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初步学会与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拉拉沟》歌曲录音,以及教师平时注意本班幼儿较突出的不高兴的`实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教师讲故事《生气的时候》
1.与幼儿讨论:丽丽和豆豆为什么要撅嘴和哭闹?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2.你平时有不高兴的事吗?为什么不高兴?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二、表达情绪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告诉幼儿: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人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如果生气后,问题解决了,大家互相更了解。这就是适度的生气,是件好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自己,妨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生气时,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也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或者哭一哭,叫一叫,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或者为别人想一想,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三、制定规则
幼儿相互讨论,制定本班"规则",如生气的时候不能打人、大声吵闹、损坏东西等。
四、歌曲游戏
幼儿跟着歌曲录音做歌表演《拉拉勾》,体验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优美恬静的意境,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快乐。
2、通过拍手动作,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3、在歌曲意境的感染下,通过游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动作。
活动重难点:
感受歌曲旋律优美恬静的意境,通过拍手动作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故事导入,星星仙子来到了森林里,她让累了一天的小动物们都睡着了,下面请大家听我来唱一首歌曲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睡着了?(指导语:“歌曲中哪些动物睡着了”)
教师清唱歌曲,完整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及歌词并说出都有哪些小动物。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按顺序说出歌曲内容,并知道可以用数字来标出小动物的顺序。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在“他睡着了”的“他”之前拍手。
再次听音乐,教师示范按节奏拍手,幼儿学习按节奏拍手。
(指导语:“我们和星星仙子一起来施魔法(拍手),让小动物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教师跟着音乐施魔法(拍手),进一步熟悉旋律及歌词,感受歌曲优美、恬静的.意境。
4、请幼儿模仿歌曲中的小动物们,听音乐做动作和在弱起的地方拍手,再次熟悉音乐,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5、游戏。幼儿自愿扮演歌曲中的相关角色,并尝试用轻柔的歌声,舒缓的动作来表现歌曲优美、恬静的意境,进一步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大班教案 篇3
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启发他们把这种思考方法应用到其它领域如:数学.作文.生活中.等各种问题上。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儿童漫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儿童漫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思考方法,学会全面整体去观察对象,
并启发他们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数学.作文.为人处事等各种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小朋友思维的发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尝试用各种笔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体验作画的乐趣。。
三、准备情况:课前知识准备:带相关的漫画音乐、、黑板、电脑底版视频仪似壶似杯的罐
四、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触摸罐子。师:谁来告诉大家,这里面放的是什么?看看,阿童木举手了----师拿出画并送给举手的小朋友。
(孩子们,都兴奋的叫起来,羡慕获赠的小朋友,孩子们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2、欣赏并感受范画的美。师: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许多漂亮的漫画,想看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幅画?美在哪里?
(多媒体的运用,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到画面,一幅幅美丽的漫画映入他们的眼帘,孩子们不约而
同的发出赞叹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喜欢的画。如:有的说罐
的花纹做的很细,象真的一样;有小树、有蓝天,象拍得一张照片;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孩子们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观点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3、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师:漫画真美,你们想不想也来尝试一下呢?那你打算把刚才摸到的东西画成什么呢?交代要求:请你想好了再做,有问题可以向老师提问哦。
画的时候,将剥下来的废纸等放在筐子里。使用小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4、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作画。放着优美音乐,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纸画,营造意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配
角,适当的给予帮助,如在孩子画花瓶画面上,引导他添加一些花纹之类的简单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时常提问:你画的是什么?并加以引导。)
5、讲评。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了什么?(赠已画好的漫画给第一个拿画上来的小朋友、将小朋友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在介绍自己或是他
人作品的过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小朋友合影。
今天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尝试画漫画,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我们把画拿到教室里布置出来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 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 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 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 、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 、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 、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 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 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 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活动延伸:(组合编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
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人吃了食物后,食物在身体内经过的路线,以及身体内一些器官的作用。
2.愿意用表演的形式来介绍食物在身体内经过的路线。
设计思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为孩子提供的饮食也越来越富有营养,但依然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证,原因是许多幼儿有一些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不吃早饭、大量喝饮料、吃冷饮、不定时大便等。为了使孩子们明白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学习保护自己的健康,结合教材并设计了本次活动《食物的旅行》。
活动准备:
1、影像资料,嘴、食道、胃、大肠、小肠等角色头饰。
2、翻牌
活动重点:了解身体器官的作用,知道食物在身体内经过的路线。
活动难点:难点: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表演。
活动预设流程:
一、观看影像:了解食物在身体里旅行
1、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到那里去了吗?
2观看影像,了解食物在身体里旅行。
二、表演活动:跟着食物在身体里旅行
1、分组商讨、表演
(1)共同商量、探索怎样表现食物在身体里旅行过程。
(2)分角色进行尝试,教师进行指导。
(3)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分组)
2、讨论,演示
(1)对照人体内脏模型图,食物在身体里行进的`路线:口—食道—胃—小肠—大肠—便便。(进行纠正)
(重点指导一个点:如:进入胃的一个表现)
(2)再次演示
3、合作表演
进行完整表演(1—2次)
三、知识竞赛
抢答题:
烧烤美味又营养
小孩也可以喝酒
运动后马上喝水
饭后剧烈运动
吃汤泡饭好又快
必答题:
(1)如何保护牙齿?
(2)可以边吃饭边讲?
(3)大便以后要洗手?
(4)怎样保护我们的胃?
价值分析:影像资料观看,了解食物进入人体的过程。
价值分析:从表演活动中进一步获知食物在身体里经过的路线。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比较清楚的语句表达每副图片
2、知道生活中各种护栏的用途,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拍摄一些护栏的图片资料(如:楼梯、公路维修护栏、马路护栏等处的护栏)
2、乱窜马路的图片
活动预设过程:
一、观察图片,交流讨论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分发若干张图片
各小组幼儿一起观察,辩别图中人物动作的危险性
“照片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全班交流,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进一步正确讲解
2)幼儿了解护栏的保护
作用:
“他们应该怎么做?”(应该走人行横道线)
“小朋友家里的阳台上也有护栏,那是有什么作用的呀?”(请个别小朋友回答,防止人们出现以外,从楼上摔下来。)
“那马路上的护栏又有什么作用呢?”(防止行人乱窜马路,发生意外。而且能够隔离双相通行的车辆,让它们可以各行其道)
二、交流感想,拓展认识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护栏?为什么这些地方要有护栏?”
“我们幼儿园有没有护栏?”
“小朋友们上下楼梯时应该怎么走?”
小结归纳:护栏可以保护我们,避免危险
三、游戏“开汽车”体验规则
方法:师生用椅子或长条积木当马路边的护栏,师生扮演驾驶员,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我们一起来开汽车,注意别开错道噢。”
大班教案 篇7
学策略:
1、难点前置
此乐句中的附点、跳音,体现了数高楼的快乐情绪,是整首歌曲的难点。于是,创设小鸟唱歌的情景,难点前置,以此练声,从而为解决难点做好铺垫,减轻了学习负担。
2、借助图谱
歌词中“哩哩哩、恰恰恰”的不规律出现,极易混淆。为此,根据歌曲的音乐元素,精心设计图谱,将动态的旋律转化为静态的图画符号,为幼儿感知旋律、记忆歌词、自主学唱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层层累加
完整欣赏歌曲→学说念白→借助图谱自主学唱→创编念白动作→合作表演唱,活动中,自然渐进,层层累加,步步推进,有效学唱。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跳音,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能根据乐曲的旋律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并随节奏说念白。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电钢琴、音乐伴奏带。
活动重点:
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数高楼的'欢快情绪。
活动难点:
唱准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创编动作表演念白,体验歌唱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练声
难点前置在《数高楼》的伴奏音乐中入场。创设小鸟唱歌的情境,引导幼儿练声。
[旋律伴奏入场,自然预知旋律;情境设置,使练声充满情趣,为解决难点做好了铺垫。]
2、完整欣赏歌曲
学说念白“小弟弟在干什么?他是怎么数高楼的?”
[完整欣赏,目的是满足幼儿审美认知的需要,即听到了什么?兴趣入手,先学说幼儿最感兴趣的念白部分。]
3、借助图谱,自主学唱
(1)结合图谱,教师完整范唱。
[幼儿倾听,借助图谱,理解歌词,感知旋律。]
(2)幼儿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歌里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直接用歌声回应,进一步感知歌曲旋律。]
(3)幼儿自主跟音乐学唱。
第一遍:鼓励幼儿自己学唱。
第二遍:大胆歌唱,能唱出跳音的轻巧、弹跳。
第三遍:注意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导而不包”,幼儿在图谱的帮助下自主学唱,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歌唱活动轻松高效。]
3、创编动作,表现念白。
个人自主创编→两人合作游戏→完整演唱
[幼儿创编在前,教师提升在后,给幼儿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间,让幼儿在自然游戏中,掌握念白节奏,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4、合作演唱,激发兴趣
(1)师生合作演唱。
(2)生生合作演唱。
(3)邀请全体教师一起合作演唱。
[挖掘“恰恰恰”这一音乐元素的价值,加入动作,进一步体现数高楼的快乐。合作演唱,富有挑战,为幼儿提供了发展合作态度和增强合作能力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幼儿歌唱的兴趣。]
5、谈话激趣,自然结束
在音乐声中,和老师再见,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5-01
大班教案[精选]05-19
大班教案[经典]08-19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12-04
(经典)大班教案04-02
大班教案【经典】11-24
大班教案(经典)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