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班社会教案锦集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友好游戏,一起分享玩具;
2、深入体验和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事先录好一新来幼儿在幼儿园活动情况的'录像、音乐、积木、花片等玩具。
活动过程:
1、导入:听《幸福拍手歌》做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室,感受一起跳舞的快乐。
2、播放录像,组织幼儿观看。
讨论:
(1)为什么兰兰小朋友在幼儿园过得不开心?
(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兰兰开心一点?
(3)模拟邀请兰兰小朋友一起玩的情景。
3、幼儿自由组合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发现一个人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和大家一起玩。
4、分享、交流大家一起玩的感受,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刚才和谁一起玩,玩什么玩具,开不开心?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乐,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一块吃,有好玩的要一起玩。现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6、活动结束: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回教室去吧!(播放《幸福拍手歌》离开活动室)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萌发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识,并能乐意分享。
2。学习各种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方法,在尝试中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2。各种各样幼儿自带的玩具。
3。人数安排:没带玩具的幼儿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4。合作分享方法图例:A。一起玩;B。交换玩;C。等待着玩。
活动过程:
一、在自主玩耍中重温玩具带来的快乐
1。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玩具来了吗?是什么玩具,怎么玩,能告诉大家吗?(引导幼儿介绍玩具的名称和玩法)
2。师:你们的玩具都很好玩,现在我们都来玩玩吧。(幼儿自主玩耍自带的玩具)
二、在同伴的不悦中萌生一起玩的意识
1。师:(提问玩玩具的幼儿)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
2。师:(提问没有玩具的幼儿)小朋友,你们开心吗?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表达因没有玩具玩耍而产生的不悦心情)
3。师:原来是没有玩具玩,怪不得不开心呢。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也高兴起来呢?(通过提问及同伴不开心的表情,引发幼儿萌生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意识,并表达出自己的'分享愿望。)
4。师:呀,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愿意和大家一起玩,老师真开心,现在快去找个朋友一起玩吧。(幼儿自主结对和没带玩具的同伴进行分享)
三、在与同伴的玩乐中探究一起玩的方法
1。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玩得快乐吗?
2。师:真奇怪,一个玩具两个人玩,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一起玩的吗?(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句讲述自己和同伴的玩乐过程)
3。师:原来你们是这么玩的,那怎样一起玩更快乐呢,让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吧。(出示一起玩的图例,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了解一起玩的各种方法。)
四、在再次的尝试中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1。师:原来一起玩有这么多好方法,那就请小朋友再来试一试,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更快乐些,好吗?
2。指导幼儿再次合作玩耍,在尝试中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五、在总结中让快乐延伸小朋友,一个人玩很开心,大家一起玩会更快乐,现在,让我们找更多的朋友一起玩,好吗?(带领幼儿继续到户外进行分享合作玩耍,让快乐持续。)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小班社会教育目标生成了这一活动。为了避免单一说教的形式,我们采用了小班幼儿感兴趣的故事的形式及直观生动的图片等形式贯穿始终。以故事情节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中感受体验,自主建构社会经验。运用一步步引导性的提问,让幼儿在讨论中调动已有的经验,共享同伴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感受,自主建构这些经验、策略,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无论是精神因素还是其他原因,共同的一点是缺乏交际的机会。所以,应激发孩子活泼的天性,让他有一定时间和伙伴们玩耍。对于胆小的孩子应创造机会,鼓励他多与人接触。一个不合群的孩子是很难适应今后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指导要点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初次进入一个陌生的大集体,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个别幼儿便出现了不合群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这一现象,我设计了小班教育活动《大家一起玩》,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活动中我运用了四幅幼儿喜爱的形象生动的挂图,并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适合合作玩的玩具,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
2、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挂图、磁带、录音机、积木、玩具轮胎
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我们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吧,(听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我们做动作真开心呀。有个叫兰兰的小朋友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看兰兰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
2、出示挂图,幼儿观看。
图一、这个小朋友叫兰兰,你们看她在干什么?(搭积木),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呢?请看下图。
图二、兰兰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呢?(幼儿说自己的办法)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看看兰兰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小伙伴哄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兰兰听到小伙伴的道歉还生气么?对,不生气了。那后来会怎么样呢?宝宝们,你们猜一下?(幼儿自己说)下面我们看一下你们猜的对不对?
图四、兰兰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乐呀!
3、老师提问:你们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大家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搭好的积木时,你该怎么办呢?(个别幼儿回答)对了,要说对不起,要向别人道歉,这样别人就不生气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呢?
4、幼儿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发现一个人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和大家一起玩。
5、请小朋友说:你刚才是怎样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乐吗?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乐,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块吃,现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活动结束:
宝宝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块出去做游戏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时候的生活乐趣以及自己在逐渐长大。
2、乐意在集体面前说话。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一些小时候的用品(衣服、奶瓶)
2、收集一些幼儿小时候有趣的照片(喝奶、做学步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一些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
难点:让幼儿知道现在用的物品和小时候用的物品有什么不一样。
【活动过程】
1、直观感知:
出示幼儿小时候用品。
“这些是什么东西?”
“你们用过吗?”
“什么时候用的?”
注释:幼儿小时候的有关照片,直观感知这些东西是小时候的用品。
“猜猜照片上是谁?”
“他(她)在干什么?”
让幼儿试试小时候的用品。
“这些东西你们现在还能用吗?”
“为什么不能用了?”
2、比较区别:
比比说说现在用的用品和小时候用的用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如:比一比穿着的用品(小大),说一说吃、玩的用品(奶瓶杯子、摇铃图书等)
3、情感体验:
了解有关用品保存的简单意义。
“虽然,这些用品现在你们用不着了,为什么爸爸妈妈还把你们小时候的.用品保存起来?”
“那么,你觉得你最想保存小时候的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保存呢?”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念儿歌,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2.分享吃粽子的快乐。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粽子若干。
2.幼儿用书。
活动重难点:
学习念儿歌,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出示一个粽子,播放课件图一,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小朋友,你们吃过吗?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图三、图四。
·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吃过粽子。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粽子一般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主要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星原。
2.播放课件图五,让幼儿说说自己吃过哪些口味的粽子。
3.播放课件图六,教师指导幼儿念儿歌《江米粽》。
4.播放课件图七至十,引导幼儿说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
5.幼儿相互品尝粽子,分享吃粽子的快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2、了解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3、初步能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活动准备
小动物受伤的照片、电子大书及保护动物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经验分享。
师:你们家里有养小宠物吗?它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它帮你做什么?你是怎么照顾它的?
教师请有养小宠物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宠物。
二、学习保护动物。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受伤的照片,请幼儿说说小动物怎么了,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
3、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和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当小动物饿了,我们要给小动物喂食。
不可以虐待小动物,比如说:不能打它。
小动物脏了,要给它洗澡。
小动物生病了,要及时带它看兽医。
除了爱护动物,还要保护环境,带小狗外出游玩时要拴狗绳,小狗拉的便便要及时清理。
三、判断对错。
1、教师举例说一些情景,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该怎么做?
小狗脏了,明明觉得它难看了,把它丢在路边不要了。
马路上有只小狗被车撞了,一个过路人看见了,赶紧把小狗送到医院救治。
家里养的小金鱼好久没有换水了,小金鱼都生病了。
2、教师小结: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不管是家里的.小宠物还是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们。
活动应变
教师在准备图片时要注意,不要太血腥的图片。
活动延伸
绘本阅读:《我想养只宠物》《宠物总动员》。
区角活动
1、娃娃家:投放小猫、小狗玩具,鼓励幼儿照顾小宠物。
2、养殖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养一些金鱼、乌龟或者小白兔,让幼儿学习给小动物喂食。
环境创设
张贴爱护小动物的方法的图片。
家园同步
家长给家里宠物洗澡时可以让幼儿适当参与,让幼儿也感受照顾小动物的快乐。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要爱护动物,当然遇到凶猛的动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感受厨房里叔叔阿姨的辛苦,懂得要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2、 初步认识厨房里的主要设备,初步了解厨房工作人员的劳动。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与厨房联系好参观的具体时间。
2、幼儿已学习儿歌《炊事员》。
活动过程:
1、幼儿阅读食谱。
教师组织幼儿到食谱前观看、阅读,引导幼儿发现每一天菜式的不同,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发“到厨房参观”的小区兴趣。提问:
(1) 看看我们每天都吃些什么?
(2) 这些好吃的`食物是谁做出来的?
(3) 想知道这些好吃的食物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组织幼儿参观食堂,观察厨房里的叔叔阿姨的工作情景,感受他们的辛苦。
(1) 了解厨房里主要设备的名称、用途,知道这些东西很大很笨重,使用起来很累,初步感受叔叔阿姨的辛苦。
(2) 观察叔叔阿姨各自的工作,垃圾他们的工作流程,知道他们每天为小朋友开餐很忙碌、很辛苦。
指导语:大家看看,叔叔阿姨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
(3) 讨论:叔叔阿姨除要做饭、做菜,还要干什么?
3、幼儿尝尝饭菜。
教师请幼儿闻闻菜和饭的香味,尝尝菜的味道,告诉幼儿这些都是叔叔阿姨辛勤工作做出来的,建议幼儿用掌声谢谢叔叔阿姨,并说说叔叔阿姨这么辛苦,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说出对他们有礼貌,爱惜他们做的饭菜,不剩饭,不撒饭,不挑食等。)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炊事员》,表达多厨房叔叔阿姨的感激之情。 教学随笔:
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妈妈快放手》,根据儿歌做飞、跳、游、跑等动作。
2.懂得现在长大了,应该自己走,不让父母抱。
活动重点:
懂得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难点:
学念儿歌《妈妈快放手》
活动准备:
1.燕子、小兔、小狗、小鱼的图片及燕子飞、小兔跳、小狗跑、小鱼游的flash动画。
2.《妈妈快放手》和《我上幼儿园》音乐
3.生活中家长告诉幼儿,应该自己走,不让父母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燕子、兔子、小狗、小鱼的图片,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动作,学习动词:学习动词飞、游、跑、跳。
二、出示妈妈抱孩子和牵孩子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问题
1.这个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看看小朋友对妈妈说了什么?他又是是怎样做的呢?
2.你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呢?妈妈抱你应该说什么?
三、出示动画,学念儿歌。
(一)初步学念儿歌,模仿动作
问题
1.小鸟自己做了什么?(飞)请你来学学小鸟是怎样飞的呢?(请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动作)
2.小兔自己做什么?(跳)小兔怎样跳的?(请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动作)
3.小狗自己做什么?(跑)小狗怎样跑的?(请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动作)
4.小鱼自己做什么?(游)小鱼怎样游的?(请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动作)
(二)教师念儿歌,幼儿完整欣赏
(三)幼儿跟随音乐,巩固复习儿歌内容。
四、说说小朋友自己会做的事,并进行游戏“你做我猜”。
问题
1.你们会做什么事?
2.你来做一做你会做的事,让其他小朋友猜一猜!
实录:
一、欣赏儿歌《妈妈快放手》
教师:今天早晨你是怎么样来到幼儿园的?
幼儿:走着来的!
教师:你是怎么来的?
幼儿:开车来的!
教师:是谁开车来的?
幼儿:是爸爸
教师: 你和爸爸是怎么样进到幼儿园的呢?
幼儿:我和爸爸领手进来的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样进来的?(点击视频,听“妈妈快放手”的`儿歌)
教师:(看完后)刚才那个小朋友是怎么样来到幼儿园的?
<<<1234>>>
幼儿:抱着来的
教师:后来他跟妈妈说了什么?
幼儿: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教师:我们看看图片中都有哪些小动物?
幼儿:小鸟
教师:小鸟自己干了什么?
幼儿:飞
教师:宝宝你来完整的说一下
幼儿:小鸟自己飞(一边做动作,一边念的儿歌)
教师:还有哪那只小动物?
幼儿:小猫
教师:他是怎么来的?
幼儿:跑
教师:小猫。。..
幼儿:自己跑(边做动作,边念的儿歌)
教师:还有那个我们没看到的小动物?
幼儿:小兔、小鱼
教师:我们一个一个说,先说小兔,小兔是怎么来的?
幼儿:跳着来的
教师:小兔自己跳!刚才哪个小朋友说的小鱼?
幼儿:“我”
教师:小鱼怎么样来的?
幼儿:小鱼自己游来的!小鱼自己游
教师:现在,我来给小朋友完整的朗诵一下这个儿歌,请小朋友欣赏。这个儿歌的名字叫“妈妈快放手”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跳,小鱼自己游,小猫自己跑。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二、情境游戏,学说儿歌
教师:好,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表演儿歌,你们来扮演小动物。你是哪个小动物就说你的那句儿歌。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现在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带到头上吧。
幼儿:我喜欢小鸟/我喜欢小鱼。。....哪个是小兔子的家呀?
教师:小兔子家在这,你需要帮忙吗?
幼儿:嗯
教师:我来帮你带上,好了小动物都到我这里来,我来扮演妈妈和小猫,小鸟在哪里?
幼儿:这儿
教师:小兔呢?
幼儿:我。。我。。.
教师:这么多的小兔子,小鱼在哪呢?
幼儿:我在这
教师:小猫呢?
幼儿:这
教师:咱俩都是小猫,击掌,耶!我也来扮演妈妈何小猫,开始啦!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幼儿:小鸟自己飞(演小鸟的幼儿)
教师:小鸟的声音真好听,小兔。。..
幼儿:小兔自己跳(演小兔的幼儿)
教师:小兔跳的真高,小鱼。。..
幼儿:小鱼自己游(演小鱼的幼儿)
教师:小猫。。..
幼儿:小猫自己跑(扮演小猫的教师和幼儿一起跑)
教师:现在,我们来给客人们表演一下,你们站到一个小椅子的前面,面向客人站好。“妈妈快放手”
幼儿: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跳,小鱼自己游,小猫自己跑。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谢谢大家
教师:请小朋友把小动物送回到他自己的家里!看,那个小朋友送完了,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小动物都回家了,我们跟小动物说再见。
三、游戏你做我猜
教师:刚才的小动物都有自己会做的事,那小朋友你自己会做什么事情呢?
幼儿:我自己会洗脚
教师:你可真厉害,这么小就会自己洗脚。宝宝你自己会做什么呢?
幼儿:我会自己穿衣服
教师:好,迪亚小朋友你来说说
幼儿:我会自己洗脸
教师:小朋友你们会做的事可真多!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你做我猜”,你来做一个会做事情的动作,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老师先来做一个,让小朋友来猜一猜。我做的这是什么动作?
幼儿:脱裤子
教师:哈哈,我会自己脱裤子。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做动作,请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
幼儿:表演刷牙的动作
教师:他在做什么?
幼儿:刷牙
教师:他们说的对吗?
幼儿:对
教师:你自己会怎么样?
幼儿:我自己会刷牙
教师:好,请其他小朋友来做一个动作
幼儿:表演刷牙的动作
教师:你做一个和那个小朋友不一样的动作
幼儿:表演洗脸的动作
教师:他做的这是什么动作
幼儿:洗脸
教师:小朋友说的对吗?
幼儿:对
教师:你自己会做什么
幼儿:我自己会洗脸
教师:谁还想来?
幼儿:我
教师:美夕小朋友你来
幼儿:表演脱裤子的动作
教师:他这是做的什么动作
幼儿:脱裤子
教师:美夕小朋友他们说的对吗?
幼儿:对
教师:请你回去做好吧!还想不想玩了?
幼儿:想
教师:我们回到班级里玩,考考其他的小朋友。走了,跟客人说什么?
幼儿:客人再见
活动反思:
《妈妈快放手》选自黑龙江省省编教材小班社会领域和语言领域的综合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教育建议中指出:“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即使做的不够好,也应鼓励和支持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在语言领域中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语言领域的子领域中也提出:“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因此我制定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目标一、学念儿歌《妈妈快放手》,根据儿歌做飞、跳、游、跑等动作。二、能讲述自己会做的事情,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现。
1.在活动中,出现了一种情况,当我问到“你们是怎么上幼儿园的?是自己走的还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的?”这一问题时,除极个别几个幼儿沉默外,其他幼儿都异口同声地说是自己走着来幼儿园的。显然,幼儿们都懂得道理的,只是幼儿在行为和道理之间游移。这是为什么呢!幼儿來园时间已经不短了,园内的教育在自理能力方面早有渗透,其道理自然不言而喻了。这说明本活动时间安排定位不准。如果在我们幼儿刚刚入园的九月进行此活动,每天幼儿都能看到周围的伙伴有这样不能做,那样不会做,被父母抱着来去,被爷爷奶奶喂饭、穿衣,再加上老师可以在班级拍一些本班孩子这方面行为的照片,他们会更加真实感觉到自己是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到小动物都自己做了,会特别地想“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会从内心喊出这句话。
2.讨论环节,我让幼儿说说还可以自己做哪些事情时,沉默的幼儿则变得更多了。幼儿参与不够积极,自己提出问题可能不适合幼儿的理解。现在想想,先举个例子再来问这个问题,就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也许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他们只是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对于讨论问题这种形式感觉太抽象。针对这个情况我想这样改进,变讨论为看图片,(图片应该是幼儿平时在园内外自己做的和不自己做的影像),通过看图,再说说自己还能做哪些事。接着做一些幼儿园、娃娃家的情景游戏,幼儿就可以真正去体验、感悟。
3.本次活动时间安排的有些不适宜,应该把重点放在幼儿朗诵儿歌上,可是我却把整节活动的时间放到了后面的延伸环节,这在课程的时间把控上缺少了经验。没有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制约幼儿语言表达,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我个人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教育教学能力的设计与组织方面都得到
了一个提升,给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一次很好的实践和学习机会。再此感谢“百花奖”为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促进了我们的专业成长。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道理。
2、通过观察情境图片,增强好朋友间互相帮助的意识。
3、体验与好朋友一起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视频《小公鸡和小鸭子》
2、情境ppt一份
3、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找个朋友碰一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找个朋友玩一玩“碰一碰”的游戏吧!(播放《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的音乐)
2、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知道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
师:小朋友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感觉?小鸡和小鸭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是一对什么样子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幼儿欣赏故事。
师:小鸭子啄不到虫子是谁来帮助它的?小公鸡是怎么帮助它的?
师:小公鸡不会游泳,谁来救它的?小鸭子是怎样帮助小公鸡的?
师: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对什么样子的好朋友?
师(小结):原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3、说说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请小朋友来大方地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是谁?最喜欢和他玩什么?
幼儿邀请好朋友上台并且大方介绍。
师:原来和好朋友可以一起做这么多的事情呀。那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4、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师:出示四幅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该怎样帮助他?
幼儿观察讲述。
教师总结:好朋友间要相互帮助。
5、游戏“手拉手“
师:小朋友们想多交一些朋友吗?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手拉手“的游戏吧!(找朋友找朋友,两个朋友手拉手……)
师:和这么多好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感觉?除了和小朋友做朋友,我们还可以和老师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快乐!
活动反思
“好朋友”这节社会课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能运用的经验并不多,孩子们并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老师的前知识经验准备可以充分些。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老师的提问可以精炼些,让孩子自己理解朋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在观察情境图片这一环节中,问题提升的不够,孩子们说得不多,教师总结得多了些。但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快乐,可能最后一个环节看起来难了些,但针对本班的幼儿,孩子们还是有能力完成的。在目标的达成上有待完善。活动总结时感觉到自己词句匮乏,对小朋友的引导做的不是很好,认为自己的总结部分并没有让小朋友很好地认识到好朋友之间的感情应该是怎么样的。但指导老师说,让小朋友感受到好朋友之间的感情应该是活动过程中要做的事情,要在活动过程中让小朋友具体的感受到好朋友之间的友谊,而不是通过最后的'几句总结就能到小朋友体会到。社会活动的活动总结部分应该自然地结束,而不是要刻意得提醒孩子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样,这种感情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孩子已经体会到。
这次代课活动基本完成了自己设想的活动目标,但总觉得小朋友的参与度不高,活动气氛不够。我觉得一方面是与自己的引导有关系:引导不是很生动,不是很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另一方面,应该是与小班孩子的发展特点有关系:他们的语言发展不全面,表达能力不强,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好。在下次组织活动时,我会吸取此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快乐和情趣。
活动准备
图片:一起玩玩具
好玩的玩具_ 儿童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起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快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积极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01-18
小班社会课教案03-26
小班社会教案03-04
春天小班社会教案04-02
小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01-06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06-18
小班社会教案舒适的家09-26
小班社会教案我们是朋友11-21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四篇07-01
小班社会我的好妈妈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