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案

时间:2024-06-13 21:48:2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数的意义教案汇编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意义教案汇编15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1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 )元 1分米=( )米 2角=( )元

  1厘米=( )米 1分=( )元 1毫米=( )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 读作: 零点零五 0.48 读作: 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1/100 ;0.05元是5分,是5个1/100 ,也就是1元的 5/100。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48/100 。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 1/100米, 1/100米可以写成0.01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比较: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百分之几)

  三、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1、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

  看着图形将1/10和1/100 写成小数。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1/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29/1000 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B、 进一步体会读法:0.001 读作 : 零点零零一

  0.029 读作 : 零点零二九

  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学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小数的意义教案2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第16题,练习九第14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人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复习重点: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05。381。40。20。156800。58。50。21。250。83。910

  3。91。30。630。90。170。42.填表。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10。395

  2。047

  0。9292

  二、复习指导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1)填空。①6。53表示()②6。50。3表示()

  ③8。40。4表示()④8。44表示()(2)思考并回答。

  ①小数乘以整数以及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各是什么?②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是什么?2.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下面各题。(指4名学生板演。)0。677。50。1250。241。890。547。10。125

  ①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点小数点时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怎么办?

  ②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3)由学生小结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3题: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350。20xx。1-0。9091。30。03

  0。78+5。4366。5090。2718。114+9。987589。76160。2532。50。680。95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取积、商的近似值,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出结果,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4题:一个纺织厂平均每小时生产棉纱927。5千克。如果每千克棉纱织布7。2米,这个厂每小时生产的棉纱可以织多少米布?

  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四、作业

  练习九第1、2题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算法。(第7、8题,练习九第57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除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复习重点: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正确率及熟练程度。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练习九第5题:4。5+1。50。75+0。250。25+3。1+1。752。541-0。63

  10-1。8-2。20。46280。1254。80。20。50。71。42。430

  0。30。152根据学生情况限时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第7题。5。519。50。124。078。6+9。12524。842。7-7。3532。342。10。14

  (1)看题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2)学生独立计算。(指4名学生板演。)(3)集体订正。

  2.P。34页的第7题:先想想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再计算。(1)学生看题说一说每题应该怎样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2)学生独立简算。(指4名学生板演。)(3)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6题。学生独立进行简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每一题是根据什么简算的。

  2.练习九第8题:下面是某学校买球的发货票,请你把空格填满。数量单位单价总价

  篮球只78。6元

  排球3只145。20元

  总计金额302。40元

  (1)首先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填出篮球的个数、总价和排球的单价?并选代表发言。(2)学生填写,教师巡视。

  (3)集体订正。

  四、攻破难题

  1.练习九第9题:小华在计算3。6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此题先考虑正确商是多少,题中告诉由于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那么正确商应为2。4。再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被除数3。6除以商2。4,得到除数是1。5。

  2.练习九第9题: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电动游戏场乘飞机。买票时小明付出20元钱,找回了8元。游戏场的学生票价是成人的'一半,算一算学生票和成人票的票价各是多少钱?

  分析与解:先求出小明和爸爸买票一共花了多少钱,然后考虑,学生票价是成人的一半也就是说一章成人票价等于两张学生的票价。因此,小明和爸爸一共花了3张学生票价的钱。解法为:

  (20-8)(2+1)=4(元)学生票42=8(元)成人票五、作业

  练习九第6题、思考题。

小数的意义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发言。)

  (师板书:0.1——1/10 0.01——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谈话: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0.25 25/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

  (2)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教材51的图),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2)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课后反思

  兴趣是儿童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执着地探索。因此本课开始,就利用出示情景窗一,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小数意义地学习做了准备。

  同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操作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知识,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互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启迪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课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课中,鼓励学生从一位小数迁移类推得到两位小数;在概括出两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再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猜测和验证,从而有效地渗透数学抽象化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数的意义教案4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知识为明线,以数学思想为暗线的教学过程:

  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教师测量情境,让学生感知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我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小数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并检测学生对小数的认知程度。

  2.在数形结合中自主探究小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在汇报交流中逐渐明晰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找准起点,促进知识的迁移。

  小数的意义借助分数来掌握,必须经历感悟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运用迁移的方法去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小数,你能把这些小数分一分类吗?(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2.导入新课。

  师:展示学生分类的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根据同学们这种分类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

  1.了解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黑板等物体的边长。(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分组汇报)

  (2)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测量。如果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求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学生可能感到很困惑,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分数表示)

  (3)教师小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因为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小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①课件出示米尺图。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指一指每一份所对应的位置。

  ②根据分数的意义,1分米=米,米也可以用0.1米表示。(板书:1分米 米 0.1米)

  ③启发学生:(指3分米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3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引导学生说出:3分米 米 0.3米)

  ④(指7分米处)你们能说一说这里用整数、分数、小数分别怎么表示吗?(引导学生说出:7分米 米

  0.7米)

  ⑤从前面的学习过程中,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形式。

  生2:我发现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⑥教师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①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课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3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7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教师出示的习题进行分组讨论。(指名回答,并板书:1厘米 米 0.01米3厘米 米 0.03米 7厘米 米 0.07米)

  (3)认识三位小数。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

小数的意义教案5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并将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现实情境,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解释1.11元、1.11米是什么意思,认识到0.1与,0.01与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为探究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2.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究小数意义的活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 正方形纸 水彩笔 直尺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课件出示商品的价格标签)

  2.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因为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作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预设 生1:测量身高时,我的身高是1.42米。

  生2:跳远比赛时,我的成绩是2.1米。

  ……

  3.过渡:生活中有很多小数,教材中也举了一些例子,请同学们翻到教材2页,自己读一读。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价格引入小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

  1.做一做,说一说。

  (1)课件出示教材附页1中的图片,根据所给的图片做一做,说一说,1.11元和1.11米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2)全班交流:1.11元是1元1角1分,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1元,1分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01元。

  1.11米是1米1分米1厘米,1分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0.1米,1厘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0.01米。

  2.画一画,涂一涂。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学生操作: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并想一想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学生展示操作成果并汇报)

  师: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看成“1”,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比较一下“1”和“0.1”的大小,“1”里面有几个“0.1”?

  预设 生:1比0.1大,1里面有10个0.1。

  (2)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

  ①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独立完成。

  ②汇报交流。

小数的意义教案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10210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明搬新家了,家里需要一张新书桌,妈妈让小明自己到商店挑选,但是要记录下所选书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接到任务后,小明邀请好朋友晓红一起来到商店。我们看一看他们所选的书桌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

  (评析:开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新知探索:

  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①从长5分米,宽4分米这两个信息中你们了解到什么?

  ②**的要求是用米作单位,5分米、4分米究竟是多少米呢?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想一想。

  ③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分数5/10米表示。

  (评析: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信息,学习分析信息获取知识,又巧妙实现了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移。)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的长度,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5/10米表示。

  除了用5/10米表示以外,还可以用0.5米来表示。

  请学生仔细看,0.5米是怎样写的?读作:零点五

  ④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课件演示同上)

  ⑤7分米呢?学生回答后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填完后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填?

  ⑥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9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9/10米

  0.1米 0.3米 0.7米 0.9米

  仔细观察:你发现分数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什么?零点几就表示什么?

  ⑦动手操作: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2/10,再用小数表示出来。

  再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0.6。

  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际。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结:小数是在人们实际测量和计算的需要中产生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课件介绍古代数学家刘徽)

  (评析:教师适时的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小明和晓红选完书桌后又在商店里转了转,看到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你们能用小数表示出圆珠笔和笔记本各是多少元吗?

  ①学生自主探究,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②学生汇报,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1元2角还可以写成 1.2元 读作: 一点二

  3元5角还可以写成 3.5元 读作: 三点五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是几点几元。

  ③观察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

  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今天学的0.5、0.4、1.2和3.5都是小数。

  ④任意写出几个小数,在小组中读一读。

  全班交流时指名说一说整数部分是几?分数部分是几?

  (评析: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探索性学习是当前数学教师所探索的问题。本段教学在这方面做了较好的展示,学生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学生的交流与教师的适时引导交相辉映,将探究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三、应用反思:

  1、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还看到很多食品。(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你能用元作单位表示出这些食品的价格吗?

  2、他们还看到有的商品是这样表示价格的。(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四题。)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不仅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桌,而且还学会了一个数学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题。

  (评析:练习的设计始终使学生处在生活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后延伸:

  小数在我们生活、生产中处处可以用到,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评: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教师从课一开始就创设小明、晓红逛商店这一生活情境,而且这一情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兴致勃勃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3、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节课在充分发掘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念。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交流、探究中去思考、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小数的意义教案7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2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昨天去逛了下超市,买了些东西,但是在付款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今天把遇到的问题带来了,希望你们能够帮我解决,好吗?

  生:好。

  2.我们先来看看老师都买了什么?(课件播放常见物品的价格。)

  铅笔:元一支圆珠笔:元一支

  猪肉:元一斤黄瓜:元一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都不是整元数。(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依次读出:零点一、一点一一、九点五、五点九六。

  师:大家知道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吗?

  生:......

  2.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可以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生:身高体重跳高跳远

  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认识,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

  1.一位小数的意义

  a.那么多的小数,我们今天就从开始入手研究。

  b.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单元角米分米网格图

  c.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d.思考:我们选用的图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表示?

  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角,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分米,米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

  生:......

  2.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究,你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a.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单元分米厘米网格图

  b.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c.思考: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分,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0米,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

  3.三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小数我们写的完吗?其实呀,小数的位数越多就分的越细。

  大家刚刚还记得老师去超市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三、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表示成分数吗?可以表示成小数吗?

  学生:分别是和。

  教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分数小数互化游戏。(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游戏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探究结果报告。

  教师:通过刚才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1.像、这些小数叫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像、这些小数叫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像、25这些小数叫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四、教师小结。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五、课外拓展。

  分享最美数字

小数的意义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②理解小数的意义。

  ③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独立学习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二、协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2)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三、达标训练

  1、填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2)10个0.1是(),10个0.01是()。

  (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4)千分位在小数点()边第()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2、读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 8.005 6600.506 88.188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七点七零七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零点九一八五十三点三五三

  布置作业:教材P55页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十分之一———————————————— 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意义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降法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一)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个( )

  2.1.2里面含有12个( )

  3.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十分之一

  (二)列竖式计算2145÷15

  二、指导探究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演示:小数除法的意义)

  板书课题:小数除法的意义

  2.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小数除法的意义)

  (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练习

  68.8÷4 85.44÷16

  三、质疑小结

  (一)教师提问

  1.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2.今天学习的除法与过去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与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将课题补充完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二)组织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质题答疑.

  四、反馈练习

  (一)列竖式计算(分组完成)

  42.84÷7 67.5÷15 289.8÷18 79.2÷6

  (二)列式计算.

  1.两个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应用题

  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3.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多少公顷?

  五、课后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

  42.21÷18 6.6÷4 37.5÷6 15.36÷12

小数的意义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2、利用直观的图片,建构小数和分数的联系,经历小数意义的归纳过程,学会小数之间的转换。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展示一根绳子)猜猜它有多长?

  生猜:1米……

  师:要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生:量一量。

  师:谁愿意来测量一下它的长度?

  两名学生合作测量。

  师:把你们测量的结果汇报一下。

  生:一米。

  师:刚才谁猜对了?大家的眼力真不错,很会观察,下面加大难度,你能猜一猜课桌面的宽吗?

  生猜并测量验证。

  师:通过测量我们发现,绳子的长度是1米,课桌面的宽度是41厘米,那么课桌面的宽度仍用“米”做单位,还能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用整数了?

  生汇报

  师:也就是说,在进行测量时,如果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要用其他的数来表示,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板书:小数)

  师:那你们说说在哪些地方还见过小数。

  生汇报

  师:看来小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真是不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意义”。(补充板书)

  二、探索交流,建构新识:

  (一)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1.师:请同学们任意说一个小数。

  生汇报师板书

  师:那老师也来写几个。

  0.1 0.01

  师: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写什么?

  生:0.001

  师:同学们真的是很会推理。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数的`意义,那我们就从0.1开始研究好不好,那0.1的意义你知道吗?它表示什么?

  生汇报

  师:对于0.1同学们都有不同的认识。老师带来了一个正方形,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表示1的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

  师: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分一分并用阴影涂色表示出0.1。老师看哪些同学的速度最快。

  3.生展示、汇报

  展示若干组学生的画法。

  (编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示出了0.1那么大小。

  生:1号;3号;2号;4号。

  师:到底哪位同学的表示出了0.1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这个纸杯的售价为0.1元,如果你是顾客,你应该付给售货员多少钱?(1角)。明明是0.1元,为什么你要付1角钱呢?(生汇报:0.1元就是1角)师出示课件。那一角钱还可以用()/()元(生汇报)

  师:1角=元,1角=0.1元,那元和0.1元是什么关系?看来,0.1=。

  师:现在我们再来回头看刚才几位同学的作品,哪位同学的涂色部分表示出了0.1?(生汇报:3号和4号。)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来理顺一下。(出示课件)一个正方形用1表示,要想表示0.1我们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涂出来就是0.1。

  师:那现在谁来说说0.1到底表示什么?

  生汇报师小结:说简单点0.1就表示。(板书)

  师:涂色部分为0.1那空白部分用哪个小数表示呢?

  生汇报:0.9。

  师:怎么看出0.9的?

  生汇报

  师:那0.9表示什么?()0.9里面有几个0.1?(9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把0.1和0.9合在一起是多少?

  生:1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1里面有(10)个0.1。(板书)

  4.再涂1块能看到哪两个小数?

  生:0.2、0.8。

  师:他们的分数朋友分别是谁?(生汇报师板书),把它们合在一起是多少?(1)

  师:(指板书)仔细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小数点后有一位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分母都是10、都是十分之几……

  师:那我们就可以说一位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板书)

  (出示课件)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就是说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这就是我们认识的一位小数。

  (二)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1.师手指0.01,0.01表示什么呢?如果还是把这张纸看做1,要找出0.01你会怎么做?

  同桌交流讨论。

  生汇报: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一份。

  预设:如果学生有分歧,可用一元和一分的关系来验证帮助学生理解。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正确,我们要想在正方形中找到0.01,就要先把这个正方形(出示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

  师:0.01就表示。还看到了哪个小数?

  生:0.99。

  师:0.99里面有几个0.01。

  生:99个。

  师:把他们合起来是多少?那1里面有多少个0.01?(100个)师板书

  2.如何表示0.25呢?

  生汇报

  师:还能想到哪个小数?他们的分数朋友分别是谁?

  生:0.75,分数朋友:

  3.(拿出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纸)请你在方格纸上创造一个新的小数,再同桌间说一说这个小数表示什么意思,看到这个小数,你又想到了那个小数?

  4.师提问:

  (1)你涂了哪个小数?

  生汇报。

  师:猜一猜他涂了几格,还能找到另外一个小数吗?

  (2)你涂了几格?谁能知道他写的是哪个小数?

  5.师:(指板书)刚才我们研究的小数都有什么特点?他们都表示什么?

  生汇报师小结板书:两位小数表示的就是百分之几。(出示课件)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就是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

  (三)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那0.001是几位小数?(三位小数)。那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生:它表示千分之几。(师板书)

  师:那它的分数朋友是多少?()

  师:那0.237表示什么?它的分数朋友是谁?

  生:

  师:小数是多少?

  生汇报

  2.师:谁能找一个大一点的三位小数?

  生:0.999 =

  师:要在正方形纸上涂上0.999会有什么感觉?

  生汇报

  如果再涂多少就涂满了?(0.001)

  师:那也就是说(1000)个0.001是1。

  师小结:三位小数表示的就是千分之几。(出示课件)其中的一份,就是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就是说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3.延伸:师:那如果把1平均分成10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几位小数表示?(四位小数)。把1平均分成100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几位小数表示?(五位小数)

  ……

  师:看来同学们的类推能力都很强,能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四)提炼小数意义

  1.请同学们回想刚才的学习过程,说一说小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生汇报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课件出示)。其实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2.思考:(课件出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那这几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老师把正方体看做1的话,你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吗?

  0.1里面有多少个0.01?0.01里面有多少个0.001?也就是说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师:大家回答的都不错,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小数在产生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历史。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

  三、巩固内化:

  师:今天有关小数的知识大家都学会了吗?那接下来咱们做几道题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好不好?

  出示课件练习题。

  1、填一填。

  2、填上合适的数。

  四、回顾反思:

  1.师:一节课就快要结束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出示课件)

  2.自我评价:如果最好的表现是1,最不好的表现用0表示,你打算用什么数来表示自己的表现?

  3.最后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段话--小知识:人类对自己大脑的利用水平却极低,普通人只利用了大脑的百分之二(0.02)到百分之五(0.05)左右,就连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只利用了大脑的十分之一(0.1)。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去畅游我们的数学王国。

小数的意义教案11

  一、再现旧知,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请把下列各数分类。相信你一定很棒。

  0 7.523 6.8 69 101 1.25 384 0.001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教师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小组交流,自我梳理。

  回想一下,你学过小数的哪些知识?与之相应的整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整理知识时要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三、全班交流,构建成网。

  1、班内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整理板书:

  整数 小数

  意义

  (0和自然数的统称…… )←----------→(表示一个数的…… )

  计数单位

  (……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读写法

  (从高位…… )←------------→(整数部分……)

  比较大小

  (先比较最高位……)←------------→(先比较整数部分……)

  运算定律

  (a+b=b+a…… )←------------→(a+b=b+a…… )

  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后来板书)教师小结。

  2、教师谈话:小数意义与整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那么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①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

  2.85+1.08 2.7+1.85 21.09—4.89 13—8.87

  独立计算,班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完成上面的板书)

  ②课件出示:先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12.25+36+7.75 13.05+12.38—4.05

  5.6—0.71—0.29 19.65—(3.98+6.65)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一) 填空

  1、由7个0.1、3个0.001和5个1组成的数是( ),读作( )。

  2、一个数缩小100倍是0.8,这个数是( )

  3、将下列各数按顺序排列。

  ①0.58 0.85 0.085 0.058 0.8 0.805

  ( )<( )<( ) <( )<( )<( )

  ②0.91米 1.0米 10.1米 87厘米 0.69米 9分米

  ( )>( )> ( ) >( )>( )>( )

  4、把一个4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是5.690,这个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5、96.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4.60和4.6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等。( )

  2、小数都比整数小。( )

  3、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 )

  4、0.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0.960。( )

  5、把0.96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

  (三)选一选。

  1、把48.5 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

  ①1/10②1/100③1/1000

  2、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① 2430 ②2.043 ③2.430

  3、6.5时是6时( )分

  ① 5 ②50 ③30

  4、大于0.2而小于0.3的小数有( )

  ①只有0.29 ②没有 ③无数个

  5、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8, 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① 18.808 ②80.808 ③8.088

  (四)动脑思考。

  □0.□9,在□里填数,使其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②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

  ③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板书设计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 、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

  1、做期末复习第8题(1)、(2)、(3)。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说一说0.5、0.023的意义。

  (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问: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1)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2)填空。

  0.1里面有( )个0.01。 10个0.001是( )。

  10个0.1是( )。 0.1里有( )个0.01。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100 8.7100 14.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 13.121

  ①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②问:做题时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2、做期末复习第9题,第1竖行两题。

  (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3、做期末复习第10题。

  (1)先把这些数排列起来,找出最大、最小数,并和其他数一起,写好序号。

  0.1 0.012 0.102 0.12 0.021

  (2)按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期末复习第8题(4)、(5)。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2、练习。

  (1)把1.8扩大100倍是( )。( )扩大1000倍是6.21。

  (2)把( )缩小100倍是0.021。( )缩小1000倍是6.21。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0.834 2.786 3.895

  (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460000000 718960000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

  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67100209500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4、做期末复习第9题剩下的两题。

  (1)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

  (2)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

  了。

  5、做期末复习第11题。

  学生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作业设计】

  1、0.45表示( )。

  2、把6.956 6.965 6.659 9.665 5.669 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

  3、把67120986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是( )亿。

  4、在○里填“”、“”或“=”。

  16.36○16.63 0.36万○3600

  0.97○1.01 0.23亿○2100万

  5、1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76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多少千克?

  100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多少千克?

小数的意义教案13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五、作业:

  第5页1-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 ?分 分 分 数位

  位 位 位

  整数部分 小数点小数部分

小数的意义教案14

  教学目标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

  28×2 28×2 28×02 28÷2

  25×5 25×5 25×05 25÷05

  12×4 12×4 012×04 012÷04

  2思考:

  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整理:

  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讨论完成下表: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为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因数扩大了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多少倍。)

  (2)根据4×25=100,75×52=3900,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①04×25=(1);②0075×052=(0039)。

  提问:

  ①式中的因数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没有小数部分?②式中的因数共有五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三位小数?(因为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是零,根据小数的性质被划掉。)

  (3)计算并验算:

  67×75= 836×25= 125×24=

  订正后回答:

  067×75= 836×025= 0125×24=

  小结: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讨论得出:

  相同点: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

  不同点:小数乘法,还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口算:

  08×4= 4×08= 005×20= 20×005=

  003×9= 9×003= 19×5= 5×19=

  观察上面的算式:谁的积大于被乘数?谁的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被乘数。)

  练习:在下题的○中填上>,<或=。

  ①16×12○16; ②14×0○14;

  ③024×5○024; ④37×21○37;

  ⑤0×7○0; ⑥0×28○0。

  上述规律对于⑤,⑥两题为什么不灵了?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乘数不为零时”。)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并验算(P34:6):

  189÷054= 71÷0125= 051÷022=

  计算后订正,提问:

  ①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了几倍,被除数也扩大几倍。)

  ②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数除法需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

  (2)口算:

  42÷06= 15÷5= 32÷08= 2÷4=

  哪些算式的商大于被除数?哪些算式的商小于被除数?为什么?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练习: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30÷06○30 18÷9○18 0÷02○0

  36÷4○36 27÷03○27 0÷12○0

  上述规律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除数不为0时”。)

  (三)综合练习

  1口算:

  3978×1= 36÷36= 287×0=

  1×056= 78÷1= 0÷287=

  “1”与“0”有什么特性?

  2计算并求近似值:P35:2。

  小结:怎样取积、差、和、商的近似值?(先算出积、差、和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然后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3作业:P35:1,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对整数和小数的乘除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填表的形式,学生明确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识同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通过练习,进一步完善了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

  4×25=100

  75×52=3900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小数的意义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识别小数,正确读写小数

  2 、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去过)。大家看看这些物品的标价,

  (多媒体展示)

  像48、25、0、6、1、5、这样的数你们见过吗?(见过)。它们有个什么特点呢?(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

  生:都有个小圆点。

  师:真聪明,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来,一起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你们别看小数点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把小数点分成了两部分。

  师: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就写在整数部分个位的右下角的位置。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试读小数师:你们见过小数,那你们会读吗?(同桌试读)

  7。56 11。11 129。29

  9。05 500。50 1005。007

  2、总结小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由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的读法学生可能读得不准确,学生在试读的过程中,老师了解情况,反馈时及时加以纠正,最后小结,给学生以准确的读法)

  3、写小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六点七八、零点四九、一百五十点六零

  4、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同学已经会读写小数了,那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师放课件,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里不要求学生尽全尽美地回答,只要学生能提到点自上,就说明他对于小数价格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

  5、同学们现在翻开书本第88页,把表填一填,填完后,师指名学生想报一报哪种商品的价格。

  6、练习价格之间的转换:

  (5。36)元=()元()角()分(109。06)元=()元()角()分

  (10)元(8)角(2)分=()元(79)元(9)角(9)分=()元

  7.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同学在干什么?(生答:量身高)

  二、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只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你们知道一米有多长吗?用手比画一下,一分米呢?

  1.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师: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请学生回答)

  师:对了,1分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米写成小数是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3分米=米=0。3米

  学生练习分米和米的转换。(口述)

  2、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师:同学们,1厘米有多长呢,笔画一下,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0的米尺

  师:现在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

  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

  多媒体展示:1厘米=米=0。01米

  师: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03米)

  多媒体展示:3厘米=米=0。03米

  师:我们出个有点难度的,那18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0。18米)

  板书:18厘米=0。18米

  学生练习米和厘米的转化。(口述)

  3、学生交流,探索规律。

  像0、1、0、3中的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小数点后面含有一位数),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像0、03、0、18小数点后面含有两个数字,这样的小数是两位小数。

  想一想:什么样的分数能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什么样的分数能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同桌讨论)

  回答前问。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完成89页做一做。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76、42读作七十六点()

  ②7厘米用小数表示为0。7米()

  ③5角用小数表示为0。5()

  2、填单位名称。

  8.47元=8()4()7()2.39米=2()3()9()

  20.06元=20()0()6()0.84米=0()8()4()

  2、把日记里的数据改成用小数表示

  叮铃铃!我要迟到了!我赶紧从2米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用2分米长的牙刷刷完牙,迅速洗把脸。到校门口商店买了一个6角钱的鸡蛋和1元5角的面包后,飞奔到教室。

  4、仔细看图,说说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为什么?

  (四)、知识拓展

  1、除了在价格多少,长度多少上,我们可以用到小数,你们还是什么哪里见过小数?(生答)播放多媒体小数的用述。

  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不能用小数吗?

  表示人的数量,植物、动物,物品等的数量时不能用小数。

  2、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数,为了表示小数,就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放低一格。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

  现在,有一部分国家用小圆点“ 。”表示小数点,还有一部分国家用逗号“,”表示小数点。

  总结: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48、25、 0、6、 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48 、 25

  整数部分o(小数点)小数部分

【小数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小数的意义教案10-20

《小数的意义》教案09-06

《小数的意义》教案范文06-21

《小数的意义》的优秀教案05-06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教案08-16

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12-24

小数的意义教案精选15篇02-17

小数的意义教案(合集15篇)03-16

小数的意义教案(汇编15篇)01-24

小数的意义教案【常用1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