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4-11-01 10:21:3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今天我们又遇到了一件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

  一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1) 讨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 19 + 18 = □

  (4)人一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

  (5)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算法一: 10-10 = 20 9+8 = 17

  20+17 = 37

  算法二: 19+10 = 29

  29+8 = 37

  算法三: 20+18 = 38

  38-1 = 37

  算法四:列竖式

  19

  + 18

  37

  三、练习试一试

  25+1827+24 46+35 51+29

  25 27 46 51

  +18 +24 +35 +29

  (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四、综合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

  26+7=答案

  3+39=答案

  18+27=答案

  26+27=答案

  23+29=答案

  18+47=答案

  2、用竖式计算

  44+18=答案

  52+29=答案

  7+56=答案

  21+79=答案

  27+24=答案

  35+15=答案

  69-11=答案

  38+19=答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指导书写“前”字。用“开”和“喊”两个字组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于能读出感情的字生及时表扬。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

  2.创设情景,发散思维,进行想象,想办法帮想飞的乌龟飞上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

  录音带。学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身穿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里四脚划,岸上慢慢爬。”

  二、随文识字

  (一)自学字词

  1.出示课题,请你做好指读姿势,比比看谁的小手能跟上我的速度。

  学生活动:学生指着书,边指边听老师读。

  2.请你们也来读读课文,见到不认识的字,你都有什么办法认字呢?

  学生活动: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如看拼音记字、联系上下文记字、请教别人。

  3.教师提示:请选你喜欢的方法认字。如果还不会用笔点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初读课文,用喜欢的方法解决见到的.生字,教师巡视。帮助部分学生学习部分生字。

  (二)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做好指读姿势齐读故事,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学生活动:全班齐读。(目的是听读识字,随文学字。)

  在读书中,可能有一些字认识了,不会的字的范围逐渐缩小。

  (三)又有一些生字我们认识了,现在两个小伙伴一起读文,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和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你们可以用一本书,轮流读各段,读完后你们俩就坐好。

  学生活动:学生通读全文,小伙伴之间合作学习,互相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教师随时巡视给予个别学生指导。

  课堂过渡:刚才你们合作得真好,可这篇课文太长了,有的同学读起来有点困难,别着急,孩子们,我们先学这部分。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课件)文字出示:从前——乌龟很伤心这一部分

  1.做好指读姿势,齐读这一部分,注意字的读音。

  学生活动:学习第一部分,让学生利用指读再次从文中认识汉字,把字的音与形一一对准,记清生字。

  2.下面咱们分着读,男生读乌龟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我想当旁白,行吗?做好指读姿势。

  3.师:现在你们不认识的字少了吧!三人一组读这部分,遇到不认识的字知道怎么办吧!

  学生活动:这时教师放手,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再次认读这一部分汉字。

  4.哪组愿意读读呀!指一组读,老师指示做好指读姿势。

  5.句中的词认识吗?看他们来了!(课件)在课文中点击:

  乌龟问、你们、很美、地方、哪儿、

  学生活动:认识词语的孩子可以大声读出来。

  6.看这些词跑到我手里了你能读吗?(出示词卡)乌龟问、你们、很美、地方、哪

  学生活动:大声地齐声读词卡。

  7.这回又变了,你还认识吗?(出示字卡)问、你、很、地、哪

  学生活动:比赛谁读生字快并能用“问”字组词,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二)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语:想飞的乌龟飞起来了吗?它是怎么飞的找出来指着书读读。

  学生活动:自己读小鸟给乌龟想的办法。

  1.谁能把这个办法读给大家听听呀?其他同学准备好,读对了乌龟和小鸟就会和你们见面的。

  出示课件,动画演示:小鸟让乌龟叼着一根棍子,两只小鸟叼着棍子的两端。于是,小鸟带乌龟飞起来了。

  2.乌龟为什么高兴呀?你读读看。

  学生活动:读书后能说出乌龟看见的美景。

  师:乌龟都看到什么?

  3.多美呀,乌龟跟你们的感觉一样,自已读出来呀!注意字音。

  学生活动:学生指着书自已读,在读出美感的同时,记住字。

  4.这么美的景色你想怎么读,读给大家听,(配乐)谁还能读得更美更快乐!

  学生活动:要自已练习读文后,指名配乐读把整个课堂气氛带入高潮,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师引读。

  5.真美呀!乌龟开心极了,词语又来了,你认出它了吗?

  出示课件,在课文中点击:高兴、耳边、开心、喊起来、由文中满屏放大。

  6.看它们在我的手上,谁愿意比赛读。

  出示词卡:高兴、耳边、开心、喊起来

  学生活动:两人比赛读,读出来的给予奖励,全班读。

  7.生字宝宝自已跑来玩了。

  出示字卡:让、兴、耳、开、喊

  学生活动:大声读字用“开、喊”组词。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过渡语:事情突然变了,“啊”的一声怎么了?(出示课件)动画演示乌龟从天上掉下来了!它重重地掉在地上,光滑的壳上摔出了很多裂纹。

  (一)找出书上的句子快读读

  学生活动,指读这一部分,了解故事的结果。

  (二)乌龟掉下来会想怎么?它还想飞,请你为它想想办法?快商量。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这一问题,讨论后进行口语描述。

  (三)字词巩固

  1.再认读词:(课件)从课文中点击:重重地、掉下来、以后、现在。从课文中满屏放大。

  读词卡、字卡,重、掉、以、现。

  2.下面生字宝宝大聚会,我们看P76的字先读一读字,还有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法记。

  学生活动:两人读字,说记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后向大家介绍好方法?学生活动:汇报自已的记字成果。

  五、学写字

  好办法这么多,我们可要多交流。我们看这些字,你觉得哪个字难写,如果你没困难你就可以写了。

  指导“前”

  (一)电脑演示:把“前”分成四部分指导,先上下,就是先写“点、撇、横”再左右,就是再写“月和立刀旁”。

  (二)老师板书:“前”边说边板书。

  (三)学生写字:打开书P77描两个写一个,再到实物投影前进行展示。

  六、作业

  回家之后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和家人想办法,帮小乌龟飞上天。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1名学生站讲台前面,自己站讲台后面。(郭老师在讲台后面,小朋友在讲台前面)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我们的位置关系。)

  2、我和学生调换位置在让他们说一说。

  (郭老师在讲台前面,小朋友在讲台后面)

  你还可以怎么说。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前后之间的位置。(板书:前后)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体验前后的相对性,实际活动初步体验前后位置关系。)

  二、引导探究。

  1、你们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前后的例子吗?(学生说。)

  2、观察画面体会前后含义。

  ①投影主题图小朋友,你们看,在坐公交车时着些小朋友多讲文明、讲秩序呀。他们都在自觉的排队呢。我们在公共场合下也应该这样做,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人人做文明的公民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

  ②现在我们就来仔细观察看一看着五位小朋友的前后位置。引导学生说出:

  ()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③现在我们就模仿这些小朋友也来排队上车你还能说出他们的前后关系吗?

  ④如果我把他们的位置换一换你还能说吗?(把排第一的拉到最后,让学生说,再仿照上面依次拉后)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三、练习反馈。

  1、看一看,说一说。

  同桌互说:我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或者说谁在我的前面,谁在我的后面

  2、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并能表示前后关系的。

  3、找一找教室里有关前后位置的事物,校园中有关前后位置的事物告诉你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四、评价延伸。

  (1)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2)回家仔细观察家里物品,用前后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

  (3)和爸爸、妈妈做一做我在妈妈的前面爸爸的后面应该怎么排;三个再换位置又要怎么说。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11-12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0-11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03-16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案11-13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合)11-21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案01-13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02-15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10-23

小学一年级《江南》教案03-08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