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社会教案范文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收集、筛选夏季用品,了解物品的特性,把相同的物品归在一起。
2、喜欢参与分类,能耐心按规则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夏季用品(太阳镜、草帽、擅自、短袖衫、短裤、凉鞋等)带到幼儿园,并做好标记。
2、准备2-3个物品架,及"夏季用品展示会"的标牌。
活动过程:
一、我带来了什么
1、教师出示围巾和扇子,请幼儿辨别哪个是夏季用品,哪个不是,为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选出各类夏季用品。
3、幼儿依次介绍自己带来的夏季用品。说说带来的夏天用的东西叫什么,有什么用。
二、我来分一分
1、请一幼儿(带来的物品较多)将自己的夏季用品一一展示出来。
2、其他幼儿轮流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与以展示的物品进行比对,把相同功能的物品归放在一起。请你找一找,这里展示的有没有和你手里的是一样的.,有的话就放在一起。
3、归类之后检查是不是所有物品都已准确归位。如果发现不同种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可以拿出来请幼儿辨别。
4、小组尝试摆放,将同类夏季用品放在一起。
5、幼儿数一数已分类的物品,比一比哪种夏季用品比较多。
三、参观夏季用品展示会
1、幼儿参观自己摆放物品的展台,教师示范讲解:这是我们小一班的夏季用品展实惠,我们小朋友带来了XX、XX……
2、请幼儿轮流做解说员,简单介绍夏季用品。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幼儿园过年前的景象。
2.会用一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中大班及幼儿园已进行新年布置。
活动过程:
1.引发参观兴趣。
提问:这几天幼儿园和哥哥姐姐班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要布置得那么漂亮?
他们是怎么打扮幼儿园的?
2.明确参观时的`纪律。
跟着队伍走,小声讲话,别影响别人。
爱护哥哥姐姐布置的环境,不用手乱碰。
与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老师谈话时有礼貌等。
3.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节日环境布置。
教师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节日景象,体验要过新年的愉快情感。鼓励幼儿与遇见的哥哥姐姐等交谈。
4.共同布置自己的班级。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和老师一起把教室也打扮打扮。
如:粘贴彩色纸、挂哥哥姐姐送来的红灯笼。
活动建议:
本活动也可采用“大带小”的形式进行。
活动评价:
1.能观察中大班教室及幼儿环境中的漂亮布置,会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节日景象。
2.有迎新年的快乐情绪,参加布置活动。
活动反思:
努力领悟《纲要》精神,在活动中,力争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积极的、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新入园的小朋友情绪不稳定,通过玩皮球增进幼儿间、幼儿与老师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使幼儿更快的适应集体环境,环节幼儿的入园焦虑感,而且在活动中锻炼孩子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使其乐于与同伴合作,产生愉快情绪。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征,了解皮球的形状、大小、硬度,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发现。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协调性。
3.保持愉快的情绪参与体育活动,乐于与同伴合作,适应集体环境。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感知皮球
活动准备
活动室布置成皮球王国,音乐磁带和头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二、认识感知皮球
1、找朋友
幼儿选择喜欢的皮球,并让他说出:“皮球是圆的,红色的……”
2、小实验“皮球宝宝变瘦了”
(1)、师把球放气。
(2)、观察讨论。
(3)、小结。
皮球肚子里装的是空气。空气装满了,皮球宝宝的肚子就鼓鼓的。
三、玩皮球
四、游戏比赛
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保护游戏安全。
五、放松活动。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巩固幼儿对方位的认识,融洽亲情。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玩具
游戏规则:
1.老师藏动物玩具,请幼儿找一找说一说。
2.幼儿藏起来老师找一找,说出幼儿藏的方位,。如床下、门后、被子里等。
3.老师藏起来幼儿找,引导幼儿说说从哪里找到的.。
4.幼儿拿玩具,按老师说方位放玩具。如:头上、背后、衣服里面、桌下等5.师幼拿着玩具唱歌、跳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分享成长的喜悦。
增进亲子良好的互动关系。
活动准备
通知单、长大门、魔法棒、魔法帽、黑布披风、做长大糕的食材和器具。
活动过程
1. 事先发通知单,邀请家长参加「庆祝长大」的仪式活动,以全体中班的师生及家长為对象举办。
2. 请幼儿回想在「长大好快乐」的主题中自己有哪些成长?印象最深刻是哪个活动,让你学习到了什麼?
3.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蒐集、準备所需的用品、材料,并一起著手布置场地,让幼儿有活动参与感。
4. 活动当天,播放轻快的音乐,老师介绍掛了葱和芹菜的「长大门」(塑胶管一人拿一边弯成∩)所代表的含义(葱——「聪明」;芹菜——
「勤学」),请家长牵著孩子的手一起通过长大门,期许幼儿升上大班后能聪明、勤劳学习、更长大、懂事。
5. 由一位老师手拿魔法棒、头戴魔法帽和身上披黑布披风扮演成魔法师出现,接著,用「魔法棒」轻点每位幼儿的胸口,让幼儿能更有勇气和
一颗帮忙别人的心;再帮幼儿戴上「魔法帽」,鼓励每位幼儿发挥自己的优点,培养乐於学习、事事求知的精神。
6. 将家长与幼儿分成数组,进行「长大糕」〔附〕的製作,製作完成后先放一旁待凉。
7. 播放温馨的.音乐,由幼儿向家长分享自己这段时间有哪些长大的表现,及对将升上大班的期许,再请家长送上对幼儿即将升上大班的祝福。
8. 由家长将长大糕送给幼儿享用,庆祝自己能顺利长大,并期待自己长大能越来越棒,再请幼儿抱抱、感谢爸妈辛苦照顾自己长大。
评量
1.能呈现长大的行為表现。
2.能和爸妈愉快的参与活动。
活动结束
请幼儿将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画下来分享。
〔附〕 长大糕的做法
材料:
在来米粉2杯+1 大匙(过筛)
糖(细砂糖或红砂糖)1 杯
水1+1/2杯(可再多一点点)
麵粉3/4杯
发粉1大匙
做法:
1. 混合麵粉及发粉,装在塑胶袋中摇晃均匀,过筛备用(此时将蒸锅水煮滚)。
2. 将糖与水煮至糖融化(边煮边搅拌)放凉备用。
3. 混合在来米粉与糖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混合均匀,将米糊倒入纸质模型碗中(约9分满)。
4. 放入预热好的蒸锅内,用大火蒸20~30分鐘,蒸好后燜约2分鐘,再打开锅盖,以避免塌陷。用竹籤插入中间,无米糊沾黏即熟。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的房间、设施,以及它们的用途。
2.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喜爱的房间及设施。
3.进一步体会家的温馨,萌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张家的照片,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房间或设施拍照。
2.操作材料。
活动重点及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房间的设施。
活动难点:各个房间的用途。
审美元素:
家是每个孩子最熟悉,最喜欢的地方,在帮助孩子们了解家庭的`房间、设施,以及它们的用途中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家的温馨,萌发孩子们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活动过程:
一、用家的照片引出活动。
1、露出家的照片的一角。
师:这是哪里呀?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2、逐步扩大照片露出的部分,直至幼儿了解家里的环境布局。
3、用照片和操作材料,帮助幼儿了解家里的环境布局。
师:我们每人都带了家的照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房间或东西呢?你为什么喜欢他们,请你说说原因。
4、教师小结
有的人喜欢卧室,因为回家累了,可以躺在软软的床上休息;有的人喜欢厨房,因为厨房里有喷香的饭菜……
二、欣赏儿歌《我的家》,体会家的温馨。
师: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家中除了舒适的房间和有用的东西,还有什么人?我们来欣赏儿歌《我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三、游戏“建构我的家”
师:我们都爱自己的家,现在每人都用小积木来建构自己的家吧!
幼儿利用小积木搭建一个“家”,教师提醒幼儿搭建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对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在房间里搭建一些简单的家具。
四、教师评价:表扬在建构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的幼儿。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分担。
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于是我们想到了借西方“感恩节”的机会,在园内开展“感恩你我,真情成长”的感恩节系列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为期一周的活动,让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朋友或者对手,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活动时间: 11月(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根据活动需求确定场地)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背景知识,相关故事,歌曲征集等。
2、购买“黄丝带”,用于征集“感恩箴言”。
3、环境布置:幼儿园二楼走道悬挂教师、家长的“感恩箴言”。
4、《感恩的心》手语版示范。
活动过程:
一、环境:幼儿园二楼走道悬挂教师、家长的“感恩箴言”。(11月23日)班级教师集中悬挂。
二、开幕式(11月21日)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幕 2、在升旗仪式中启动,园长、教师、幼儿代表讲话,并邀请家委会代表参加并见证启动仪式。 3、《感恩的心》手语版表演(全体教师)。 4、感恩宣言: 小班——爱自己,爱家人 中班——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 大班——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爱生活 5、请一名幼儿介绍“爱的信物”——黄丝带的意义(宽容、理解、感恩、温暖等寓意),仪式当天让所有的孩子们把黄色的丝带带回家征集“感恩箴言”
三、主题活动: 1、各班教师给幼儿讲一些有关的“感恩”故事。教师提前收集有关的故事内容 2、“爱在海丽达”教职工抒怀(11月23日中午) 4、各班级开展有关感恩节的英文活动(感恩节当天) 5、周四感恩节当天是每月的分享日,各班下午开展感恩分享的特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四、闭幕式: 周五上午各班分组欣赏二楼“感恩箴言”(班级教师念给孩子听),顺序:N2—K1A—K1B—K1C—K2A—K3A。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的生活和水密不可分,因此我选择了幼儿每天都看到并用到的水作为主题,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喜欢水,对水产生好奇,所以他们常不自觉地玩水,浪费水,设计本次活动旨在教育幼儿懂得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根据小班幼儿情感易受感染的特点,从情感教育入手,在活动中安排了场景,采用了拟人化手段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引起幼儿内心的共鸣,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获得节约用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体会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节约用水。
2.学会讲述水的用途。
3.了解水的二次利用。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水的用处很大,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
难点:懂得水可以二次利用。
活动准备
花草头饰若干,录音带、录音机。请大班幼儿扮演“小水滴”。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游戏:关紧水龙头。
①一半幼儿扮演“花草”,一半幼儿跟随老师给“花草”浇水, “花草”和浇水的幼儿快乐地跳起舞。
②突然,听到一阵哭声,小朋友都停了下来,老师循声找到了正在伤心哭泣的“小水滴”。
师:小水滴,你为什么哭呀?
小水滴:滴滴答、滴滴答,有个小朋友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把我给白白浪费了。
师:小水滴,你别哭,让我们小朋友来帮助你。
师:谁来帮助小水滴,让小水滴高兴起来?
幼儿讨论并回答。
二、谈话:水的用处大
1.水有什么用?
2.除了我们人需要水,还有谁也需要水?
3.如果没有了水会怎么样?
4.我们要怎样节约用水?
小水滴: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水的用处真大,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谈话:水的二次利用
1.大班的姐姐提一桶水进来,说: “小水滴,我能把洗过手帕的水倒掉吗?”
2.小水滴: “不能倒,不能倒,我还有别的用处呢。”
3.师: “小朋友,洗过手帕的水还能干什么用呢?”
幼儿讨论并回答。
小水滴: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用过的水还有其他的用处,懂得了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谢谢你们
教学反思
因为选材与幼儿较贴近,幼儿有较多的生活经验,故孩子们思维很活跃,都能积极地用较连贯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从幼儿的反应情况看,他们能体会“小水滴”的心里感受,情绪被“小水滴”所感染,积极寻求帮助小水滴的方法,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知道了水的用处,懂得了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萌发了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意识。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满足,不挑剔。
2、通过欣赏情境表演、讨论,懂得知足长乐的道理。
3、感受自己现在的生活美满。
活动准备:
情境表演、獾挑食发脾气的图片、视频《边无山区的留守儿童艰苦生活》
重难点:
通过欣赏情境表演、讨论,懂得知足长乐的`道理。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情境,并讨论。
1、 幼儿欣赏情境表演。(班上存在的挑食、和挑衣服现象)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师: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的?请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幼儿自主回答。
二、欣赏视频《边远山区的留守儿童艰苦生活》后,与自己的生活相对比。
今天,我这准备了一个录像,请我们小朋友来看一看,看的时候要和我们现在的生活进行比较?(幼儿观看录像)
提问:录像上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幼:自由回答。
三、结合童话剧《獾的美餐》,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1、 出示獾挑食发脾气的图片,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提问:獾做的对不对呀?为什么?
幼:自主回答。
师小结:我们班上以前也有挑食、挑衣服的现象,这些小朋友,就不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想想看录像上的小朋友的生活多么的艰苦呀!那么,我们今后要怎么做呢?
小班社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玩的快乐、甜蜜。
2.愿意关心爸爸,增进父子(女)之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第一册12页)
2.《我的爸爸》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唱歌曲《我的好爸爸》(根据歌曲《我的好妈妈》改编)
师:宝宝们,老师刚才唱的歌曲里有谁?(爸爸)那你们喜欢爸爸吗?喜欢和爸爸做游戏吗?每次在家里你们都是怎么和爸爸一起玩的?做的什么游戏啊?(幼儿自由回答)
2.介绍自己的爸爸。
请每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爸爸的名字,爸爸的本领。
师:在我们的书上有位宝宝他正在和爸爸一起玩,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是怎么玩的?
3.观看《幼儿画册》,让幼儿了解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和爸爸玩游戏的?
根据《我的爸爸》的内容,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和爸爸比一比手的大小:把小手放在爸爸的大手里。
爸爸举起幼儿开飞机。
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坐跷跷板。
爬到爸爸的大腿上玩滑滑梯。
骑在爸爸的脖子上。
在爸爸的怀抱里听听爸爸的心跳。
小结:和爸爸在一起可以玩许多有趣的游戏,和爸爸在一起玩真快乐。
4.谈话:爸爸真好,我们可以怎样关心爸爸呢?(幼儿自由回答)
引导幼儿知道爸爸下班回家后,给爸爸拿拖鞋,给爸爸捶背,不打搅爸爸休息。这些都是关心爸爸的表现。
5.表达对爸爸的爱。
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教育建议:
1、 爸爸同孩子交流、玩耍,不但能增进父子(女)之间的亲情,也会使整个家庭气氛更融洽、更温馨。这个活动的意图就是让幼儿具体感受、体验父子(女)亲情,并学会如何与父亲亲热地玩耍。
2、 尽可能邀请到每个幼儿的爸爸来参加活动。
活动延伸:
可让幼儿将《幼儿画册》带回家,与爸爸共同阅读《我的爸爸》,在家中游戏,体验父子(女)同乐的温馨。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01-18
小班社会课教案03-26
小班社会教案03-04
春天小班社会教案04-02
小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01-06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06-18
小班社会教案舒适的家09-26
小班社会教案我们是朋友11-21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四篇07-01
小班社会我的好妈妈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