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12-30 19:00:5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15篇)

小学数学教案1

  一、充分体现数学探究型课型的特点。

  本节课我按照游戏操作引入——产生问题——猜想——验证——推广运用这一主线组织教学的。让学生在行动中生问题,由问题生猜想,由猜想生价值。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自主探索过程,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一些课后的练习不能在这堂课中解决,但是我认为是很值得的,我们不光是获得结论,更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思维得到发展。

  二、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我比较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形成师生互动,同时还注重用激励式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3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3—35页中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我主要是从下面几个环节展开教学的。

  1、复习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共同回忆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实际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它们的基本原理一样,只是所处的运算不同。我在教学中,就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自主探究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还进行了诸如“2×5,25×4,125×8,20×5,……”这样的口算题训练,其目的之一是通过这组口算题的练习,明确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乘法运算,而且积是整十或整百或整千数,为后面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奠定了基础,其目的之二是通过这一组乘法口算,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

  2、探究新知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这两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随后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刚刚学到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巩固练习主要穿插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之后,及时反馈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过程的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1、在推导规律的过程中,导课比较快主观上是时间紧张,可课后想想,实际上是引导不到位,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结果,有个别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

  2、教学语言还要注意精炼,有时还是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

  3、要注意多媒体运用和板书的有机结合。

  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小学数学教案2

  一、准备练习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二)口答,在□里填上适当的数.(说出依据)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三)小结引入

  我们运用一些运算定律或者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4

  1.82.58+1.81.42

  1.观察算式特点

  2.学生试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第一种方法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第二种方法只是根据一般的运算顺序)

  4.练习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对简算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三)思考题:填同一个数

  □-□+□+(□□□-□)=10

  四、课堂小结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目简便计算,但是应该随时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骤可以简算,能简算的,尽量使计算简便,不能简算的再按运算顺序计算.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二)新兴煤矿七月份产煤4.85万吨,八月份产煤5万吨,九月份产煤5.65万吨.平均每月产煤多少万吨?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会用较小面额的钱币去购物。

  3、教育学生懂得爱护人民币,珍惜人民币。

  4、增加学生生活常识,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他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初步的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份。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0元以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商店买东西吗?你买过什么?都用什么去买?(用钱去买)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那么,有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呢?(人民币)。

  对,在我们购物的时候,都会用到人民币。(板书:购物)

  二、认识、感受:

  (一) 认识人民币。

  1、问:小朋友,你都了解人民币的哪些知识?能说给我们听听吗?

  2、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人民币,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它们吗?

  3、下面,老师说人民币的面值,你们拿学具演示。

  小结:在人民币大家族里,有的钱币上有元,有的钱币上有角,还有的钱币上有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元、角、分)我们的人民币上有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二) 人民币的进率。

  1、换钱游戏:小朋友,我这儿有1元的纸币,想换你手中的角币,可以怎么换?请把想换的角币放在桌面上。(10张1角、2张5角、5张2角、1张5角5张1角、1张5角1张2角1张1角、1张5角2张2角1张1角)小朋友真能干,换的方法可真多,不管怎么拿,角币一共有10角。

  所以: 1元=10角

  2、我用1张1角的纸币来换你的1分硬币可以换几个?

  得到: 1角=10分

  3、小朋友们真能干,下面我们到银行去换换钱吧:

  5元能换( )张1元。

  2角能换( )张1角。

  5角能换( )张2角和( )张1角。

  (三)人民币的组合:

  小朋友们,你知道屏幕上有多少钱吗?

  ⑴4张1元

  ⑵2张2角

  ⑶1张5元、1张1元、1张5角、1元2角

  ⑷2张1元、2张2角、1张1角

  (四)购物游戏。

  1、 开学已经有5周了,学校门外文具店又购进一批文具。我们一块儿去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商店画面)谁来说说都有哪些文具?这么多漂亮的文具,你想买什么,就把钱拿出来给同桌小伙伴看。

  笑笑有1元钱,她可以买多少块橡皮。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3、买1个卷笔刀,还差多少元?

  4、想买1块橡皮,2支铅笔,1本练习本,1元钱够吗?你能拿出买这三种文具的钱吗?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买东西付钱时,可以把钱进行合理的组合。

  三、货币欣赏:

  小朋友,每种货币都有各自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货币吧。(介绍:韩国、泰国、美国、欧元、港币的货币)

  四、 总结。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尝试了有计划的购买商品。谁来评价一下自己这堂课的表现?

小学数学教案4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出示了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他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他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通过计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

  二、课标要求

  1、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并掌握高级体积单位与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体积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三、知识体系

  1、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容积单位间的进率与长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区别。

  3、高级体积单位语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四、核心内容与价值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内容是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于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不同单位的题作,能更好的运用不同的体积单位去表示不同大小的物品的体积,能很好的区别于以前的面积和长度单位,能很好的运用进率计算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学情分析

  1、从学生平时接触过得单位间的进率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脑中形成网络。在一个教学环节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2、在学生能很好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学习这一内容,能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的方法独立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行验证,,学生最终自己发现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3、本节内容学生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认知的障碍点是:不能区分开以前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在互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互化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转化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3、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经历数射线的形成过程,认识数射线及三个基本特征。

  2、能利用数射线的特征找相邻数,比大小等。

  3、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性,抽象性,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对数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数射线的形成过程,认识数射线的三个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感知到排队整齐的美感,初步渗透沿着直线排队比较整齐的方法。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排过队吗?我们来看看小花,小树的队伍。再欣赏一下,小朋友,大朋友的队伍。

  课件展示:小花的队伍,小树的队伍,小朋友,大学生,解放军的队伍;

  师:你知道他们排得整齐的小秘密吗?

  2、师:数宝宝们也想学他们的样子排队,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那今天我们就来给数宝宝排排队。(出示0—10的数字卡片)

  二、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积极性,力求能真正体会和理解数射线的基本特征。

  1、戴上小口罩把这些数宝宝读一读。

  2、把这些数宝宝按从小到大排一排。

  师:怎样才能让这些数宝宝们像小树,小朋友们一样排得整整齐齐呢?回忆一下刚才整齐的队伍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体会到沿着一条直的线排可以整齐。)

  师:在黑板上出示一条直直的线。师:现在就让数宝宝到线上来排队吧。

  认识起点,越往右,数越大。

  师:谁来排第一个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谁排在第一个?为什么?

  (小结:0是开始的地方,我们叫它起点,排在第一个。)

  三、引导学生体验到从小到大地排,从0往右数,越数越大。

  认识起点,越往右,数越大。

  师:谁来排第一个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谁排在第一个?为什么?

  (小结:0是开始的地方,我们叫它起点,排在第一个。)

  师:接下来排谁呢?

  四、使学生体会到间隔距离一样长才好。

  认识间隔一样。

  (1)师:真好,我们小朋友知道要从小到大地排了。谁来摆一下?

  (在排1,2的过程中,有意设置2的距离与前面不一样。使学生体会到间隔距离一样长才好。)

  (2)小结:(指着黑板)一个一个数宝宝空开的距离要一样,为了做到一样长,我们可以按相同的长度,把他们的位置定下来。

  (3)请学生把剩下的数宝宝全部排好。让学生感受排得整整齐齐的数宝宝。

  五、认识箭头

  4、认识箭头。

  (1)师:看到这么整齐的队伍,10后面的数宝宝11也想和他们排在一起。

  问:11排在哪儿呢?怎么办?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预估1:紧挨着10写。(再次强调距离要一样,这样不可以。)

  预估2:把线延长。(标好11后,追问12怎么办?还有别的数宝宝呢?)

  (3)能不能想一个标志,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条线还可以画下去?

  小结:用一个箭头来表示这条线可以一直延长下去,所有的数宝宝都可以上来排队呢。

  六、取名字

  5、总结:

  (1)观察排好队的数宝宝,师:这条神奇的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复习3个特征)

  (2)给它起个名字吧?

  (3)回忆:谁还记得我们刚才是怎么创造出这条数射线的?

  引导学生回忆:要一条直的线,0是起点,排在第一个,后面的数宝宝从小到大一个接一个排在后面,空开的距离要一样长,最后还要加个箭头。

  (可以让小朋友闭上眼睛想象今天认识的数射线)

小学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关决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并根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地预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收集数据,组织讨论,作出决策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教材分析已学过一些统计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全班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并作出决策。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作出决策。

  教学媒体:

  教师可以再准备课本以外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我们班想在十一国庆节过后举行一次秋季运动会,大会开赛在即,班里要统计一下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会想到做一个调查,就产生了统计的必要,然后再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具体的问一问每一个人的喜好,具体的数一数喜欢每一种水果的人数)。然后,学生自然会对统计的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最后作出决定,进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从学习统计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逐渐的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需要统计才能解决的问题。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收集数据,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作出合理的决策。

  人们经常利用统计图形象的表示收集到的数据,你能从以下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

  2.提出问题

  出示下图,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获取信息。(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哪种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受欢迎的两类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1)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2)如果你是本班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运动会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

  3.分析问题:让同桌交流,还要让学生观察还有没有其它的信息。(数据的来源)

  说明:(1)和(2)可以从扇形或图中所标百分比的大小得出。

  (4)和(5)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扇性统计图的特点,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清楚即可

  (6)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根据调查数据,应组织观看乒乓球比赛。

  4.引出概念:

  提问:请你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叫扇形统计图好吗?

  (应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只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

  强调:(1)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2)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不同的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5.应用反思:观察右图,并回答问题

  (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总体,即100%,而非具体的数量)

  6.拓展练习从下列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一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吗??

  甲校乙校

  (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表明的是部分再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量)

  更多练习

  7.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掌握什么或有什么体会?

小学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

  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全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五、作业

  练习四3、4题。

小学数学教案8

  课例类别:部分探究

  学习课目:数学

  学习年段:小学一年级

  学习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

  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三、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

  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

  2、探究释疑:

  目标:让学生 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

  过程:

  (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

  a、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

  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

  (3)交流:

  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

  (4)讨论与小结:

  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

  3、巩固与拓展:

  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过程:

  (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

  (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

  (3)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

  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

  (4)转化: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的见到一些组合图形。比如说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圆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这样的例子?

小学数学教案9

如果要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呢?出示(1.50.362.3752)

  (3)完成表格:

  ┌────┬──┬──┬──┤

  │被除数│15│150││

  ├────┼──┼──┼──┤

  │除数│5│50│500│

  ├────┼──┼──┼──┤

  │商│││3│

  └────┴──┴──┴──┘

  根据表格,观察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个规律来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想一想,除数是小数,能不能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

  二、新授:

  1、出示例4、读题、审题、列式

  56.28÷0.67

  这道算式与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除数是小数),能直接计算吗?能不能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

  方法a把米转化成厘米计算。

  方法b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注:小数点和0要同时划去)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a他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b哪一种方法更为实用?为什么?

  0.6756.28

  都扩大100倍利用左边的辅助竖式边提问边板书

  讲清除除数转化成整数的过程。

  675628

  3、师生共同完成小林的计算方法后把答案填在课本上。

  4、P20、做一做(1),先说出下面各题中的除数和被除数需同时扩大多少倍,该如何移动小数点?然后再计算。

  5、自学例5

  思考:a除数是0.725变成整数,小数点必须向右移动几位?

  b要使商不变,被除数10.44应怎样?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这么办?

  (生讲,师板书完成例5)

  6、引导学生概括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然后按照()进行计算。(生齐读)7、完成P20、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五1至4。

  附:板书(略)

小学数学教案10

  一、现场购物,体验成功。

  谈话:我们已经了解有关购物知识,现在我们一起到小小商店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师可以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的售货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例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售货员则要检查顾客所付出的钱数。活动中,如果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同学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二、汇报讨论,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问题进行讨论。

  (1)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方法是不是的?

  (2)你原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判断一下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实践平台,拓展提高。

  红红到超市买东西,他付给营业员50元的人民币,营业员找给他5元钱,请你说一说他可能买了下面哪几样东西?

  汽车38元飞机5元沙滩玩具10元布娃娃30元手电筒2元纸扇3元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欣赏图片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表演、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探究,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具:

  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

  教学流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

  出示书中“倒影”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这些景色美吗?请大家再来看一遍,看看水上景物和水中景物的位置有什么关。

  生1:反过来了。

  生2:水上的山好象是往上长的,水下的山好象是往下长了。

  生3:水中的景物和水上的景物一模一样,可是水中的景物是倒过来的。

  师:所以,我们就把水中景物叫做水上景物的倒影,其实,平静的水面就是一面平放的大镜子。

  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生:镜子里。)

  师: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研究镜面对称。

  2、提出学习目标

  (1)照镜子,做各种动作(有关前后、上下、左右的动作,如往前走往后退、站立蹲下、刷牙等),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说镜面对称的特点。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展示

  (1)学生个人到大镜子前照一照,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归纳本组同学的发现。

  2、全班展示

  生1:我看到了镜子里也有一个我。

  师:你的小眼睛可真亮,可这是怎么回事?镜子里真的还有一个你吗?镜子里的不是真实的你,而是你的“像”。

  生2:我看到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像也做一模一样的动作。

  生3:我发现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像也向前走一步;我向后退一步,镜子里的像也向后退一步。

  生4:我发现我把手举起来,镜子里的像也把手举起来;我把手放下去,镜子里的像也把手放下去。

  生5:我蹲下,镜中的像也蹲下,我站起来,镜中的像也站起来。

  生6:我发现我伸出左手,镜子里的像也伸出左手。

  生7:不对,我伸出左手,镜子里的像伸出的是右手。

  师:到底是左手还是右手呢?请生7当镜外的人,生6当镜内的像,表演给大家看看好吗?(并请生7边表演边向生6提问。)

  生7:我伸出的是左手,请问你伸出的是哪只手?生6:是右手。

  生7:如果我伸出右手呢?

  生6:我应该伸左手。

  生7:现在你知道自己错了吗?

  生6:知道了。

  三、模拟照镜子,体验特点,完成练习。

  1、进一步体验镜像的特点。

  (1)同桌之间,一个当镜子外的人,一个当镜子里的像,开始表演吧。(学生站起来自由地表演。)

  2、总结镜像的特点

  (前后、上下——不变)(左右——变)。

  3.完成练习

  第69页做一做和第71页第5题。

  四、拓展练习。

  师:人在镜子前是这样变化的,那么其他东西呢?请在纸上写一写或画一画你喜欢的东西,并用小镜子照一照,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写或画,再用小镜子照,发现特点。

  全班交流反馈:

  生1:我在纸上写了2、3、4这几个数字,在镜子里是反过来的。

  生2:我写了“数学”两个字,在镜子里也是反过来的。

  生3:我写了“b”,在镜子里变成了“d”;我写了“p”,在镜子里变成了“q”,也是反过来的。

小学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

  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棋子若干、转盘、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一定、不可能、可能”

  (师出示两盒棋子,1号盒有6个蓝棋子,2号盒有1个蓝棋子,5个红棋子。)

  师: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蓝棋子?

  生:1号盒一定能摸出蓝棋子。

  师: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红棋子?

  生:1号盒不可能摸出红棋子。

  师: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生:2号盒子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2、导入

  师:现在老师如果从2号盒内摸一个棋子,同学们猜一下会是什么颜色?(生大部分猜红棋子)

  师:为什么猜红棋子的多,猜蓝棋子的少呢?真是这样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二)(板书课题:可能性二)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复习了旧知,而且还生成了新的数学问题,从而自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第一幅图)

  师:下面请各小组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让我们通过摸棋子游戏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测吧。(盒里装着5红1蓝6个棋子)

  (生跃跃欲试)

  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看一下活动要求

  (1)出示活动要求:

  A:组长分好工有摸棋子的,有记录的,组员按顺序轮流摸棋子。

  B:每次摸棋子前先将棋子摇匀,摸棋子时不能偷看。

  C: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好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D:在摸棋子的过程中想一想:你们组摸到棋子的情况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设计意图:将活动要求展示出来加以强调,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小组活动

  A:学生摸棋子并记录结果。(师巡视,随机指导)

  B:组内交流

  师:现在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讨论中让学生明确:每次摸棋子的时候,每个棋子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到棋子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3)集体汇报交流

  A:小组汇报

  师:你愿意把你们组交流的情况展示给大家吗?(生:愿意)

  师:你是第一个上来的,真勇敢!

  生1:我们摸到的棋子,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因为盒内既有红棋子也有蓝棋子。

  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生2:我发现我们组有时摸出红棋子有时摸出蓝棋子,但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因为盒内的红棋子比蓝棋子多。

  师:说得不错!谁还想说?

  生3:我发现我们组摸出的棋子既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红棋子多所以摸到红棋子的机会大。

  生……

  师:说得真不错!其他小组也是这种结果吗?(生:是)

  B: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师:通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思考)

  生1:虽然各小组摸到红棋子与白棋子的次数不一定相同,但都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少。

  师:说得好!

  生2: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棋子的次数比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少。

  师:说的很详细!还有要说的吗?

  生3:各小组摸棋子的`情况都说明,红棋子多所以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

  师:嗯,简单明了。

  生……

  师强调:同学们说的“摸出红棋子次数多摸出蓝棋子次数少”,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可能性大小”(板书:可能性大小)

  师小结:每一个棋子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红棋子和蓝棋子的数量不一样,所以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与摸出蓝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就不一样。多次试验证明红棋子的数量多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大;相反,蓝棋子的数量少摸到蓝棋子的可能性就小。(随机板书)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设计意图: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2、根据结论推测

  师:如果现在让你再摸一次,你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吗?

  生:不一定。

  师:下面请同学们实际摸摸看(生每人摸一次)

  (可能既有摸到红棋子的,也有摸到蓝棋子的)

  师:虽然我们知道了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在单次试验中我们并不能确定会摸出红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摸一次,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体会概率虽然能帮我们了解不确定现象的规律,但并不能提供准确无误的结论。)

  3、应用

  师:下面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了?

  A:(课件出示p106做一做左题)

  师:你知道每种颜色占整个圆的几分之几吗?生答

  师:那么指针停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呢?生答

  B:独立解决右题,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明确数量多少与可能性大小的联系,也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作铺垫。)

  (二)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插图)

  师:请同学们看例4,刚才我们解决了两种颜色的问题,现在是三种颜色的了,你敢挑战吗?(生:敢)

  师:很好!如果让你只摸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交流)

  指名汇报:如果只摸一个棋子可能是红色的,可能是蓝色的,也可能是绿色的。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 8。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 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 8?

  ②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在生活中

  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 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2)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29×8 ≈ 240(元)30 × 8=240 240元<250元

  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

  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250元够买门票。

  (4)适时引进≈:29× 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

  板书≈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境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元钱,够吗?出示补充例题:每张门票8元,32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尝试估算。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和同桌交流想法,统一意见。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组1:32×8≈240(元)240元﹤250元30 × 8=240答:带250元够买门票。师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请仔细思考一下好吗?

  组2:32×8≈240(元2× 8=16(元)240+16=256(元)256元﹥250元30× 8=240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组3:32×8≈240(元)2× 8=16(元)16元>10元30× 8=240答:带

  250元不够买门票。

  4、辨析: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把32看作3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0× 8=240元,也就是花240元只买了30个同学的门票,还差2人没买票。(板书:还差2人没买票)经过比较,知道带250元不够买门票。(写答句)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你们现在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能搞清楚就不简单,能说清楚就更不简单!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这个组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引发了大家更深刻的思考,谢谢你们!

  5、比较分析,感悟估算。观察以上两组算式:29× 8,把29看作30,30× 8=240,够买门票。 32× 8,把32也看作30,30× 8=240,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生可能说出:一个是估大了,一个是估小了,要考虑剩余人数)

  师总结:对,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

  (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2)和例题29× 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例题在估算后进行比较,而这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师强调: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的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2、继续游览,精彩的海豚表演就要开始了。

  (1)出示:二年级有200位小朋友观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

  (2)和例题32× 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2)和例题32× 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估算中,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一要符合实际,二要方便计算。课上出现了4种方案:104*49第一种:把104看成10

  0,把49看成50第二种:104看成105,把49看成50第三种:104不动,把49看成50第四种:把104看成110,把49看成50。经过学生间的激烈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在讨论慢慢发现了第四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因此,教学时要重视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透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好处,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明白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透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构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透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这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潜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群众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这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明白是怎样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透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必须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

  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齐来表扬他。

  4、师:此刻,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

  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叫实际距离。(板书)

  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自由回答)我们一齐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

  (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

  板书:8cm:80m=8cm:8000cm=1:1000

  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

  8、师:那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1000厘米)

  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我们这天要学习的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二)探索发现

  1、揭示比例尺的好处。(课件播放)

  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公式转换: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补充说明比例尺的特点:比的前项与后项单位要统一,并且是最简整数比。例如:1:100或1/100说明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cm。

  3、小组比赛,说一说:以上比例尺分别说明了什么意思?

  举例:1:200说明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00cm。

  (分组回答)

  4、师:仔细观察,这些比例尺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师:为什么要写成前项是“1”,而不写成前项是别的数字呢?

  生:这样能够清楚的看出图上距离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厘米。

  师:真了不起,真是一针见血。

  5、师:同学们此刻看到的是老师的房屋平面图,你能从看到哪些呢?(课件出示房屋图,生自由回答)

  生1:父母卧室……

  生2:比例尺1:100.

  6、师:你观察真仔细!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

  学生1: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学生2: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7、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此刻请大家量一量,图中我的卧室,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算一算我的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上记录)

  8、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板书:黑板左侧)

  生1:先量出卧室的长4厘米,实际长=4厘米×100=400厘米=4米

  生2:再量出卧室的宽5厘米,实际宽=5厘米×100=500厘米=5米

  生3:卧室的实际面积是5×4=20平方米

  9、师:谁能算一算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10×11=110平方米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师:我打算在父母卧室北墙正中开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就应画多长距离呢?

  2、引导计算

  (1)题目中,2米是什么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是多少?(1:100)

  (2)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我们就应如何计算图上距离?

  板书:2米=200厘米200×1/100=2(厘米)

  3、师:笑笑在本子上用8厘米表示了我的卧室的长,图上1厘米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4米=400厘米400÷8=50(厘米)

  4、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50)

  5、(课件出示:北京到上海的情景)

  师:题目中,已知哪些条件?(图上距离6厘米,比例尺1/)

  师:根据以上条件,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生独立计算,群众回报)

  (四)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师:这天我们主要学习并认识了比例尺,明白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这天所学的比例尺主要是把大的距离缩小,我们能够把它叫做缩小比例尺,为了计算方便,前项一般为1。但是有时我们也需要把一些小的东西放大,因此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放大比例尺,后项一般为1。

  2、师:透过这天的学习,你们还学会了哪些?

  六、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米=200厘米

  实际长……8cm:80m=8cm:8000cm=1:1000

  200×1/100=2(厘米)

  实际宽……6cm:60m=6cm:6000cm=1:1000

  4米=400厘米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400÷8=50(厘米)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答:比例尺1:50

  七、课后反思

  《比例尺》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情境再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资料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虽然在今后的地理,制图等知识中,会有所体现,但是以目前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讲,却不会接触。所以,我将导入情境设置在学校的范围内,透过让学生表演谈话情境,引出问题:“你能把学校的操场画进本子吗?”利用这样的导入,很快拉近了本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教师又以卧式的建筑图引出了计算练习,有一次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

  透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3、适当点拨,大胆放手。

  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充当号者一主角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参与者,讲解和点拨又应是适时适度的。在将本课概念讲授清楚以后,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完成任务,而教师的大胆放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一些适当地点拨,即实现了教学目标,又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自如。

  4、对于学生的理解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既要尊重学生的数学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成果。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能够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里的规范与完整。

  总之,要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就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在掌握知识,提高潜力的同时,学会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多重渠道引导学生创新解题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

  2、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体验数学学习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你能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下列语句的意思吗?

  (1)、男女生人数之比是4:5

  生1:男生有4份,女生有5份

  师:他解释了4:5的含义,还有吗?

  生2:总人数是9份的话,其中男生4份,女生5份,男生和女生相差一份

  师:哦,他能看到隐含的条件了

  生3:男生和总人数的比是4:9 女生和总人数的比是5:9 相差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1:9

  生4: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女生占总人数的4/9

  (在这位同学回答后,学生的表达一发而不可收拾)

  生5:两者相差的人数相当于总人数的1/9

  生6: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4/5,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又1/4倍

  生7: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4

  (到这里同学们似乎有些思维穷尽的样子,但是过了一会小手再次林立)

  生7:总人数相当于相差人数的9倍!

  生8: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总人数也是女生人数的1又4/5倍!

  师:哇,一句话引来大家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语文学的真棒!

  能不能整理一下有条理一些呢?

  生(想了想):每一句话都可以反着说呢!比如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 可以说成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所以我想能这样一对一对的整理!

  根据学生回答一边板书一边帮助标上序号:1、生3:男生和总人数的比是4:9 女生和总人数的比是5:9 相差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1:9

  2、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 3、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

  4、女生占总人数的4/9 5、总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又4/5倍

  6、两者相差的人数相当于总人数的1/9 7、总人数相当于相差人数的9倍

  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 9、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4

  (2)、甲数是乙数的3/7

  你能有顺序的用更多的表达方法吗?

  生:

  (呵呵,不用我说各位老师也知道这些小家伙的说法了,我还是接着写我后面的部分吧!)

  二、条条大路通罗马

  1、如果老师给你这样一个条件:全班54人 再给你这样一个问题:男生有几人?看看你能用多少种方法解答?

  (1)、5分钟内看谁用的方法多

  (2)、小组交流,把各种方法尽可能的在小组中就先呈现出来

  (3)、汇报:

  (各位老师,我打不出来带分数了。只能说明一下:学生在这里总共用了一种13种方法。其中归一方法一种,比例两个,分数方法9种)

  师:你们好厉害啊!这么多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分分类看?

  生:按比例分配(其实是转化成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分数方法、归一方法、比例方法

  师:那么你们觉得自己用这些方法解题的时候对应哪一句话来解决的呢?(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中的具体思维过程)

  师:原来你们孙悟空72变化出来的这每一句话都能得到一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师:在这些解法里头,你们觉得哪一些是比较简单又容易理解的?

  生:归一法,正比例,还有还有用第2句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 和第三句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都比较容易!

  2、那么老师如果告诉你的条件是男生比女生多10人,全班有几人,是不是这些转化出来的语句也都能用来解决呢?

  生:能!

  师:你会先选那些语句来呢?

  学生考虑了一下,很快就圈定在语句6和语句7上。

  师:你们为什么要选6和7?不首选别的呢?

  想一想:为什么在前一次,大家首选了2和3,现在却要首选6和7?

  讨论后学生很快再次达成一致:要看条件和问题,找出能表达条件和问题关系的语句来解决问题,就能列出比较简单的算式来。

  师:那么用归一和正比例呢?

  生:也比较简单,思路上很快就能通达。只要看清相差几份、总数几份就可以了。

  师:学习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情绪高涨,叫人不得不说:学生真的是很有趣也很善于表达)

  生1:我想黄老师是想告诉我们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很多,就象从学校到我的家,并不止一条路可以走。你可以走最直最短的那条路,也可以绕个弯从别的地方回到家里。

  生2:要走最近的路才好,不要绕来绕去!

  学生哈哈哈的笑,我也笑

  生3:这个叫做殊途同归!

  师:好比喻!我们用归一法能找到回家的路,用正比例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用众多的分数方法还是能回到我们的家!

  生4:老师我看用条条大路通罗马来形容也可以。

  学生鼓掌为他的形容称妙

  (于是就有了我这一节练习课的名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呵呵)

  三、扩展延伸

  这么说来,分数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还有归一应用题是一家人了,那么一道分数应用题或者是一道正比例应用题也一定能用其他两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解决的了。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找道归一题或者分数应用题来试试!!

  下面是学生从练习册上找的题目:

  1、一种钢丝20米重5千克。称得同样重量的一捆钢丝113千克,这捆钢丝长多少米?

  学生将解法罗列了以后,共用了两种归一,两种倍比,两种正比例的方法。而且一比较自己很自然的就发现:过去所用的倍比法事实上就是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我在这里不罗嗦啦)

  2、一段水渠,已经修了100米,比剩下的多20%,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各位知道我们的学生列了多少算式吗?呵呵不说啦!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学数学教案(15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01-06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15篇12-3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2-29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15篇12-15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12-30

初中数学教案(15篇)12-26

《认识时间》大班数学教案12-08

高一数学教案15篇12-19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