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社会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的多种用途。
2、尝试加工大豆、红豆、花生等能吃的种子。
活动准备:大豆、红豆、花生、玉米、西瓜、豆浆机、微波炉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师出示花生,进行提问:这是什么?你吃过花生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可以做花生油、做咸菜、用花生仁剥皮制成药等)。
3、教师出示大豆:这是什么?吃过吗?你还知道它们有什么用途?(可以做成豆油、豆腐、豆奶、豆腐皮)。
4、教师出示玉米种子让幼儿认识。
谁来告诉老师玉米可以怎样吃?(可以煮着吃、做成玉米片、磨成面蒸馒头等)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吃?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吃,花的种子不能吃,葡萄的种子不能吃。
5、老师这里有很多的种子,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加工一下,制作出可以食用的东西。首先
用大豆,可以做豆浆。教师向幼儿讲解操作步骤,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加工能吃的种子。如:煮豆子、做豆浆等。(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6、请小朋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这些种子做什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用它们
做了什么?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区角活动时制作种子粘贴画。
课题名称:秋天的树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常绿树与落叶树的不同特征,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2、产生喜欢树爱护树的情感。
活动准备:常绿树与落叶树的幻灯片,《树真好》的磁带,常绿树与落叶树的叶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二、观看幻灯片请幼儿对常绿树与落叶树进行比较
1、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请小朋友们一起看一下(配乐观看落叶树幻灯片)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那么你看到的树怎样了?(叶子黄了,都掉下来了)这些树的叶子为什么是黄的?为什么都落在了地上呢?
2、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片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这几幅图片中你又看到了什么?(配
乐观看常绿树的幻灯片)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下雪了,天这么冷,为什么这些树的叶子还是绿绿的呢?
小结:(出示常绿树的叶子)像这种长年绿绿的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常绿树。(出示落叶树的叶子)像这种到了秋天就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三、进一步比较观察常绿树与落叶树的不同特点:
1、让幼儿摸一摸,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各抒己见。
教师进行小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的那些树,即便我们不认识它们,只要它们的叶子比较厚、硬、颜色深,表面有光泽我们就可以判断它们是常绿树。像叶子比较薄,软,颜色是枯黄,表面没有光泽的我们可以判断它们是落叶树。
四、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
让幼儿欣赏散文诗:《树真好》,然后教师小结:树能挡风、净化空气、做木材、乘凉等,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
五、游戏:找妈妈
请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常绿树与落叶树妈妈,告诉下面的小朋友它们的孩子不见了,请小朋友帮忙找孩子。激发孩子们的爱心,准备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各一篮,请小朋友跟随轻快的音乐把自己手手的叶子分别粘贴在常绿树与落叶树妈妈的身上。最后请小朋友看看有没有找错妈妈的,一块帮忙纠正,结束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辛苦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爱惜妈妈劳动成果。
2、爱妈妈,乐于帮妈妈做力所能及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观察妈妈下班回家及双休日一天都做什么。
2、家庭配合:为妈妈拍照,拍摄作家务照片,布置“好妈妈”园地。
材料准备:纸、笔、录音机、废旧材料、手工操作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观看照片,回忆妈妈的.劳动,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妈妈下班后或双休日为你和爸爸做什么事?”“如果不干这些事情行不行,为什么?”“妈妈赶了这么多活,会怎么样?”“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去爱妈妈?”“怎样让妈妈知道你爱她,你懂事了?”
2、教师帮助、支持幼儿用自己喜欢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为妈妈画画、制作礼物、写祝福话、录音等)
3、相互交流与欣赏,并讨论今后自己帮妈妈做什么?”
观察重点:
1、观察幼儿在活动对妈妈辛苦劳动态度
2、不同表达方式、技能与情感体现。
活动延伸:
开展妈妈节日亲子活动,“夸妈妈”“我帮妈妈做……”主题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引导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知道为妈妈做事情也是爱妈妈的一种表现。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要乱扔西瓜皮,不乱扔废物。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通过讨论知道废物要扔在垃圾桶中,不能随便乱扔。
3、初步树立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若干幅有关环境卫生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出示背景图:“小朋友看看,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自由讲述后请个别幼儿讲述一下。“你觉得这个娃娃怎么样?为什么?”“结果怎么样呢?”
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反馈、总结,顺势念出儿歌。
“西瓜皮扔满地,这个小朋友知道错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呢?”“头上长了个‘小西瓜’是真的吗?到底是什么呢?”“你认为这个小朋友作的对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2、教师与幼儿根据背景图一起朗诵儿歌。
⑴集体朗诵。
⑵个别朗诵。
教师根据幼儿朗诵的情况给予反馈。
3、出示相关环境卫生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你觉得谁做的正确?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回答做出正确的反馈与评价。
4、讨论环境的卫生的重要性及今后的做法。
提问:⑴如果环境卫生很差,会怎么样?
⑵我们应该怎样做?
⑶我们平时扔东西时,应该怎样保持环境整洁?
活动延伸:
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的行为,进一步深化不乱扔废物的习惯及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
儿歌:头上长西瓜
有个坏娃娃,
爱吃大西瓜,
瓜皮满地扔,
他还笑哈哈,
哈哈哈哈…
自己滑一跤,哎呀…
头上长了个“小西瓜”。
小百科: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节目的排练和庆祝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
2.感受新年联欢会的欢快气氛,体验节目演出的成功感。
3.能在新年联欢会后做好收拾整理的工作。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一起排练喜欢的节目,家长和孩子排练好以家庭为主体的节目;教师也要排练好自己的节目。
2.提前做好联欢会主持人的选拔准备,场地及音乐准备,感受庆新年的愉快气氛。
3.教师为幼儿准备好新年礼物、点心、水果等。
活动过程
1.联欢会的准备工作
(1)做好联欢会场地的准备。
(2)幼儿邀请爸爸,妈妈进入联欢会现场。
(3)教师为幼儿化妆。
2.家长、幼儿、教师共联欢
(1)教师协助主持人主持节目,主持人向大家问好,介绍来宾及联欢会内容。
(2)幼儿表演节目。
舞蹈:快乐天使
韵律操:欢天喜地
(3)家长与幼儿共同进行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心心相印 (游戏人数6组家庭)
准备:呼啦圈6个
玩法:幼儿跳入自己前面的呼啦圈,然后将圈从脚下到头上取出,再次放到前面跳入,再取出,以此类推直至终点,在终点等候的家长与幼儿一同钻入圈中,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用身体的力量撑住呼啦圈,不准用手拿,跑至终点,先到者获胜。
亲子游戏:模仿秀(游戏人数6组家庭)
准备:老师选出骑马舞的视频
请6组家庭观看“骑马舞”的视频(1分钟),然后家长孩子再进行模仿,比一比谁模仿的表情、动作到位,而且最有创意。
亲子游戏:小鸡出壳(游戏人数6组家庭)
准备:大张的废报纸若干,每张画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让孩子发令说:“预备——起!”父母和孩子赶快拿起报纸,小心机灵地从蛋中间撕破一个洞,幼儿然后将头、肩、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再跨出报纸。发出“叽、叽”声,一只小鸡孵成了。可以接着再撕再钻,要是将报纸撕破了,就算失误。最后孵出小鸡最多的人为优胜。(4)教师表演节目。
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新年好》
3.联欢会的整理工作
(1)组织幼儿做好桌椅整理摆放、地面卫生的清扫及物品归放等。
(2)引导幼儿谈话;谈谈参加联欢会的感受。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与家长一起制作新年贺卡。
活动反思
孩子们感受到了新年的`愉快气氛,愿意同朋友、家人分享快乐,在集体面前能大胆表演,知道了新的一年来到了,自己应该有更大的进步。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新年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定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中国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合理计划、安排时间对生活和学习的意义。
2、在情景感受、交流讨论中,体验如何计划、安排活动时间与内容,
3、尝试共同交流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活动准备:能活动的黑板四块。
有动作表示的图案若干。
情境材料四组:水壶、脏杯子、杯刷、茶叶。
录像: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实况。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对安排时间的思考。
1、引出问题:这学期我知道我们大班小朋友去了茶园,还学会了许多关于的事情。今天幼儿园来了很多客人,我想请小朋友给客人泡杯茶,热情欢迎他们。
可是今天泡茶的事情必须解决四个问题,1、没有开水,2、茶杯不干净,3茶叶没有放好,4、泡茶送茶给客人。你们想想这四件事情怎么安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才能又好又快地做好,不让客人空等很长时间呢?
二、小组实际操作,体验不同做法的时间安排过程。
1、介绍材料和操作的人员要求。
2、设计情境四组操作实验,每组四人。
每组有一位幼儿操作,其余三位幼儿记录活动流程和时间。
3、交流各组操作的情况。
4、总结:同样的事情,在合理安排的情况下,可以充分节约时间。
三、课间十分钟时间计划合理利用的讨论。
1、讨论:课间十分钟需要完成的事情是哪些?
2、播放录像: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情况。
观看前请小朋友仔细一位小男孩他的课间十分钟时间安排得不是合理?
3、集体讨论:
录像里小强的课间十分钟时间安排得怎样?哪里不合理?
4、操作:
请幼儿自己在工作表上计划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5、集体交流:介绍自己的十分钟安排情况,并说明这样安排的合理性。
6、观看小学生代表介绍怎样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录像。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懂得了合理和计划安排时间的方法,而且发现合理利用时间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有条理地做好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早晨起床后到上幼儿园这段时间的安排、晚饭后到睡觉的这段时间安排、周末的时间安排等等都可以好好计划一下,看怎样计划最合理,最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广告是一种很有用的宣传方法和手段,设计这节人文科技课让小朋友学着看懂别人的广告宣传,也要让孩子们学着自己去宣传。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创编和学说电视广告语,使幼儿了解关于广告的小常识(如用处功能性)并培养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用简练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画面表达自己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 自制电视模型及电视屏幕,彩装、彩纸等。
2、 准备一封阿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组金龟子姐姐的来信。
3、 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回忆、发现哪些地方有广告及了解一些广告语。
四、活动过程:
1、故作神秘地拿出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北京市中科院部幼儿园大三班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金龟子姐姐。最近金龟子姐姐遇到一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忙,这个难题就是“大风车”的广告,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认识“大风车”,喜欢“大风车”,我们想为“大风车”栏目设计一个广告,听说你们大三班的小朋友很聪明,那请你们帮帮我,好吗?谢谢你们,再见!
2、谈话:
(1)师:你们见过广告吗?在哪些地方见过?师:你们喜欢这些广告吗?幼儿回答。
(2)出示电视机模型,请小朋友看几个广告。(这几个广告是鼓励设计的,有画面有语言)
师:这几个广告都告诉我们产品的什么(启发幼儿说出产品的名称,用处,功能等)
师:广告的`用处可真好。我们看了广告,就知道了产品的名称,用处、功能。
(3)师:小朋友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广告用语?(启发幼儿说出他们听到看到的广告语)
师总结:对,广告里的话不仅简短,顺口,还能把产品的名字,特点,用途等告诉我们,但是广告并不是只可以宣传产品,还可以宣传别的,比如小朋友喜欢的“大风车”栏目
也可以用广告来宣传的。
3、以帮助金龟子姐姐的联式,请幼儿自己绘画、创编电视广告
(1)师:今天请小朋友帮金龟子姐姐,自己创编一个广告,让别的小朋友也了解“大风车”,喜欢“大风车”。下面就把你们想要,告诉他们的画出来吧。
让幼儿选择感兴趣内容设计画面,鼓励他们用多种绘画,技巧,教师在一边辅导。
(2)让幼儿自己评比选出1-2种广告,给中央电视台组金龟子姐姐回信,并把广告寄出。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01-13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6-29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06-29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4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10-31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3-22
大班社会教案07-19
关于大班社会教案12-31
大班社会教案[集合]07-28
【精】大班社会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