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的教案

时间:2022-04-12 09:59:23 教案 我要投稿

魔术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魔术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魔术的教案

魔术的教案1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有没有见过魔术表演,在哪里见过?是谁表演的?

  2.教师表演纸牌小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索小兔子魔术的秘密

  1.出示红色的纸变成小兔子。

  2.教师变魔术,让兔子耳朵动起来。

  3.幼儿猜一猜:小兔子的耳朵是怎么动起来的?

  4.幼儿第一次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巡回指导。(先把它变成一只小兔子,撕出两只耳朵,往下撕,别撕歪了,小心点,中间的弯下去,然后把它撕掉,撕下的纸放到篮子里,再找一根线,穿进去,拉出来)

  5.教师揭示小兔子魔术的秘密。

  6.幼儿第二次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引导幼儿探究纸圈魔术的秘密

  1.教师变纸环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说说发现的秘密。

  4.教师示范,小结,(你们以后表演这个魔术的时候,记住了,一定要把它藏好,不要被发现)并演示圈的怎么卷的。

  四、展示纸圈新魔术,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纸圈新魔术

  教师出示两个纸圈套在一起纸环,幼儿探索其中的秘密。

魔术的教案2

  一.教案目标:

  1.欣赏故事,能用普通话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积极动脑,合理想象故事以外的情节。

  二.教案准备;

  1.幻灯片 2.魔术道具 3动物卡片

  三.教案过程:

  1.请幼儿欣赏魔术。(导入)

  讨论:老师变出了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提问: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变出了什么?(出示卡片)

  3. 幼儿再次倾听故事(播放幻灯片)。

  讨论:1. 河马先生是怎么变得魔术?请谁来摸的?

  2.大礼帽和马手绢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 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5.请幼儿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小声的和教师讲述故事。

  6.请幼儿展开想象:河马先生还会变出了什么?还会请谁来摸?狐狸逃走后会怎么样呢?

  7.请幼儿有感情的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幼儿能够用普通话大胆的描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积极性较好。肢体语言较为缺乏,重难点不明确,教案过程中药注意个体差异,引导幼儿应该开展分组活动,不仅可以调动气氛还能让幼儿加深印象。

魔术的教案3

  设计意图:

  魔术师这一名称是幼儿熟悉而且非常感兴趣的,为了让幼儿在一节课中不觉得枯燥无味,我从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了本次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即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现《纲要》倡导的精神。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魔术培养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探究小兔子魔术和纸圈魔术的秘密。

  活动难点:

  掌握小兔子魔术和纸圈魔术的技巧。

  活动准备:

  扑克牌、手工纸、剪刀、红、绿色纸圈(红色的挽了一道)若干,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提出问题,引出魔术:你们看过魔术吗?在哪看过?谁表演的?表演的什么?

  2、教师变扑克牌,引起孩子看魔术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表演魔术,孩子尝试操作。

  1、教师表演:让小兔子耳朵动起来。

  2、孩子第一次尝试操作。

  3、教师揭秘。

  4、孩子再一次表演成功。

  (二)小圈变大圈。

  1、教师表演:把小圈变成大圈。(把挽着的地方隐藏好)

  2、孩子自主探索,剪红、绿色圈,发现其中的秘密。

  3、什么颜色的圈变成了大圈,为什么?让孩子把秘密说出来。

  三、结束部分

  出示两个套着的圈,告诉孩子们,这也是由一个圈从中间剪开变成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呢?你们回家后自己试一下。

魔术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学用具:

  课件、 色水、 一次性杯子 、颜料、 色块、 鼓、 布、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 看图片思考问题

  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大家从图片中找出来,说一说颜色名称。

  生答:有红、黄、蓝、橙、绿、紫……

  2、 板书课题

  颜色就像魔术,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魔术师》板书课题。

  三、新授

  (一)、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

  1、 认识三原色

  A、找一找: 由欣赏画家的画,让生找出画里出现的颜色有哪些?生答:有红、黄、蓝从而引出三原色。

  下定义: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

  B、 想一想: 红、黄、蓝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觉。

  2、 认识三间色

  A、 实验分析

  同学们,红、黄、蓝他们都是好朋友,我们试一试把他们混在一块有什么奇迹出现呢?下面就让我们做个实验吧。

  (1) 师演示:把红色水与黄色水倒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让生说出,变成了什么颜色——橙色 。

  得出结论:师用色块表示,贴在黑板上。

  (2)生尝试其他两种颜色混合的结果,得出结论 。

  A、由三原色中任何两种相调得出的颜色,称为三间色。

  B、(课件展示)色环、用儿歌唱一唱他们的色彩关系

  红红、黄黄、和蓝蓝, 真是三个好伙伴。 组成色彩大家庭, 把我们的世界来装扮。

  C、游戏(击鼓传色)巩固,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请一位学生上台击鼓,为了公平,用布蒙住眼睛。

  第一次、(配音乐)师把黑板上的色块取下三间色,发到学生手中,鼓声停,停止传,接到色块的学生把色块贴在黑板公式上,要求对号入座。其他同学负责检查,贴对了没,对贴的正确的,老师发奖品给以鼓励。

  第二次,师取下三原色,方法和上面的一样。

  (三)、欣赏评析

  (1)彩色火车(课件展示)画家作品,让生思考主要用了什么颜色?

  (2)学生作品欣赏,比一比谁画得好?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讨论)

  四、课堂作、业

  1、a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组成一幅画,用三原色和三间色填色。

  b画一画你观察物象后获得的色彩印象。(任选一题)

  2、(轻音乐)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

  3、调色要注意水的把握平涂着色 。

  4、讲评作业 。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 (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知道了他们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应该要热爱生活,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用画笔描绘美好的人生!

魔术的教案5

  动目标:

  1、熟悉音乐,根据乐曲的乐段和乐句准确、形象的做出游戏动作。

  2、通过观察、想象、学习并形象的表现出游戏动作。

3、轻松参与游戏,体验变“魔术”的快乐和神奇。

  活动重点:

  熟悉音乐,根据乐曲的乐段和乐句准确、形象的做出游戏动作。

  活动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学习并形象的表现出游戏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加速度圆舞曲》节选

  幼儿每人两个矿泉水瓶子、魔术布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变化

  (1)师:昨天祁老师让小朋友回家学习一些魔法动作,今天祁老师带来了一段魔法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小朋友要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跟着这个音乐你可以做哪些魔法动作?

  (2)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变化

  2、教师随音乐施魔法,幼儿感受游戏动作及特点

  (1)师:音乐结束了,你想到了什么魔法动作?

  (2)幼儿自由回答

  (3)师:祁老师听完了音乐想到了一些魔法动作,下面表演给小朋友看看。提问:看仔细祁老师变魔法时都做了哪些动作

  4、讨论游戏的玩法,分段听音乐,教师绘制图谱

  (1)听第一段音乐,绘制图谱(施魔法、转一转;放魔法、抓、放);

  (2)听第三段音乐,绘制图谱(变魔法、上下摇一摇);

  (3)听第四段音乐,绘制图谱(施魔法、转一转;放魔法、抓、放);

  5、幼儿跟着图谱练习。

  6、幼儿拿出小瓶子跟着图谱、音乐练习一边。

  7、请小朋友做魔法师跟随音乐变魔法,讨论没有变出来的原因

  (1)幼儿随音乐尝试变魔法

  (2)讨论没有变出来的原因

  8、替换大瓶子,进行游戏。

  幼儿换上能变色的瓶子继续游戏,听音乐做动作。

  9、提高难度,进行游戏。

  能不能把瓶子的颜色变成其他的颜色呢,再次练习。

  10、解开谜底,结束游戏。

  告诉幼儿为什么要换瓶子?颜色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不能把瓶子里的颜色变成其他的颜色?变颜色的时候为什么要上下摇一摇,而不是左右摇一摇。

魔术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激发幼儿的思维情趣。

  2、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并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培养幼儿对音符的认唱能力,进一步感知阿拉伯数字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故事课件、音阶课件、小仙女操作教具一个。 2、写有数字1—7的魔术棒若干。

  3、布置苹果园、蔬菜园、花园三幅背景图,草地场景。

  4、轻音乐、小老鼠上楼梯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激发情趣“小朋友,那儿有一片草地,我们过去晒晒太阳吧!昨天我们到草地上去晒太阳的时候,看见天空中有些什么呀?”(引导幼儿回忆想象天空中的小鸟、云朵等形态和变化。)“咦,我看见了一位美丽的小仙女在天空中飞来了,我们一起去迎接小仙女吧!”(此时,在轻音乐的伴奏下,配班教师出示小仙女操作教具,引导幼儿惊奇的发现小仙女飞来了,并跟着小仙女一起翩翩起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理解、讲述故事

  1、出示魔术棒,欣赏故事“小仙女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这根魔术棒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故事,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跟着小仙女去看看吧!”(引导幼儿跟随小仙女一起飞到“苹果园、蔬菜园、花园里,在看看玩玩中,倾听教师讲述故事)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1)、小朋友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个别幼儿回答)(2)、小仙女都飞到了哪些地方?

  3、看课件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内容(1)欣赏课件“哦,小仙女都飞到了这些地方,那么小仙女用魔术棒一挥,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呢?我们来看一看。”

  (2)回忆故事内容①自由讲述“小仙女的魔术棒一挥,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啊?” ②尝试说词说句a.教师引导:哦,苹果树上一下子结出了许多红通通的苹果。尝一下,好甜那!我们一起来把这句好听的话说一说。(教师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加以引导并隐退)b.集体讨论:那小仙女飞到蔬菜园里、花园里发生什么神奇的事了呢?(个别幼儿回答,如幼儿回答完整:你真棒,小朋友们来和他学一学;如幼儿说不完整再次欣赏课件:“是这样吗?我们再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和它学一学”)。 c.个别尝试:哦!原来是这样,谁能用好听的话说给小朋友们听听。

  (3)幼儿讲述故事①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并逐步隐退。 “小朋友们本领真大,学会了这么多好听的句子,我们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说一说,好吗?”(看无声课件)②互动讲述“这个好听的故事你们也来试试,讲给旁边的好朋友听听,好吗?” ③个别讲述“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小朋友听听?”

  三、鼓励大胆想象讲述

  1、自选魔术棒启发提问:“小仙女的魔术棒真神奇啊!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呢?小仙女这儿有许多的魔术棒想送给小朋友们,请你们选一根自己最喜欢的魔术棒,再看看你拿的是几号魔术棒?告诉你的好朋友。”

  2、鼓励大胆想象讲述(1)互动交流“你们都得到了小仙女送的魔术棒,现在你们都成了小仙女,开心吗?那你们有了魔术棒会飞到哪里呢?你们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你们想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就发生什么神奇的事。那你们的魔术棒一挥,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好好想一想,再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2)个别展示“老师听到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神奇的事情,请把你们想到的告诉大家,好吗?”(如果幼儿说不全,请小朋友相互帮忙。)(3)和客人老师互动“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说说神奇的事情呢!那你们去说给客人老师听听吧!”

  四、出示音阶,感知数字与音符的不同“小朋友们,快来啊,小仙女又送给老师一根魔术棒啦,(表现出兴奋的样子),我的魔术棒一挥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呢?(教师挥动魔术棒,同时出示音阶课件。)魔术棒上的数字变成了什么呀?(七个小音符)哦!原来,数字的本领可真大,它既可以表示数字,还可以表示音符。你们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唱吧!(1、2、3、4、5、6、7/7、6、5、4、3、2、1)

  五、在愉快的舞蹈中,结束本次活动。 “小音符又跳起欢快的舞蹈,听!是什么音乐?(弹奏小老鼠上楼梯的歌曲,边跳边出活动室)附:故事小仙女的魔术棒美丽的小仙女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会变许多的魔术。一天,小仙女带着她的魔术棒出去旅行,她会去哪儿呢?小仙女飞呀飞呀,飞进了苹果园,将她的魔术棒轻轻一挥,呀!苹果树上一下子结出了许多红通通的苹果。尝一下,好甜哪!小仙女飞呀飞呀,飞进了蔬菜园,将她的魔术棒轻轻一挥,神奇的事又发生了,蔬菜园里的蔬菜一下子长大了,绿油油的,真新鲜啊!小仙女飞呀飞呀,飞进了花园,将她的魔术棒轻轻一挥,呀,花园里所有的花都开了,五颜六色,多漂亮呀!小仙女的魔术棒真神奇呀,大家都非常喜欢小仙女,希望她用魔术棒把世界变得更美好。

魔术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味觉)初步感知溶解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方糖、咖啡、果珍、喜洋洋玩偶。

  2.倒有温水的透明一次性杯子60个,28个小勺子,12个盘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为幼儿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喜洋洋请小朋友们去做客,他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品尝一下吧!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

  1. 幼儿进行方糖溶解实验

  2.操作要求:

  ①到自己的桌子旁站好,不推不挤。

  ②每个小朋友有一杯水、一块方糖、一把小勺,不要争抢。

  ③轻轻的拿一块方糖放到水里,然后用勺子搅拌,注意搅拌的时候,一只小手握住杯子,一只小手搅拌,防止杯子打翻。

  3.提问:尝过味道的小朋友来告诉我水变成什么味道的?那你们现在在水里还看得见方糖吗?方糖去哪里了?

  4.教师小结

  三、再次尝试:变不同味道的水。

  1.师:喜洋洋还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黄颜色的是果珍,这个黑乎乎的是咖啡,你们都喝过是不是。

  2.幼儿操作

  3.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谈谈把果珍或者咖啡放到水宝宝里,水宝宝发生什么变化了?

  4.教师小结

  5.师:今天喜洋洋请我们来做客,给我们准备了那么多的东西,而且我们小朋友还知道了溶解的秘密,方糖、果珍、咖啡遇到水宝宝,就会溶解到水宝宝里,变成好喝的饮料,那我们一起谢谢喜洋洋吧!

魔术的教案8

  教学要求

  1.学习《冬天是个魔术师》,学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识字。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冬天的特点。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冬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冬天的特点。

  教法小组合作法 观察法 听读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导言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魔术师”这个词吗?说一说,你们知道吗,冬天也是个魔术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冬天是个魔术师》。

  活动过程

  一、学习课文《冬天是个魔术师》。板书”魔术师”一词,带领学生认读.1 独立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上。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讨不认识字的读音。3 指名读课文。4 小组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的读音。5 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过程(1)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2)理解前一自然段的内容。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段课文讲了什么?b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师着重带学生学习第一段,学生学认”呼,地 吹等字.C从这一段你知道 冬天这个魔术师变了什么魔术?d理解“呼”——声音,并读一读。e师、生互相配合,读一读(师读提示语,学生读下面的句子)f自己找小伙伴读一读。g指名让一个小组来读一读。

  二、看拼音识字。 1 自由练读每个字。 2 同桌练习拼读。3 指名读。

  三、识字游戏。1师生对口令。2猜字游戏。3 扩词练习。4开火车认读四、写字练习。1 讨论几个字的笔画、笔顺。2教师范写。 3 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冬天是个魔术师 主 题 图

魔术的教案9

  一.幼儿已有经验:

  1. 幼儿对魔术感兴趣,喜欢魔术表演

  二.目标:

  1. 在看看玩玩中产生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有一定观察能力。

  2. 通过尝试玩纸魔术,发展动手能力,享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三.准备:

  1. 每人四条长纸条(画好中线)

  2. 每人两张正方形便签纸

  3. 人手一把剪刀

  四.重难点分析:

  1. 能仔细看老师表演魔术,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魔术的窍门。

  五.过程:

  魔术师表演

  t: 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魔术表演?你们看到的是什么魔术表演?

  ——请三四个幼儿来说说看过的魔术表演。

  t: 我也会魔术,你信吗?

  ——教师表演魔术。(餐巾纸还原魔术)

  t: 你们想不想学魔术

  t: 好,那我们今天先从简单的魔术学起来好吗?

  教师表演

  ——会动的纸兔

  t: 看,我手上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看我是怎么把它变成一只会动的兔子的。看,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啦!洞洞左边,再动动右边!

  t: 小朋友们想学吗?好,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小篓子里的正方形纸,跟着我一起做,先撕一条缝,载在旁边撕一条一样长的缝。把中间这块翻到后面。好,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怎么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的。

  ——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魔术,撕纸,并尝试用手指控制小兔子的耳朵。

  请一个小朋友说说怎么让兔子耳朵动起来的。

  t:原来,秘密在兔子后面的大拇指上,现在请小朋友们举起你的小兔子,转向后面,动动兔子耳朵,给我们的客人老师看看吧!

  t: 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了这个魔术,所以,再难的魔术都是有小秘密的,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这小秘密。

  t: 亮亮的小眼睛来找到老师,看一下,老师这里呀,有一条神奇的纸条,老师将它绕城一个圈,然后沿中间的黑线剪,看一下,一个纸圈变成了。。。?(两个分开的纸圈)神奇吗?

  好的,那就请小朋友们也拿出一张纸条试一下。把纸条两端连起来,拿剪刀沿中间的黑线剪开。有的小朋友说没地方下剪刀,可以先将圈重叠起来剪一个口子,再把剪刀伸进去沿黑线剪。

  t: 小朋友做得很好,现在看老师变一个更神奇的魔术, 还是一条纸,围成了一个纸圈,还是沿中间的黑线往下剪,看看这次发生了什么?(一个大纸圈)

  t: 现在请你们拿出椅子下面的一条纸条和剪刀,来自己试试,你能不能把纸圈变成一个大纸圈?

  t: 老师发现,大多数小朋友都是将一个纸圈变成了两个小纸圈,看好老师再来表演一遍,如何讲一个纸圈变成一个大纸圈的?(用两面颜色不一样的纸来示范,动作要夸张一点)小朋友们看出来小秘密了吗?

  t: 这回有小朋友发现了里面的小秘密了~我们在围圈的时候,将纸条的白色和紫色的一面粘了起来,然后剪出来就变成了一个大圈了。现在我们再来试一下,看看你们能不能成功。(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

  t: 这个魔术是一个有名的数学家莫比乌斯发明的,所以这个环就叫做莫比乌斯环。老师手上还有一张纸条,看一下这张纸条会变成什么?(转两圈,变成两个连着的小环)

  t:这又是怎么变出来的?老师想先保守这个小秘密,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然后明天来告诉我们有没有成功,好吗?。

魔术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化在水里,感受水的“变化”现象。

  2、 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 一杯白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

  2、 装有温开水的水壶每组两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

  活动过程:

  一、 观察活动,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

  2、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3、猜测活动:水怎么会是甜的?

  二、实验活动:水娃娃的魔术

  观察桌上的材料,说说都有些什么?提出操作要求:

  1、只能选择一种饮料粉进行冲调。

  2、水壶倒水时,一手哪好把子,一手扶助壶身,不能倒的太满。

  3、使用过的物品(小勺、水壶)要放回原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比较、探讨“饮料粉”,到哪儿去了。

  三、品尝活动。

  说说调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四、表述结果,教师记录。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冲调方法、步骤。教师利用标记指示图进行记录。

  五、再次冲调饮料。

  提出要求:

  1、选择另一种材料进行冲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冲调。

  幼儿操作。

  六、延伸活动。

  你还喝过哪些味道的水。水除了能使糖、奶粉、果珍粉溶化,还能使什么溶化?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魔术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云的变化。

  2、发挥想象力。

  3、享受说儿歌的乐趣。

  4、锻炼大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魔术棒、纸笔、录音机、蓝卡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去玩时,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

  (2)天空中有什么?

  2、利用课件观察云的变化

  老师手拿魔术棒,说:“云儿变变变”,就会把天上的白云变成不同的物体,然后出示课件的云彩,请幼儿说说云儿变成了什么物体。

  3、与幼儿一起说儿歌《神奇魔术棒》

  神奇魔术棒

  挥动神奇魔术棒,

  天上云儿变小花,

  再挥神奇魔术棒,

  云儿又变小白马,

  猜猜再挥魔术棒,

  什么东西会变化。

  4、给儿歌创编动作并进行续编。如:再挥神奇魔术棒,天上云儿变成大老鹰……

  5、听音乐,请幼儿画出不同形状的云,然后撕下来,用双面胶贴在蓝卡纸上,变成蓝天白云图片。

  6、讨论:云彩还有什么变化?(快慢的变化:风大时云彩走得快。颜色的变化:阴天时白云会变成乌云。多少的变化:晴天的时候云彩少等。)

  7、听音乐变成长龙云彩到外面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彩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不同形状的白云,学会朗诵儿歌并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另外,教师给幼儿提供表达机会,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让幼儿在创编儿歌时体验无穷的乐趣。

魔术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4、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圆、简单添画

  难点:通过圆形展开想象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圆圈图幼儿人手一张

  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出示圆圈图)

  问:这个圆圈像什么?

  师:那请小朋友们想一下如果西瓜皮朝下放着的话像什么呀?

  二、对西瓜皮进行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教师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幼儿一起尝试用句子描述

  如:圆圈变皮球,小朋友们踢呀踢。边想象边描述。

  请幼儿自由想象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然后自编儿歌描述一下

  圆圈圈、橡木桶,妈妈用它来提水

  圆圈圈、变乌龟,它在水里游啊游

  ……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展开想像,学编故事

  四、教师小结

  请幼儿自由讲述自编的故事。

  幼儿分组自编故事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让幼儿接触图形的课,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可能是一堂简单的课程,不过对于中班就有点难度,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以自编儿歌的形式来完成,在过程中我还添加了故事的形式。一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个别幼儿接受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我觉得应该多让幼儿动手操作、多让幼儿用眼观察,让幼儿能亲身体验,或许效果会更好。

魔术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点:

  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活动难点:

  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

  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魔术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建构直线的基础上添加建构表现自己喜欢的物体。

  2、乐意想象建构,体验参与建构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会建构直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直线的物体。

  物质:简笔画、投影、各色雪花片、音乐、半成品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了解直线通过添加会变成不同的物体。

  (1)魔术棒导入,激发兴趣。

  师:“瞧,周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好玩的东西?(魔术棒)它是什么样子的?(直直的)”

  (2)观察简笔画,丰富幼儿经验。

  师:“昨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直直的魔术棒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魔术棒变成了什么,它是怎么变的?”

  师:“你还和爸爸妈妈变出了什么?”

  2、个别幼儿示范,拓展经验。

  (1)个别幼儿示范建构

  师:“周老师这儿有一个用雪花片插好的魔术棒,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2)幼儿示范

  (3)小结:原来我们可以在魔术棒上添加直线、斜线、小花等等,把魔术棒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3、幼儿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建构,积极思考,努力完成作品。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添加,建构表现不同的物体。

  提醒幼儿使用半成品。

  4、展示作品,评价。

  (1)介绍作品

  师:“你的魔术棒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变的?”

  (2)小结,表扬积极动脑动手的幼儿。

  延伸: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想象建构,发展创造力。

  活动反思:

  在这次小班年级组教研活动中,我能积极承担教研任务,与年级组老师集体备课,思考课题。在备课讨论中,让我感到课题的选材必须结合幼儿实际,教师首先要去尝试、式孩子,才能定出适当的课题。最终把课题范围定在:直线的变化上,即“神奇的魔术棒”。

  我们结合幼儿园十五课题的研究,将幼儿自主性发展性合理的定在目标里,分别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提出了三点目标。在教学具的创新性上,我选择运用简笔画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挥想象,从而建构出各种各样的变化出的魔术棒的物品。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建构出后能积极向老师、同伴交流。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动前铺垫的较多,孩子在开始时已能猜出活动的内容,失去了应有的教育价值。其次,在建构技能上,我班幼儿比上过托班的孩子存在较大的差异,建构时接插不紧致,教师还需多加关注和帮助。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幼儿的创新发展为着眼点,注重在平日的建构活动中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魔术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糖、盐、味精若干; 一次性杯子(装有清水); 鸡蛋一人一个;毛巾 ;课件《淹不死人的死海》;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 幼儿观察物体“沉与浮”的现象

  1、感知物体的“沉”和“浮”的现象

  师:小朋友们, 你们看看,老师今天准备很多东西,我请几个小朋友们来帮我把它们放进水里,看看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

  2、教师小结:对了有些东西放在水中是沉的,有些东西放在水中是浮起来的。

  二、 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师:那鸡蛋放在水中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呢?好,有不一样的答案,那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试试看。

  2、幼儿将鸡蛋放入装有水的一次性杯子里实验,发现实验结果。(幼儿操作,发现实验结果。)

  师:刚刚小朋友都试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的鸡蛋放入水中怎么样啦?

  师小结:鸡蛋在水里是会沉下去的

  3、变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教师出示一份水,放入鸡蛋,鸡蛋浮起来了。

  师:现在我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要注意看哦!咦?我的鸡蛋怎么样啦?猜猜为什么鸡蛋放入这个水中会浮起来呢?”

  4、尝试(加入)不同的材料观察鸡蛋(在水中)的现象

  (1)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

  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老师在水里加了一种神奇宝贝,到底是什么,是盐、是糖还是味精呢?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记住每种颜色杯子只加一种材料,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鸡蛋,看看到底是哪种材料是神奇宝贝。

  实验后讲述:现在请小朋友放下手中的材料,谁能告诉老师,你在水里加什么杯子颜色的材料,你的鸡蛋怎么样了?”

  加强巩固:请幼儿将幼儿将鸡蛋按照加的的材料进行分类。

  实验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蛋浮起来。

  三、(结合课件了解)死海的秘密

  1、观看课件,了解死海能使物体漂浮的成因。

  师: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2、看完后提问:死海为什么能让人浮起来啊?

  师:死海的盐含量很高,可以让东西浮起来。

  四、活动延伸

  师:好,今天我们用生的鸡蛋放入加盐的水里会浮起来,那熟的鸡蛋会不会浮起来呢?请小朋友回去后自己试验一下,好不好?明天来告诉老师。

【魔术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04-11

《村居》的教案04-08

体操的教案04-08

《早》的教案04-06

科学的教案04-06

中班的教案04-06

草原的教案04-06

穷人的教案04-03

《井》的教案03-28

礼物的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