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的作文3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的作文300字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1
我有一支漂亮的画笔,大大的塑料头,雪白的笔毛,细细的竹笔杆,笔杆上刻着“挥笔如意”四个字,笔杆末端的塑料上还有一条红线线,可真像马良的`那支神笔。同学们都啧啧地称赞:“好大的笔,真漂亮!”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得意地说:“那是马良送给我的。”
可是我刚用这支笔的时候,并不是“挥笔如意”。我最先画了一匹马,不过这匹马只有我知道是一匹马,而别人看来却只是一团墨。我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望着桌上的画笔,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用这支笔画出一匹栩栩如生的马来。可是马太难画,我还是先画毛驴吧。为了练画,寒假和暑假我都没有休息,炎热的夏天,累得汗流浃背,画笔快成了笤帚,同学们都游泳去了,我多羡慕啊。寒冷的冬天,手冻得连笔都拿不稳,但我还是尽最大的努力画着,因为一想到我的决心,我就不觉得热,不觉得冷了。就这样,我觉得画起来渐渐“挥笔如意”了。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姑姑家吃团圆饭,还要去山塘街游玩。
上午,我们来到了山塘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雨打在芭蕉树上,发出了“答答”的响声。湿哒哒的.石板路像抹了一层油,雨中的山塘街别有一番滋味。咦?那边在干什嘛?好热闹啊!哦!原来他们在看西洋镜啊!我也去看看。啊!原来如此,他是讲一个古代故事,那个人一共有三根绳子,一拉一根绳子就出现一个画面,真有趣儿。
我在这里品美食,赏美景。爸爸妈妈还在这里给我买了这儿的土特产。叫:“游画”。我非常的高兴,我尝了一下,啊!甜甜蜜蜜,真好吃!
游玩了美丽迷人的山塘街,我们来到了姑姑家吃团圆饭。姑姑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有炒虾仁、有鸡头米、还有大闸蟹……
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我给大家送上一句祝福语,大家举杯共饮。这时一个小表妹站了出来,给大家跳了一支美丽的舞蹈,大家一阵地鼓掌。
我们吃着美味佳肴,当然还有我姑姑亲自做的冰皮月饼。又香、又冰、又甜、可好吃了。又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谈笑风生,我生活在这个幸福的的大家庭里,感到很快乐。
今天,虽然没有皎洁而明亮的月亮,但是,它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留意它,它就会永远地向你发光。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3
从小到大,给予我们无私的关爱和帮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从来都没有用心的体会并表示感谢,如果等老妈老了,我会这样的关心她,爱护她吗?你呢?
俗话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如果没有妈妈细心的.呵护在摇篮中的我,如今也没有今天那么懂事的我。
在我还是婴儿的般大的时候,妈妈喂我吃饭,喂我喝奶;在12个月后的我,妈妈耐心地教我学走路;在我睡觉的时候,妈妈总是坐在我的身边讲着有声有色的故事,让我进入甜蜜梦乡。
几年之后,我要上小学了,妈妈每天都骑着电瓶车接我上学,接我回家;在我考试后,知道自己的成绩很差的时候,妈妈每次都是安慰我,“这次没考好,没有关系,下次再来。”听到这里,一阵暖流从心我的心底涌了出来;在我每次迟睡早起之前,妈妈总是给我把被子折好、铺好;在我快要洗漱的时候,妈妈总是帮我准备好;在我饥饿的时候,妈妈给我烧好香喷喷的饭菜……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她们为我们默默奉献着,但不求回报。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4
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行七人乘车来到柘荣鸳鸯头草场。一下车,我就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峦和漫山遍野的青草。我们找了一条小路上山,我边走边抱怨:“有大路不走,偏偏往草高虫多的小路走。”
妈妈说:“少抱怨,心中要充满正能量,勇于探路,一定有好风景。”
一路前行,满眼碧绿,山坡上的.草绿得发光,绿得发亮,仿佛连绵的山头铺上绿绿的地毯,美不胜收。
开始爬山了,我在前面开路,表姐牵着妹妹的手跟在后面。我回头望去,对面的山头也满是绿草,山上树木很少,只有崖壁边上有一棵挺拔的松树。爬到石头比较多的地方,我对着后面大声喊:“要开始攀岩了!”我们手脚并用,奋力往上爬,可是,大石险峻,我们无法爬上去。
继续往上,快到山顶了,我们来到一块写有“此路禁止通行”的标牌前停下。山顶上凉风习习,很是舒服。不一会儿,我看到远处飘来了积雨云,便抓紧时间下山去。不料,走得太急,下山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一跤,还好草软绵绵的,没有摔疼。
我到了山脚,可是妈妈她们还在山腰那儿玩自拍呢。夕阳西下,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柘荣鸳鸯头草场,那漫山的浓绿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小学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小学的小学作文07-24
等小学作文09-18
让小学作文10-06
(精选)小学作文02-26
小学的作文[经典]06-11
小学的作文06-14
小学的作文06-14
小学的作文06-23
小学的作文06-24
小学的作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