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社会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2、强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ppt课件)
2、防火安全标志。
3、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看“火”的图片,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看下这是什么?(火的图片)那你们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视频及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你们想想是什么引起火灾的发生呢?(小孩玩火、乱丢烟头、用电不当、燃放烟花爆竹等)
2、、那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呢?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火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去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要正确使用电。
3、出示防火安全标志图片及播放警报声,引导幼儿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4、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情况紧急时,我们要打火警电话119给消防叔叔,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5、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幼儿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打火警电话119给消防叔叔,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弯着腰有秩序的.从安全出口离开,不能推不能挤…….
四、演练:"安全防火自救"游戏。幼儿听到火警声迅速有序拿湿毛巾捂住鼻嘴弯腰,找安全通道离开。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五、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是相当高的,表现在能积极大胆的发言,连一些平时比较胆小的孩子也积极投入其中,因此,孩子们是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了火的危害以及了解了一些防火知识,遇到火灾该怎么办。逃生演习使孩子们的感官上有了更近一步的刺激,记忆也就更深刻了,并培养了孩子的应变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语言与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过程。
2、鼓励幼儿勇于尝试使用工具砸开核桃,发现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工具
2、核桃仁,完整核桃。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发兴趣
1、集体品尝,使幼儿对核桃产生兴趣。
教师游戏口吻: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谁想吃呀,好吃的核桃仁嘢。
教师边走边适时往幼儿口中放一粒核桃仁。
2、出现疑问
哎,核桃仁没有了,只有(完整的)核桃了,怎么办呢?
3、幼儿讨论怎样吃到核桃仁?
引导幼儿充分讨论,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
二、尝试不同的方法
1、尝试
(1)用手砸
(2)用脚踹
(3)两给核桃相碰
2、借助工具
(1)塑料制品
(2)木棒
(3)锤子
3、幼儿得出结论,了解砸开核桃最有效的工具。
三、实践操作,感知经验。
1、请幼儿自由使用各种工具实验,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工具,一会儿你们就可以动手验证一下,
但是在使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为了保护地板,请小朋友在小木板上来砸。”
3、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结果。
四、探索与发现
1.交流工具的恰当使用方法
2.交流砸核桃的适合部位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五、核桃有什么用
1、核桃肉可以吃。
2、用核桃壳可以做一些漂亮的小艺术品。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在生活中,无论是主角、配角,认真努力地表现都值得肯定。
2.感受主人公胖胖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认真与投入。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图画书、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1.导入
(1)师:我们都听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里边有谁?
幼1:有白雪公主。
幼2:有王子。
幼3:王后。
师:能不能说得清楚、完整一点呢?
幼4:故事里有一个巫婆。
幼5:故事中有七个小矮人。
师:哦,有七个小矮人,讲得真清楚!
评析:教师能关注幼儿的回答,有培养幼儿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敏感性。当幼儿都以单字句回答时,教师能即时提醒幼儿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当幼儿表达很清楚时,教师就给予明确具体的正向评价,对其他幼儿来说就是如何表达的一种引导。
(2)师:如果让你表演故事,你想演哪个角色?
幼1:我想演王子。
师:为什么?
幼1:因为王子长得很帅!
幼2:我想演白雪公主,因为她很漂亮。
(3)师:哦,王子和白雪公主都是主角。有一个幼儿园,今天晚上要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有个胖胖,你们猜他演了什么角色?
幼:王子;小矮人……师:他到底演了什么角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
评析:导入环节直接从幼儿非常熟悉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中的角色切入,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演的角色,自然地引出了“胖胖会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为下面的故事欣赏留下了一个悬念。
2.倾听、理解故事,感受主人公胖胖对角色的认真与投入。
(1)教师讲述故事《胖石头》,讲到“当然演了!你们没有看见吗?”时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找找看,胖胖演的是谁?
幼1:白雪公主。
幼2:是白雪公主靠的那块大石头。
幼3:白雪公主。
师:刚才故事里说:“胖胖的爸爸和妈妈看到公主出来了,不是胖胖演的……”胖胖到底演的是谁?
幼:哦,是大石头。
评析:教师的引导很有艺术性。因为画面上胖胖演的大石头必须仔细看才能发现,所以有两个幼儿都说胖胖演的是白雪公主。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引导幼儿听辨故事里的话,让他们知道胖胖演的不是大石头。教师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胖胖演的是大石头。这对培养幼儿的认真倾听和仔细观察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师:扮演大石头容易吗?
幼1:不容易,因为不能动,也不能讲话。
幼2:不好演的,不能喘气,不能动,还要被白雪公主靠着,很不舒服的。
(3)幼儿体验扮演大石头的不容易。
师:表演一场戏要很长时间的,我们来扮大石头试一试。
幼儿模仿大石头一动也不动的样子。
师:谈谈你的感受。
幼1:胖胖要睡着了。
师:那么能睡吗?
幼1:不能睡,因为他是在演戏。
幼2:很累的。……评析:在这个环节,角色体验法用得非常巧妙,也很必要。正因为幼儿有了亲身的体验,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更真实,更有利于他们感受胖胖的认真与投入。
(4)师:……胖胖虽然很累,但坚持下来了,大家都给胖胖鼓掌,为什么要给胖胖鼓掌呢?
幼1:因为胖胖他很坚强、很认真的。
幼2:胖胖表演时很专心的。
师:认真、专心都是很好的品质,我们要向胖胖学习哦。
幼3:胖胖能坚持。
师:能坚持做好一件事,真的很棒!
评析:“为什么要给胖胖鼓掌”是对前一个体验环节的深入。因为有了倾听故事和角色体验的经验,所以,幼儿对什么是“认真”、“专心”、“坚持”等有了直观的'认识。教师能即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提炼和反馈,教育引导渗透得非常自然,没有一点生硬感。
3.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结合图片讲述)。
4.给故事取名字。
师:……我们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吧。
幼1:我取“胖石头”。
幼2:很棒。
师:表扬谁呢?
幼3:胖胖很棒。
师:这个名字也可以,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名字。(一起读书名“胖石头”)5.联系幼儿生活。
师:小朋友在平时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向胖胖学习?
幼1:游戏时要遵守规则。
幼2:要勇敢。……师:我要表扬我们这些小朋友。别人在回答问题的时都能认真地听。回答问题的孩子是主角,其他小朋友就是配角,要认真听。
评析:在活动(特别是社会活动)结束前,教师往往都要联系幼儿的生活对幼儿进行“教育”,似乎缺了这个环节活动的教育意义就好像没有充分发挥。其实,在前面的一些环节中,这种“教育”已经渗透了,也不一定要再提。不过,教师对现场资源运用得非常好,当其他孩子在发言时,及时肯定认真倾听的孩子,把“主角和配角都很重要”的思想自然渗透。
课后反思
《胖石头》导入环节直接从幼儿非常熟悉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中的角色切入,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演的角色,自然地引出了“胖胖会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为下面的故事欣赏留下了一个悬念。教师的引导很有艺术性。因为画面上胖胖演的大石头必须仔细看才能发现,所以有两个幼儿都说胖胖演的是白雪公主。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引导幼儿听辨故事里的话,让他们知道胖胖演的不是大石头。教师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胖胖演的是大石头。这对培养幼儿的认真倾听和仔细观察习惯是很有帮助的。在这个环节,角色体验法用得非常巧妙,也很必要。正因为幼儿有了亲身的体验,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更真实,更有利于他们感受胖胖的认真与投入。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会关心小班的弟弟和妹妹。
2、尝试用多种方法和小班弟弟妹妹进行交往。
3、体验爱护小班弟弟妹妹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本班幼儿在小班时的活动照片。
2、事先与小班联系,和教师交流活动过程,共同确定活动场地。
3、幼儿结伴用的所需材料如玩具、折纸、球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长大的含义。
1、教师和幼儿观看照片,感受自己的变化。
"你们知道这是我们什么时候的.照片?我们现在上大班了,有哪些变化呢?"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变化(如身高、体重、能力的变化)"我们长高了、变重了,还学会了许多的本领,现在是幼儿园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幼儿园小班、中班的小朋友都是我们的弟弟妹妹。"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与弟弟妹妹友好交往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要去关心小班的小朋友,怎样认识他们呢?怎样让他们喜欢我们呢?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想法,同伴间彼此分享经验。
3、教师提出任务:
"和一个弟弟妹妹交朋友,要知道他的名字,记住他的样子,并让他喜欢。"
(三)教师启发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活动。
1、提出活动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在活动中注意保护弟弟妹妹的安全,如发现弟弟妹妹遇到困难能及时帮助。
2、幼儿交流与弟弟妹妹活动的情况,谈谈自己是如何和弟弟妹妹相处的。
"你是怎么和弟弟妹妹玩的?你知道他叫什么了吗?"
3、教师说说在活动中看见的情况,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交往的方法。
4、请大班幼儿制作一样小礼物送给弟弟妹妹,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活动延伸:
1、继续与结伴班级开展大带小的活动。
2、在值日生劳动中增加公益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消防队员所从事的工作,知道消防队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激发幼儿热爱消防队员的情感。
2、了解防火知识,培养消防意识,丰富自我保护的常识、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摩托头盔、塑料袋、玩具灭火器、废旧消防水带活动过程:
㈠、参观消防队,让幼儿了解消防员所从事的工作。
㈡、通过提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参观时看到的和听到的。
教师:
1、昨天我们到哪儿了?玩得开心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一二名幼儿大胆地讲述)
2、分小组展开讨论:你觉得消防员叔叔最棒的是什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讨论,并完整地表述给同伴听)
3、教师进行小结。和幼儿一起回忆消防员叔叔救火的情景,感受火灾对人的生命财产的威胁,体会消防员是最勇敢、最可爱的.人。
㈠、让幼儿掌握火灾发生时自救的常识和方法。
教师:火灾真可怕,大家可不能玩火,可万一发生火灾该怎么办呢?
㈡、展示幼儿园的楼层设计图,请幼儿展开讨论为楼层设计安全通道。
㈢、通过"消防"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和迁移火灾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
区域活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塑料袋、可乐瓶、易拉罐供幼儿设计制作消防服、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如用塑料袋剪开成消防服;用可乐瓶和油漆制成灭火器等。
角色区:为幼儿提供美工区制作的道具,让幼儿自主选择,扮演角色进行游戏。
语言区:为幼儿提供有关的防火知识图片,让幼儿通过讨论作进一步的巩固。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做薯条
2.回家教妈妈做薯条,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大土豆几个,盐、油若干,烤箱
活动过程
1.首先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条围裙,两人一组合作系上围裙。
2.土豆洗干净削皮,放到有水的大盆里。(这里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个生活小常识:将削好的土豆放到水里,可以防止土豆氧化变黑。)
3.土豆切条,土豆条不要太细。
4.将切好的土豆条用水洗净。
5.电磁炉烧好热水,把土豆条放到热水里焯5分钟,变白变软即可,小朋友不能焯的时间过长,捞出来沥干水分。
6.请几位小朋友来给薯条调味,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上盐、油,搅拌均匀,放到旁边入味。
7.烤盘刷上一层油,为什么要刷油?(可以防止土豆条沾在烤盘上)
8.最后一步就是进烤箱,等待出炉咯!
9.课后延伸:回家与妈妈合作共同来制作薯条。
教育反思
本次活动非常圆满,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兴奋的小脸,感到非常开心。薯条是小朋友们都特别爱吃的一款零食。出去吃,爸爸妈妈会觉得不卫生,那么自己在家做是非常干净的,在同妈妈一起合作做薯条中,小朋友也能体会到妈妈平时为我们做饭的辛劳,也能体会到与妈妈一起合作的快乐。本次活动得到家长与小朋友的一致好评,活动圆满成功。
小百科:薯条(英文名French fries)是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切成条状后油炸而成的食品,源起于比利时。是现在最常见的快餐食品之一,流行于世界各地。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交往圈子越来越大,他们生活在群体中,会有困惑,同伴之间会产生矛盾甚至冲突。在班上经常会看到小朋友之间为了一把小椅子互相争抢、自己占有玩具、不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等不愉快、不友好的现象。他们处理问题往往意气用事,缺少经验,方法简单。大班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不稳定、容易变化等特点,容易发脾气,产生生气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掉,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我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用较为生动形象的绘本《小路上的画》作为显性线索开展本次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调整心态,以乐观的态度、友善的做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与人和谐相处。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比较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态度,体验友善情感。
2、尝试用“换种想法、换种做法”的思维方式,排解不良情绪。
3、体验助人和自助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录像,表情图。
经验准备:记录表(记录自已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情)。
活动过程
出示绘本,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瞧,这是书的封面,看看都画了些什么。
师: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察表情、动作,分析人物特征
1、萨沙
出示PPTl:看,萨沙有什么本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画很棒的人,我们怎么称呼他?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
2、卡佳
出示PPT2:你们觉得卡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喜欢卡佳吗?为什么?
比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感受“换种做法”的益处
1、师:一天卡佳又……萨沙看见了,他高兴吗?不高兴的萨沙会怎么做呢?
2、卡佳的画被破坏了,卡佳会是一个什么表情呢?
3、生气、发怒的卡佳会怎样做呢?这样做,结果会怎样呢?
4、小结:噢,卡佳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她虽然有些生气,但是她没有发怒,而是换了一种方法,把水手们都救起来了,卡佳心里什么感觉?
5.萨沙又来捣乱了,瞧,他又在干什么?卡佳又是怎么做的呢?你们喜欢卡佳的做法吗?
6.总结:卡佳做得很棒!她总是有巧妙的主意,将坏事变成好事,这个巧妙的主意就是换一种方法、换一种想法去解决问题,让自己快乐起来。那么,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会不会也像卡佳那样换个想法、换个做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呢?
联系实际,尝试自我调整心情的方法
1、几名幼儿上台表演跳远比赛,尝试调整失落的情绪。
跳远比赛失败了,怎么让自己快乐起来呢?
换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换个角度想想,我也有很棒的方面;或者,我们继续努力,相信下一次比赛中能获胜,这样就会快乐一点了。
2、观看自然灾害录像,尝试调整伤心情绪。
换环境:体验伤心难过的心情,引导幼儿换一种环境,如看美丽的风景,听舒缓的音乐,让幼儿体验通过换一种环境也能让人改变心境,开心起来。
3、迁移经验,强化“换种想法、换种做法”的思维方式。
请幼儿述说自己记录的烦恼事情。
引发幼儿自由讨论: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
动作强化,边扔边说:“把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忘掉吧!”并把“烦恼纸团”摔进纸篓。
续讲故事,进一步体验适时调整情绪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1、我们来看看萨沙,有没有像卡佳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学会“换种做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呢?
2、贴上“快乐表情卡”,鼓励幼儿永远快乐,一起向快乐出发!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既是社会活动,同时又是绘本阅读活动。整个活动过程非常清晰,主要采用了PPT展示的'方式,从绘本的封面导入,然后根据画面内容一边讲述一边引导幼儿观察,同时猜测故事的发展。幼儿在活动中能始终随着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观察、想象、讨论,表述自己的见解。整个活动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精心挑选绘本,深入挖掘其精髓
教师根据班上发生的事情,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精心挑选既有趣味性又不失教育性的绘本故事《小路上的画》,反复研究,把握主线,设计教学活动。这个故事从文本到图画都非常具有趣味性,故事中“卡佳”的形象为幼儿树立了榜样:小朋友之间不只有竞争,更有协作与友谊。绘本的画面风格十分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故事中的角色是孩子们喜欢的对象,情节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十分贴近,容易被幼儿接受。
2、赏心悦目读绘本,透彻理解其内涵
教师将故事书制作成了PPT,声音、图画完美结合,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感性经验,非常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整个活动围绕幼儿感受而展开,无论是硬环境(图片、音乐、课件),还是软环境(教师的语言、体态),都处处洋溢着美感,让幼儿视听结合,多次感受。活动过程清晰,安排合理:利用PPT课件帮助幼儿分析萨沙和卡佳的人物形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对比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态度,体验共同生活的友善情感;通过“调动经验,设疑猜想”“巧设追问,解决难点”“质疑促思,突出重点”三个环节,帮助幼儿进_步理解了故事内容。
3、多种渠道排解不良情绪.放飞心情
玩“跳远”游戏。让幼儿比赛跳远。体验失败、不开心的心情,使幼儿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克服自我中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遇到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学会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做法。令自己快乐起来。
观看自然灾害录像。体验伤心、难过的心情,引导幼儿换一种环境,如看美丽的风景,听舒缓的音乐,使自己快乐一些。
述说自己的烦恼。让幼儿说说自己记录的、曾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并迁移经验,自己找到排解不开心情绪的方法。附:绘本故事
小路上的画
萨沙画画棒极了,大家都叫他小画家。不过,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张萨沙的画,可难了。
小朋友:“好萨沙,求求你帮我画张圣诞卡吧。”
萨沙:“不行,你的笔太糟糕啦。再说我也没空。”
慢慢地,大家都有些害怕萨沙,不愿和他说话了。
一天,萨沙看见了地上奇妙的图画:“啊,多漂亮呀,是谁画的?”
小伙伴们也许知道。
小朋友:“我们真喜欢你画的画。”
卡佳:“谢谢。我叫卡佳,我很愿意为你们画画。”
从那以后,去找萨沙画画的小伙伴更少了。因为他们想要什么画,卡佳就帮他们画什么。
一天,卡佳又在小路上画了一艘大船,嘿,多漂亮呀。不过,萨沙看了有些不快活。
他从包里拔出一支笔来:“哼,我要和卡佳捣蛋。”
蓬!让大轮船爆炸,让水手掉到水里。
萨沙得意地拍掉手上的粉笔灰,一蹦一跳回家了。
第二天,萨沙跑到院子里一看:呀,他画的那些水手正坐着彩色的小船朝岸边划去。
卡佳真聪明,瞧,她把水手们全救起来啦!
萨沙抓起粉笔画了一条大鲸,对着小船张开吓人的大嘴巴,他想:“这下,你们没办法了吧!”
可是萨沙刚走到家门口,就听到一个小伙伴在喊他:“萨沙,快来看呀,卡佳又有办法啦!”
啊,那些水手都坐到了大鲸背上。大鲸笑嘻嘻地朝前游啊游,多好玩。
别生气,萨沙。其实我真想和你一起画画,画快乐的画。
萨沙拿起笔,在大鲸背上画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萨沙和卡佳。瞧,他们正咪咪笑呢!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01-13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6-29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06-29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4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10-31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3-22
大班社会教案07-19
关于大班社会教案12-31
大班社会教案[集合]07-28
【精】大班社会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