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7-10 05:35:0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汇总八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游戏玩法,能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通过变"门"的造型,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门、各种玩具、袋子、音乐《芝麻开门》

  活动过程:

  1、出示魔法棒,引导幼儿和魔法棒玩游戏。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变出美美的造型。

  2、 变出大口袋,引出游戏《芝麻开门》。

  3、 歌表演《芝麻开门》,指导幼儿音乐结束要摆出一种门的造型。

  4、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与幼儿互动游戏《芝麻开门》,重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变出各种门的造型。

  玩法与规则:穿越森林,碰到门时,要求幼儿要认真歌表演《芝麻开门》,音乐结束要摆出一种美美的门的`造型,巫婆才会把门打开。每个门里面藏着玩具,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邀请听课的老师一起玩《芝麻开门》游戏,最后一次游戏,门里面藏着一大篮的玩具。

  6、活动延伸: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幼儿自主玩玩具。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理解并初步习得儿歌的趣味性。

  2、乐意尝试仿编活动,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我爱洗澡》音乐、白板课件、浴池一个、浴巾一条。

  活动过程:

  1、韵律导入,引起兴趣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跳舞吧。

  (2)大家跳的真高兴,跳了一会儿,怎么觉得有点热,还会出汗呢?

  2、看图理解儿歌内容出示图一:

  师:现在时什么季节?夏天的太阳像什么?

  师:你是怎样洗澡的啊?(身体模仿做动作)教师小结出示图二:

  (教师按儿歌里的话做相应动作后提问)先学大象冲冲身,再学小猴挠痒痒。

  师:我是怎么做的啊?谁愿意来学一个?(幼儿学后,教师用儿歌里的话总结,然后集体再边说边模仿一遍)出示图三:

  小朋友们在浴池里洗澡,水儿乐开了花,小朋友们也笑哈哈。

  3、完整欣赏并初步习得儿歌。

  刚才我们洗澡真开心,老师把它编成了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完整复述儿歌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诵一遍。

  4、尝试仿编我们还能学什么小动物洗澡啊?

  2~3名幼儿讲述后,总结结束活动。

  夏天天气很热,小朋友除了天天洗澡,还要吃得干净,我们身体才会好。我们一起把编儿歌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附儿歌:

  洗澡夏天的太阳像火球,烤的小朋友汗水流,怎么办?

  浴池里面洗个澡,先学大象冲冲身,再学小猴挠挠痒,池中水儿乐开花,小朋友们笑哈哈。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并注意在游戏过程中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2.乐意边唱边与同伴合作游戏。

  3.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根据音乐内容及教师提示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已学唱歌曲《碰一碰》。

  2.教师准备: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手拿布娃娃随音乐内容与幼儿互动进行游戏。

  2.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布娃娃唱歌,引导幼儿找一个朋友听指令玩游戏。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听清楚教师的指令,“碰”之后,再开始做动作,并注意碰的.动作不要太用力。

  3.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去与朋友碰一碰,边唱边做动作。

  4.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在游戏中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活动提示:

  1.刚开始游戏时,可引导幼儿先集体商量好碰哪里,由老师说出,熟练后可先确定一名回答问话的人,这名幼儿会碰哪里,全体都碰哪里。

  2.在音乐区角活动中可以提供此音乐,供幼儿结伴玩耍。

  3.可作为亲子游戏,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可与孩子玩一些稍有难度的身体接触游戏,如:小脚碰肩膀等。

  附录

  碰一碰

  1=c 4/2

  ( 1 1 3 4 ∣5 5 3 ∣4 4 2 2 ∣ 1 - )∣ 1 3 4 ∣

  找 一个

  5 3 ∣ 6 4 ∣ 2 –∣ 1 3 4 ∣ 5 3 ∣ 4 2 ∣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个 朋 友 碰 一

  1 – ∣ 4 4 ∣ 6 –∣x x x x ∣ x 0 ∣

  碰 碰 哪 里? x x碰 x x

  1 1 3 4 ∣ 5 5 3 ∣4 4 2 2 ∣ 1 - ║

  (动作)

  游戏玩法:

  两两结伴游戏。

  1 ~ 8小节:一边唱歌,一边走路。

  9 ~10小节:脸转向教师唱。

  11~12小节:教师合唱:

  13~16小节:两名幼儿将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区角活动时,孩子们喜欢玩奶粉罐,用来敲敲、坐坐、滚滚,我想利用奶粉罐培养幼儿的节奏和节拍感,让幼儿跟着音乐敲打,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乐趣。

  2、乐意敲打会发声的器具,体验探索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奶粉罐,一次性筷子。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手敲打奶粉罐,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听听是什么声音?(幼儿自由猜测)

  2、教师出示奶粉罐,再次拍打发出声音,并发给幼儿每人一个让幼儿自由拍打。

  3、教师放音乐,请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拍打。

  (1)第一段请幼儿坐在位置上敲打。

  (2)第二段请幼儿起立,在位置前面边走边敲打。

  4、发给幼儿每人一根筷子,请幼儿用筷子敲打奶粉罐,感受和用手拍有什么不同。

  5、教师再次放音乐,请幼儿在A段时敲打奶粉罐盖子,B段是敲打底部。

  6、教师将筷子收回,请幼儿跟着音乐边敲边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小班音乐学习活动:大公鸡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 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歌曲录音。

  2. 钢琴。

  活动过程:

  一. 复习部分。

  1. 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 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 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 学习歌曲《大公鸡》。

  1. 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 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 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 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 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 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音乐创编: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幼儿对身边的植物充满着好奇,通过我们班的自然角种植的小豆荚来观察小豆荚的生长过程,特别是小豆荚成熟时在太阳下裂开,小豆子自己从豆荚里“跳”出来,幼儿感到非常的兴奋。设计《我是小豆子》以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小豆荚生长的过程,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丰富孩子的知识,更能陶冶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操。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2、鼓励幼儿在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动作。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课件。

  2、三种颜色的小豆子图片,让幼儿贴在手腕上。

  3、认识小豆子,知道它的生长过程。

  4、场地画有一株株长有豆荚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用小豆子制作的小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师:你们知道这只小兔是用什么东西制作的吗?(我们自己种的.小豆子),引导幼儿来认识小豆子。

  二、学习歌曲《我是小豆子》。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在一片种植园里,小豆子发芽、长叶、开花,以及小豆荚成熟了裂开后,小豆子自己跳出来的情景——

  2、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小豆子是怎么从豆荚里出来的?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3、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教唱歌曲。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跟唱。

  三、创编表演动作。

  1、幼儿观看课件,讲述故事,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2、启发幼儿想象,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小豆子宝宝从小豆荚中出来的?(跳呀、蹦呀、跑呀——)

  3、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豆子从豆荚中出来的动作。

  4、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动作。

  5、幼儿站成大圆圈为一个大豆荚,面向圆心,带领全体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6、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幼儿自己看一下粘贴的小豆子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豆荚。

  第一遍:戴同色的小豆子宝四在一起,围成几个圈。

  第二遍:小豆子宝宝分散开。

  第三遍:小豆子宝宝长大了。

  7、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8、幼儿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豆荚进行表演。

  附故事:《我是小豆子》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风轻轻的吹着。很轻,很轻——小豆荚在太阳公公张开小嘴巴,小豆子宝宝离开了妈妈,跟着风婆婆,跳呀跳呀,蹦呀蹦呀,真快乐。小豆子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从豆荚中跳出来。有的落在了草丛中,有的跳到池塘边,有的蹦到了柳树下,有的跑到了花丛中。下雨了下雨了。小豆子宝宝张开小嘴开心的喝着水。渐渐的,小豆子宝宝长大了,个子越长越高,越长越高。有的和他们的妈妈长的一样高,有的长的更高。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开花了。身上长出了许多小豆荚了,也有自己的豆宝宝,他们也做妈妈啦!

  附音乐:1=C2

  5 5 5 5 3 | 5 5 5 6| 1 6 5 3 | 5 5 3 |

  我 是 快乐的 小 豆 子, 太 阳 公 公 照 着 我 ,

  5 5 3 3 | 5 - | 3 3 3 0 | 5 3 1 0 | 5 5 5 0 |

  张 开 小 嘴 巴, 跳 呀 跳, 真 快乐, 蹦 呀 蹦

  6 5 3 0 | 5 6 5 6 | 5 5 3 | 5 3 | 6 5 | 1 - ||

  真快 乐, 碰 到 泥 娃 娃, 我 又 发 芽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的旋律和愉悦的情绪。

  2.引导幼儿能够初步理解歌词,并学会情感丰富边表演边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王老先生的图片、田地的图片、小鸡的图片、小鸭的图片、小羊的图片、小狗的图片、音乐、小动物贴纸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入场播放音乐:小燕子

  教师:宝贝儿们,现在我们想象我们自己是可爱聪明的小燕子,用我们的翅膀"飞到"座位上面去,好吗?

  幼儿:好。

  教师:小燕子们可不能相互撞到了哟,我看看谁是最聪明最敏捷的小燕子。

  2.引导幼儿做律动调动课堂情绪播放律动音乐:拍手拍手踏踏脚教师:请小朋友拿出你们的小手跟着姚老师一起来做做律动吧!

  3.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导入故事:王老先生有块地(教师将歌词编成小故事,讲述给幼儿听)教师:姚老师这里有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小朋友们想听一听吗?

  幼儿:想。

  故事:从前在一个农庄里,住着一位老先生,大家都叫他"王老先生"(出示王老先生的图片)王老先生年纪大了,他有着白白的胡须和白白的头发,但是他很喜欢劳动,总是戴着一顶草帽忙这忙那。王老先生在地的旁边养了许多动物,每天王老先生都跟它们一起玩。

  依次引出小动物教师:我们一看,王老先生都跟哪些小动物一起玩。

  (1)出示小鸡的`图片教师:这是谁呀?

  幼儿:小鸡。

  教师:真聪明,图中的小动物是小鸡。小鸡有几只脚呀?

  幼儿:两只。

  教师:没错,小鸡的嘴巴是怎么样的呢?

  幼儿:尖尖的。(引导幼儿用手做出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教师:观察的非常好。小鸡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呢?

  幼儿:唧唧唧,唧唧唧。(教师跟幼儿一起学小鸡的叫声,唧唧唧,唧唧唧)教师:真棒!

  (2)出示小鸭的图片教师:这只小动物又是谁呢?

  幼儿:小鸭。

  教师:没错,这只小动物是小鸭子。小鸭子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呀?

  幼儿:扁扁的。

  教师:是的,小鸭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引导幼儿有双手做出小鸭的嘴巴是"扁扁的")小鸭子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呢?

  幼儿:嘎嘎嘎,嘎嘎嘎。(教师跟幼儿一起学小鸭的叫声,嘎嘎嘎,嘎嘎嘎)

  (3)出示小羊的图片教师:这只小动物是谁呢?

  幼儿:小羊。

  教师:嗯,对了,是小羊。小羊有几只脚呢?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小羊的头顶上长个两个什么东西呀?

  幼儿:小角。

  教师:哇,真聪明(引导幼儿用双手做小羊头上的"角")那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小羊是怎么叫的呢?

  幼儿:咩咩咩,咩咩咩(教师跟幼儿一起模仿小羊的叫声)

  (4)出示小狗的图片教师:看看这是谁呀?

  幼儿:小狗。

  教师:没错,是小狗。小狗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呀?

  幼儿:汪汪汪,汪汪汪。(教师与幼儿一边用双手模仿小狗的耳朵,一边学小狗的叫声,汪汪汪,汪汪汪)

  4.儿歌教学

  (1)教师示范唱现在姚老师要为你们唱一首非常动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也叫"王老先生有块地"教师:儿歌好听吗?想不想学一学呀?

  幼儿:好听教师:想不想学一学呀?

  幼儿:想

  (2)回顾故事教师与幼儿一同回顾"王老先生有块地"的故事。

  (3)教师与幼儿合作唱①为幼儿交代过程教师:现在呀,姚老师来扮演王老先生,然后,小朋友们来扮演小动物我们分工唱歌好吗?

  幼儿:好。

  教师:姚老师唱"王老先生有块地",小朋友们唱"咿呀咿呀哟",姚老师唱"他在田边养小鸡",小朋友们唱"咿呀咿呀哟",接下来小动物的部分就要开始了哦,唱歌的时候要笑眯眯的哦,可别忘了之前我们一起做的动作哟。

  ②分发小动物贴纸姚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动物的贴纸,现在呢就为小朋友们贴上去,小手不可以去撕,我看谁是最听话的乖宝宝,最后我就把贴纸送给他(她)。

  5.结束活动

  幼儿表演one potato,请客人老师们学一学。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它是幼儿学习唱歌技能,发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成功的歌唱活动它不仅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不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创造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陶冶幼儿的情操。换言之,幼儿园的歌唱教学不仅要让幼儿喜欢音乐,而且还要让幼儿学会歌唱。本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创设温情而有趣地活动情境、提供多样学习支架和组织多元表现活动等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幼儿进入一个快乐的音乐世界,在温馨而又好玩的“学飞行”游戏中熟悉旋律、感知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型;在支架式图谱和动作引领下熟悉歌词和学唱歌曲;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中充分演绎和表现音乐。本次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注重幼儿对音乐的体验和情感的表现,既关注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注重幼儿演唱技能的提升,通过分步走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感受和学习,活动层层递进,重难点依次解决,让幼儿在有趣地情境中、在温情地氛围中喜欢音乐,学会演唱,溢乐溢情,从而打造简约而有效的情趣音乐教学课堂。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小燕子》A段的优美抒情和B段的活泼热情,学唱歌曲。

  2.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能多形式地表现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演唱风格。活动重点:

  感知并表现三拍子的节奏型,能表现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演唱风格。活动难点:

  理解第二部分的词意并唱好顿音。活动准备:

  小燕子的伴奏音乐;形象生动的歌词图谱。

  活动过程: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5-25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5-15

小班音乐教案春天10-18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6-19

【热】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精】06-18

【荐】小班音乐教案06-20

小班哈巴狗音乐教案07-16

【精】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热】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