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教案

时间:2024-06-19 06:34:4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分数除法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除法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分数除法教案模板汇总10篇

分数除法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2/5。

  (2)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3/8。

  (3)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1/3。

  (4)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1/5。

  2、找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2/5。

  (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3/8。

  (3)男生人数的1/3恰好和女生同样多。

  3、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水分占体重的4/5,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解答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即: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又如何解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一个儿童体内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体重的4/5。这个儿童体重有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共同画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分析数量关系式

  提问:根据水份占体重的4/5,可以得到什么数量关系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例1和复习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相同,因此单位1相同,数量关系式也相同,都是把体重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进一步完善。

  提问:根据题目的条件,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一题的数量关系式: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现在已知体内水分的重量,要求儿童体重有多少千克,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引导学生说出用方程解答。)

  让学生试列方程,并说出方程表示的意义。

  让学生把方程解完,并写上答案。

  出示教材的检验,提问:要检验儿童的体重是不是正确,应该怎样做?(用求出的.体重乘4/5,看看是不是等于水分的千克数。)

  2、比较。

  提问:我们再把例1与复习题比较,看看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整理出:

  (1)看作单位1的数量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

  (2)复习题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例1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

  (3)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相同,所以这两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确定是用乘法解还是方程解。

  三、巩固练习

  1、做书P34做一做

  要求学生先按照题目中的想说出想的过程,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订正时要说一说是按照什么来列方程的。

  2、做练习九第1题。

  先让学生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

  四、小测:(略)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单位1已知用什么方法解答?未知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2题

  教后反思:学生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能找出关键句,并根据关键句说出相对的数量关系式。为孩子创造做数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获取新知识,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发展。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同时又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的目的。

  再根据题目的条件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来解答;并学会了怎样验算。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更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结论仅是一个终结点,而探究结论、揭示结论的过程则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线、面、体,在探究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学生很可能获得超出结论自身的价值的若干倍的数学知识。

  小测:列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学生9人,正好占全班人数的1/5,全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克,这瓶油重多少克?(用方程)

  小测:列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学生9人,正好占全班人数的1/5,全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克,这瓶油重多少克?(用方程)

分数除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24÷4+16×5-37 46+50×[(900-90)÷9]

  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教学实施

  (5)分析运算顺序。

  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分别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并说明运算顺序。全班同学各自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2.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3.变式练习。

  学生可以先讨论怎样计算,再明确顺序进行计算。

  老师说明:一般情况下,在分数、小数混合的式子里,通常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思维训练

  1.D 2.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33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

  (1)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算式里,如果只

  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

  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2)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既

  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

  例3以吃药片为题材,通过解决问题,引出涉及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看到已经掌握的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例3下面的“做一做”是需要用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堂设计说明

  1.加强意义理解,加强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分数乘法的联系,加强复习,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自主探索。

  2.通过解决问题,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例3时,可以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出示例题后,可以让学生先说出已知条件与问题,再说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可以从问题入手想,也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列出综合算式后,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3.注重直观操作,渗透数学的思想和学习方法。

  直观操作——主要体现在计算方法的理解过程中。在例题教学和习题练习中,关注学困生的情况,需要多次演示,强化数量关系的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数除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根据方程

  X×1/5=30

  编一道应用题吗?

  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预习

  整理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解:设操场有X人参加活动。

分数除法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理解整数除以分数,总结法则,正确计算。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2、难点是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口算下面各题:

  1323843151×3 × × × ×6 × 543839412115

  二、探索新知

  1、认真阅读,仔细观察例1,想一想左右两边的题组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

  右边的题组是怎样得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右边的两个分数除法算式是怎样求出得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3、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4、阅读例2题目,自己拿出一张纸试着折一折,涂一涂,看你能够想到几种不同的折法?

  对照不同的折法,列式计算,注意它们的计算过程以及算理。

  5、比较例2出现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异同?你觉得哪种算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例2的第二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并用折纸来验证自己算对了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自己的折纸实验和算式,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要如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下面各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6115559÷3 ÷3 ÷20 ÷5 ÷10 ÷6 72168313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P32练习八第1、2题;2、拓展提高:P32练习八第3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分数除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9~50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1页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学生说题意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做练一练第2题。

  启发: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为什么要列方程解答?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1、3、4题。

  板书设计:(略)

分数除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复习与准备

  1、爸爸的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体内水份的`质量占小明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多少千克水份?

  (3)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活动二:出示例1

  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2、要求小明的体重应该知道什么条件?为什么?

  3、以知小明体内有水份28千克,要求小明的体重,需用到哪个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5、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略)

  1、要求学生自己做第二问

  (1)、要求画图分析

  (2)、与第一问比有什么不同?

  (3)、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

  小结:

  活动三:巩固练习

  1、38页做一做

  2、40页1、2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知识目标:

  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

  6÷=÷=÷=÷=

  2÷=÷=÷=÷=

  通过提问,全班订正,导入新课。并评价。

  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题目。

  3x=x=10x=25x=

  提问学生解方程的规律,并指名说一说第一小题的解法。

  其它题目独立作,全班订正。

  三、课本第三题

  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

  四、第四题

  1、先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小组间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除以真分数商大于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除以1商等于整数

  除以假分数商小于整数

分数除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分数的倒数。

  二、新课

  1、教学例3

  提问:按照题意应该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

  想一想:分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回答计算步骤,教师板书)÷=×==3

  教师: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跟整数除以分数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总结:(整数除以分数,被除数不变,把除法转化成乘法,也就是转化成乘原分数的倒数。分数除以分数,也是被除数不变,把除以分数转化成乘除数的'倒数。)也就是:(教师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学生看书P29读法则。

  教学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

  做完后让学生进行对比,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第一题是乘整数的倒数,第2、3题是乘分数的倒数。)

  教师提问:整数能否看成分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教师:前面学过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否统一成一个法则呢?(可以,这就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教师板书)

  学生看书P30并读统一的法则。

  三、巩固练习

  1、做P30例4前面的做一做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法则。

  2、做练习八第5题第1行的小题。第6题的前两栏的题目。

  3、做第7题。注意引导学生列式,(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文字题。用除法计算。)

  4、做练习八的第8题。

  学生做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5、做练习八第9题。

  做题前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千米等于多少米?1 吨等于多少千克?1小时等于多少分?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做练习八第10题。教师让学生独立审题,然后提问:这题求什么?分析以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先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然后指出:分数除法法则是除法普遍适用的法则。

  五、作业

  练习八第5题第2行的小题,第6题的第3、4栏小题。

分数除法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能用解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2、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

  3、选择用除法计算借助线段图的动能理清思路

  板书:

  二、尝试解决

  1、试一试第1题

  板书:

  解:设踢足球的有x人。

  4/9x=4x=9

  或4÷4/9=9

  2、试一试,第1题(2)板书:

  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后,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可能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用方程和除法计算两种方法,板演在黑板上

  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列方程解决,也可以用分数除法解决

  集体纠正

  学生独立解方程

  捐名板演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集体纠正

  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引领学生做好分析理清思路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讲清解题的思路

  巩固学生用方程计算的方法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9×1/3=3(人)

  三、练一练

  1、解方程:

  1/5x=73/4x=4

  5/8x=1/123/8x=1

  2、解决问题

  让学生先弄清“八折8/10,可利用方程法解,术法作基本要求”

  3、解决练一练,第3、题

  板书:

  解:设妈妈的身高是xcm15/16x=150

  X=160或

  150×15/16x=160

  解:设鹅的孵化期是x天

  14/15x=28或x=30

  28÷14/15或x=30天

  的意思,即现价是原价也可用算术法解,算术法作基本要求

  学生独立解决

  或用算术法解决问题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纠正

  引导学会寻找有用的数字信息

  结合鸡、鸭、鹅孵化期的长短为学生创设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2/9=6

  x=6÷2/9

  x=6×9/2

  x=27

分数除法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材第31、第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

  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3.解答应用题。

  投影出示:小明步行2小时走了6千米。他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学生计算后,说出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二教学实施

  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除数是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1.出示例2。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解决呢?(算出每人的速度各是多少,再比较大小)

  (2)列式。

  提问:怎样求小明的速度和小红的速度?

  引导学生利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个关系式列式。

  了2千米”。

  提问:1小时行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

  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4.归纳方法。

  老师:观察比较例2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你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的第1、2、3题。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思维训练

  练习七

  板书设计

  3.分数除以分数

  4.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当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当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

  除数;当除数为1时,商等于被除数。另外,0除以任何数都为0。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根据已有的数量关系,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在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例3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这是一个难点。教材以比较小明、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引导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数量关系列出两个除法算式。算式列出后,请同学们估一估结果是多少,是比被除数2大还是小,然后想办法进行验证,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为发现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留下悬念。另外,例2的设计体现了一种转化的思想。将“图”与“式”相对照进行解释、分析、说理,使学生在讲述算理的过程中,感受到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便捷性、科学性。

  课堂设计说明

  1.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一点点进行分析、说理,学生很自然就理解到要乘除数的倒数。因为有线段图辅助,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算理。

  2.渗透思想,明确结构。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计算教学更是如此,每个新内容都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都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所以每次新课内容都不能把它看作一个孤立的内容。

【分数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除法二》教案06-2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03-03

分数与除法教案(汇编15篇)01-19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04-04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04-11

有关分数除法教案模板集合9篇04-12

关于分数除法教案模板汇总六篇04-08

关于分数除法教案范文汇总十篇09-30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数学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