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感受新年的愉快气氛,愿意同朋友、家人分享快乐。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能力。
3、知道新的'一年来到了,自己应该有更大的进步。
活动准备:
1、向家长发出邀请书,请家长参与活动。
2、布置新年联欢会场,幼儿准备好表演节目和制作送给小朋友的礼物。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引入联欢会主题。
2、师幼共同表演集体节目《新年好》
3、幼儿表演迎新年的节目。
4、 幼儿与家长一起做游戏。
5、小朋友互赠自己制作的礼物,说一句祝福的话。
6、放音乐表演集体舞;请家长欣赏幼儿作品。
7、重点培养幼儿大胆表演的能力,感受新年的愉快氛围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仿编散文诗,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及关爱。
活动准备
1.幻灯片—云的形态
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站在窗前饶有兴趣的对幼儿说:小朋友快来,到老师这里来!
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想看吗?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
看看窗外的天上有什么?
大树的叶子为什么会动?
二、观看后交流
1.你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你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
(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移动。)
2.大树的叶子为什么会动?
(启发幼儿讲述,大树的叶子被风一吹就来回的摆动。)
三、欣赏诗朗诵《云彩和风儿》。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提问:听了后有什么感觉?
(让幼儿充分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配乐诗朗诵
老师配合朗诵用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其体验理解。
(1)为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风是能干的风呢?
(2)散文诗中的风都把云彩变成了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来表述。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完整的回答)
3.集体跟着老师朗诵散文诗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诗的内容。
(2)请幼儿说说平时还见过云彩变成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的……”句式来表述。
四、欣赏—云的形态
通过课件,让幼儿欣赏,形状奇特、变幻莫测、多姿多彩的云。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帆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船飘呀飘,漂到远处看不见。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啊,吓得羊群都逃散。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肚兜儿,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认识左和右的位置关系。
2.学习使用“左边”、“右边”的词语。
重点难点:
以自身为中心认识左和右的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小椅子30把,排成整齐的六横排;录音机,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我的手”的游戏。教师说:伸出你的左手。小朋友边伸出左手边说:仲出我的左手。教师改变指令,小朋友做山相应的反应。
2.请小朋友做“换座位儿“游戏。
(1)畜乐开始,小朋友边听音乐在椅子周围自由做动作边说儿歌:小朋友听仔细,音乐停下找椅子。
(2)音乐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找到的.小椅旁并坐好。
(3)请小朋友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或说一说:谁在我的左边,谁在你的右边?)。
(4)同伴相互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
3.换座位儿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可引导小朋友以自身为中心,用左边和右边描述位置关系。
评量:
能够理解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和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够用“我的左边”、“我的右边”描述位置关系;
分析:
小朋友在描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位置关系时,判断不稳定,易受相向同伴判断结果的影响,不能对自己的判断作出坚定的回答,须注意引导,多加练习。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亲自制作剪纸的实践中掌握剪纸的制作技巧,并能从中能够体会剪纸之美。让学生理解剪纸的形式和特点。
教学重点:制作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制作纹样较复杂的剪纸,掌握剪纸的技巧。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收集剪纸样式,在课堂上同学们交流欣赏。
2、准备制作剪纸的工具。纸、刀、剪、胶水、卡纸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欣赏中外优秀的剪纸设计作品。
师提出问题:这些剪纸有什么作用?
这些剪纸各有什么特点?(寓意、谐音等)
学生讨论回答
2、出示优秀剪纸作品让学生观赏,共同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其形式用途和发展变化。
3、讲述剪纸的制作方法:折、画、剪、贴。
师:请你为你的亲朋好友制作三幅不同样式的结婚用的喜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欣赏彩虹七种色彩搭配。
2.了解彩虹的色彩,尝试按照彩虹的色彩画出彩虹桥,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3.能大胆通过想象力表现绚丽的彩虹桥。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欣赏过彩虹物质准备PPT 彩虹图片 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你们喜欢彩虹吗?它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彩虹)师:你们在哪里见过美丽的彩虹?你觉得彩虹美在什么地方?图片中的彩虹桥有几种颜色?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欣赏PPT"彩虹"。
师:引导幼儿认识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师: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颜色?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彩虹桥,把彩虹画成桥,在桥上面,桥下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它装饰成一幅完整的画。
2.出示水彩笔,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彩虹桥的绘画方法。
师: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涂画,先画一种颜色接着画另一种颜色。注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师:每一种颜色都要相连,一种颜色跟着一个颜色后面。
3.引导幼儿欣赏彩虹的图片。
师:你知道彩虹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还能想象彩虹桥上有什么?
三、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师:我们来一起来画一画彩虹桥,并添画上你喜欢的人物,装饰和背景。
2.提醒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水彩笔放回原位,使用时保持桌面和画面的整洁。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价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彩虹桥"。
2.教师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方面作出评价,同时鼓励和表扬绘画常规好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幼儿们感知了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排列的顺序。同时,幼儿们尝试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
小百科:彩虹,又称天弓(客家话)、天虹、绛等,简称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 戴 八种颜色。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能观察比较出黄豆芽和绿豆芽的不同。
2.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乐意吃豆芽。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豆芽,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豆芽。
1.师:今天,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带来一样礼物,大家看看是什么?(豆芽)
2.师:请小朋友拿两根不同的豆芽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粗细、长短有什么不同?
3.师:两种豆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4.师小结:豆芽都分为三个部分:豆芽瓣、豆芽茎和豆芽根。黄豆芽比绿豆芽要粗一些、豆芽瓣也要大一些……
二、教师出示两种不同的豆芽,引导幼儿根据豆芽的形状来区分不容的'豆芽。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把混在一起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开,黄豆芽放在黄盘子中,绿豆芽放在绿盘子中,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分得又快又准确!
2.幼儿分豆芽。
三、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豆芽哪里来?”,让幼儿知道豆芽的来历。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都做了一个发豆芽的试验,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最后发现了什么?”
2.播放课件,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师:那豆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尝豆芽
1.教师煮豆芽汤,炒绿豆芽。
2.幼儿品尝豆芽,教育幼儿要爱吃豆芽。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7-18
中班教案(精选)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精选]08-22
[精选]中班教案08-25
(经典)中班教案09-0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经典)中班教案09-02
中班教案【精选】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