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美术教案合集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与教学内容
十五、小旗手课时安排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副棋。
过程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爱玩棋吗?
你们所玩棋的名称叫什么?
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自己动手利用多媒体制作一副新奇的棋,出示个学生,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
二、体验探究:
(一)玩棋
1、教师说游戏规则,请几名同学到前面来和老师下棋。
2、教师介绍一些国际象棋大师,比如中国的谢军。讲关于下棋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棋的制作方法:
1、欣赏课本中的游艺图,说说是怎样做的,有什么不同?
2制作游艺棋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让学生每人提出一个设想,并勾画草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如果采用个人制作的形式,则可以按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如果采用小组分工的形式可以大家共同筛选设计方案,协调安排,共同分工制作。
3、可以是平面绘画也可以是立体作品。
4、还可以想象更多的制作方法,如全班同学在操场上用粉笔来制作一副大棋,同学们可以当棋子,大家共同来我玩下棋的游戏,这样的`方式既健身,又益智。
三、实践操作:
1、学生制作,教师辅导,教师随时提醒学生协调好合作关系。
2、作品制作完成后从中体验玩棋带来的快乐。
四、展示作品:
让学生将自己有特色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谈一谈玩棋的感受和收获。
学生:爱玩!
学生:军棋、象棋、跳棋、五子棋――――――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及时补充。
学生观察老师做的棋,自由说出区别。
学生自由到前面来下棋。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自由讨论并说出自己知道的象棋大师。讲知道的小故事。
学生自由制作游艺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制作立体或平面的均可。
小组合作时要协调安排,共同制作。
学生在玩棋的过程中都很投入,也很开心。
通过欣赏范例,激发学生自己动脑筋设计一副新颖别致的棋的愿望。
通过介绍一些国际象棋大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游艺图,并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区别,可以先小组讨论。
为学生提供多种棋的玩法。
学生操作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活动方式,都要学生的活动和美术学习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达到美术课的训练目的。
美术教案 篇2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材料”、“声”、“光”、“电”、“磁”。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转载于:
(二)过程与方法
1.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并进行正确的组合。
2.初步了解画平面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学习精神。
2.培养讲纪律、讲安全、分工合作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画图是介绍学习环境的方法之一。
2.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
(二)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什么是俯视图,会看俯视图。
2.对景观图进行正确的组合。
●教学方法
合作式探究学习法,讨论法,课堂外活动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等。
(二)素材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小杯子以及相关文本和图片素材,学生准备画图所用相关工具。●课时安排
美术教案 篇3
教 学 目 标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通过剪贴、画的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对瓶子造型特点的感受以及装饰、美化瓶子方法的了解。
难点:如何做一个有特色的装饰瓶。
资 源 准 备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展板:美丽的森林。
1.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找小动物。
2.请把找到的小动物带回小组讨论:这些小动物都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成的?
3.小组代表回答,学生说教师板书:剪、贴、画
4.引出课题——《瓶子变个样》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瓶子(出示)
1.瓶子正着摆时可以变成什么?
2.瓶子倒着摆时又可以变成什么?
板书:变换角度
(二)游戏“找朋友”(贴图)
小组讨论:根据瓶子的不同外形特征(高、矮、胖、瘦)找合适的瓶子做朋友。
板书:外形特征
(三)欣赏
1.比较第一页中的两幅作品,引导学生感悟:色彩的搭配(板书)
2.提出要求:
A认真观察作品中你喜欢的色彩搭配,创作时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B哪个瓶子变得最有创意,请把它记下来。
(四)学生创作——摘星赛
看了这么多不同的瓶子变身,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那我们就来个摘星大赛吧。
出示比赛规则
四、评价展示
教师组织,师生互动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拓展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二:大家来运到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动态特点。
2.初步学习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动态。
3.通过对人物动态的表达,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了解不同的运动动作有不同的动态特点,并学习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
难点:如何表现出动作特点。
资 源 准 备,图片,泥塑作品
教 学 过 程资源应用
一、游戏导入,分析呼啦圈的动作特点。
前些天,我们镇小的小朋友们举行了一个呼拉圈赛,有的小朋友可厉害了,半分钟可以转七十个呢?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这样的运动小能手呢?谁来试一试?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在转呼拉圈的时候,只有腰扭起来,屁股转起来,双手放在呼拉圈的上方,两只脚分开站稳了,呼拉圈才可以总是在腰间转动。就像这位小朋友一样!(点击屏幕,出现本校小朋友在转呼拉圈时的精彩瞬间)
二、示范线描,初步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
师:瞧,这位小同学转得多起劲啊,他是老师在他比赛的时候特意拍下来的!这么优美的姿势,让老师把他画下来好不好!看好了。
生:好!
(师在展示板的粉色卡纸上,用蜡笔线描的形式,画下照片中的孩子转呼拉圈的线描画。
三、欣赏图片、表演感知更多的运动动态,并练习用线描的形式绘画动课后延伸。
师:请开好运动会的小组贴到这儿来。
师:好,老师要开始倒计时了,十、九、——零!
师:现在每个小组的小小运动会都开起来了。如果你是场外的观众,你会选择哪个小组的运动会去观看呢?
生1:我选——这一个运动会!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运动会上的人动态表现得很好!
师:而且运动的人物也多,个个姿态不同。说得真好,是哪个小组的运动会!
师:你们小组可真棒呀!奖你们一颗“运动大星星”
师:还有谁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好你来!
生:我喜欢看这一小组的!因为他们的运动员个个都很精神,姿势也很美!
师:这是哪一组的?
师:呀,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实在是太棒了。可惜时间紧迫。老师希望大家在真的开运动会时,能够踊跃报名参加各类项目,也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带上我们神奇的画笔去写生,画下更多的可爱的运动小人,好吗?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三:童话和神话
教 学 目 标:通过看看、说说、画画,提高学生对少儿题材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了解插图的`基本特点及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童话,神话故事插图的欣赏。
如何提高学生对少儿题材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资 源 准 备
教 学 过 程资源应用
1.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1)展示:动画片《宝莲灯》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童话和神话》。
2.作品欣赏,深入感受。
(1)展示:童话或神话故事图片。设问:你能讲讲这些画里的故事吗?
①同桌学生互说。
②分组派代表说。
(3)分组讨论:
①《哪吒闹海》插图是怎样表现哪吒的神气的?
②《小红帽》童话故事插图里为什么要夸张狼的大舌头?
③你是怎样理解《梨子提琴》故事中动物们拉提琴的动作和表情的?请你上台表演。
3.学生练习,审美体验。
(1)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童话或神话故事,参考书中插图,小组分工,每人设计制作故事中的一个人物面具。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
3.评评画画。
(1)指导学生互评,并说说理由。(从人物的造型、表演的动作表情、故事情节的叙述等角度评选。)
(2)选出你喜爱的童话或神话故事绘画作品,自己画画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理念:
1、动物们是可爱的,珍贵的,而且它们永远是属于大自然的。通过“小鸟的家”这课,引导学生珍惜环境,关爱大自然,从小要有环保的意识。
2、在孩子们的心里,动物是可爱的,而且和它们可以平等交流并且成为好朋友。那么孩子们对动物的情感表现,这就是平时大人们对孩子们各种态度的表现。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感觉到身边到处充满着友善和爱,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学目标:
1、在制作“小鸟的家”,绘制爱鸟、护鸟标志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鸟窝范作、盒子、白纸等。
学生: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情境激情,引导省思
1、师:小朋友们听,是谁来了?[树林里各种小鸟欢快的叫声]
[音乐:《欢乐颂》] 学生跟唱,律动。
2、师:嘘!这是什么声音?[由远而近的.铲车声、锯子的锯树声,大树倒下的轰隆声——巨大的狂风暴雨声——一切静下来,几声凄凉的鸟叫声……]
3、师: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生:……
4、师:我们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播放真实的录象:茂密的森林,乱砍、乱伐树木的情景,北风呼呼,几只可怜的小鸟躲在一个树桩边在浑身发抖……]
5、师:看到这些,你想替大树和小鸟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生:……
三、学习儿歌,指导构思
1、师:小朋友们讲得真好!就象这首儿歌里说的,树林是小鸟的家,[出示儿歌《家》]
请大家一起跟我来朗读一遍。[指导学生朗诵]
2、师:现在小鸟没有家了,多可怜呀!你们怎样帮帮它呢?[画面:几只可怜的小鸟躲在一个树桩边在浑身发抖……]
生:种树、做鸟窝……
3、师: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许许多多的树,你们愿意邀请小鸟们到我们校园里来安家,与我们做伴吗?[出示校园图片]
不过要给小鸟安家,光有树可不行,还要有什么?
生:鸟窝。
师: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做鸟窝?
生:……
师:[出示范作]看,老师手里的这个鸟窝是用什么做的?
我们在纸盒上打开门和窗就能做鸟窝了,不仅将要废弃的物品利用了起来,而且还给了小鸟一个温暖的家,真是一举两得!不过要吸引小鸟来,就要把纸盒房子装饰得怎样?
生:漂亮!
师:你有哪些办法来进行装饰?
生:彩笔画,彩纸贴……
4、师:小朋友们的主意真不错,可是光光我们爱护小鸟可不行,我们要号召所有的人都来爱鸟、护鸟。看,一(1)班的小朋友想出了好办法,设计了一些爱鸟、护鸟的标志。[出示标志]
师:这些标志都有些什么形状的?
师:标志上有些什么?
生:字、拼音、画。
师:你想在标志上写些什么?画些什么?
师:因为我们还没有学汉字,我们可以写拼音,还可以画上一些与小鸟有关的画。标志要尽可能大、色彩鲜艳、醒目一些,这样才能吸引人。
四、小组合作,创作活动
师:现在我们能为小鸟做两件事,做鸟窝和标志。请一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是做鸟窝,还是标志,请组长到前面来拿相应的材料。
生:商量、制作。
[音乐:苗岭的早晨]
五、布置拓展,情感延伸
师:小朋友们做好了吗,举起来给大家看看,现在我们到校园里去,把鸟窝和标志安置、悬挂起来好吗?
生:一起出教室,布置鸟窝、标志。日后跟踪、护理。
教学反思:
1、 在孩子们的心里,动物是可爱的,而且和它们可以平等交流并且成为好朋友。如果观察孩子在动物面前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孩子会将成人对他们的态度、情感和爱的方式,活灵活现地表现在动物身上。
2、 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在他们眼里,动物永远是可爱、可亲的。因此,儿童时期是播种纯真、友善的最佳年龄阶段。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感觉到身边到处充满着友善和爱,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3、 学生对大自然生命的体验,有着一种情感的投入和关爱。通过不同的自然音响来反映小鸟的遭遇,呼出小鸟的心声,同样也是孩子们的心声。
4、 动物们是可爱的,珍贵的,而且它们永远是属于大自然的。通过“小鸟的家”这课,从环保入手,引导学生怎样来珍惜环境,保护大自然,不乱砍乱伐,为小鸟建一个温暖的家,从小增强环保的意识。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傲雪梅花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出于对笔墨表现中的点、线组织,以及人格精神寄托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傲雪梅花这一题材。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选择了不同颜色的梅花图片和关山月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一”的学习,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以比较分析的方法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活动一”以感受为主,可以安排练习,让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来学习使用国画工具,进一步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中技法的学习很重要,因此教材引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过程图片和勾花、点花的图示,讲解传统的绘画技法。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内容,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应作为重点传授。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教材活动二中安排学生参照范画的某个局部,学习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尝试画一幅梅花,明示了学习过程中借鉴与临摹方法的运用,以掌握规律,为己所用。
教材中学生作业注意了不同的表现方法的选择,以供学生参考。
在评价建议栏目中,从构思、用笔和水墨、色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进行自我评价、检测学习效果的方法。资料库中有关画家、名词和诗词资料,扩展学生搜集资料的范围。
学习大空间一栏收集了齐白石的四幅作品,在学习梅花画法的基础上,将中国画里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菊、兰、竹等题材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表现不同的内容,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能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韵味。
*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包含中国花鸟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以欣赏、感受、体验为线索,提供了教学所需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篇首选择梅花图片可以用于课题导入。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设置尝试表现的学习活动,选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步骤图和勾花、点花的图示,介绍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处理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应详细讲解,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梅干、梅枝的画法图例,构图的处理也应结合图例分析。
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梅花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以及书法作品。学生准备的宣纸应稍大些,便于笔墨表现。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以欣赏感受自然界和艺术表现中的梅花为基础进行笔墨尝试,通过对传统笔墨的体验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和绘画技能进行创作表现。
首先可以选用有关梅花的诗歌、散文、图片和中国画作品设置情境导入。以提问、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梅花耐寒的生长习性,感受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体会梅花顽强、倔强和向上挺拔的精神。“活动一”应着重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寓意和象征精神,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了解艺术作品和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如描绘形态、色彩、情感的词汇,有关生物常识和历史故事等去形容、比喻、体会、理解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梅花给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尝试创造表现的欲望。
勒法、没骨法、勾皴结合法。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梅花为表现题材,考虑了梅花象征精神的因素,有意识说明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利用诗文、音乐来渲染气氛,可以利用咏梅诗句设置悬念,导入课题;请学生朗诵咏梅佳句,感受梅花的个性;唱影视金曲,诠释梅花的象征意义;欣赏经典名曲,例如《梅花三弄》,感受音乐表现的意境。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例如以欣赏教学,梅花图片和国画作品的欣赏贯穿课的始终,使学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间交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讨论,能提高讨论质量;运用演示法,及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对作画步骤、表现技法有进一步认识。
4.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本课涉及大量的图片、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有很大优势,也可以准备作品挂图,画梅步骤图,梅花、梅干、梅枝画法图示,咏梅的书法作品等。
“书画同源”,中国画强调一个“写”字,用笔、结构和布局,都与书法艺术紧密关联。通过练习书法可以提高对笔性的了解,可以准备书法作品的局部放大复印件,以供学生参考,体会用笔韵味。
5.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技法学习可以用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梅的结构、造型、笔墨、色彩、构图等基本知识讲解和技法演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借鉴与临摹也十分必要,通过临摹掌握画梅之道,先求其形似,才能得其神似。
学画梅,可以先练习勾梅,以求对梅花的造型结构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勾线笔以中锋行笔来画,行笔速度不要太快,力求稳健。用淡墨勾梅花,要注意花瓣间大小宜均匀些,不要大小过分悬殊,花瓣勾好后用浓墨勾花心和花托。.anxue
四、教学资料
●参考书目
*《芥子园画传》第二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关山月画梅》湖南美术出版社
*《美学与意境》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绘画,凝聚着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精神。它历史悠久,技法丰富,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美术之林。
中国画讲究笔墨意趣,强调意境。以笔墨传神达意。重视对物象本质的表现,以线为主的造型方法表现对象。作品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中国画常与诗、书、印有机结合,成为完美的艺术形式。中国画用笔一般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皴、擦、点等。墨色一般可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等。用墨的方法有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等。水墨画中,即以墨代色,故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
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从表现技法上分工笔、写意等类别。
花鸟画早在唐朝就成为一个体系完整的独立画种。梅、兰、竹、菊是花鸟画的一部分,这一题材的寓意性被历代文人称为“四君子”,是坚贞高洁的象征。梅花,高标绝俗,不畏严寒,历代诗人画家讴歌不已。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构思和组织画面的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围绕梦、梦想进行回忆与想象。
教学难点:画面内容的组织与表现。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做过的梦
三、引导学生欣赏夏加尔的作品《夏天的梦》
1、学生欣赏分析
2、欣赏学生的作品
3、引导、鼓励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的'梦画下来。
4、学生谈自己做过的美丽的梦。
四、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五、教学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把自己做过的梦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对于画梦很感兴趣,但想象的还不够充分。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儿歌,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2、能大方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同学是谁。
3、愿意主动地认识班上的小朋友。
【意图说明】
幼儿上学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好朋友一起学习、玩游戏了!
在上这个活动前,老师可以请幼儿说说看,他都会和好朋友做哪些事情呢?
看看图,好朋友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可以一起聊天说笑,可以一起放风筝,可以一起在大自然里奔跑,能够有好朋友一起陪伴,是一件多么快乐美好的事情啊!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可以自己设计动作,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教师先念一遍之后,再提问:
1、小朋友,你喜欢念儿歌吗?(选几位幼儿一起念《和你在一起》的儿歌)
2、小朋友,你喜欢交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都做些什么事呢?
3、我们现在请几位小朋友来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请几位幼儿上台,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并说说对方的优点,以及喜欢他的理由)
二、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幼儿用书中的.画面。
提问:
1.小朋友,说说看画面中的小朋友正在做哪些事情呢?
2.你们喜欢做这些事情吗?会不会想和朋友一起做呢?画面中的小朋友都很开心,你们可不可以像画面中的小朋友一样,互相友爱、开开心心地玩游戏呢?
三、教师将事先裁好的书面纸片给每个幼儿发一张。
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要怎么认识新朋友吗?如果让新朋友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会不会更加熟悉呢?
四、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片上,然后贴在自己人的胸前,开始播放儿歌。
提问:
1、小朋友,请大家去认识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你觉得应该要怎么做呢?(教师也贴上名片,示范给幼儿看,如何认识新朋友)
2、小朋友认识新的朋友之后,可以怎样和新朋友一起玩呢?
五、教师总结活动。
提问:
1、因为是新学期的开始,所以适应幼儿园生活和认识新朋友是很重要的,今天,小朋友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呢?
2、请大家围成两个圈圈(外圈和内圈)外圈和内圈的小朋友面对面。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跳舞吧!
六、字词句教学:
学习写自己的名字。
【活动评价】
1、能正确地念唱儿歌、做动作。
2、能大方地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
美术教案 篇8
教材简析
《海底宴会》是小学美术第二册的一课。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本课注重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融合,以体验、感受海底生物的特征为内容,让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剪纸形式来表示海底宴会。是一节综合.探索的剪纸创作课。
同学情况
四年级的同学都喜欢美术课,也非常感兴趣,对课上的歌曲、扮演、欣赏、绘画、剪纸等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小朋友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表示欲望以和迫切的求知欲。
设计理念
艺术课程是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结合新的艺术课程规范,我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从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以培养同学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这里的艺术能力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感知、欣赏、发明、表示、知识、技能、反思、评价、交流等多项能力。
(二) 艺术课程的设计上,从保守的分科教学转变为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
(三) 从艺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上,有偏重艺术知识技能传授的逐段递进,转向强调关注同学艺术整合能力和多种文化修养的培养。
(四) 从艺术课程教学方式上,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达、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和同学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剪纸表示海底想象画,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手工技能训练,培养创作力。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同学表达自身意愿的能力。剪、贴彩纸的方法表示海底各种造型。
教学重点
学习主题性彩色剪纸创作的方法,突出画面远近层次与主题意境的表达。
教学难点
运用拼色剪纸技法和组织画面的方法,大胆想象和表示海洋生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作品的资料等。
同学准备:课本、有关的资料、制作作品的资料(彩色纸、胶水、剪刀、刻刀)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欢迎你们来到龙宫,你们是我的客人,今天是我海龙王的生日,参与这个宴会高兴吗?我生日你们想跟我说什么?谢谢!虾兵蟹将、海龟、鲨鱼和八爪鱼的到来。
同学带上海底生物的头饰,表示的很兴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虚拟参与海龙王的生日让同学情感上直接感受宴会的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
课堂发展
课堂发展
课堂发展
1、认识海底生物,感受海底场景。
现在有一个九岁的小朋友,很想到海底去过生日,你们看看她邀请了谁?有没有你的亲戚朋友。好不好?
看一看:海底生日游FLASH。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谁?
在宴会进行之前,我们首先要解开三个密码。
2、密码一、如何表示海底的远近空间。
看一看,颜色对比:大小对比;找找远近。
对照分析课本作品的色彩对比,利用这一特点表示海底的远近空间、突出主要物体。
3、密码二、表示各种海底生物的特点。
看一看:海底生物的特点。
说一说;海底生物的特点。
4、密码三、用剪纸的形式表示海底宴会。
A、讲解对称剪法。
B、讲解不对称剪法。
(1)画出鱼儿基本形;
(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适当的花纹等,要适合剪切,不能断开。
(3)剪刻。 中国少儿美术联盟
C、同学可模仿教师剪,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剪好“鱼”之后,再剪一种自身喜欢的海底动物。
三个密码已经解开,我们可以参与快乐的.宴会了。你们现在动手做些礼物送给我好吗?我已经把想要的礼物,写在你们的台面,你们看看,马上动手吧。
5、同学作业,播放音乐,老师巡回辅导。
同学观看海底生日游动画片,回答老师问题。
同学发现如何用颜色表示远近、大小表示远近,欣赏课本作品,听老师讲解。
认真观察,海底生物的特点,并说说。
用拟人的个性表述海底生物。
观看老师讲解,观看FIASH步骤演示。
表示的很高兴,看台面老师的作业要求,并讨论。
小组合作用剪纸方法创作
1、“螃蟹”组在圆盘纸上“海底宴会”为题创作。
2、“鲨鱼”组以“海底宴会”为题创作小舞台设计。
3、“八爪鱼”组以“海底的故事”为题创作(灯罩设计)。
4、“海龟” 组用剪贴画形式,以“海底的故事”命题自由创作。
5、“龙虾”组用剪贴画形式,以“海底的故事”命题自由创作。
要求:主体突出,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海底生物。
选择同龄同学的日记动画片,有同龄的年龄特征,对同学会有很强的吸引力。
用“密码”一词加强同学的探秘感。
直观讲解,同学容易理解。
让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充沛调动同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尊重学学习地位。
培养同学观察、理解的能力。
分组合作,发挥小组学习功能、集思广益。
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废物利用以和用同样的方法表示不同的东西,跟生活密切联系,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海底宴会的热闹、快乐,学会分工合作、创作。让同学充沛享受艺术带给他们的乐趣。
评价交流
同学作品展示,分享合作的快乐、胜利经验的交流……
老师小结:我们的美术应用在生活中,可以把生活打扮的更加美丽、更加有生趣,同学们以后要把学到的知识更多的应用于生活中,好吗?
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观赏作品,评出优秀作品。
分享合作的快乐,总结经验,让同学把美术跟生活更多的联系起来。
拓展延伸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这里生活着各种海洋生物,它们形态各异,颜色奇妙而美丽。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维护它,那怎样去维护呢?请同学们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课后去收集维护海洋的资料。
学会维护海洋,提高环保意识。
结尾
下课前两分钟师生随音乐舞蹈。
同学随音乐舞蹈。
感受宴会的气氛达到高潮,让同学快乐的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七、版面设计:
海底宴会
密码一:
密码二:
密码三: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7-21
美术教案【经典】08-08
(精选)美术教案11-15
[精选]美术教案08-12
【经典】美术教案01-10
美术教案【精选】11-05
美术教案[经典]12-07
[经典]美术教案12-04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