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术教案集锦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1、能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侧面坐、站立的动态)图像表现。
2、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爱他人的情感。
重点:
观察人物的四肢变化有什么规律。
难点:
表现侧面坐的.人物。
准备:
1、生活中幼儿已经有为他人坐好事的经历。
2、活动侧面人教具一个。
过程:
1、交流经验,体验人物的动态变化:
(1) 幼儿回忆、交流自己为他人做过哪些好事。
(2) 请幼儿模拟做事情的动作,幼儿观察人四肢的动态变化情况。
(3) 教师工具幼儿的动作演示,用活动教具演示坐着与站着的侧面人动作变化的规律。
(4) 教师演示手和腿变化的表达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观察指导:
(1) 幼儿绘画,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2) 幼儿间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
(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干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评价。
(l)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评价。
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
美术教案 篇3
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与评价,增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感受绘画带给自己的快乐。
准备:
1、PPT课件。画有花瓶的背景画一张。
2、油画棒每人一盒,绘画纸一张,剪刀。
过程:
一、出示向日葵实物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因为向日葵的脸总是一直向着太阳,太阳到哪里,它的脸就向哪里。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美丽的向日葵绘画,这是外国的一位画家画的,世界上许多人都喜欢他画的向日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幼儿欣赏作品。
1、让幼儿叙述对画面的第一感受。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感觉、感受,并让所有的幼儿能够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审美体验。教师小结。
2、色彩的感受。
师:(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什么颜色?
(2)你们最喜欢画中的哪一种颜色?为什么?
(3)哪种最多?(黄色)
(4)你们喜欢这种颜色吗?
(5)你们看到黄色有什么感觉?(高兴,激动、热情…….)
幼儿分别回答。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例。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3、构图的感受。
师:(1)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除了向日葵,还有什么?(花瓶)
(2)那么有几朵向日葵,我们来数一数吧。(14朵)
(3)这些向日葵都一样吗?(有的低下了头,有的仰着头)是不是都朝着一个方向?(不是)那都有哪些方向呢?我请小朋友用红色的箭头标志把向日葵的方向标出来,而且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向日葵各个方向的姿态,哪个小朋友愿意?(幼儿操作)
4、线条的感受。
师:我们来看看向日葵的花瓣。向日葵的花瓣是什么样的.?它们好像在干什么?(跳舞……)引导幼儿感觉和体验作品中线条的夸张大胆和扭曲,感受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着生命的力量。
师:对了,向日葵好像在舞蹈,有的低下头,有的仰起头,有的扭动身体,漂不漂亮?你们喜欢吗?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也像向日葵那样听音乐扭动你们的身体,好像你们自己就是一朵朵美丽的充满活力的向日葵,好吗?(幼儿表现)
教师小结:刚刚小朋友表现的真好,舞跳得很美,你们就像一朵朵美丽的向日葵,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吧!
四、认识梵高。
师: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那么这幅画是谁画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梵高)这个叔叔就是文森特?凡高,凡高叔叔是荷兰的大画家。他的画受到世界很多人的喜欢。这幅《向日葵》就是他画的。老师还悄悄地告诉你们一个凡高叔叔的小秘密。他最喜欢的花就是向日葵了。我们一起看看他其它的向日葵画。
五、创作《向日葵》,激发幼儿创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介绍绘画要求: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画一幅自己的向日葵画。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欣赏了大画家的作品,你们愿意把自己当成大画家,画个向日葵吗?现在我们小朋友画一朵你喜欢的向日葵,画的时候要大胆,色彩要亮丽,看看谁画的向日葵最好看,好不好?
播放音乐,幼儿创作,老师指导。
六、评价,展示作品。
出示画有花瓶的背景画,幼儿把自己的向日葵剪贴到范画中,合作完成一幅向日葵作品。
小结:我们的《向日葵》画得怎么样?小朋友画的真好,吴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也许你们以后也能成为一个像梵高一样的大画家。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利用设计邮票的方式将射阳湖的特色展示。
2、对邮票的喜欢和兴趣,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3、萌发幼儿对家长的喜爱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1、 各种邮票图片。
2、教师已设计的射阳湖特色邮票的图片。
3、荷花、荷叶、藕莲、芦苇等风景图片。
4、油画棒人手一份、水彩笔人手一盒、橡皮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寄信会去哪里啊?"(邮政局)
--"夏老师昨天去邮局寄信的时候,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你们能帮老师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吗?"(邮票)
--"刚刚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那你们知道邮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二、教师出示邮票图片,幼儿欣赏邮票
--"今天夏老师带来了一些邮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1、教师出示自己几张有代表性的邮票,让幼儿欣赏,并提出问题。
--"你看到的邮票是什么样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你看到什么颜色的邮票?"(彩色的)邮票上面有什么图案和花纹吗?(有不一样的数字、有竹子、有兰花、有福娃、有小姑娘、十二生肖、运动员、五星红旗)
--"你最喜欢哪张邮票,为什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欣赏家乡风光,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已设计的特色邮票,引起幼儿兴趣。
--"刚刚是夏老师设计的一张关于我们射阳湖特色的邮票,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射阳湖的`景色。我们来看看我们美丽的射阳湖有哪些风景特色?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射阳湖漂亮吗?(漂亮) 我们射阳的风光那么美,你们能不能帮助我们美丽的家乡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美丽的射阳湖,都来参观我们的家乡。
2、鼓励幼儿设计特色邮票,感受家乡美景。
--"看了那么多美丽的风景,你准备设计一张什么家乡特色的邮票?
四、设计邮票,发挥乡土特色
1、围绕乡土特色,幼儿设计邮票。
2、教师适当的指导,鼓励幼儿创新发挥乡土特色。
五、设计完成,介绍作品。
活动完成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水滴画的方法表现音乐情节。
2、体验水滴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黑板五块,(黑板上设情景图“小象和小河”)毛笔、水桶、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引出课题。
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象的长鼻子有什么本领?今天,小象散步来到河边,它伸出长鼻子想干什么呢?
二、听音乐,想象音乐情节,并用水滴画的方法在黑板上表现出来。
1、幼儿听第一段音乐,猜猜小象在干什么?(小象和小河里的.水在玩洒水的游戏。)
老师示范用手蘸水洒在黑板上,表示小象吸水、喷水,又象滴答滴答下小雨一样,小象玩得真高兴。
2、听第二段音乐,感觉发生了什么事?(天空中刮起了大风。)
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刮大风的样子,小象拿支毛笔蘸了水在黑板上刮起了大风。请个别幼儿来示范自己会刮什么样的大风。
3、听第三段音乐:刮了一阵大风,又下起了大雨,小象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
启发幼儿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表示下大雨的样子。
4、老师小结:刚才我们用水洒出了小雨点,画出了刮大风和下大雨,原来用水也可以画出漂亮的图画的。
三、幼儿边听音乐,边在黑板上作画。(看,那边又走来了许多小象,他们也来到河边,跟小河里的水玩起了游戏,我们也来学小象伸出长鼻子玩洒水的游戏吧。)
指导幼儿可以用手指或手腕洒小雨点,用毛笔大胆地画各种各样的大风,从高处往下画大雨。
四、游戏:小象跳舞 雨停了,小象洗完了澡,觉得真舒服,他想和小朋友一起跳个小象舞。
活动反思:
水滴画是用水而不是用颜料绘画,是一种湿而不脏乱的绘画法,平时幼儿都很喜欢玩水,因此这种绘画方法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水滴画容易干,最后可能连作品都保留不下来,但这个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大肌肉发展,他们在黑板上作画,画面大,表现得大胆。因为绘画是属于自由探索的活动,幼儿需要探索新的作画材料,我们不要指望幼儿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只要他们能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到这次活动的快乐就好了。
美术教案 篇6
在幼儿园中有一项“等身大的人”的美术创作形式,通过让幼儿躺在一张巨幅的图画纸上,请同伴协助描绘身体轮廓,完成之后幼儿便在外形内共同绘画五官及衣服。这样的创作由于外形易于掌握,加上创作出来的画面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因此被幼儿园广泛使用,形成一种为了制作视觉效果好的作品而创作的例子。
而人物画在美术创作中是最常出现的主题。如在家庭的主题课程中,除了人物的角色及外形,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作者对家庭成员的感觉以及个性特征,通过角色的创作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在各行各业的主题中除了工作服装的表现外,还需要表现出工作时的样貌及态度;在情绪的主题中则重点放在表情上,同时还需要表现出不同情绪时的肢体动作。可见,等身大的人物的创作,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同时传达出孩子对人物的理解及感觉,这种学习方式能取得一种通过艺术达成教育的效果。下面以大班《小小运动家》活动为例,说明如何运用等身大的人来认识运动员。
活动目标
1.认知:认识各种运动的规则及比赛方式;了解运动器材与运动的关系。
2.情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意义;能依个人的感觉表现出运动的动作;通过合作绘画的方式,体会合作绘画的乐趣。
3.技能:能依照身体的形状描绘出幼儿肢体的外形;能掌握丙烯颜料的特性,以平涂的技巧绘画出运动员的造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人物肢体结构的特征;具有共同游戏的能力;曾经有水粉或丙烯颜料的使用经验。
2.环境准备:空广的地面,并铺上帆布保护,以免活动后颜料污染环境难于收拾。
3.材料准备:全开的瓦楞纸板;将丙烯颜料在水杯中调出各种颜色,并置放于篮子里供幼儿使用;铅笔、油画笔。
活动过程
1.视觉意象的加强。
美术创作是一种视觉艺术,当我们引导幼儿创作时需要提供多样的视觉图像,让幼儿仔细欣赏,引发幼儿在视觉上的思考,发挥更多的创意。因此这次活动中,教师收集了各种精彩的运动照片供幼儿欣赏讨论。在讨论时,我们通常以各种提问来引发幼儿的讨论,使幼儿在视觉上对运动有深刻的印象,同时了解不同运动的肢体动作。
(1)照片中的人物在进行什么运动?
(2)这种运动是如何进行的,有哪些规则?
(3)照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姿势及动作?(他们正准备做什么?)
(4)请幼儿按照片中运动员的'动作模拟表现,感受运动时的姿态。
2.真实体验加强了解。
体验可以使幼儿有深刻的感受。因此当幼儿对人物运动的意像有了概念后,我们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加强创作的意念。教师首先准备各种运动器材,讨论这些是什么运动的器材,如足球、羽毛球拍等;然后再讨论如何使用这些器材,在比赛时有哪些规则,同时请小朋友示范各种运动的动作,通过不同的引导方式,加深孩子对各种运动的认识。
3.引起创作动机。
教师提问:怎样把刚才表演的动作保留在大块的瓦楞纸板上,而且所绘画的人物与真实人物的比例一模一样?
幼儿可能会说出把人物画大一点,这时教师要特别强调与他们的身体比例要一样大,引发幼儿想出依照身体的外形来描绘。待幼儿清楚如何画出一个与他们身体一样大的人物后,向幼儿说明:这次我们要画一个与他们身体一样大的运动员,但这么大的人物,一个人画会比较慢,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地画出漂亮的作品呢?引起幼儿集体创作的动机。
4.创作介绍。
(1)教师先请幼儿以4~5人分成一组。
(2)请各组先讨论并推选一名幼儿担任运动员模特儿,并介绍具体的创作过程。
(3)最后介绍如何清洁及收拾工具。
5.创作过程。
(1)小组中选出一名幼儿担任运动员模特儿躺在瓦楞纸板上,其他幼儿协助模特儿摆出理想中的运动姿势,等姿势确定后由一名组员运用铅笔描绘身体外形,绘画时提醒幼儿必须依照身体外形描绘才能画出优美的动作。
(2)身体外形绘画完后,模特儿可以离开纸板进行细节的绘画。在开始使用丙烯颜料绘画时,教师先提供各组一杯黑色的丙烯颜料,先以线条绘画运动员的基本造型,如衣服、短裤、鞋子等。一杯颜料的作用是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共同讨论,绘画时能一起注视造型的变化。直到运动员的造型大致确定后,再让幼儿每人一杯不同颜色的颜料共同彩绘,依照大家的想法绘画完成。
(3)由于完成后颜料尚未完全干,因此绘画完成后必须把作品放置于适当的地方,并进行收拾工作。
注意事项:
丙烯颜料的使用需说明清楚,如蘸颜色后需在杯子边缘由内往外刮一下,把过多的颜料刮回杯内,防止绘画时颜料滴在画面上;
交换颜色时要提醒幼儿杯子与画笔必须同时交换,以免没有交换画笔而产生乱混颜色的现象;
在讨论绘画的时间,只能提供一支笔绘画,这样才能产生共同绘画讨论的效果,若提供每人一支笔,就会各自创作,失去共同讨论合作的效果:
幼儿创作时需穿着耐脏的衣服或工作服。
6.分享。
(1)作品颜料干燥之后,教师可以把幼儿绘画的人物外形切割下来,并展示于作品栏。
(2)作品展示后,请幼儿分享说明。
①说出与谁一起绘画?如何绘画?哪些部分是自己所绘画的?
②介绍所绘画的是哪一种运动员?表现出哪一种运动姿势?这种运动主要是使用肢体的哪一部分?
7.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社会发展
1.绘画人物时能用适当的语汇进行沟通讨论。
2.能分工合作进行绘画创作。
肌肉发展
1.适当地使用丙烯颜料平涂绘画。
2.能适当地依照人物的外形来描绘线条。
造型发展
1.能绘画出完整的人物肢体结构。
2.能适当使用点、线、面来表现人物特征。
美感发展
1.能绘画出人物运动的感觉。
2.能运用线条及色块组织人物造型。
想像力表现
1.能以戏剧方式表演出运动人物的感觉。
2.能通过绘画讨论,表现出共同理想中的运动员。
本活动旨在说明一种创作的表现方式,在幼教课程的不同课题中可以有不同的教育意义。而幼儿园的美术创作,不应该只是为了画人而画人,为了画房子而画房子,而是需要在每一个创作活动中,通过课题为背景,藉由综合的概念来统整幼教课程与美术创作,这样美术创作除了美感及创造力的培养之外,在幼儿的教育学习上将产生更多重的意义。
美术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教材展现给学生一个丰富的传统民间虎文化。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的空间非常大,可根据学生的设计意图,引导、帮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虎。发展学生的个性情趣,才是教材的主要目的。
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浏览虎的资料,是学生了解虎的特征以及传统文化中虎的魅力,从而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虎的形象做一做,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虎的形象做一做虎。
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和创新。
教学用具:铅笔、记号笔、图片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启发法、示范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森林之王是谁吗?对了,是老虎。
了解虎的文化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虎的了解。我们来看一看汉代的“虎纹瓦当”。自古以来,虎是威武勇猛的象征,是扶正镇邪的“保护色”。因此,以虎的形象制作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深受群众的喜爱。
小组内说一说虎的特征和文化。
欣赏各种虎的作品
陕西的虎头面具虎灯笼陕西的泥坐虎布老虎等这些民间传统工艺品各具特色,你喜欢哪一件?说一说你的感受?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学小组讨论
分析实物虎和作品虎的不同
我们来看两张图片。 看一看实物虎和装饰图案虎的不同。
从五官特征说一说实物虎和作品虎的不同。
欣赏书中学生作品
1、 剪纸作品是先在纸上画出虎的外形,用剪刀剪出眼、耳、鼻花纹等,再沿着外形完整剪下。2、 泥塑作品看书中的制作步骤,想一想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同学说说泥塑虎的制作步骤:1、 用泥制作出虎的各个步骤。2、 用牙签把各个部分固定好。3、 用水粉颜料画上虎的眼、耳、鼻花纹等。
学生实践活动
试着用彩纸或泥等材料来塑造一只可爱的老虎吧!
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作业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看谁做的虎最威武,最好看。
学生。
教学延伸
你还想用什么来制作虎,回去试一试吧!
学生说一说。
虎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虎 的形象已无所不在,运用在文字、诗歌、雕塑、绘画、戏曲等各个方面。你想能不能把你做的虎运用于你的生活呢?
可以做一张有虎的书签;可以把虎的作品放在桌上作为工艺品······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 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并有绘画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的能力。关于色彩的应用。
教具:
放大范图若干张。二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画笔是小朋友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描画心中的梦想。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画笔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请小朋友说说,画画他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小画笔的童话》
2、读画。书本上有许多美丽的图画其中小画笔的一家画的'小朋友和小画笔快乐地玩耍。画笔和天上的小星星-----画笔像树木一样的生长。这幅画和画笔小树林画得有点相似,这几幅画都把画笔拟人化,突出他们的可爱和实用。欣赏范图:小画笔愁眉苦脸,原来它们抱怨主人不好好爱护它们,把它们弄得遍体鳞伤,有的还折断了。这幅画教育我们什么?
生:……
3、作画步骤:
(1)先划出小画笔或小朋友的基本形。
(2)添画出画笔的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尽量表现出情节。
(3)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二、巡回辅导。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三、进行小结。
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难点
蝴蝶图案的绘制。
教学准备
挂图几张、范作几张,录音机、磁带、牙签、细棒、透明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我想请大家猜一个谜语:两根触角细又长,身穿一件花衣裳;百花丛中采花忙,好似漂亮小姑娘。
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画蝴蝶,并且让蝴蝶飞起来。请大家把书翻到第8页,蝶儿飞飞。
老师板书课题。
二.认识蝴蝶
1.师:先请大家看看书蝴蝶的图片和别的小朋友画的蝴蝶(有条件的学校可放蝴蝶资料的VCD或DVD),说说蝴蝶长得什么样子?
学生举手回答。
2.老师小结,并分部分粘贴蝴蝶的身体各部:蝴蝶有两对翅膀,上面的翅膀大一些,下面的翅小一些。每对翅膀左右两边形状和花色一模一样,即左右对称。蝴蝶有细长的身子和两根触角。
3.师:蝴蝶是自然界中最美的昆虫,它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蝴蝶的形状多种多样,颜色鲜艳美丽。老师这里画了几只蝴蝶,大家欣赏。(老师张贴挂图)。
简单分析它们的形和色以及用什么绘画工具画成。
三.蝴蝶做法讲授
1.老师拿出一只做好的蝴蝶,让它舞动起来。提问:蝴蝶如何制作?学生举手答。
小结:首先将蝴蝶剪下来,然后为它涂上颜色,再使它飞起来。
(1) 剪蝴蝶
先让几名学生上台剪一只蝴蝶,看谁的方法最好。
老师小结并示范,首先将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上画半只蝴蝶,只勾轮廓。然后依轮廓剪下蝴蝶。
这样剪下的蝴蝶形状左右对称。(板书:剪)
(2) 画蝴蝶
为蝴蝶画上花纹,涂上颜色。
注意花纹色彩左右一样。(板书:画)
(3)使蝴蝶飞起来。(板书:飞)
让学生想想除老师刚才飞舞方法外,还有什么好方法使蝴蝶飞起来。叫几名学生拿老师做好的'蝴蝶,想办法让它们飞舞,细绳、小棒、牙签、透明胶供他们使用。学生在台上尝试,下面的学生看他们动手。
师小结:一种方法是左手、右手分别捏住蝴蝶的小翅膀,手指运动,带动翅膀舞动。另一种是用透明胶将牙签粘在蝴蝶的身子上,甩动牙签或另一只手合拢、松开蝴蝶双翅,使之舞动。当然还有其它方法,大家开动脑筋,
四.学生剪画蝴蝶,老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强调不要将蝴蝶剪得太小,左右的花色要一样。
老师及时表扬展示好作品。
五.使蝴蝶飞舞起来
让先做完的学生飞舞自己的蝴蝶。
让学生上台来展示和飞舞蝴蝶,评出最美和姿势最优雅的蝴蝶。
六.提问并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的蝴蝶画得美,飞的姿势也很好看,老师非常高兴。但我还想考考大家对蝴蝶有多少了解。我这里有两个问题:
1.蝴蝶为什么喜欢在花从里飞?
2.轻轻捏蝴蝶的翅膀,手上会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蝴蝶喜欢在花从里飞,因为它们喜欢采花蜜。轻轻捏蝴蝶的翅膀,手上会有粉末,那是蝴蝶的鳞片。鳞片能使蝴蝶飞动起来更加有力,而且是蝴蝶的保护色。
师:其实蝴蝶身上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去了解和发现,我把这个任务作为作业留给大家。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7-21
美术教案【经典】08-08
(精选)美术教案11-15
[精选]美术教案08-12
【经典】美术教案01-10
美术教案【精选】11-05
美术教案[经典]12-07
[经典]美术教案12-04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