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1-11-25 16:17:07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9-6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流程:

  一、 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师:村长交给了喜羊羊一个难题,(课件出示一曲一直两条线段)你能来帮喜羊羊解答一下这两条线哪一条更长吗?

  根据学生反应,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呢?

  预设学生回答:把弯的那条拉直

  师:(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线)你究竟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学生展示)

  师: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线段。线段可以用

  表示。由此可见线段是直的。(黑板贴展示线段,直的)随后指两名学生指一指毛线哪一段是线段。(注:从左往右指和从右往左两种指法)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你能从他手中的毛线上找到线段两端的点吗?指学生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

  师: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师:现在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个人拉住毛线,另一个人指出哪一段是线段,并说说端点在哪里。

  3.深入感受线段特点

  师:通过刚刚我们对线段的学习,你认识线段了吗?预设学生踊跃说认识。

  师: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在是线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线段的打叉。

  你能不能将这些线段分类呢?

  师:将不是线段的去掉,说一说线段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仔细观察线段,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特征?(有长有短)

  讲解完后,师:现在你闭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二、巩固线段特征

  1.从生活中和图形中找出线段

  师:其实我们身边也蕴藏着许多许多的线段,不知道细心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比如我们的小尺上就有线段,你能找一找嘛?

  师:你再观察一下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并指出端点。

  师:聪明的小朋友不仅帮喜羊羊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能从身边的物体中找出线段,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从我们学习的图形王国里找到线段的,想不想来挑战一下?

  展示

  师:这是一个几边形?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吗?(分别请同学指出线段和端点)

  然后独立做想想做做第二题,展示成果后,让学生猜测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分别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由此可得: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从长方形纸上折出线段

  师: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村长又出难题了。看老师这里,(将纸对折)告诉我我折出的这条折痕是不是线段?端点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条比她短的线段?比它长的呢?最长的呢?

  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有长有短)

  3.学会画线段

  (1)让学生试画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线段,你能不能选择一条画在你的作业纸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

  (2)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作线段的流程。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预设学生线画的不直,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的线段画的完美吗?哪里有欠缺?

  预设学生少一个端点,师:他的线段画的完整吗?少了点什么?

  (3)老师演示线段

  师:左手用力按紧米尺,另一只手沿着米尺的边从左往右画出来一条线,然后再线的两端画出两个小竖线代表端点。这样一条完整的线段就完成了。

  (4)学生巩固画线段

  师:现在,你能画出一条比刚才更漂亮的线段吗?同桌互相欣赏。

  三、作业巩固

  师:既然大家已经会自己动手画线段了,那想想做做第三题我相信你一定也能顺利解决。(让学生自己读题)

  师:那如果有三个点,每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猜猜看,画出来,会是什么图形呢?自己动手试试看。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纸上操作,并交流互相欣赏。

  师:三个点都难不倒你们,现在给你四个点,你能再试试看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操作,小组互相交流。学生班级交流。

  师:有人只画了四条,你们画了几条?是哪两条遗漏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预设回答说:先画四个外边,再将对角线连起来。

  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从一个端点画起,与其他的点都先连起来。指名一个学生到投影上进行动画操作,要求该生先确定一点,再全部画完。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喜羊羊的步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节课认识了什么那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呢?你还学习到了什么本领呢?回去后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下节课再交流。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3 = 12

  ( ) ( ) ( )

  3、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和任何数相乘,得数就是这个数。

  0和任何数相乘,得数都是0。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 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3、自主练习第4、5题。

  4、自我检测:我学会了吗?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1+1=3 13=3 0+0+0=0 03=0

  教学反思:

  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以巩固。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在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在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操场看凯蒂下课和小朋友们游戏的情况。你们高兴吗?瞧,你看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根据图意编故事。

  二、探究新知

  1、现在凯蒂正在和小朋友玩什么什么?图上的小朋友都有在玩什么?说了些什么?(2个小组代表说故事)

  叠纸啪、每人叠7个、一共能叠多少个?玩老鹰捉小鸡的有2组、玩转圈的有4组……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叠纸啪的同学每人叠7个,一共能叠多少个?

  玩老鹰捉小鸡的有2组,一共有多少同学?

  玩转圈的有4组,一共有多少同学?

  凯蒂见大家那么聪明,她想请大家帮忙算算7个同学叠纸啪,每人叠7个,一共能叠多少个?你愿意帮忙吗?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让我们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小组里摆一摆,编一遍,说一说。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编制的儿歌呀?

  用加法加出来的、用口诀算出来的……

  你们还能编出其他的关于7的口诀吗?

  咱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试着自己整理一下,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

  2、刚才我们编制了儿歌,现在我们就借助儿歌来编7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

  师生合作,共同总结7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关记忆。

  3、刚才我们编制了7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

  有多少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有多少同学在玩转圈?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游戏:

  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式

  全班齐背口诀

  同位互背口诀

  开火车背口诀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7的乘法口诀

  教后反思:教学本课时,我由学生做游戏的话题引入,结合看图将数学故事的方式引入,注意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3页的教学内容,第34页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

  2、认识直角,并会用三角板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活动角、三角旗、折扇、剪刀、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

  学具:三角板、白纸两张、硬纸条两根、图钉或针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我们班的浩浩是个小收藏家,他喜欢把自己用过的或漂亮的东西当成宝贝一样,收藏在自己的这个小宝盒里(打开电脑,出现宝盒)。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究竟藏了哪些宝贝、(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电脑出示:盒盖打开,从盒里飞出折扇、足球、红领巾、玩具熊、三角板、杯子、易拉罐、三角旗、数学书、闹钟、光盘。(将有角的放在右边,没角的放在左边)

  教师:浩浩的宝贝还真不少,他还把宝贝分成了两类,你们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分的吗、

  学生:根据有没有角分的。(有角的在右边,没角的在左边)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留意,可以看到很多的角。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看到过哪些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实践探究

  (一)教学角的初步认识

  1、认识角

  多媒体课件出示刚才分类后的实物图:折扇、红领巾、三角板、三角旗、数学书、闹钟。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实物图,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哪里是角。

  (多媒体课件演示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并闪动每个图中角的部分。)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己的三角板,找到上面的一个角,握住这个角,向手掌心里刺一刺,有什么感觉、注意,不能用力过猛。(扎手、痒、疼)说明这个角是怎样的、(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这个角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用纸折角

  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活中的角,你会用纸折一个角吗、请同学们拿出你喜欢的一张纸,折折看。折好后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活动折角)

  学生:两条折痕很直、很光滑。教师:谁能给我们摸到的平平的、直直的折痕起个名字、(边)

  学生:折出的这个尖扎人有些疼和痒。

  教师:谁能给这个尖尖的很刺人的点起个名字、(顶点)

  教师:看着你折的角,谁能告诉大家角有几条边、几个顶点、(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教师选出钝角、直角、锐角形状的角各1个贴在黑板上,并有意识地将角放置于不同的位置备用。)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如下:

  3、做活动角

  教师:利用你们手中的材料——两根硬纸条,你能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吗、学生小组活动做活动角,做好后组间交流是怎样做成这个活动角的。

  教师:角有大小吗、(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魔术游戏——变大小。每个小朋友拿好自己做的活动角,听口令,变角的大小。边变边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学生: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师:用活动角摆出两个角,一个是边比较长,一个是边比较短,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不统一,有的认为边长的角大,有的认为边短的角大,有的认为一样大。)

  教师: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那谁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比一比,究竟谁大、(将两个角重合)结果发现它们一样大。这说明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这是同学们刚才折的3个形状不同的角,谁能来说说这3个角中哪个、哪个最小、

  4、概括角及各部分名称

  教师:观察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的角、自己折的角、做的角,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画出来吗、试试看。板书在黑板上。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

  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边说边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

  小结:通过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察、操作,初步认识了角,并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几道题,看谁回答得好。

  5、练习电脑

  出示: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二)初步认识直角

  1、观察数学书的封面看看它上面有几个角。你认识这些角吗、它叫什么名字、

  2、联系生活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上面有直角,并指出来。(小组互说)

  学生:黑板面、五星红旗、桌子面、墙面、笔盒面上都有直角。

  教师:找一找,我们的三角板上有直角吗、

  教师:老师把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下来,你能找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板书:教师:老师在直角处画“┐”符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折直角

  教师:拿出一张你喜欢的纸,你能折出一个直角吗、小组活动后汇报。

  三、巩固深化

  教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角,那么你们都知道了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教师:瞧,数学博士正从数学王国中赶来,他还从数学宝库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题目,你们想不想和数学博士比一比、

  (电脑:出现数学王国,从里面出来一位数学博士)出现:

  (1)用3根小棒,你能摆出几个角、(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2)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同桌互指、汇报交流)

  (3)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直角、(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自己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在你的家找一找角,指给你的爸爸妈妈看。还可以留心我们身边的事物,如装修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角,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地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用你们的眼睛去发现问题,动脑筋去解决问题,你就会越变越能干。

  五、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辨认平面示意图,并根据平面示意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设计的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我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学生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厂办子弟小学,班上的47名学生中大部分是本厂子弟。班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遇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解决,思维比较活跃。由于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方向,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室里

  (一)折一折

  (设计意图通过折方向板的活动,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复习已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 折方向板

  同学们都喜欢折纸游戏,这节课一开始,我们就一起折一个方向板。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然后打开,中间就有一个十字形的折痕,这就是一个方向板了。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方向。(东、南、西、北)请把这些方向写在方向板上。这个方向板我们就做好了。

  2.在地图上是怎样规定方向的?你知道我们教室的北面在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大家把方向板的北面对准教室的北面放好。教室的南面在哪?请你向南面招招手,请你面朝东面敬个礼,请你面朝西面点点头,面朝北面大声地说:我认识方向了!

  (二)认一认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给方向起名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出示课题:辨认方向。

  (课件演示某一街区的地图,出示以学校为中心,在它的东、南、西、北方向上的建筑物。)

  1. 你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说一说学校与这四座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吗?还有不同说法吗?

  2.在学校的周围还有一些建筑物,你知道它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吗?(课件逐一出示其他位置上的建筑物。)

  有不同的看法吗?你是怎样想的?

  3.现在请辨认方向的高手指南针来告诉我们。(课件演示)

  普通的指南针上一般刻有八个主要方向,有北、南、西、东,刚才大家给这个方向起了一个名字,指南针也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作它跟大家起的名字一样,你们真棒!

  (学生欢呼。)

  4.我们认识了四个新方向,现在,大家能不能准确地说出这些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互相说说。)

  5.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折一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制方向板,对所学的新方向进行整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我们学习了四个新方向,你能在方向板上把它们表示出来吗?

  1. 想想怎样折,再写一写。

  2.你是怎样做的?(演示)

  现在方向板上有八个方向了,我们可以用它帮我们找准方向,想一想、试一试。

  (四)试一试

  (设计意图能正确使用方向板,会用它来辨认生活中的方向,能用语言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 怎样使用方向板呢?(学生说想法。)

  使用方向板时,必须要先找准教室的某个方向(如北面),然后将方向板的这一方向(如北面)对准教室的相应方向(北面)摆好,这样,就可以找准方向了。

  2.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的不同方向各有什么。(互说)

  3.利用方向板,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周围同学坐在你的哪个方向上?

  请第几位学生站起来,和你们东北方向上的同学握握手

  4.谁能说说老师现在站在你的哪个方向上?

  大家都说对了,可为什么你们的说法不同呢?是老师站的位置变了吗?

  (学生悟出:因为观察位置不同,所以说法不同。)

  第二部分教室外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游动物园这个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经历从辨认平面示意图上的方向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过程,增加学生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师:刚才,我们在教室里学习了八个方向,还在教室里找准了方向。请同学们带好方向板,现在我们就准备去游动物园。

  师:老师把学校里的花园设计成一个动物园,现在想请5名同学做动物管理员,其他同学做游客。

  (一)公园大门口(对象:动物管理员)

  这是动物园的示意图,在蘑菇亭的周围有哪些动物馆?你喜欢它们吗?你想负责管理哪种动物?

  1. 岗前培训

  礼貌接客。如果游客能准确地说出动物所在的位置,不但请他看动物,还要送他一枚动物馆的纪念章;如果说得不正确,就请他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认方向,再试着找动物。

  2.找位上岗

  看看示意图,你负责的动物在蘑菇亭的哪个面?现在,我们一起去蘑菇亭看看,再找一找。

  (管理员找准方向成功上岗后,带上动物头饰。)

  (二)公园外(对象:游客)

  1. 明确目的

  游客们,请集合,我们准备进动物园了。进园时,请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辨认好方向。因为只要你能找准方向,不但能看到你喜欢的动物,还可以获得动物馆里漂亮的纪念章!

  2.介绍情况

  这个动物园有两扇大门――南门、北门。如果你从南门进动物园,根据示意图,很容易就能找准方向看到喜欢的动物;如果你从北门进动物园,那可具有挑战性,因为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找错方向。

  想想,你决定从哪扇门进动物园呢?

  请决定走南门的`站这边,决定走北门进的站那边。(分开站好。)

  3.提出要求

  示意图要看仔细,这样才方便寻找动物所在的方向。

  动物园的正中心是蘑菇亭,咱们就以它为观察点好吗?不管你往哪扇门进,都要先到动物园的正中心蘑菇亭去集合,听清了吗?

  你可以邀请周围的同学和你一块逛动物园,商量好了吗?出发吧!

  (三)蘑菇亭

  请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准确地辨认好方向,才能看到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并得到动物馆的纪念章。游完动物园的游客回到这儿集中。开始活动。

  (活动中,游客要向动物管理员指出他所管理的动物馆在蘑菇亭的哪个方向,只要游客答对,管理员就在他的方向板上盖纪念章;如果游客答错了,管理员将请游客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认方向。)

  1. 反馈

  (1)你得了几枚纪念章?

  (2)介绍你在蘑菇亭的哪个方向上看到了哪种动物。

  (3)我们要去猴山,就要往东走。我们一起去看猴子,猴子正在吃桃子呢!

  2.提出问题

  (1)老虎林在猴山的哪个方向?大象馆呢?

  (2)刚才在蘑菇亭观察老虎林是在东北面,大象馆在东南面,为什么这会儿又说它们分别在猴山的北面和南面呢?(生:位置变了。)

  3.小结

  今天大家都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上,我们还要向今天从北门进动物园的同学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根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发掘学习的乐趣。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在教学设计上,我把整节课分为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两大环节。

  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辨别教室里的物体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应用多媒体CAI,启发他们自己编方向的名称。当他们发现指南针上的方向名和自己编的方向名相同时,不禁欢呼起来,因为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当问及老师站在同学们的哪个方向上时,学生产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论,最后,他们非常了不起地说出: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说法不同。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课外设计了游动物园的实践活动,我利用学校内的小花园,接着教材的情境继续创设一个游动物园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索、体验生活中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机会。学生在生活中根据游园示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找到正确的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观看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情境中的两扇入园门的设计,注重了学生间的差异。总之,此游戏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这节课,我感受到只有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新课程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才会乐学、愿学,学到真正有价值的数学。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敢于分地点教学,把整节课分为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两大环节。

  课堂中,教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辨别教室里的物体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应用多媒体CAI,启发学生自己编方向的名称,认识平面示意图,让学生在观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从生活空间中辨别方向到平面图中辨别方向的抽象认识过程。

  课外设计了游动物园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生活空间。利用学校内的小花园,创设了一个游动物园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材料与机会。学生在生活中根据游园示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找到正确的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观看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但从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使学生完成从辨认平面示意图方向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过程。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有一设计值得提倡,即设计了两扇门,由学生自己选择入园的门。由于示意图的指向标方向全是指北面,学生从北大门进,动物园中的动物方向就刚好与示意图位置相反,这样,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有了选择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

  乘法竖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回列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人真书写的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竖式写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谈话:每天中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会在教室里阅读图书柜里的图书,你们看!(出示场景图)这里有2组同学在看书,每组4人,已经有多少人在看书?

  2、 提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算一算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3、 指名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 提出: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乘除法也可以 用竖式计算。(板书课题:乘法竖式)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1、教学24的竖式

  (1) 尝试列式,指名板演,肯定正确的竖式。

  (2) 提问:你能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3) 讨论: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格式相同,计算符号不同,计算时用乘法口诀算。

  2、试一试:57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选择板书如下

  5 5 5

  7 7 7

  35 35 35

  辨析:你认为哪一种是正确的?同桌讨论,再在班里说说 你 想法。

  学生全班讨论指出:积的个位应与乘数对齐。

  3、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了乘法,你们觉得乘法的竖式好写吗? 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些什么?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习题

  2、作业:第65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乘法竖式

  4 2 = 8

  4 乘数

  2 乘数

  8 积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设计说明

  1.观察体验,积累经验。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和发展的。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设计以观察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多次观察立体图形,逐步积累经验,使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转换到立体。

  2.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了大量的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若干个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们知道拍的是谁吗?(在屏幕上依次播放两张分别从前、后拍摄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生:老师。

  师:你们是怎么认出是老师的呢?

  师:为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人物——“老师”引入,设疑“为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对上节课的旧知进行巧妙的复习。让学生深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的道理。

  ⊙实践观察,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69页例2。

  (1)观察长方体。

  师: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上的中间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进行观察。

  ①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并画出来。

  ②组织学生展示图画并汇报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学生分别从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长方体)

  ③学生交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交流,建立表象。

  (2)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用同样的方法观察一下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小组内交流后把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从正方体的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

  生2:圆柱从上、下两个面观察到的是圆,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都是长方形。

  生3: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观察到的都是圆。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

  师:通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们发现了什么?

  (各组交流后,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师小结:由此看来,上一节课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教学教材69页例3。

  师: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说得很对,仅仅有一个面是正方形,我们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通过观察和交流,强化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巩固练习

  师: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圆,请大家想一想,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长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代表汇报,集体订正。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布置作业

  教材71页5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立体)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二、教学重点:

  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掌握劳动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经常做家务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

  (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

  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

  做家务的能手

  主动、经常做家务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让学生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使学生感受对称美、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教具学具:

  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说一说本单元学习了那些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分层练习

  1、练习十六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十六第2题。

  判断下面三幅图分别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练习十六第3题。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数学书,分别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然后再书上连线。

  4、练习十六第4题。

  观察老师准备的图片,分别看看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练习十五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做练习你学到了什么?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以后再观察物体的时候,要多从几个方向看一看。

  四、课堂检测

  再往桌面上摆一个立方体,让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看到的形状与上次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请说出看到的具体形状?

  (2)分别把你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教师逐个检查。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归纳总结本阶段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情操。

  一、教学过程:

  1、让学生回顾本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分析回顾

  3、学生自由发言(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

  谁能详细地说说

  二、拓展延伸

  1、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数学卡片,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算得又快又对的同学奖他一个桔子。

  出示卡片:

  2.你们知道吗,这些桔子是农场王叔叔送给我们的。王叔叔还邀请我们去他的农场参观,你们想去吗。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线路图,你们能看懂吗,谁来说说是怎么走的。

  3.学生说:

  4.现在几点了,我们出发吧。(请一名学生说出时间)

  5.让全体学生张开飞翔的翅膀,闭上眼睛一起飞。

  6.出示农场图

  7.请学生认真观察,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和大家交流,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共摘了几千克桔子?河里有几条鱼?有几朵花?30只小鸟住得下吗?一个星期需要几千克饮料等。

  8.王叔叔还知道我们二(5)班的同学爱看书,买了很多书送我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书吗?(出示书图:)

  但是叔叔要考我们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它吗。

  问题一:王叔叔买了一种书,正好用了54元,他可能买了什么书?买了几本?

  问题二:王叔叔还用了20元买了三套书,他买的是什么书呢?每个小组最少说出两种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寻找答案。

  三.说说这节课你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吗?对老师有什么要求。

  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四.游戏(玩扑克牌)

  游戏规则:同桌一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算出两个数的积,扑克牌就归谁。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知识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

  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来为生活服务,特别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判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1、学生根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

  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

  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1、观察地图,认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西藏,上海四个地方,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3、 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行动

  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关:东、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关:灵活运用我最棒!

  第四关:智慧生活我能行!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通过画一画、讲一讲,以及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逐步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熟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5.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东平的美丽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东平的美丽景色。你们发现没有现在来我们东平旅游的人是络绎不绝,东平成为旅游的亮丽风景线。今天大家就跟随我去东平的各大景点游玩一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假如现在你是一名导游,要想带领大家进入风景区,你的任务应该是干什么?

  生:买票。

  师:要想知道买多少张票,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真是一名优秀的小导游!(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电脑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上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齐读)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想一想,画一画,列出算式,再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师巡视指导,然后实物投影展示两位学生的不同成果。)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做的。请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一生(分步计算):我用圆形表示人。每行画9个圆形,画了4行,还有5人。49=36(人)36+5=41(人)

  师:老师不明白,49求出来是什么呢?

  生:这是4组的人数。

  师:为什么再加5呢?

  生:因为还有剩下的5人。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讲的怎么样?再评价一下他画的怎么样?

  生1:很整齐。

  生2:画圆形很简单。

  生3: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

  师:是啊,他不但画得好,而且讲得更棒,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画的。请你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一生(综合算式):我是用三角形表示人。每组有9人,我就每行画了9个三角形,画了4行,还剩下5人。算式是49+5=41(人)

  师:有没有同学要考考他?

  生:你先算什么?

  生:前4组有多少人。然后再用36+5=41(人)。

  师:同学评价一下他讲的怎么样?再评价一下画的怎么样?

  生

  师:画得很好,讲得也很棒,掌声也送给他!

  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课件展示)老师也用1个圆形表示1个人,9人一组就画9个圆形,一共画4组,还剩5人。

  师:要求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得先算4组有多少人。(课件圈出4行圆形)列成算式就是49=36(人)(板书:49=36人)

  师:36是旅游团的总人数吗?

  生:不是。

  师:所以得再用36加上剩下的5人,就是旅游团的总人数。(板书36+5=41人)

  师:把这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就是49+5。在这个综合算式中,我们要先算4组有多少人,也就是先算49=36(人),再加5就是41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综合算式,它们包含哪种运算?

  生:乘法和加法。

  师: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们数学上叫做乘加。(板书:乘加)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乘加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生:乘法。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接下来有没有信心表现得更棒呢?

  师:(课件)下一站我们来到影视城门前的停车场,看,哪儿有许多的大客车和小汽车。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师:观察得真仔细!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多少辆?

  生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生3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首先解决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这个问题?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直接列出算式。

  (板演算式)

  师:请你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中又含有哪两种运算呢?

  生:乘法和减法。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它乘减。(板书:乘减)

  师:在乘减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呢?

  生:乘法。

  师:也就是说,在乘加和乘减算式里,我们都要先算?

  生:乘法。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智慧转盘。

  师:(课件)同学们看,影视城内有一处小朋友们都爱玩的游戏智慧转盘。你有信心走过去吗?要说出计算过程哦。

  师:谁来挑战第一题?(37+20)

  师:祝贺你挑战成功,顺利跳到下一个转盘!(65-10)

  师:祝贺你们顺利通过了幸运转盘。

  2.课件出示精挑细选。

  师:俗话说,阳春三月赏花,金秋十月品桃。下面我们就去精挑细选,看看哪些柿最甜,哪些柿子生病了。

  生:这是一个甜桃子。

  师:眼睛真亮,一下就看出了是个甜桃。第三个。(25+6=16)

  生:这也是一个甜桃子。

  师:恭喜你又找到了一个甜桃。第四个。(9-42=10)

  生:这个桃子生病了。

  师:那你能改正吗?

  生:先算42=8,再算9-8=1 师:真棒,掌声送给他!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挑选出了香甜的桃子。

  3.课件出示拓展练习。

  下一站我们要去蜡山同学们我们休息一会听一段音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想起了一首诗,请同学们认真听一会老师有问题要问。(课件出示《望月》)

  四、谈收获

  五、提出希望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的数学问题。只要同学们能够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智慧的大脑去解决问题。我们一定会成为数学的主人。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动手实践中,认识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2、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出简单的解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棒、花片

  教学方式:

  动手操作、师生互动、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复习铺垫。

  1、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

  (1)

  (2) ○○○○ ○○○○

  (3)□□□□□□ 6里面有()个3。

  (4)◎◎◎◎◎◎◎◎ 8里面有()个()。

  (5)口答:小鸡: ○○○

  小鸭 : ●●● ●●●

  小鸡有3只,小鸭有( )个3只,

  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倍。

  [几个几的知识的复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 师生探讨。

  导入:同学们,我们实验小学的校园非常漂亮,为了把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成校长决定在校园内再摆放一些像这样的花坛。看,花儿们开的多艳啊!谁能说说花坛里有几种颜色的花呢?

  (1)出示情境图(电脑演示三个小朋友的对话,并分别闪动蓝花、黄花和红花)

  (2)引导学生摆花片:摆2朵蓝花片

  我们还知道黄花有6朵,怎样摆黄花呢?(学生讨论后试摆)

  (3) 指名上黑板摆黄花。

  问:他摆的是几朵花?他是怎样摆的?

  问:比较一下蓝花和黄花,你发现了什么?

  黄花比蓝花多4朵。

  蓝花比黄花少4朵。

  蓝花和黄花一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这里通过出示情境图、摆花片、比较蓝花和黄花,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2、揭示课题。

  问:你是怎么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的呢?

  引导学生说: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3倍。

  教师指出: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谁愿意到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3、逐层认识。

  追问: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可以怎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同桌互相说说。

  如果黄花再添2朵,现在是几个2朵(4个2朵),我们怎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回答。

  如果拿去2朵黄花,剩下几朵黄花,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

  4、练习反馈。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边看图边说出两种书的倍数关系。

  [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学生明白几个几份,就是几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数学概念倍。由学生先探讨,然后再研究,最后教师再揭示,层层推进,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同时通过份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份数与倍数的关系]

  三、深入研究、巩固认识。

  1、动手操作。

  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你能摆出来吗?

  指名上去摆红花。

  问:他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要2朵2朵地摆?

  问:怎样说出红花与蓝花的关系?

  指名回答,然后一起说。

  2、练习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白菜有( )棵,青菜有( )个( )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 )倍。

  如果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数又是白菜的几倍呢?

  如果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 )棵,青菜有( )个( )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 )倍。

  [上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份就是几倍的联系,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当标准量发生变化时,那他们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在情境的创设和动手操作中自主构建了数学知识,在探究中发现,在合作中明理,从而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更加理性。]

  四、导练启思,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自读理解

  (2)动手摆一摆,填一填

  (3)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画一画,教师注意巡视检查

  4、找倍数:如 教室里灯管的根数是电扇的( )倍

  国旗上小星星的颗数是大星星的( )倍

  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 )倍

  5、拓展练习:

  看,孙老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

  (2个桃 3个苹果 4个梨 6个菠萝 8个草莓 12个西瓜)

  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对倍的理解更加透彻。发展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的叙述能力。]

  五、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30—p31

  课题:节日广场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情景,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继续学习体会从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重点:乘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全面观察,收集信息,发现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节日广场去。那里现在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投影出示节日广场图)大家看,现在的广场上是不是很热闹呀?

  二、问题探究

  2、说说图上的内容,体会祖国的美好。

  师:在广场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图上有一群人在跳舞,旁边还有许多人在观看表演。

  师:演出一定很精彩,我们也去瞧瞧。图上还画了什么?

  生: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气球。

  3、提出乘法问题。

  (1)明确要求。

  师:我们来侃侃智慧老人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你能提出哪些才问题?(注意:你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用什么方法来求?)

  (2)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3)集体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将本小组的问题提出来,指名某位同学来回答。

  生:请问共有多少人在跳舞?

  生:共有15人。3×5=15(人)

  生:广场上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生:由2个气球。每束8个,共4束。8×4=32(个)

  生:大的花有几朵?

  生:四八三十二,工32朵。

  生:小的花有几朵?

  生:工12朵。可以看作2个4盆,也可以看作4个2湓。

  生:看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生:5×2=10(人),共10人。

  生:照相的有几人?

  生:4×3=12人。

  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问题,只要是对的,都要予以肯定。

  三、体验感悟

  1、出示画面。

  2、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一群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向烈士纪念碑行队礼。

  师:是的。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同学们,请注意,队伍里面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

  生:是淘气,他也在纪念碑前面。

  生:图上还有小狗,它蹲在纪念碑的右侧。

  生:上面飞来一只小鸟。

  四、实践应用

  1、学生观察图,发挥想象力,想想谁看到了哪幅图?连一连。

  2、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连。

  3、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小狗、小鸟、淘气分别站在哪一面,看到的纪念碑是什么样子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跟着陶气到了“节日广场”,参加了“庆祝活动”和“悼念活动”,所到之处,都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22页

  板书设计

  节日广场

  3×5=15(人)

  8×4=32(个)

  5×2=10(人)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四.巩固反馈

  五.发展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1.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4.二年级上册教案

5.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6.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7.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8.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