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水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水
师:看到这个字,想到什么?
2.作者凭借这最简单,最平常的字要说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不认识、拿不准的字侃侃书后的生字表,也可问问老师。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你可以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板书:最珍贵
(师评:你有一双慧眼,一下子就瞅准了作者想要说的话。)
4.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师评:读得正确你比他读得更有语感相信你们学完了课文,会读得更有体会。)
5.这课有四个生字新词,我们再读读。
出示:水窖储藏钥匙一勺
6.作者想借用水告诉我们什么呢?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同学们分小节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哪几个场景的描述写出了水的珍贵?
(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小节,老师随机正音水窖,让全班同学读,再让读错的孩子读。)
板书:挑水洗澡浇水
二、精读课文,感悟描写,体悟情感。
(一)这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山村,一处小小的泉眼维系着全村人的生活,只有在难得的雨天大家才能够洗一回澡,而在炎炎暑日,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即使那清凉的一勺水也足以解除骄阳下的干燥和炎热。
(师评:再次听到你的乡音,希望你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
(二)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一处喊小的泉眼边,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如何感受水的珍贵?)
出示:记得那时侯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2.假如这段文字是电影里一幅远远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长长的队伍;滴滴汗珠;快要干涸的泉眼;浑浊的泉水)
3.把镜头推近,我来读,你来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人在挑水;道路坎坷,骄阳似火;一个很小的泉眼;浑浊的泉水;师:这可是一家人全天的生活用水呀!
4.再读读这段话,把你看到画面读出来。
5.(课件凸显数量词)注意留心数量词,你留心它,注意它,你会读出新的体会。再请同学读这段话。
6.长长的路,小小的泉眼,重重的担子,炎炎的烈日,这就是我村子里的水。齐读这段话。
7.再请同学读课题,还是平平常常的水吗?你品出了这水中的什么滋味》是啊,这里面包含着多少艰辛与沉重啊!
(三)那处很小的泉眼是全村人生命的源泉,但远水难解近渴,因而下雨天便成了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1、让我们走进第二幅画,这幅画中,哪些语句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盼望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3、请同学读读这段话,出示: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水给我们的抚摸和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吃来自天空的水。
4、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痛快)(高兴)(激动)(享受)(兴奋)(快乐)(幸福)(舒服)(惬意)
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久旱无雨,天降甘露,你说该怎样读?
5、让我们在次重温那缺水的苦涩,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还们为什么会这样的(痛快)(高兴)(激动)(享受)(兴奋)(快乐)(幸福)(舒服)(惬意)呢?
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叫声)(欢呼声)(奔跑声)
6、孩子们为什么如此欢呼雀跃,读第一小节。
7、这可是久等难逢的雨呀!在更多的没有雨的日子人们是怎样的情况呢?谁来读读课文第三小节。风干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明白了,但还有些许疑虑。身处细雨分飞的江南,怎能体会?我们来看一段录象,多少次的苦苦等待才盼来一场难得的好雨,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板书:享受
9、这上天的恩赐的甘霖给村子里的人们带来多少欢乐啊!从中你还能够体会到什么?
10,是啊,这段文字把水给人们带来的痛快、舒服、享受、幸福充分描述出来了,而这短暂、难得的痛快背后是多少缺水的苦痛和期盼啊!得水这乐,更反衬出了缺水之苦。所以说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我们再读读这段话。
11、再读课题,还是司空见惯的水吗?这水是什么?这水的背后藏着多少的期盼与欢乐、等待与苦楚啊!
三、小结课文
长期缺水的山村到了骄阳似火的夏天,那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下节课我们将从那一勺水里再去感受水的珍贵。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
板书:
水
挑水
最珍贵
洗澡
尽情享受
浇水
水教案 篇2
教具准备
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股、缝”等9个生字,会写“瓦、泉”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
难点: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读课文识字
15分钟
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因为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⒉(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
(1)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2)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3)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4)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5)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⒈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⒉自由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声调,“脆”平舌。
朗读
感悟
20分钟
⒈(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⒉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⒊小朋友,让我们自由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如果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诵下来吧!
⒋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⒈齐读后交流。①泉水愿意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②“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联系上文理解)③“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泉水乐于助人。④泉水很团结,还很快乐,他们总是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⒉欣赏插图。
⒊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男女生轮读。
练习背诵。
⒋试着背诵。
指导
写字
3分钟
⒈小朋友,我们来观察一下 “股、脆、塔、杜鹃”,这几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⒉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⒊我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⒋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⒌我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⒍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己写写看。
⒈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⒉ 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⒊练习写“杜鹃 杜鹃”。
⒋“瓦”我认为不好写。
⒌书空。
⒍练写。
扩展
延伸(2分钟)
⒈激发学生自读《我会读》中的小诗。
⒉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
⒈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⒉①我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我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②我想向泉水学习。
③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
水池……
水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重点)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重点)
二、教学重点:
难点:根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的材料。
2、准备进一步探究的实验:两个新鲜萝卜,中央挖两个同样大小的洞,分别加入清水和盐水。
3、FLASH:植物的吸水与失水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农谚吗?"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的意义。
[复习提问]:回忆一下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为什么?
[小结]: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因此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举例]:一株黑麦具有1381万条根,约有15亿条根毛。
[提问]:你知道水对植物体有什么作用吗?
从字面能理解出:水和肥料(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齐声回答:根尖的成熟区。
惊叹根毛的数量,更直观地理解了成熟区的吸水能力。
同座位互相讨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探究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小结]:(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2)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需要水的参与;(3)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形态。
[讲述]: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要根据植物的需求,给予适量的水。
[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课前准备好带根的.幼苗若干根(每四人小组一根),用清水洗净根部土粒。打上课铃时,将幼苗的根部插入20%的食盐水中。做实验时,将幼苗发下。
[观察]:发下的浸入食盐水中的幼苗根部,有什么现象?
[实验]:将幼苗迅速放入自来水中,过一段时间,茎和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想一想]:(1)盐水和自来水相比有什么区别?(2)幼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问]:自来水是溶液吗?
[解释]:盐水是加了食盐的水,称为溶液。水中溶解的盐的多少,可以用浓度的高低来表示。自来水中溶有极少的无机盐,所以也是溶液。
在书上勾划下相应内容,并加以理解。
观察发现放入盐水的幼苗出现萎蔫现象,根变软,根尖下垂。
迅速放入自来水中一段时间后,幼苗的根变得硬挺了,茎和叶重新伸展开来,幼苗恢复正常。
能回答出盐水比自来水的浓度高。
大部分同学不能确定。
理解溶液的含义。
水教案 篇4
一、感悟自得,激发情感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所喜欢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多形式的反复朗读、默读及配音等阅读实践,充分感知山石的有趣、湖水的清澈和小鱼的可爱。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品质,采用了多媒体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再次让学生通过朗读把体会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知情明理。
二、文图转换,情境再现
本课在学生充分感知大自然的美后,让学生把心目中的清澈的湖水画出来。意在培养学生想像力,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情境再现,表现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强化记忆,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深化主题作好铺垫。
板书中文图结合,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浓浓的人文性,让严肃的主题变得亲切可近,童趣十足,使学生从板书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读议结合,深化主题
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读议,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知识,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皱纹”、“企盼”等词语,并在读中体悟到保护大自然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忆,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练习了把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老师想检查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分小组认读词卡:
2、读了课文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1:我觉得小洁是个爱护环境的孩子。
生2:觉得小鱼儿很可爱。
生3:我觉得课文写的景色很美。
生4:我觉得那些山石很怪。
二、自主合作,感悟自得
1、生自由读课文,看哪些句子写得景很美,你很喜欢,你就把它画下来,再在小组里对同学说一说。
(师相机板书:读画说)
2、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
⑴当学生说到“我很喜欢‘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时:
①读着这句话,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指名说。
②这有趣的、奇形怪状的山石就在你们课本的插图里,请同学们再边读写山石的句子边看图,找一找,认一认。
③大屏幕出示放大山石像图引读。(生齐答),这边的山石像──(生齐答),那边的山石像──(生齐读),半山腰的──(生读)!
④这样的山石能不讨人喜欢吗?来,让我们带着喜爱的心清来读一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⑵当学生说到句子“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时:
湖水像一面镜子,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①课间出示比较句子。
②这里还有一句话,谁来读一读?
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体会,哪句好,为什么?
④指导朗读,能带着你们体会到的美美读一读吗?
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
⑤让我们也走进这美丽的画面中去感受一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山峦图)。
师创设情境:
假如你是小洁,坐着游船在这像镜子一样的湖面上划行。朵朵白云乘着微风从你身边飘过,条条小鱼在你身边欢快地跳跃,同学们,此时你的感受怎样?
⑥引读。小洁和我们的感受相同,她也觉得(生齐读: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⑦多么迷人的风景啊!老师忍不住想把这段话读一读,表达我对这美景的无限喜爱,可以吗?师读第三自然段2、3句话。
⑧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⑶当学生说到喜欢句子“瞧,清澈的湖水里……表演呢!”时:
①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体会读、评价、再指名读。
②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齐读第四自然段2、3句话。
3、小结自然段1、2、3、4段前3句话,回归整体:
⑴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书不仅眼到、口到,还做到了心到。这可是读书的好方法。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风光。那有趣的山石和可爱的小鱼吸引了我们,而那清澈的湖水更让我们陶醉。清澈的湖水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儿?谁能试着把它画下来?
⑵3~5名学生合作完成板画:清澈的湖水。
⑶整体欣赏。指4名学生给课件配音朗读课文1~4段前3句。
三、读议结合,深化主题
1、正当我们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突然,一个小男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同学们,湖水为什么变得满是皱纹?学生自由说。
2、师相机板画:生气了的湖水。
3、看着这满是皱纹的湖水,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小男孩一眼。她的心里只有不满吗?不,她更多的是企盼,她到底在企盼什么?
小组讨论。
4、学生交流讨论结果。体会读第四自然段4、5、6句话。
5、船靠岸了,小洁大步跨上岸,四处张望。她在张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后回答。
四、总结全文
1、课文学到这儿,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课件:我想对小洁说
对小男孩说──
对自己说──
2、相机板画:笑了的湖水。
3、总结:相信有了小洁,你。我、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湖水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知识,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水的科学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合作,用图画、实验、表演、游戏等形式表现对水的认识和理解,以增强儿童学习的趣味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喜欢做水的`实验,有探索水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活动重点在引导和的过程中要关注过程,不能仅仅注重结果。
活动准备教师:水姑娘面具(另一面是谜语)、冰块、录音机。教学图片。表演头饰。
学生:烧杯、热水、玻璃片(六人小组一套);课前先期实验:把果汁放进冰箱做冰棍,从冰箱里拿出苹果,看到什么?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持谜语面具出现:小朋友们你们好!大家猜猜我是谁?
双手抓不起;
有刀切不开;
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2、(学生猜出后引出课题)学生说说猜出的理由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水的特点。
(二)、探索水的特点
1、先请同学们说说水有哪些特点?
2、水姑娘来到了各个小组里,你能发现水姑娘的什么秘密?你们准备怎样去发现?
3、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方法。
4、探秘时需要注意什么?(要讲卫生)
5、探秘后要注意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6、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探密结果,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对学生的探密结果(记录表)可以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如:
水的秘密
水是没有颜色的
水是没有味道的
水是可以倒来倒去的
(三)、变变变游戏
1、(教师戴面具扮演)上场:“我是水姑娘,现在你们看得见我,(教师在黑板上用板刷擦湿一块)但我会变,待会儿让你们看不见我!(黑板干后)谁知道我是怎样变的?”
2、“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现象”。(学生列举水变水蒸汽的现象)
3、水姑娘:“你知道我跑哪儿去了吗?”(小组讨论后交流)
4、水姑娘:“我并不总是流来流去的,我也会变得硬起来的!瞧,我又变了!(出示冰块)你知道这时我叫什么名字吗?”
5、“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我。”学生列举水变冰的现象。
6、“为什么我会这样呢?”(小组讨论交流)
7、我还会是这个样子,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
8、(出示雪和霜的图片)学生汇报
(四)、有趣的水实验
1、我们来做一做小实验,你就更明白水的秘密了。准备好烧杯、热水、玻璃片。
2、往烧杯中倒上热水,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为什么?用手放在烧杯口,有什么感觉?
3、拿起玻璃片,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然后把玻璃盖在烧杯上。
4、拿起玻璃片,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在什么时候也见过?
5、讨论后交流。
6、交流课前自己做的实验
(五)、小水滴的旅行
1、水姑娘:“你知道天上为什么要下雨吗?听了故事后你就会明白了。
2、听录音:小水滴的旅行
3、学生模拟表演水的三态变化。
(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水、水蒸汽冰、冷气、太阳等角色。)
4、把“小水滴的旅行”根据故事内容画成连环画。
(六)、教师。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不能随便地去尝一尝、摸一摸可要注意安全呀!
(七)、拓展延伸。
水姑娘又一次上场:“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我,可以去翻翻《少儿百科全书》等一系列课外书,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合理估算、正确进行连乘运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40 ×6 70 × 8 600 × 3 800× 9 25 ×4 15× 6 18× 3 24× 4
二、研究新课:由运动会话题引入。
出示例题。(要求学生默读题目,理解条件)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请你估计一下张老师大约花了多少钱?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
3.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正确的估算方法和关注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关系)
4. 提出第二个问题:张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要求学生独立
5. 小组内相互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
6. 全班交流:指定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
7. 归纳学生的解法:让学生进一步解释三种算式:24
8. 试一试:
(1)计算下面各题: 15 × 4×7 125 × 8 × 6 102 × 4 × 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师:首先确定你的估算方法,然后搜集整理数据)
三、巩固练习:
(1)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5 × 6 × 8 36 ÷9 ×12 (15 + 35 ) × 6 32 +17 ×3
(2)小明每分钟打41个字,一篇稿件共325 各个字,5分钟后还剩多少个字?再打3分钟,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四、总结:组织学生交流本课知识重点。
水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复习8个要求认读的生词不达意、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鼓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词
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②出示生字卡片
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
①看得出咱们同学对生字词掌握的很好。那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②你们想怎么读呢?(指名说)那就请你当一回小老师,来分配一下吧。
③谁能说一说这几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2)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①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
②你先自己练习一下吧。(自由读)
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简单评价。
④老师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至五自然段
①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同桌互读,把答案画在书上。谁来提示一下,答案在哪几个自然段,同学边读边画。
②不知你们读懂了没有,我这里还有一些贴图,谁来帮老师贴在黑板上。
③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④在我们读书时,有一名同学向我提出了问题。谁来读一下。
⑤谁能告诉她不明白的问题吗?
⑥读第三、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谁来说一说: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想不起来可以看看书。
⑦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但是,得想办法,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
3、激趣说话
(1)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
(2)人们说得很精彩,如果能写下来就更好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把它写一写,在展示台上展示。
第六至七自然段
(1)自己先读一读。
(2)与学生对话。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致电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4、指导背诵
课文读完了,你们喜欢吗?你喜欢哪部分,就请你把你喜欢的那部分背下来。
5、指导书定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1)引导学生观察字体。
(2)让学生指出每个字要注意的地方。“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
6、扩展延伸
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吗?
水教案 篇8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实验、预测、调查、访谈、比较等过程,了解预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滴水会浪费多少水的办法。
2.从数学的角度(如调查、计算)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上网、查阅报刊、专访等方式搜集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体验到珍惜水,就是珍爱生活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综合运用知识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滴水实验的过程,初步感受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很多常见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件:滴水的声音。
教师:听,你想到了什么?课件:一滴水下滴的情形。
小朋友很会联想,说的都是关于滴水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一滴水”的一些问题。
二、 实验:1分滴水多少克
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见过滴水的现象吧。但是,你们有没有调查过1分滴水有多少克呢?课件出示问题:1分滴水有多少克?
漏水实验:请2个小朋友来做实验给大家看。
在杯底打孔;接水1分;天平称重量。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 预测:1年浪费多少水
刚上课时小朋友们介绍了生活中有水龙头漏水的现象。如果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与实验相同,也就是说1个水龙头1分滴漏3克水 ,那么1时、1天、1月、1年大约各浪费多少水?(课件呈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弄清楚什么?(进率)请具体说说这几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每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展示计算的情况。
教师: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再读出来。算出的数目大不大?
四、计算:1年漏掉的水的价值
研究表明:1个人除了正常的饮食外,每天应饮水1400 g才能维持人体需要。
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1个人饮多少天?
解决这个问题,只用这一个信息1400 g行吗?为什么?学生在本子列式,计算可借助计算器。
教师:学校每个水龙头都这样漏水,1年浪费的水可供多少人饮1天?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大约可供83325人饮1天。
教师:如果全校按20xx人计算,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全校师生饮多少天?
五、 展示:调查的'水资源信息,感受环保的重要
教师:这是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如果联想到全国,浪费就会更大。是不是地球的水资源很丰富?我国的水资源很富裕?请看这些图表和数据。
(请一位小朋友读出有关水资源的信息。)
教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请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示,说一说。
六、 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数学实验、计算器综合运用了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触目惊心。那么,这节课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欣赏动漫课件:节约一滴水。
板书设计:
滴水实验
一分钟 一天 一年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的教案08-04
水教案07-30
《水》教案07-19
水世界教案07-25
水教案模板11-14
“奇妙的水”教案12-15
水是宝教案09-16
关于水教案12-02
《水的游戏》教案11-07
关于水的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