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听辨活动中感知sol、mi两个音的高低。
2、能听音模唱,并知道它们在简谱上的位置。
3、感受《我的家有几口人》,尝试看色块来唱谱。
【活动准备】
铝板琴、两组sol和mi组成的乐句简谱,《我的家有几口人》简谱。
【活动过程】
一、认识sol、mi两个音。
“铝板琴——‘音乐城堡’里面住着很多的音宝宝,今天啊,有两个音宝宝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好朋友,让我们来听听看,它们是怎么介绍它们自己的。”
1、教师手持音块,边敲边唱55│555│,引导幼儿听音模唱。
2、同样介绍“mi”。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sol、mi两个音分别标有黄、红两种颜色,知道sol喜欢穿蓝衣服,mi喜欢穿黄衣服。
4、敲击sol、mi两个音,引导幼儿听辨高低,知道sol比mi高,mi比sol低。
“铝板琴——‘音乐城堡’是音宝宝的家,有很多层楼,上面都标有数字宝宝,sol住在五楼,mi住在三楼,所以sol的'音要比mi高。”
二、听音模唱。
1、敲击两个音组成的简单乐句。如:53│553│;3535│353│等,让幼儿听音模唱。
2、敲乐句:鼓励幼儿在铝板琴上找出相应的音,并有节奏地敲击。
三、认识sol、mi的位置。
1、认识黄、蓝两个音。
2、介绍音符的家:sol、mi在简谱中的数字宝宝代表。
4、看着简谱唱唱简单的乐句。
四、尝试看色块唱谱。
熟悉《我家有几口》的谱子,尝试着看色块来唱谱。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目标:
1、通过扮演角色及看图谱节奏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准备:
PPT课件,音乐,猫叫录音,歌曲伴奏录音。
过程:
1、谈话交流:
--"今天吴老师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PPT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家?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呀?"(小老鼠打电话)"打电话找谁?找朋友来干什么?"(找个朋友过家家)"打电话需要知道什么呢?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么拨号码的呢?"(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
2、学看图谱节奏:
--"老师们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有哪些内容?"播放PPT课件图谱节奏:
(1)教师边播放图片边引导幼儿熟悉歌曲中的对话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带领幼儿根据图谱做节奏动作。
3、角色扮演游戏:
--"现在请你们来扮演小老鼠和猫,好吗?"--"那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可以怎样做不让猫发现呢?"(引导幼儿"蹲下",反映较慢的小老鼠会被猫捉走)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游戏。
(2)男女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后互换角色。
4、延伸: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小结:真是一只粗心的老鼠,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这么粗心,做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和仔细。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柔美、舒缓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围。
2、理解歌词的含义,体验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让爱住我家》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音乐CD(盒带)。
2、课前学会手指游戏“一家人”。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一家人”。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炒菜嚓嚓嚓,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刷刷刷;中指是姐姐,姐姐弹琴丁丁当;小指是弟弟,弟弟唱歌啦啦啦。
2、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幼儿欣赏“全家福”照片,师幼共同讨论照片,回忆相关的体验。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全家福”,照片上都有谁?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猜猜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完整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围。
(1)你喜欢这首歌吗?在这个家庭里都有谁呢?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小结:这个家庭里有爸爸妈妈,有姐姐和弟弟,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家庭,这首歌曲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幸福和温暖。
4、分段欣赏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
(1)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姐姐、爸爸和妈妈他们各自认为爱是什么?
(2)你认为爱是什么?小朋友可以怎样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5、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出示图谱,幼儿根据画面提示,边自由创编动作表演,边跟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家庭中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6、在音乐的伴随下,幼儿一起演唱歌曲,体验家庭的幸福和温暖。
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编排简单的动作或学习手语,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2、提醒幼儿回家后给家人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和语言节奏感受乐曲的性质。
2、乐意用身体动作跟着音乐表现自己,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采果子》伴奏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律动激趣:去果园(感受乐曲的性质)
1、看这片美丽的景色,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一片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果园看看吧?(老师用语言节奏引导幼儿)
2、小朋友们你们是怎么到果园的啊?让我们再跑进果园的深处去找找果园里有些什么果子成熟了,要进果园了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大家跑跑跳跳找到了果园。
(二)节奏游戏:我爱吃水果(语言节奏练习)
1、果园里的果子可真多啊,看看哪些是在秋天成熟的?有苹果、橘子、石榴和柚子。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
2、你最喜欢哪一个水果呢?你爱︱吃什么︱我爱︱吃苹果︱
(三)感受、创编
感受摘果子
1、这些果子这么诱人,你们都想吃吧,谁会把它们采下来,怎么采?(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
2、看看大家是怎么采果子的呢?(为幼儿的后期表演铺垫经验、提升经验)
3、:原来可以一只手采,也可以两只手采,还可以用工具采。
感受音乐,创编动作
1、你们想不想也来采一采?你想怎么采呢?……请若干名幼儿表现,大家互相模仿(生生互动,模仿同伴经验)
2、让我们跟着音乐用你喜欢的动作一起来采果子吧,老师最喜欢和别人动作不一样的小朋友。
(四)结束部分
采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让我们一起拿给老师们去看看吧。幼儿随音乐离开。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ab段缓慢与欢快的不同曲风,体验伤心和快乐两种情绪。
2、尝试进行即兴的动作创编,体验创造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蝴蝶图片、幼儿已了解毛毛虫和蝴蝶的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律动《蝴蝶蝴蝶真美丽》入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蝴蝶妈妈带小蝴蝶一起去花园玩吧!
二、出示毛毛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毛毛虫故事。
森林里要举办一次昆虫选美大赛,毛毛虫也想参加,可是每个人都觉得它太丑了,毛毛虫很伤心,他的好朋友告诉他不要泄气,并为毛毛虫精心打扮,采了好多花带在毛毛虫的头上身上,还为毛毛虫的每个脚都做了彩色的鞋,打扮后让他到河边去照镜子,所有看到毛毛虫的小动物都哈哈大笑:“哈哈!这是谁呀?真难看,这要是去参加选美大赛,非得笑死人了,哈哈哈!”毛毛虫伤心极了,他只想一个人躲起来,不想见任何人!
三、欣赏音乐进行创编毛毛虫动作。
1、幼儿欣赏A段音乐。
2、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创编毛毛虫的动作。
3、幼儿跟音乐学做毛毛虫。
四、情景蝴蝶破茧而出,引入蝴蝶和B段音乐。
1、师:咦,毛毛虫怎么变样了呢?原来这啊、毛毛虫是一只蝴蝶来的。它变得那么漂亮,最后去参加选美大赛,当然会获得冠军啦,小蝴蝶真高兴。
2、播放B段音乐,让幼儿创编蝴蝶的动作。
五、表演《毛毛虫和蝴蝶》。
六、活动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乐曲简谱。
一、 谈谈我的好朋友。
1、教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
2、教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之间用体态语言表达和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二、欣赏歌曲《找朋友》。
1、教师弹奏音乐:“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想知道叫什么名字?”
2、幼儿跟唱歌曲:“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唱给好朋友听吧!”
3、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三、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呢?”
2、教师:“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
3、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歌表演《找朋友》
1、教师和一幼儿表演《找朋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3、教师连续弹奏音乐,提醒幼儿交换舞伴表演。
老师在音乐伴奏下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
“今天我门就来学习跳这个舞蹈,看看这个舞蹈是怎么跳的?老师问:“找朋友先做什么动作?”(边走边拍手)“找到朋友说了什么?”(说找到了!找到了!我叫××)“介绍好名字做什么?”(敬个礼握握手)“他们说了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儿说出教师做出。
老师师示范第二遍。老师问:“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放慢速度试跳一遍。老师在找到一个好朋友处,提示幼儿用高兴的动作边跳边告诉别人是否找到了,并介绍自己的名字。
在音乐的伴奏下全班学跳。老师找一个朋友跳 找四个朋友跳 找八个朋友跳逐渐扩大到全班。
全班练习跳两遍,老师用语言提示二遍,帮助哟额掌握舞蹈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参与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呷呷.呷|叫-|"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了解幼儿有关分组的经验。
环境准备:
1、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游泳队、唱歌队、泡泡队)
2、ppt课件、《小黄鸭》音乐、吉他
教学课时:25分钟
教学理论依据:
在当前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主题内容、主题形式呈现的背景下,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应重新思考并形成的观念、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更新、教与学关系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作了大量的实践研究。音乐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旨在提高学生音乐和人文素养的人文课程。在教学上,我们要用音乐熏陶幼儿,让幼儿沉浸其中,将教学的知识点渗透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和融合到音乐世界之中。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突现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本活动创设了"小黄鸭合唱队"的情境,激发孩子们和小黄鸭合唱队一同到沙滩上去演出的情感,在与小黄鸭的一同歌唱和游戏中学习分组歌唱,并在歌唱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一)、看看猜猜。(媒体出现大浴缸)
1、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
(引导幼儿联想,如:鱼、乌龟、螃蟹、鸭子等)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一)、听听说说(媒体出现小黄鸭)重点提问:
1、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观察媒体,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外形、颜色等方面说说喜欢的原因)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教师弹奏吉他歌唱A段第一遍,引导幼儿倾听歌词)
3、追问:你听到了吗?我为什么喜欢这只小黄鸭?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并随机带领幼儿摘句练唱"它陪我洗澡""呷呷呷呷叫")
4、小结:是呀。我一个人洗澡真没劲,有了小黄鸭做伴和我一起玩水,真高兴。请你们来做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一起来做游戏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A段一同做"玩水"的游戏1-2次,让幼儿充分感受附点节奏)
5、你们是怎么玩水的?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玩水的不同方法,如:踩水、划水、拍水、滴水、洒水等等)
6、小结:教师用合适的节奏语言进行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在玩水游戏中尝试念出语言节奏,如:拍.呀拍.呀|拍-|、划.呀划.呀|划-|,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附点节奏)
7、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听听幼儿随意学学小黄鸭的叫声,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用附点节奏来模仿小黄鸭的叫声)
8、教师追问: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
(教师此时放慢速度用吉他弹唱单句(1)呷呷呷呷|叫-|(2)呷.呷呷.呷|叫-|,请幼儿进行分辨,以检验和巩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
9、教师追问:小黄鸭可能在说什么?
(教师在此时引导幼儿加入情景,尝试轻声或大声地歌唱单句呷.呷呷.呷|叫-|。如:小黄鸭要过生日,要小声许愿;小黄鸭要跟远方的朋友打招呼,声音响一点等等)
10、师生合唱A段2遍。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时指导,如:节奏不稳,歌唱1-2遍歌曲A段。)
(二)、玩玩唱唱重点提问:
1、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
(引导幼儿说说小黄鸭可能有什么本领)
2、请你来听一听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教师吉他完整弹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播放ppt,ppt画面呈现的内容必须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3、追问: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引导幼儿将听到的歌词"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说出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摘句练唱)
4、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适当节奏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
5、你听出来小黄鸭吹的泡泡时往哪儿飞的吗?
(在"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添加象声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上象声词上行和下行的练习,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和游戏性,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乐曲终止感觉)
6、这样一来这首歌更有趣了,一齐来唱唱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可以播放PPT,用画面来提醒歌词)
7、你们的歌声把一群小黄鸭都吸引来了,瞧瞧来了几只?
(引导幼儿观察媒体,出现许多小黄鸭,引导幼儿数一数)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分组歌唱
(一)、齐唱练习重点提问:
1、这是一个小黄鸭合唱队,想邀请你们参加他们的合唱队,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二遍,点击ppt,提示幼儿跟着多媒体合唱)
2、小黄鸭合唱队今天要去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打扮了一下,他们怎么打扮的呀!
(媒体出现6只小黄鸭,有1只戴着泳帽、2只戴着领带、3只戴着墨镜)
3、沙滩到了,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可以按照泳帽、墨镜、领带或颜色的方法来分三组;可以按照装饰物的颜色来分组。同时教师出示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
4、谢谢你们帮忙,他们总算分好了!
(ppt媒体出现分组完毕的小黄鸭合唱队)
5、这下可以演出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分成三组以后每一组的人都太少了,声音不够亮,后面的观众听不见,你们能去帮助他们吗?
(从情感上激发幼儿帮助小黄鸭,参加合唱队的愿望)
6、那么赶快让我们去参加吧!请赶快站到你想去的队伍中。
(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歌唱队来进行分组唱)
7、小黄鸭合唱队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唱"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
(师生共同讨论分组唱的规则,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2遍AB)
8、正式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快来表演吧!
(师生共同听伴奏分组歌唱AB第三遍)专家点评(王莉娟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上海市十佳中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A段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模仿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平均的四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听辩来进行模仿学习小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后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让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学唱时教师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歌唱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许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三组幼儿能够衔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歌唱中,孩子快乐地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歌唱教学的好范例。
教学反思:
这次我选择了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歌曲它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吸引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启发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演唱歌曲,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2、通过对歌曲的感受和体验,使幼儿产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学唱歌曲,学习用不用的速度、力度来演唱歌曲,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活动准备:
《勤快人和懒惰人》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发声练习
(二)参观厨房
1、出示厨房图片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厨房,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2、"厨师"和小朋友问好。
师:大厨师欢迎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好……"
3、出示图片说说厨师的本领。
师:你知道厨师通常有什么本领?小结:厨师有那么多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厨师的歌。
二、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录音,感知歌曲旋律。
提问:歌曲中有谁?
过渡:我们再听听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教师清唱,幼儿欣赏,感知歌曲速度。
提问:两段歌曲速度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觉得为什么不一样?
过渡:我们先来仔细听听勤快人是怎么劳动的.?
3.结合图谱欣赏第一段歌曲清唱。
提问:勤快人在干什么?(“他在炒菜,他在煮饭,他还在蒸馒头”)
4、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勤快人"。
过渡:勤快人在劳动,可懒惰人却在?一起来听......
5.结合图谱欣赏第二段歌曲清唱。
提问:懒惰人在干什么?(“他不炒菜,他不煮饭,他也不蒸馒头”)
6、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懒惰人"。
7、结合图谱、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师:我们把两段歌词完整地唱一唱(速度提示)
8、完整学唱歌曲,初步尝试表现歌曲速度的差异。
三、师生合作表演唱
(1)师生分角色唱教师:老师先唱"勤快人"、小朋友们唱?
(2)师生换角色唱教师:"勤快人和懒惰人"你喜欢哪一个?那么这次请小朋友唱"勤快人"……
四、延伸:尝试创编歌词。
1、你喜欢勤快人还是懒惰人?
2、勤快人还在厨房里做什么事情?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在魔法棒的提示下学习分辨音乐的结构。
2.能依据自己的`生活和游戏经验做出不一样的动作。
3.自然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喜悦。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游戏"木头人",模仿各种运动动作。
2.课件《动物狂想曲》、自制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的开始部分,为活动做准备。
师:这段音乐听过吗?(介绍音乐名称)听到音乐你会想到什么动物?他们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学习分辨音乐的结构。
1.课件出示魔法棒,欣赏音乐。
师:看!这是什么?它有很强的魔法,在《动物狂想曲》里它会出现,我们一起听一听,看看它在音乐中一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都发生什么事情?
2.师:音乐中魔法棒一共出现了几次?
魔法棒第一次出现发生什么事?(幼儿坐在座位上做小动物动作)
3.听第一段的音乐,幼儿做动作。
4.师:魔法棒第二次出现发生什么事?
这些玩具你会玩吗?
你可以玩得和小动物不一样吗?
5.听第二段音乐,幼儿做运动。(此处幼儿若感兴趣可重复做)
6.师:魔法棒第三次出现时又发生什么事?
如果魔法棒指向你们,你想变成什么样子的雕像?(出示自制魔法棒,幼儿做各种雕像的动作)
7.听第三段音乐,音乐的最后幼儿做自己想做的雕像动作。
三、完整进行音乐活动,体验喜悦情感。
听音乐完整进行活动,根据幼儿当时情况结束音乐活动。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10-09
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8-01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7-23
中班音乐教案(优选)07-23
中班音乐教案[通用]07-21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6-19
中班音乐教案【荐】06-19
中班音乐教案【热】06-19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