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9-01 09:04:1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3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科学对于幼儿来讲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们觉得好奇的现象。虽然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这个原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幼儿比较容易地感知。本次科学活动,就是让幼儿通过动手实验,直观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以及空气的多少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

  活动目标:

  1、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了解空气助燃的特性。

  2、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喜欢做科学小实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小相同和不同的玻璃瓶;大小、粗细相同和不同的蜡烛;打火机、记录卡;

  经验准备:提前与幼儿玩装空气的游戏,引导幼儿了解我们周围都有空气,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活动难点: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谜语: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打一日常用品)——蜡烛

  2、点燃的蜡烛有什么现象?有什么办法让蜡烛熄灭呢?如果给蜡烛上面罩上一个玻璃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激发幼儿已有经验,进行猜想)

  二、实验操作,探讨蜡烛燃烧的原理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一)实验一:初步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

  1、点燃蜡烛,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的蜡烛罩上玻璃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2、师幼共同做实验,验证猜想,交流发现。

  3、师幼交流、讨论,梳理总结。

  小结:实验发现,在燃烧的蜡烛上罩上玻璃瓶,蜡烛就会慢慢的熄灭。这是因为燃烧的蜡烛把瓶子里的.氧气都用完了,说明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二)实验二:实验感受空气的多少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

  1、点燃两根相同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大小不同的玻璃瓶,猜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提出要求。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交流、讨论,梳理小结。

  小结:通过实验,发现小玻璃瓶中的蜡烛先熄灭,大玻璃瓶中的蜡烛后熄灭。这是因为小瓶子里面的空气较少,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短,就先熄灭了。而大玻璃瓶子里面的空气较多,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长。

  (三)实验三: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间与蜡烛的长短、玻璃瓶大小的关系,进一步激发探究的愿望

  1、点燃两根长短不一样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两个相同大小的玻璃瓶,引导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2、幼儿动手实验,观察哪个蜡烛最先熄灭。教师巡回指导。

  3、 师幼交流、讨论,梳理小结。

  小结:同样大的玻璃瓶罩上长短不同的蜡烛,长蜡烛的先熄灭,短蜡烛后熄灭。也就是说,蜡烛燃烧时间与蜡烛的长短、玻璃瓶大小有关系。

  三、活动延伸:引发幼儿思考与继续探究的愿望

  如果点燃两根粗细、长短不一样的蜡烛,分别罩上两个不同大小的广口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引导幼儿回家或者到科学区操作验证,与同伴一起分享。

  四、安全提醒

  蜡烛虽然用处很多也很漂亮,但我们平时在家里千万不要自己点蜡烛玩火,那样是很危险的,要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中班的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兴趣,而蜡烛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幼儿对蜡烛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即使是家里有停电现象,为了安全起见,通常都是家长点燃使用的,但孩子对点燃后的蜡烛发生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美丽富饶的里下河水乡——溱潼,素有“水乡明珠”之称。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资源,独特的自然资源,厚重的人文资源。美食文化更是一大特色。我园课题《整合溱湖水乡特色,丰富幼儿园园本资源》中第一个子课题就是“饮食文化”,溱潼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如溱湖八鲜,鱼元、鱼饼、虾球等堪称溱湖三珍。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溱潼美食,我为小班幼儿设计了“溱潼美食——鱼元、鱼饼”这个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家乡美食溱湖八鲜。

  2、知道鱼元、鱼饼是由鱼肉制作而成,并了解其特点及其制作过程。

  3、体验共同品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鱼元鱼饼的制作过程),

  2.图片展(溱湖八鲜的图片,及其制作的菜肴的图片。)

  3.食品:鱼元、鱼饼及相关调味品。

  4.用具:电磁炉,碗和勺(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知道家乡的名称,了解一年一度的会船节到了,吸引了许多的客人到溱潼来游玩,我们拿什么东西来招待他们?

  2.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展,初步了解溱湖八鲜。(螃蟹,甲鱼,清虾,螺贝,鱼,水禽,水蔬,银鱼)

  3.教师小结:这些都是家乡的特产,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溱湖八鲜”,是我们家乡的美食,它们不仅味道美,而且有营养,小朋友要每一样东西都吃,身体才会棒棒的。

  4.溱湖八鲜里品种最多的要数鱼类,向幼儿介绍几种鱼,并了解鱼的几种吃法。

  (1) 喜欢吃鱼吗?鱼的味道怎样?

  (2) 鱼有几种吃法。

  5.向幼儿介绍一种鱼的吃法,鱼肉可以做鱼元、鱼饼。

  (1) 讲解鱼元、鱼饼的外形特征。

  (2) 向幼儿介绍鱼元、鱼饼的制作过程。(欣赏课件)

  (3) 讲解鱼元、鱼饼的吃法。

  6. 幼儿共同品尝家乡美食――鱼元、鱼饼。

  活动延伸:

  1.手工区:用橡皮泥制作鱼元鱼饼。

  2.美食区:卖特产,买特产,品尝特产一条龙。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溱潼美食——鱼元、鱼饼,我为该活动设计了三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初步了解家乡美食溱湖八鲜。通过会船节到了,许多客人到溱潼参观游玩,我们用什么美食招待客人这一问题,激发幼儿了解溱潼美食的愿望,在观看图片展的过程中,幼儿畅所欲言,纷纷说出自己所认识的美食,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对溱湖八鲜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产生我是溱潼人,我很自豪的情感。

  第二个目标是:知道鱼元鱼饼是由鱼肉制作而成,并了解其特点及其制作过程。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吃过鱼,知道鱼有许多种吃法,大部分幼儿都吃过鱼元、鱼饼,但他们并不知道鱼元、鱼饼是用什么做成的,至于怎么做成的更是一无所知。当我告诉他们鱼元、鱼饼是由鱼做成的,他们非常惊讶,有个幼儿脱口而出:“鱼有刺的呀!”带着这些疑问,让幼儿观看录像,这个录像是预先摄下的.幼儿家长制作鱼元、鱼饼的全过程。幼儿观看时,特别感兴趣,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眼里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幼儿基本了解了鱼元、鱼饼是用鱼肉做成的,鱼元、鱼饼是根据它们的形象来起名字的,鱼元、鱼饼为什么吃起来嫩嫩的、软软的,是因为将鱼肉里的刺拔出,又用机器将鱼肉绞碎,然后调味、煎制,所以鱼元、鱼饼吃起来就松软可口、味道鲜美。

  第三个目标是:体验共同品尝的乐趣。为了让幼儿对鱼元、鱼饼有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幼儿品尝美食,幼儿们非常高兴,听说有的幼儿在家中并不吃鱼元、鱼饼,但今天却吃的很开心,边吃边说:“老师,鱼元真好吃!”、“老师,汤也好喝!”。同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碗勺收拾好,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在观看鱼元、鱼饼制作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幼儿家长的参与所以孩子们倍感亲切。在活动延伸中幼儿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制作特产,卖特产,买特产,品尝特产一条龙,孩子们忙的热火朝天,非常开心。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让幼儿对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实验的趣味。

  2、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在水里有的沉、有的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3、能积极动手、动脑操作实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水、玻璃杯2个、玻璃瓶2个、纸杯、钉子、钥匙、泡沫、石块、纸船、积木、乒乓球、铅笔、橡波泥。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现象?

  2、教师示范做实验,让幼儿观察。

  (1)空玻璃瓶和装满水的玻璃瓶进行实验

  (2)纸杯和钉子进行实验

  小结沉浮的概念:在水上面的就是浮,在水下面的就是沉。

  3、猜测各种物品的'沉浮现象,并进行实验操作。

  (1)教师用泡沫和钥匙做实验,让幼儿回答出哪个是沉的,哪个是浮的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能说出是沉的还是浮的

  选用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可指导动手操作,要求轻轻放,放进去的物品不用拿出来

  活动延伸:

  让幼儿动脑思索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教师可把橡皮泥捏成船状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的教案08-23

科学活动教案07-25

科学活动教案06-22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8-06

科学活动教案【精华】08-02

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0-20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05-25

[热]科学活动教案07-20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