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目标:
1、学唱歌曲,并学习仿编歌曲,进一步感受光的色彩。
2、体验欢快,愉悦的情绪。
准备:
1、七彩光宝宝头饰,与歌曲相对应的实物水果或模型。
2、音乐磁带。
过程:
1、 果娃娃笑哈哈
——出示面带笑容的'果娃娃:瞧,今天都来了哪些果娃娃呢?带领幼儿按节奏念白。
——这些果娃娃个个笑哈哈,为什么这么开心呀?(故作和果娃娃说悄悄话状。)原来是这么回事~
——出示七彩光宝宝头饰:光宝宝溜下地呀,亲亲一群果娃娃,结果怎么样了?果娃娃染上七彩色呀,所以乐得笑哈哈,笑哈哈!
——这些果娃娃染上了什么颜色?你还知道哪些颜色的果娃娃?
——七彩光和果娃娃高兴地唱起了歌,你们听~
2、 学唱歌曲
——放录音,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集体跟唱,启发幼儿声音要欢快。
——请七位幼儿戴上头饰扮演七色光宝宝,其他幼儿扮演果娃娃,愉快地演唱歌曲。
3、 光宝宝来到花园
——光宝宝来到花园,它还来到了美丽的花园。
——光宝宝亲亲一群花娃娃,都有一些什么花呢?幼儿说花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选择一些花名组成歌词,并即兴画出简笔画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幼儿仿编歌曲,并演唱。如:光宝宝溜下地呀,亲亲一群花娃娃。桃花梨花玫瑰花,荷花菊花水仙花。花娃娃染上七彩色呀,乐得娃娃笑哈哈!
4、 大家开开心心唱起来
——将幼儿分成三组,一组扮演七彩光宝宝,一组扮演果娃娃,一组扮演花娃娃。
——在音乐声中,幼儿一遍演唱歌曲一遍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三段体回旋式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发挥幼儿的想象。
3、熟悉音乐,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
1、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
1、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2、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
(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
(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完整欣赏,再次感受音乐三段体。
三、分段欣赏,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
(一)第一段:
1、我们一段一段来听。
2、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与哪幅画给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
3、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二)第二段:
1、听听第二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与哪幅画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为什么?
3、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三)第三段:
这音乐与刚才哪一段音乐是一样的?
小结:重复三段体概念。
四、幼儿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形象1、集体表演。
2、分角色表演。
3、讲评。
五、结束:
回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尝试用不同动作和神态表现“羞答答”。
2、 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歌曲及动作的强拍。
3、 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表演的快乐。
4、 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CD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观察别人眼睛里的自己,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入活动。
2、 在与同伴的相互观察中理解歌词,感知歌词
3、 熟悉歌曲的歌词和结构
4、 在教师的引导下创编歌表演动作
5、 幼儿散点结伴完整表演
教学反思:
“羞答答”这个词语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如果老师一直盯着你看,你的心理会觉得怎样?”从难为情引出还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羞答答”来说,“你会用动作来做做羞答答的样子吗?”幼儿很兴奋的做出各种羞答答的动作,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理解了羞答答的`含义。“哎呀呀哎呀”我采用了幼儿结伴表演的方式,用双手遮住脸从指缝中看好朋友和双手移开偷看好朋友的方式表演,把羞答答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用个别示范与结伴表演的方式,巩固歌曲。
在幼儿学习歌曲之后,我先请个别幼儿结伴进行表演,在此基础上请其他幼儿模仿表演的动作。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歌唱的兴趣,并巩固了幼儿对歌曲的掌握。
小百科:羞答答意思是使人害羞,难为情意思。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情景表现老鼠妈妈做面条的肢体动作,感知音乐AB乐段结构和不同风格。
2、能在游戏中感受与表现音乐,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做面条的前期经验,图谱
活动过程
(一) 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1.故事导入
2.欣赏音乐第一遍,提问:哪一段音乐是鼠妈妈做米面,哪一段音乐是小老鼠出来了?鼠妈妈是怎么做米面的呀?
(二)分段欣赏,理解音乐结构
1.欣赏音乐A段第一遍:做面条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欣赏音乐A段第二遍:提问:鼠妈妈把面条做好了说了一句什么话(舟山米面做好类)?做米面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第四步?接下来说了什么?
3.欣赏音乐A段第三遍,出示图谱,幼儿学做面条。
4.欣赏音乐B段第一遍:教师示范,提问:谁来了呀?小老鼠来了鼠妈妈在干什么?还做了什么动作?哪一句话的.时候伸懒腰。
5.欣赏音乐B段第二遍,幼儿当妈妈,教师当小老鼠,引导幼儿用“睡一觉,睡一觉,伸懒腰”的方法感知音乐。
6.欣赏音乐B段第三遍,师师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感知玻璃瓶打碎时妈妈要抓住小老鼠问米面好吃伐的游戏玩法。
(三)通过游戏,表现音乐旋律
1.教师当小老鼠,幼儿当鼠妈妈,幼儿围圈做游戏。
2.请客人教师来当小老鼠,幼儿围圈游戏。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用动作表现老鼠的兴奋、害怕、得意,小猫的敏捷、机灵,培养幼儿大胆创造想象的能力,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大胆的表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猫、老鼠胸饰若干;
2、大小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方形图片若干,
3、音乐磁带《小花猫和小老鼠》,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含义。
(1)教师讲故事《猫和老鼠》。
有一只小老鼠,它的肚子特别的饿,想出来找东西吃,它瞪着小眼珠,左右瞧了瞧,小花猫不在家,小老鼠就偷偷的溜出来。就在这个时候,小花猫喵、喵、喵的回来了......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小花猫回来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孩子续编故事)
(2)幼儿唱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
二、引导幼儿创编小花猫和小老鼠的动作及表情。
(1)引导幼儿创编小老鼠的动作;
师:小老鼠看见小花猫不在家,心里觉得怎么样?它把高兴偷偷藏在心里,谁能学学小老鼠?
教师示范表演小老鼠找食的贼溜溜的表情。
(2)引导幼儿创编小花猫的动作。
师:小花猫怎样才能不被老鼠发现,捉到老鼠?
三、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表演。
(1)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分角色玩游戏。)
(2)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想动作,来表演,在表演的时候,你做的动作要与别人不一样。
(3)交换角色玩游戏。
四、拼贴猫和老鼠。
(1)教师讲解拼贴方法。
师:这么可爱的猫和老鼠是怎样拼出来的呢?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教师总结。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组织幼儿欣赏作品,表扬鼓励,用的图形种类多,能用语言正确表述运用了那些形状的图形的孩子。
活动反思:
1.选材新颖动画《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而动画中,猫和老鼠丰富的动作与表情,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和模仿的`动力。孩子们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跟着做动作与表情。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是非常的浓厚的。
2.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以及个别活动。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材料,它生动形象的提点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幼儿敢说、敢做、敢演。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表演与模仿,引导孩子们丰富的表演,体现了师幼互动。
4.重视分层引领,先由"听"与"看"后由"说"与"演"。在孩子们表演的极其精彩与生动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5.与孩子们互动及分组游戏,让整堂课不乏味,让孩子们有极大的兴趣参与与配合。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音乐有一定的发展,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都比较弱,针对本班的幼儿的学习需求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游戏课,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反应能力。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2、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动准备
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复习歌曲《办家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习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让小朋友们根据音乐分成小组自己边唱边玩,兴致完全提了起来,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和优美抒情的旋律,能用既欢快又抒情的声音唱出对妈妈的爱。
3、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亲密的情感。
活动重点:
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用既欢快又抒情的声音唱出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妈妈的图片、ppt图谱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旋律
1、在配班教师的音乐声中,启发幼儿用各种拍打节奏的方式,为歌曲打节奏。如:拍手、拍肩、拍腿等。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妈妈微笑的时候?你妈妈在什么时候会笑呢?
幼:在开心的时候......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我们一起来为歌曲打节奏吧!”
二、学唱歌曲
1、完整播放歌曲两遍,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并提问歌曲内容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幼:我听到了......
(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2、幼儿有节奏地跟念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把歌词念一遍。
3、教师在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
师:你喜欢妈妈露笑脸吗?为什么?
幼:喜欢......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只要妈妈露笑脸》,你们想学唱这首歌曲吗?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跟着钢琴伴奏,用开心快乐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好吗?
4、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边看图边哼唱歌曲。
5、启发幼儿思考用怎样的声音唱出“只要妈妈露笑脸”。
6、重点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表情、声音来唱出“亲爱的好妈妈”“我的'好妈妈”等歌词。
7、幼儿完整演唱歌曲2—3遍。尝试用既欢快又抒情的声音唱出对妈妈的爱。
三、创编动作,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
1、根据歌词,请幼儿示范创编简单的动作。
师:我们大家现在都会唱这首歌了,我想请小朋友自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好吗?
幼:好
师: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我们讨论下用什么动作表现?
(通过讨论让幼儿创编歌词的动作,在会唱歌曲的同时,进一步熟记、巩固,同时能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的情绪。)
2、幼儿两人一组进行表演唱,启发幼儿注意表情、眼神的交流。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在歌曲中感知休止符,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图片:猪、牛、鸭、羊、公鸡、猫、狗
2.农场背景图,节奏卡:×○×○︱,××﹋︱,×××-︱
活动过程:
1 . 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师:孩子们,我们学过一首歌曲《小猪睡觉》,还记得吗?好,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2)幼儿一起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配班弹琴介入)
(3)师:今天小猪要带我们去农场玩一玩呢!
2 . 学唱新歌。
(1)出示农场背景图,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
师:小猪在农场里好开心呀,还会唱歌呢,你知道小猪是怎样唱歌的呢?
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老师重点讲解休止符:在小猪的叫声里有一个小符号,它叫休止符,只要一说到它那儿,我们就要马上闭上嘴,你找到休止符了吗?(幼儿指出)引导幼儿完整地说一说:猪儿在农场噜噜。
(2)小猪还会这样唱呢!(出示第2张节奏卡××﹋︱),学一学:猪儿在农场噜噜叫。
(3)小猪越唱越开心,同时出示节奏卡(×××—):猪儿噜噜噜。
(3)跟着图谱念歌词(配班弹琴介入):猪儿在农场(噜、噜),猪儿在农场(噜、噜),猪儿在农场(噜噜叫),猪儿(噜噜噜)。
(4)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猪还要请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呢!
3 . 以领唱齐唱、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在农场里》
(1)师生对唱。现在老师来唱歌曲的'前半段,你们唱小动物叫的地方。我们来试试。
(2)分组对唱。请男孩子唱歌曲的前半段,女孩子唱小动物叫的地方。唱前半段的男孩子站起来。(交换对唱)
(3)个别幼儿领唱。
4 . 创编歌词。
(1)师:农场里还有什么小动物呢?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小动物图片,插入图谱,问:牛儿会怎么唱歌呢?
(3)教师范唱一遍,引导幼儿看图谱唱一唱。(男女分组唱)
(4)同法引出其他动物:鸭子、公鸡、猫、狗、羊,演唱形式可以是小组,最后到个别。
5 . 幼儿边唱边表演。
小动物们说想请小朋友和它们一起跳舞!你们愿意吗?那请小朋友站在位置前边唱边表演。
6. 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和农场里的小动物一起唱了一首有趣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在农场里》,回去以后,把我们在农场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好朋友听一听,再想一想,你还会把什么动物唱到这首歌里来呢?跟农场里的小动物们再见吧!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8-01
中班音乐教案12-17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10-09
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音乐教案(热)08-02
【热】中班音乐教案06-19
中班音乐教案【精】06-21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6-19
中班音乐教案【热门】06-20
【荐】中班音乐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