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律动感应乐曲8拍间奏,并集合图片尝试用四字语词做8拍的语词填充。
2。结合道具创编并乐于表现鞭炮的不同形态,感受过新年的`欢乐氛围。
二、活动准备:彩带,小玲,铃鼓,黑板,粉笔。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小朋友们有没有过过新年?在新年我们会做哪些好玩的事情?
(二)熟悉儿谣。
1。听一听,小朋友都去恭喜了谁?怎么说的?倾听音乐。前奏:倾听状。语词:拍退。间奏八拍:拍手。念白:拍腿。
2。熟悉语词。我们也一起来恭喜大家,合音乐律动。前奏:快拍拍腿。语词:拍腿念语词,恭喜状。间奏八拍:拍手。念白:抱拳恭喜状。
(三)律动感应八拍间奏。过新年的时候大家为了节日更热闹,还敲锣打鼓。你们有没有听到?我们一起来听听。
1。听辨八拍。倾听音乐一段,间奏拍手。打鼓的时候我们拍了几下手给他们加油?我们在一起来听一听,待会请你边拍手边轻轻数一数。(倾听音乐一段)前奏:快拍拍腿。
语词:拍腿。 间奏八拍:拍手、数数。 念白:抱拳恭喜状。
2。纱巾鞭炮动作创编。过年的时候我们放各种各样的鞭炮,你玩过哪些鞭炮?他们都是怎么样的?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五彩鞭炮,想请小朋友一起来玩一玩。合音乐律动。前奏:快拍拍腿。
语词:甩纱巾各处走。 间奏八拍:放鞭炮。 念白:互相抱拳恭喜状。
(四)创编吉祥语。我们要说很多吉祥话,那要说四个字的话哦。
(五)乐器感应:铃鼓,小铃(小铃:语词 铃鼓:拍子 念白:一起合奏)
(六)乐器演奏完之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剧本的理解,能够大胆的表演角色。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把动作和表情做到恰如其分。并能说出,剧中所表达的情感。
3.在大家合作表演下,对表演与模仿更加的充满兴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猫和老鼠的PPT(图片音乐)
2.小小影视角(给幼儿欣赏模仿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用教师是导演,来招小演员,来激发他们表演欲望。
师:今天啊,江老师还有个新称呼,叫做江导演。听说XX小朋友很有表演天赋,那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很会表演啊?
二、根据老师所表演的剧本,自己理解剧本中猫或者老鼠的情绪。进行表演。
师:你们什么时候会兴高采烈的?那是怎么样表现的呢?
三、缺乏表演的动作,再引入动画片根据动画片里猫和老鼠,丰富的动作和表演。进行模仿,学的更多的表演的动作与表情。
再次来体验兴高采烈如何表演。
四、第二个剧目,让幼儿尝试饥饿难耐是如何表演的,并且体会小老鼠的心情和感受。
教师先来表演剧目二,问:这时候出来了谁?
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老鼠,它怎么了?(引出饥饿难耐)那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尝试模仿饥饿难耐。
跟着音乐体验。(注意动作和表情)
五、继续引出下段的剧本,进行表演。
六、组织游戏,进行配乐表演。
先听音乐让他们猜老鼠在干什么,然后总结他们的'。引出第三个剧目。
继续是老师来表演(注重表情和动作)问:"老鼠想到了什么方法?可是对方是猫呀,要是醒来可就糟糕了,小老鼠是怎么去偷的"(小心、偷偷的去偷……引出小心翼翼)请他们来表演,如何小心翼翼。
1.首先,由老师作为猫,小朋友作为老鼠,去偷那条大鱼。(分清楚,去偷时候的小心翼翼和猫伸出爪子时的惊恐万分)
2.再由一部分小朋友做老鼠,一部分做猫体验不同的情绪和心情。
3.最后,可以离开小椅子,更大范围的去表演。例如:可以躲到某小朋友后面、慢慢吞吞的前进等。
六、分组活动,选出猫和老鼠。将整个故事,完整的表演一遍。
七、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模仿与表演练习。
2.编排一个动画经典表演。
反思与分析
1.选材新颖 动画《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而动画中,猫和老鼠丰富的动作与表情,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和模仿的动力。孩子们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跟着做动作与表情。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是非常的浓厚的。
2.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以及个别活动。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材料,它生动形象的提点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幼儿敢说、敢做、敢演。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表演与模仿,引导孩子们丰富的表演,体现了师幼互动。
4.重视分层引领,先由"听"与"看"后由"说"与"演"。在孩子们表演的极其精彩与生动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5.与孩子们互动及分组游戏,让整堂课不乏味,让孩子们有极大的兴趣参与与配合。
可能出现的问题:1.孩子们比较好动,在一起表演的时候很容易离开座位,不听指挥,又容易一起蹦跳,摔在地上等。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在看动画过程中,或者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会把这个当做游戏,无论剧中应体现开心还是难过,他们都会很开心与兴奋。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风格和结构,理解乐曲AB两段的不同情绪。
2、与同伴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对乐曲AB两段内容的理解。
3、萌发欣赏歌剧的兴趣。活动重点:熟悉乐曲的风格和结构,理解乐曲AB两段的`不同情绪。
活动难点
与同伴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对乐曲AB两段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画面
1、出示画面:冬天到了,北风吹呀吹,雪花飘呀飘,飘到地上堆雪人。
瞧:她们堆了两个好漂亮的雪人。
2、堆雪人一定得下雪呀,下完雪后才能堆雪人。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感受下雪和堆雪人的情景。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提问: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你觉得音乐里说了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这首歌曲的前面和后面是怎么样的?哪里下雪了?哪里像在堆雪人?
3、完整欣赏音乐,边欣赏音乐边加上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三、用东鼓掌哦表现乐曲表达的不同情感
1、自由跳舞:请小朋友来做雪娃娃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2、情节性表演:请雪娃娃堆完雪人后,在音乐的最后一句两两抱在一起变成雪人不能动。
四、教师简单介绍音乐背后的故事
这段好听的音乐叫《北风吹》,是老师从歌剧《白毛女》中选出来的音乐,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请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有关歌剧《白毛女》,下次我们再来共同欣赏。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马路的背景,路上的各种标记、设施等。
红绿灯、贝贝电话吧、书吧等照片。
活动目标
在音乐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尝试学唱歌曲“马路上的灯”。
理解马路上各种信号灯的提示意义,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过程
一、看手势开汽车
“警察”指挥交通,“司机”开车。
幼儿边唱歌曲边开车。马路上的汽车真呀真正多,小朋友们快来看这是什么车:轿车、卡车、面包车、洒水车、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嘀嘀吧吧汽车开来了。
二、在游戏情景中感受乐曲
尝试配唱歌词,理解各种信号灯的意义
1.情景一:我开××车
马路上的汽车真多,你喜欢开什么车?怎么开?(引导幼儿运用形象、夸张的动作表现所开的车。教师与幼儿互动,学做幼儿的动作。)
用歌曲来回应:嘀嘀、嘀嘀,你开什么车?嘀嘀、嘀嘀,我开××车,我们开着××车,来呀来到马路上。 (根据不同的车,改变“嘀嘀”这类象声词)
2.情景二:信号灯告诉我
(1)观看照片,红绿灯、汽车的尾灯、警灯。
讨论:这是什么灯?灯亮了告诉我们什么?
红绿灯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各种汽车的尾灯有的告诉我们要转弯,有的告诉我们要注意别碰到我;警灯请我们快快让行。
(2)将各种信号灯与音乐形象建立联系。
讨论:从3种音乐的不同节奏分辨什么灯亮了。
(3)听音乐做游戏:“信号灯亮了”。
幼儿边开车,边唱歌,听到音乐信号,作出相应的回应。
3.情景三:开车去游玩
(1)出示禁止行驶的标志,什么地方不能开车?
(2)开车去南京路(市中心),听音乐信号开车,听错了则进场修理一次。
(3)乘着游览车去步行街观光。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乐曲想象某一物品被风吹动的情形,感受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
2、以肢体动作和乐器演奏来表现大风和小风。
活动准备:
1、小乐器与幼儿人数相等。
2、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以制造风的形式引出大风和小风。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举起双手,轻轻地吹一下,你的手上感觉到了什么?
师:我们再用力地吹一下,感觉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师:原来轻轻地吹风就小,用力地吹风就大。老师这里有两段音乐,就是讲风的,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这两段音乐分别吹得是什么风?(第一段是大风,第二段是小风)
2、根据乐曲想象某一物品被大风和小风吹动的情形,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1)师:请小朋友想一下,风会把什么东西吹走呢?
小树叶被风吹了以后,会怎么样呢?谁来做一下动作呢?
师: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把自己当成一样能被风吹走的东西,听着大风和小风的音乐做动作,想一下,大风吹得时候,你会怎么样,小风吹得时候,你会怎么样?最后,风停了,你的动作又是怎么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师:那么,什么东西一般是不容易被风吹走的呢?或者根本就吹不走呢?
树被风吹了以后,会怎么样呢?谁来做一下动作?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自己当成一样不能被风吹走的东西,听着大风和小风的音乐做动作,想一下,大风吹得时候怎么样,小风吹得时候又是怎么样?
3、用小乐器来演奏大风和小风。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小乐器,想一下,大风的时候,你怎么样为乐曲伴奏,小风的时候,你怎么样为乐曲伴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节奏和强弱对比来表现大风和小风,两遍)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欣赏、会观察秋天的树叶飘落的自然现象,感受秋天的美,有一定的想像力。
2.学习词汇: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活动准备:
1、外观察秋季景色,进行拾落叶、观察秋虫等活动。
2.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交代故事名称。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能认真倾听,初步感受故事的内容。
3.一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3)学习动词:找出故事里运用的动词,并通过做动作、学说话加以体会和理解。
4.启发幼儿想像。
(1)树叶还会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小朋友模仿故事的语言进行完整讲述。
(2)小朋友想用落叶做什么?
5.观察落叶。带领幼儿在户外观察秋叶飘落的景象,玩风吹秋叶飘落的游戏。
目的:
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动作并合拍地表现树叶飞舞的景象。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准备:落叶头饰人手一个,落叶等。
重难点:幼儿能自己创编动作。
设计:
1、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这个小园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树叶)
树叶怎么都地上啊?(因为现在是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
是啊,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都要掉下来了,听——
2、录音机范唱《秋天》
师:秋天真美,那你们知道这小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吗?
(幼儿讨论)
我们在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师一边洒落叶,一边先念歌词,再唱歌曲。
师:叶子是怎么掉下来的?(幼儿讲讲:飘下来的,飞下来的,滚下来的等。)
那我们也来做小树叶,来学学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好吗?树叶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样的?(睡地上)
4、幼儿带头饰扮演落叶,模仿落叶的样子。(放录音2遍)
师:小树叶,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
5、挑选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的动作都好漂亮!我们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模仿动作。(放录音1遍)
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7、延伸活动:把不同的落叶归类。
落叶有3种,梧桐树叶,广玉兰树叶,小树叶。请幼儿讲出区别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
8、小结:
师:现在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整洁,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吧!
9、回教室,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8-01
中班音乐教案12-17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10-09
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音乐教案(热)08-02
【热】中班音乐教案06-19
中班音乐教案【精】06-21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6-19
中班音乐教案【热门】06-20
【荐】中班音乐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