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勇敢的小裁缝》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勇敢的小裁缝》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勇敢的小裁缝》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化解危险。
活动准备:
配套磁带,挂图,《幼儿画册》(第一册第10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提问:裁缝是做什么的?
2.出示挂图:认识小裁缝,提出问题:你见过小裁缝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裁缝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2.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为什么大家说小裁缝是个勇敢的人?
三、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1.再次欣赏故事。
2.提问:小裁缝为什么想出去闯闯?
他和巨人比试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巨人为什么害怕地逃走了?
谁又来了?小裁缝又是怎么做的?
3.讨论:这样对付野猪有什么好处?
四、引导幼儿看图书阅读故事,感受小裁缝的聪明和勇敢。
教师带领幼儿边翻阅《幼儿画册》边讲述故事。
五、迁移经验,乐意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1.如果你是小裁缝,你会怎么做?
2.你有没有遇到既要你动脑筋,有需要勇敢才能做的事情?
活动反思:
对于镜头一中存在的问题是与幼儿的前期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裁缝在幼儿的生活中不是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显得有些陌生。镜头二中的我的提问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一节有质量的课,幼儿的前期经验与教师的`提问有很大的关系。
(1)充分前期经验,以便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
本次语言活动的主人公是小裁缝,在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原以为孩子们能知道裁缝师做什么的,但与本次活动的开展也没有那么的重要,我提这个问题的用意是在裁缝的强项是做衣服,他一下子打死了七只苍蝇觉得非常的了解,很得意,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既然出现了问题,我也没有过分解释、讲解,就采用了《幼儿画册》上的图片。最后我只能口头为幼儿讲解,这样的讲解并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小裁缝。在活动开始前,我觉得应该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适当的给予幼儿前期经验或者不给幼儿这样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活动。
(2)自主阅读需要目的性,以便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
活动的环节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设置的。我在目标中制定“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幼儿自主观察画面的环节。我觉得这个环节应该也是孩子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语言活动就应该给幼儿一个自由说大胆说的环境。由于见幼儿中班的幼儿对于观察画面的能力较好,我在幼儿自主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幼儿说的时间和空间太少了。应该让幼儿大胆去猜,去想,去交流。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幼儿的观察后去了解裁缝为什么这样做?由于我的提问目的性不够强,而导致了幼儿的回答出现了偏差。
从这次的活动中,让我明白了不管什么问题教师都应做好两手准备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的提问需要仔细的推敲,增强问题的目的性。
《勇敢的小裁缝》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根据画面想象任务的心理和做法。
2、根据提示创编新的环节。
3、培养幼儿大胆在集体前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连环画绘本一本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又到了看连环画讲故事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干什么的?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二、看图讲述,(教师的提示语)
(一)1、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这个小裁缝现在在干什么呢?他有没有打死苍蝇?打死了几只?
3、小裁缝打死了这么多苍蝇,他心里怎么样?他会怎么想呢?
4、连贯讲述第一幅画面。
(二)1、小裁缝是怎么做的?
2、他碰到了谁?他会找他干什么?
3、他们是怎么说的'?又会怎么做呢?
4、连贯讲述第二幅画面。
(三)1、巨人看到自己输了,心里怎么样?
2、这次他们又比起了什么本领?
3、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
4、这次又是谁输了?巨人什么样的表现?
5、连贯讲述第三四幅画面。
(四)1、就在小裁缝高兴的时候,突然谁来了?
2、小裁缝是什么样的表现?他是怎么做的?
3、最后故事会怎样结束呢?请你为故事加结尾。
三、完整讲述
四、给故事起名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勇敢的小裁缝》教案】相关文章:
《勇敢的小矮人》教案11-06
《勇敢的小裁缝》读书心得09-19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11-01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12-07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08-23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精华】02-25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范文10-07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15篇08-10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15篇)12-15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