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时间:2023-06-27 08:33:43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集体备课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1

  在20xx年的高考中,三水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们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结出了累累硕果。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经历了艰难的备考历程,每一个高三历史老师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成绩的取得与他们息息相关,当然,更离不开三水历史中心备课组员的精心筹划、认真研讨和团结协作。现将备考小组的情况进行介绍和汇报。

  一、能按照备考计划和安排开展教学工作。

  去年9月份,中心备考组三位老师在陈燕菘老师的组织和安排下,对高三历史备考作了统筹安排: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轮复习在――抓基础,主要是进行知识疏理,构建知识网络,理顺知识结构;第二轮复习――抓主干,主要是以点带面,“以一带多”;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有了详细的备考计划,各校教师只要能按部就班,就会忙而不乱。事实证明:有周密的复习备考计划,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注重考试分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每一次大考中,如佛山组织的两次模拟考试和广州一模考试,我们都是集中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发现更多的问题,然后进行归类整理。每一次改卷中,我们都会将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形成文字打印出来,供各校教师进行参考,这些都是试卷分析的最重要的依据。不仅如此,在广州一模之后,在教研室陈燕菘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三校教师集中起来,对自己学校备考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介绍。实验中学在选择题方面有明显优势,于是我们就请莫宏宇老师介绍他们学校的做法;三水中学第二卷非常不错,就由谢利红老师讲述如何训练第二卷的;侨中的梁楚珊老师有丰富的备考经验,我们向她请教上课的.一些做法和新课改形式下备考的一些新思路等。总之,大家聚在一起,都能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有交流才有发展和进步。“关起们来备考”是绝对不行的。

  三、定期碰头,相互取经。

  中心备课组三位老师,在教研室的组织和安排下定期相聚,主要是了解各校的备考进度,复习思路,交流信息,并且对后阶段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意见,最后形成一个指导性的备考建议,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采纳、实施。

  四。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各项研讨活动。

  在过去一年的备考中,中心备考组员参加了省高考研讨会、省考试中心组织的备考复习研讨会和广州一模质量分析备考会,还邀请了广州市教研员来三水进行备考指导;不仅如此我们也主动“走出去”,先后赴华南师大附中和新会一中取经、去韶关学习交流。教育局、教研室为我们的教学、复习备考提供了很多机会,这样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踏实、更加自信。

  五、团结一致,分工合作。

  三校老师既分工又合作,我们设立了公共邮箱,有什么新的信息、最新试题,都能在第一时间上传,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比如每次月考试题,我们都会如期上传,既可以节省人力,又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备考的效果。我们应该是公平竞争,而不是钩心斗角,我们应该携手合作,争取在佛山市名列前茅,为三水区的历史教学提高声誉。

  努力和付出终将有好的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迎接新的挑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2

  本学期的教学前我们严格的按照集体备课的要求作了充分的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认真地编写教案,反复地熟悉教案,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圆满地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这样,课堂教学质量又有提高,形成了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针对本学期备课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学习教学大纲,把握分年级的要求;

  通读全册教材,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在课程改变大背景下的语文备课,我们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更注重了备理论、备生活。对语文教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二、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认识每组教材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特别是本组各课之间的联系。

  三、对每篇教材作深入的钻研。

  四、编制教案。

  编教案时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备课教案应简练而精当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进行组织、引导、和指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没有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得到自主发展空间的宽大,教师随着学生的“学路”来定“教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这样,学生才“显得”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体。

  2、备课应多研究教材和学生

  (1)全面认识教材。

  a、从字词句着手,把握思想内容,明确中心。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般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有的文章要写两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事情,都要反映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要通过读来确定,不能或干脆定两个中心。教师反复研读课文,抓准了中心思想,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b、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把行文的线索搞得清清楚楚,既要分清段落层次,又要搞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搞清楚了,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对于教学的中介教材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教师备课如不做到心中有数,因地制宜,那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出发点定位于“我应该怎样讲”,而不是考虑“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一节课下来,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背下来即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不能随学生的“学情”而变化。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地处理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

  c、抓住课文的语言特色。抓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便于我们在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要备读课文。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反复朗读课文,朗读课文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教材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时,老师备读课文也是为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备读”,就很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议边读了,更不用说给学生作示范了。现在我们有的`老师播放正确的朗读录音来教学,但是我认为这也不能代替老师自身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3)备课教案中应该设计教后反思这一环节

  现行的备课教案,在教师上完课之后就不再发挥其作用,甚至在上课之前就没有发挥作用。这样,对于培养未来社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也好,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也好都是不利的。如果教案中要安排反思的环节,即在教学之后要对上课所用的教案进行反思和加以改正。课上完了,效果如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怎样?所备的课和撰写的教案有哪些利弊?教学完这节课后,我们的想法或感悟是什么?得与失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的个案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逐步培养学生的需要。它对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揣摩教学方法,提高吃透教材能力都大有益处。因此,备课改变过程中,一定要把教后反思设计到教案上。把它作为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3

  一、集智备课的内涵

  高效课堂下的集智备课是指教师以学科组或者备课组教师团队为基本单位,发挥集体智慧,合理分工,有效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又达到师生共享的生态教育理念的导学案的教学活动。

  1、集智备课中的“集体”,通常是指由同教材教师组成的“备课组”。

  2、集智备课中的“课”,在高效课堂的导学案设计上,从学生使用的角度讲,通常是针对课时或课题备的“课”。

  通过集智备课形成的导学案,只是导学案设计程序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但仍是个“粗加工”过程,并不是最后形成的课前每位师生共用的那份导学案。在集智备课之后,还要经过每位教师“二次设计”的过程,甚至在“二次设计”时,也需要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集智备课或教师个人“二次设计”最后形成的文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使用的教案,而是师生可以共用的导学案。

  二、集智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个体有备而来是前提,集体彼此分享是关键;个体再备而用是目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是归宿。

  在个人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集智备课未必对教师个人有利。然而经过集智备课形成的导学案,如果不进行教师个性化的“二次设计”,上课直接拿来使用,忽略了班级间和学生间学情差异,也会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陷入低效。

  个人备课与集智备课必须有所侧重,有所不同。如果集智备课解决的是完全可以靠个人或者私下交流就可以解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枝节问题,而疏于解决个人备课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比如学法指导问题、课程开发问题、整体教学策略设计问题等,那么这样的集智备课就失去了真正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备课中最为关键的应该是“备学生”。“备学生”就是“备学情”、“备学法”,其他所有的“备”都必须以“备学生”为核心。

  从备课标、备教材的角度讲,集智备课占有很大优势,而如果从备学生这个角度讲,个人备课则占有很大优势。集智备课可以将个人备课的“短板”补齐,真正的备课恐怕还是要最终回到个性化备课上来,通过个人备课来将成果呈现。

  如果集智备课成为备课组教师的“导学案之和”,成为一人备课大家共享的“投机行为”,成为网上资料下载的“拼盘”,成为一个统一标准的“流水线作业”,那么这样的集智备课不仅不会促进师生发展,还会成为阻碍师生个人发展的力量。

  三、集智备课的基本流程

  在集体备课前,要做好有关准备工作,概括为“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执笔人。

  集智备课应本着“合作性、研究性、过程性、创新性、高效性”的基本原则进行。常用的备课流程是:个人“初备”备课组“集备”个人“复备”课上“续备”课后“补备”。

  1、个人“初备”:全组教师首先进行个人备课,形成“初案”。

  教师要立足“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尊重差异”的原则,以“备学生”为前提和核心,做好“五个围绕”:

  (1)围绕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及整合课程资源;

  (2)围绕三维目标落实,进行重难点的突破设计、教与学的基本策略设计、教学情境设计;

  (3)围绕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预设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及达标训练的主要问题,并准备问题拓展生成的多种预设;

  (4)围绕个人备课中的问题,做好集智备课发言准备;

  (5)围绕课堂时间,做好课堂各环节的.时间预设。

  2、备课组“集备”:完成导学案设计的主要框架,通过集智备课初步形成师生共用的导学案“共案”。集智备课时,教师轮流发言,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发言:

  (1)站在教者、学者、或编者的角度进行教材分析和文本挖掘,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链接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个性化的解读等;

  (2)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让同伴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分析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符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要求,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分析上;

  (4)说明问题设计及其意图,对课堂有效生成性问题的预案准备;

  (5)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

  3、个人“复备”:形成个性化导学案“个案”。教师要在集体研讨的导学案的基础上进行个人二次备课,将教师课堂的组织、发动、引导、激趣、点拔等教学设计利用导学案上的教师复备栏进一步具体完善。

  4、课上“续备”:教师通过课中个人“续备”,形成“续案”。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动态性调查,及时把握学生学习进程和课堂即时性问题生成,印证真实的课堂情境与导学案预设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修正学习方案。

  5、课后“补备”:“补备”是一个课后反思与修订的过程,课后反思对导学案进行补充形成“补案”。

  对于高效课堂来讲,课堂上充满了开放性、动态生成性、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肯定有很多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教师要就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反思记下来,进一步对导学案进行修订,在下一次集智备课时将心得体验与困惑进行组内交流探讨。

  四、集智备课的组织与管理

  1、建立备课组织;

  完善备课制度;建立评价机制。

  在评价方面要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备课组评价相结合。

  为了检验备课效果,教学管理者要跟踪课堂,全程关注导学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实效性,通过课堂学生学习的效果来检验备课的效果,从而实现评价的过程性和结果性的统一。

  2、集智备课避免走入的误区

  (1)集智备课避免无“备”而来。集智备课要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没有较充分的个人“初备”,集智备课就成了“瞎扯淡”,盲无目的,没有主题,势必导致低效或者无效。个人备课是前提,是基础,集智备课是完善、是提升。

  (2)集智备课避免“包干到户”。不能每位教师轮流主笔备一部分内容,全组人员其享。

  (3)集智备课避免“目中无人”。不能一切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学,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创造。

  (4)集智备课避免“千人一面”、“行篇一律”。集智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又要突出个性特色,这里的个性不仅指教情、师情,更重要的是指学情、生情。

  (5)集智备课要避免“手工制作”。集智备课的本质是研究,核心是研讨,目标是提升,要着力落实一个“研”字。杜绝走形式;

  杜绝粘贴、下载、剪贴等“拿来主义”。

  (6)集智备课避免“一言堂”。不能由中心发言人演“独角戏”,或者备课组长说了算,使其他教师“出工不出力”。

【集体备课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备课组工作总结12-19

备课组工作总结05-20

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08-11

音乐备课组工作总结12-03

备课组长工作总结05-09

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05-21

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05-24

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05-28

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05-29

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