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狼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狼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狼教案 篇1
绘本解析
《像狼一样嚎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莫卡是只温顺的狗,他和小主人米雪儿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直到有一天,莫卡看到一本关于狼的书,发出感叹:“狼自由自在的生活真是神气!”于是莫卡决定放弃宠物狗的身份,像狼一样生活……
莫卡不就像我们的孩子吗?他们是如此的不安分,向往着自由自在、不受大人约束的生活。那么,就让幼儿跟着书本,跟着莫卡一起去闯荡,去感受自由,也感受挫折吧。故事的最后,莫卡回来了,和米雪儿紧紧拥抱在一起。小读者们看到这里,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相信这感同身受的经历,一定会让他们有所思,更有所悟。
活动目标
1、有自主阅读的兴趣与愿望,能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会根据内容翻到相应画面,并能跟随要求仔细观察。
3、愿意与他人分享看到、想到的内容,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人手一本,电子书,PPT。
经验准备:简单了解狼和狗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绘本,看!封面上有什么?
幼1: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幼2:有题目,是“像狼一样嚎叫”。
幼3:有一只小狗。
师:这是一只叫莫卡的小狗。猜猜看,他会去干什么呢?
幼4:他到山坡上嚎叫。
幼5:他会走来走去看风景。
幼6:他会出去找东西吃。
(反思:一开始就让幼儿猜测莫卡接下来的举动,问题比较开放,创设出自由的表达氛围,幼儿都能自由畅说。)
师:莫卡到底做了什么呢,小朋友们拿着书自己来看一看吧!
二、自主阅读,分享交流
1、幼儿自主阅读整本书。
阅读前,教师提出自主阅读时的要求:一页一页轻轻翻,看完一页再看后面一页。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与理解。
师:故事里除了莫卡还有谁?
幼:还有他的小主人,一个小女孩。
教师介绍人物关系:这个小女孩叫米雪儿,她是莫卡的小主人,也是莫卡的好朋友,他俩相亲相爱。
师:你看到莫卡干什么了?
幼1:我看到莫卡在跳舞。
幼2:莫卡在找东西吃。
幼3:莫卡他看了一本狼的书,他想过狼的生活,他跑出去了。
三、重点观察,大胆讲述
1、讨论狼的生活。
教师出示绘本第4页的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莫卡想过狼的生活,那么狼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幼1:狼在草原上奔跑。(师回应:狼可以自由奔跑。)
幼2:狼在抓野兽。(师回应:狼可以自由地捕捉野兽,当作自己的美餐。)
幼3:狼在大声嚎叫。(师回应:狼还可以在月光下大声地嚎叫。)
(反思: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的回应突出词语“自由”,让幼儿强烈感受到狼的生活的自由自在。三张图讲完,教师将“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嵌入幼儿的回答中,自然而然地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经验。)
师:狼的生活真是自由自在,那莫卡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2、讨论莫卡在家里的生活状态。
教师出示绘本第6页的PPT,引导幼儿对比前面的观察,感受莫卡生活的不自由。
师:莫卡的生活自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幼儿仔细阅读画面中的细节,作必要的追问。)
幼1:莫卡想去抓蝴蝶,可是米雪儿不同意。
幼2:莫卡想吃肉骨头,米雪儿说,吃狗粮吧。
幼3:莫卡要大声地叫,米雪儿对他说:“嘘,不可以。”
教师小结:莫卡的生活一点也不自由,他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他好羡慕狼的生活。
3、讨论莫卡刚离开家的生活状态。
教师出示绘本第12~13页的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莫卡跑了出去,他终于自由了,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瞧,他在做什么呢?
幼1:莫卡在跑。(提醒幼儿能说得长一些)
幼2:莫卡跑得飞快。
幼3:莫卡跑得像飞毛腿一样。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其他几幅图中莫卡在做的事情:莫卡跳起来抓蝴蝶;莫卡一边唱一边跳;莫卡想在哪儿小便就在哪儿小便。)
4、讨论莫卡在外面的遭遇。
师:莫卡的新生活开始了,这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1:高兴。
幼2:开心。
幼3:兴奋。
师:可是他马上就遇到了麻烦。他肚子饿了,他想去抓哪些小动物?你们找一找,在哪一页呢?找到之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反思:本环节教师不再出示PPT,而是让幼儿自己来翻页,幼儿会特别留意教师所说的画面内容,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之间的讨论与互动,有助于他们相互学习。)
师: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要问,第一个问题,莫卡抓了哪几种小动物?第二个问题,小动物们是怎么对付莫卡的?(请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幼儿来说)第三个问题,谁能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让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
(评析:幼儿完整讲述时,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和别的小朋友说的不一样。于是有的幼儿用“第一次,第二次……”的句式,把四张图非常清晰地连接起来;有的幼儿发现了小老鼠挖的地道,用了“弯弯曲曲”等词语,也有的幼儿直接按绘本上的文字进行讲述……老师都予以肯定,因此,幼儿的回答相当丰富。)
师:莫卡忙了半天,他什么东西也没有抓到。这时莫卡的心情是怎样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师:让我们从莫卡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的这一页(第18页)接着往下看,你们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5、体验重逢后的温馨。
幼儿和教师边看边说,一直看到莫卡和米雪儿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莫卡和米雪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你的朋友抱一抱,你有什么感觉?
师:莫卡想过狼一样的生活,可是当它真的自由了之后,又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甚至遇到了危险,最后又回到了家。你想对莫卡说什么呢?
幼1:莫卡,你赶快回来吧,米雪儿想死你了。
幼2:莫卡,外面有坏人的,还是家里好。
师小结:狗有狗的生活,狼有狼的生活,大家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自己家的'生活是最好的。
四、听赏故事,完整阅读
师: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吗?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遍故事,一边听一边翻。
教师播放电子书。
师:“变坏一点儿也不好玩。”这句话你在哪里看到?在封底上呢。封底也有故事内容哦,我们看书应该从封面开始,一直看到封底,一页也不能漏掉哦。带上你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去分享分享吧。
(反思:教师结合封底很自然地提出看书要求——封底也要看,还引发了幼儿后续的阅读兴趣。)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绘本阅读活动,我想让幼儿主动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表达。所以在活动组织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绘本,发挥幼儿阅读的主体性。
朱静怡老师说过,阅读绘本时,幼儿应“手不离书,眼不离图”。活动中,从座位安排到整个活动进行,书就在幼儿旁边,随时能看,随时能翻,从而较好发挥绘本的作用,带动幼儿阅读的主动性。
2、合理运用多媒体,解决幼儿阅读的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中,我也合理运用了多媒体,将难点画面(比如狼的生活、狗的生活、莫卡找食时的麻烦等有多幅小图的页面)通过PPT予以展示,方便幼儿阅读与讨论,也解决了阅读中的重点。
3、适当增加开放式提问,拓展幼儿的画面联想。
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提一些让幼儿自由预测后面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的问题,比如一开始的提问“你猜猜,莫卡他会干什么呢?”到后面莫卡重新回到家,和米雪儿拥抱在一起时的提问“此时此刻,你想对莫卡说什么呢?”等等。在这样的阅读中,幼儿的不同感受得到了尊重,对绘本画面的信息及内涵的理解也更加丰富。
不过,在幼儿阅读的自主性方面,我的放手还不够;另外,我主要关注绘本文字内容的理解。以后,还可以多关注画面色彩、绘画线条等方面的内容,让幼儿真正沉浸于绘本的阅读之中。
狼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狗莫卡的心理变化。
2、尝试按“想、就、“捉不到、因为” 的句式讲述。
3、愿意与同伴分享经验。
4、领会绘本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PPT、绘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观察封面,引发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这是书的什么?封面上面有谁?
2.它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书的名字叫做“像狼一样嚎叫”,狼是怎么叫的?莫卡为什么要像狼一样
的嚎叫呢?答案就藏在书里面。
二、初次阅读,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
1、师生共同阅读幻灯片,了解图书的前半部分。
(1)狼是怎么生活,它们在干什么?莫卡看了关于狼的书后心里会怎么想?
(2)莫卡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它喜欢它现在的生活吗?
(3)莫卡跑出去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它心里怎么想?
2、幼儿自主阅读绘本中间部分,了解莫卡溜出去以后发生的事情。
(1)提出阅读要求,幼儿阅读中间部分。
莫卡溜出去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看一看书。注意我们先看中间的几页,被夹子夹住的地方先不看,等一会儿再给小朋友看。
(2)阅读后交流。
莫卡出去以后做了哪些好玩的事? (尝试用“想就”的.句式讲述)莫卡肚 子饿了,它捉了哪些小动物?有没有捉 到,为什么?(尝试用“它想可是因 为”的句式讲述)
(3)继续阅读幻灯片,了解莫卡最想 做的事。
莫卡还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它是怎么做的?
4、默看幻灯片,了解故事后半部分。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莫卡做了什么?
三、师生再次阅读图书,完整欣赏绘本内容。
活动反思:
活动是为了让孩子把现有的不满表达出来,从而引起他们对现实社会中不能自由自在的关注,然后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些事情可不可以自由自在,其实是不可以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制定出来的规则是孩子切肤的感受到的规则,讲到后面的游戏中没有规则的,一个人是玩不起来的,但是有了一个规则之后,就能玩起来了。
狼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清楚地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及其相应的本领,培养记忆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2.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解决困难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四种动物(猫、狗、马、大象)的`图片,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故事名称--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1. 今天听的故事,是关于一只小羊和一只大灰狼的,你们猜他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
2. 那小羊会被狼吃掉吗?
过渡语:小羊究竟会不会被狼吃掉?谁会来帮助他?用了什么方法帮助他?听了故事你就会知道了?(边说边在黑板架上放上"谁"和"怎样帮"的字。)
二、听故事--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及其帮助小羊的方法。
1. 听故事第一部分。(从头听到小动物分别说要来帮助小羊。)
(1) 你听到哪些动物来了?(说一个在黑板上放一个动物图。)
(2) 他们都是怎么对小羊说的?
(3) 你猜猜这些小动物会怎样帮助小羊呢?
2. 听故事第二部分。
(一直听到小动物们躲起来。)
(1) 你听到小动物分别准备怎样对付大灰狼?(说一种老师在白纸上画一个标记)
(2) 为什么这四个小动物会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大灰狼呢?
3. 听故事最后一部分。(听到故事结尾。)
(1) 小动物们是用这四种方法对付大灰狼的吗?
(2) 谁先开始的?接着是谁?(根据幼儿再次做的回忆调整黑板上图片陈列的布局。)
(3) 大灰狼最后怎样了?
小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本领,用自己最大的本领可以解决困难。
三、再次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力量大。
小结:小羊自己是对付不了大灰狼的,还是要靠大家集体的力量。
狼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织的动作和尝试看队列图谱变换队形。
2、能与同伴一同大胆表演,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队列图谱(四列纵队、变队形图谱、圆形)
2、音乐《我最牛》,音乐“我只是一只羊”(前奏与问好音乐、“织”音乐、完整音乐)
3、幼儿已学会“问好”动作
4、幼儿按标签分组(黄羊羊、绿羊羊、红羊羊、蓝羊羊)
活动过程:
一、见面问好乐陶陶——羊儿们,让我们出发去青青草原喽。(在“村长”带领下,边做“问好”动作边进入场地)。
二、学习“织”的舞蹈动作
1、“村长有件烦心事,想请你们来帮忙,灰太狼经常来捣乱,谁有办法来抓住他。”
2、幼儿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用罩出他,真是个好办法,谁知道怎样织”(让幼儿尝试着说说做做)
3、学习织师:“村长”会织哟,仔细看怎么织的。
(1)欣赏教师的“织”动作后,请幼儿来说一说做一做是怎样织的。
(2)幼儿学习织动作。
重点:分清左右手、合拍、到位与力度。
三、学习看队列图谱变换队形
1、(出示长方形队列图)
(1)师:我现在想织一口怎样的?谁看明白了来介绍一下。
:四小队,横竖对齐,有心形标记的是队长。
(2)织时需要我们步调一致,听一听有几句歌词我们就需要变换成功了?
重点:倾听、感知变换队列需在四句歌词内完成。
2、合着音乐节拍,走“方形”队列,随后表演“织”。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边跳舞边来织一口又大又结实的方形吧。
指导:纵横对齐,抬头挺胸、手臂横平竖直,动作合拍有力,这样织出的才会结实。
3、通过“发现漏洞”(如个别幼儿没有对齐,动作不合拍无力等)引导幼儿重新再织一次,织得再结实一些。
4、学习由方阵变换成圆形(出示圆形队列图谱)
(1)师:我们要继续织,把它变成一口又圆又大的吧。
(2)出示队列变换图示师:请你们自己先通过看图来说一说变换的方法?
重点:理解简箭头所表示的含义,通过与第一张的比较发现“中间两排小朋友有转身的动作”
(3)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走一走试一试。
指导:在四句歌词完成队列变换
(4)练习由方形队列变换成圆形队列。
师:我们先织成方形然后继续努力把它织成圆形吧!我们得织得很整齐哦,织得很结实。
(5)幼儿完整表演两次
四、灰太狼落
1、师:把我们的架得高高的`(手拉手举到头顶),放(一起蹲下放)呀真不错,成功!这回准能抓住灰太狼了。
2、完整表演
(1)师:呀!我发现灰太狼来了,让我们快点来织一口又大又结实的抓住它。
(2)幼儿完整表演舞蹈,结束时把“”高高架起。
3、灰太儿狼落。
把不知不觉钻进陷阱的“灰太狼”罩住,然后慢慢的把收紧,抓住灰太狼。
五、庆祝 ——伴随“我最牛”的音乐,带着灰太狼喜洋洋地离开“青青草原”。
狼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发展其基本动作,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有了一定的平衡、投掷的基础,本次活动《偷炸弹、炸狼堡》,通过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创作的,以引导幼儿走平衡木、顶沙包,主要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并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促进身心和谐地发展。还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偷”来开展活动,促进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偷炸弹游戏,逐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保护家园的意识,增强幼儿的集体责任感。
3、体验成功的快乐,愉悦身心。
4、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能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平衡木四根、呼啦圈四个、小板凳16个、沙包(人数的2倍);
2、村长、灰太狼头饰、羊羊贴纸、狼堡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村长(教师)带领羊羊们(幼儿)在青青草原上锻炼身体。(播放音乐)
颈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放松运动
二、引出偷炸弹。
村长接到电话,知道灰太狼在做炸弹,要毁灭羊村。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偷取炸弹,消灭灰太狼,毁灭狼堡。
三、展示路线,村长解说作战方案。(场地布置如下图一)羊羊们先过独木桥,跳过沼泽地,在迷失森林原地(呼啦圈内)转三圈,最后到达炸弹存放处后原路返回。
四、以幼儿试探灰太狼是否在藏炸药的地方为由请幼儿示范路线,教师解说游戏规则。
五、第一次偷取炸弹。
将幼儿分成四队进行偷炸药,提醒幼儿在偷取炸药的时候要注意:如果灰太狼在做炸药,不能偷取,会被发现,马上回来;如果灰太狼睡着了,可以偷取。(请一教师扮演灰太狼)
六、第二次偷取炸弹。
村长:灰太狼发现炸弹少了很多,可是他已经工作几天几夜了,太累了,想回家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独木桥(平衡木)上设了咒语,灰太狼闭上眼睛,摇头晃脑的念到:要想偷炸药,只能顶头上,否则就炸掉。这下子灰太狼安心的回去睡觉了。可是灰太狼万万没想到正好被我听到了。
幼儿根据咒语的提示进行第二次偷取行动,教师重点提醒幼儿在回来过独木桥时将炸弹顶在头上。(比第一次偷取增加了难度)
七、炸狼堡。
羊羊们完成偷取任务后,出示狼堡模型,集体将狼堡炸飞了。
八、完成任务。
羊羊们看到狼堡炸掉后非常开心,跳起了羊羊舞,村长为了感谢羊羊们,给羊羊们开了个party,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幼儿随音乐进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小百科:炸弹是一种填充有爆炸性物质的武器。炸弹主要利用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热辐射与破片对攻击目标造成破坏,另外也有像中子弹这样产生大量中子放射线,主要对生物造成伤害,避免对有如建筑等物品造成损害,使经济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特殊炸弹。控制炸弹引爆的装置有定时器、遥控器、各种传感器、激光等。炸弹多用于战争、恐怖活动等场合。
【狼教案】相关文章:
狼教案08-05
狼教案模板11-26
《狼》教案模板11-05
关于狼教案08-08
有关狼教案12-06
《狼和小羊》教案12-19
狼和小羊教案09-17
小羊和狼的教案10-02
《狼和小羊》教案08-08
小兔和狼的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