、请幼儿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鼓励幼儿把眼睛闭起来,试着往前走一走。)

  4、观看录象片段二,在这段录象中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5、王爷爷和胡奶奶怎么会看不见的?他们在生活中碰到了哪些困难?(读盲文、日常生活中的烧菜、洗衣服都要靠不断的练习、过马路时没有人提醒)

  6、观看录象片段三:王爷爷和胡奶奶觉得现在外出时过马路和乘车子有很大的困难,请我们小朋友来帮王爷爷和胡奶奶想想办法,怎么样使他们在过马路和乘车子时又快又安全?(幼儿相互讨论)

  三、操作延伸。

  1、鼓励幼儿设计一些便于盲人的用具。

  2、你觉得盲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班社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常见的几种自然灾害。

  2.让幼儿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伤害的程度。

  3.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避险应急措施。

  4.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准备:

  抗震救灾视频资料,升国旗的flash动画。大型图片上画有一小姑娘掉进40多米深的天坑。 每个幼儿一面红旗,一颗大五角星,四颗小五角星里 浆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地震吗?发生地震后大地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幼儿说出各种不同的地震现象后,接着观看录像,发生地震的那一瞬间以及地震后大地那惨不忍睹的场面。

  师:刚才你们都看了录像,你们明白什么是地震了吗?对了,地震属于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可大了,房子在一瞬间倒塌,大地即刻变成一片废墟,人们在顷刻间变得无家可归,甚至会有大量的生命将不存在;为了抗震救灾。,那些战斗在一线的解放军叔叔,白衣战士和志愿者都将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他们时刻会遭到余震的袭击。

  师;他们为什么不怕危险,还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们呢?

  幼儿发表不同的意见。

  总结:这些来自全国的叔叔阿姨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战斗在抗震救灾的一线;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都是一家人,在家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危险,。甚至付出生命。

  二、进入主题,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性

  1.小朋友,你们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属于自然灾害吗?

  2.小朋友互相讨论,最后列举:水灾、火灾、雷电等,老师补充,海哮 、台风等都属于自然灾害。

  3.观看录像:洪水淹没村庄、 大火无情的烧毁房屋、树木、森林,雷电烧伤人等。

  4.总结:小朋友看到的这些都属于自然灾害,它是人们控制不了的,灾害来临的时候我们谁也不晓得,所以小朋友们从小要学会怎样避险自救,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知识以及自救能力。要知道,我们的生命是很宝贵的,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保护别人的生命。

  三、灾难来临时我们应该采取那些应急措施

  1.小朋友,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学会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应急自救技能,我们就不会被这些灾难吓倒,那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和方法呢?

  2.分组讨论后请幼儿踊跃发言。

  3.总结: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注意先找地方躲避,最好是先躲在桌子底下,或是弯曲身子靠在墙角,再找机会逃出去,发生余震的时候要蹲在开阔的地方,不要呆在建筑物底下;当洪水来临时,我们应该往高处跑,土房屋顶上千万不能呆,在十分情急时,可以把床、板凳等扎成木伐子,大树上还可以栓绳子,可以救命用。当火灾来临时,我们应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这样浓烟就熏不到我们,如果身上有火的话,就在地上打滚,这样火就会熄灭。不要从楼上往下跳,栓住绳子后往下滑。当雷电天气发生时,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离铁的`东西和电线杆远点,以免人触电烧伤;在打雷的时候,家里的电器开关全部拔掉,窗户要关闭,以免屋里起火发生火灾。小朋友要掌握这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识,在灾难来临时我们不要慌张,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把自己解救出去。同时利用所学的知识还要帮助别人。还有很多灾害我们这里是不可能发生的,像海哮、台风等,但是我们也要了解他们的性质和应急方法。

  四 、面对困难,坚持不懈

  1.小朋友,当我们遇到一些其他困难和灾难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2.出示画有一小姑娘掉进40多米深的天坑的一组图片,小姑娘是如何自救的,边看边讲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姑娘掉进天坑里昏睡了几天几夜,当她醒来的时候,是又冷又饿又黑又怕,但是她在想办法爬出去,可是坑壁悬崖峭壁,爬了无数次就掉了无数次。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几夜,她实在没力气了就休息一会,等有精神了,她就用手在坑壁上凿洞做往上爬的石梯,就这样她坚持了7天7夜爬出了天坑,当她爬到坑附近的同学家里时,她一头栽倒在同学的家里,最后经过抢救,终于小姑娘得救了。

  3.讨论,小姑娘是怎样自救的,在灾难面前,她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4.总结:小姑娘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生命的最后依然不放弃,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活下去……一定想办法爬出去。就是她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她坚持到最后,战胜了困难。

  延伸活动:

  小朋友观看升国旗的flash动画,让幼儿知道自己出生在中国。五星红旗代表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从小多学本领,长大后要建设自己的祖国。

  美工活动:

  幼儿粘贴五星红旗 ,注意五角星的位置。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6-29

大班社会教案07-19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4

大班社会教案11-10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0-03

大班社会《饺子》教案11-05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10-31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8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10-10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