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观后感

时间:2024-11-27 13:49:0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红高粱》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红高粱》观后感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高粱》观后感

《红高粱》观后感 1

  看《红高粱》我深深的喜欢上九儿,九月初九生的丫头,不甘被控制命运的质朴农家女。痛恨父亲将自我与一头大黑骡子相提并论,绝望的愤怒吼叫:“你跟你的骡子过去吧,我再也不回来啦。”推翻了桌子,就如推翻了整个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束缚。她是叛逆的,但却是有思想的,用剪刀护卫自我的贞洁,热烈而执着的追求自我的幸福。

  是的,她早已芳心暗许那个抬轿的,有黝黑结实身躯的北方汉子,锃亮的光头是粗犷而不羁性格的缩影。她是勇敢的,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感情或许已经变成反抗的最好载体,所以她不顾世俗的偏见和闲言碎语,早已在心底下定了决心。作为一个女掌柜,一个有家业的女人,她是大气,真挚和勤劳的。她用她的诚恳和聪慧挽留下了那一大帮兄弟,用自我的勤劳和能干,是家业在发展钟整整日上。

  高粱酒,红红似火又似血。血染日,她倒下的`身躯却是毅然的坚定和无怨……没有悲伤的流泪,却依然记得她淡定从容的微笑,是美的如此动人。她是镇定的,当日寇来侵,她和高粱地里的人选择了战斗,保卫家园,这是怎样的毅然决然啊

  红,火一般的热烈,血一般的惊心。红红的高粱地,红红的落日,红红的让人惊心的热烈女子啊……我在那般活力燃烧的岁月里遇见你!

《红高粱》观后感 2

  电影《红高粱》在学习和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资料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真正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艺术水平。

  影片注重突出情绪冲击力和画面的造型感染力,在银幕上鲜明的展现出创作者的审美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黄土高原的空旷视野下,高粱地中的崎岖道路,滚滚的黄尘,轿夫近似疯狂般的野性舞蹈,以及轿中“我奶奶”的表情,鲜活的呈现出了一种张扬生命的力量。

  在风中狂舞不止高粱,热血男女活力的云雨,伴随着心跳似的鼓声和呐喊似的唢呐声,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人性的解放和爱的觉醒。

  简陋而原始作坊,里面的大酒缸、大海碗,水汽和烟气,伴着来回走动的人,营造出来一种热气腾腾的气氛,来表现一种强烈的力量美。

  红色的.画面里,“我奶奶”、“我爷爷”们豪情壮烈的牺牲情景,表达对日军侵略的愤懑与仇恨,凸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

  这部影片又明显的借鉴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如戏曲和话本中的传奇色彩,章回小说的白描手法,以及民间民俗文化的野性与活力。

  《红高粱》的成功,正好证明了越是民族性的电影,就越具有世界性的朴素的真理。

《红高粱》观后感 3

  《红高粱》讲述的是一个以抗战时期为背景的故事。女主角被她的父亲卖了,要她嫁给一个长麻风的人。一个轿夫爱上了女主角,期间讲述了一系列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故事浓重地表现出那个时候,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一个好赌的男人竟然可以将自己的老婆卖了。为了钱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有麻风的人。当女儿被土匪绑票了,这个男人却不会拿出一分钱来救女儿。而当自己的儿子被绑票了,却是把家里的十几亩地都卖了来赎回儿子。可以看出,在那个时候的女人是多么没有地位呀。女儿感觉就是男人的依附品,需要的时候就要,不需要的时候就扔。

  这样的剧情更加突出了女主角的不一样。女主角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不如男人的,相反她独立,自主,有尊严,让不少人都尊敬她。当轿夫跟她说,她已经是他的女人了,要跟他回家。女主角说了一句“她并不是任何人的`,她就是她自己的。”对啊,每个人不是别人的谁,都是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的。

  女主角是勇敢的,她不顾世俗的偏见和闲言碎语;她大气,勤劳、真挚、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诚恳,勤劳带领了一大帮兄弟,让家业蒸蒸日上。当日寇来侵,她和高粱地的人们选择斗争,保卫家园。当她倒下的时候,没有悲伤,有的只是那坚毅的眼神和淡定从容的微笑。

  我佩服这样的烈女子,她就像红高粱一样热烈,惊心,耀眼。

《红高粱》观后感 4

  当那一袭单薄的身躯倒在代表现代文明的机枪之下,当那火红的高粱酒洒落一地,当那熊熊的大火燃烧了日本军车,我读懂了生命的'意义,我似乎看到了喷薄而出的对自由的向往和希望血红血红的高粱酒满天红色的火焰短暂日全食过后火红的太阳;红高粱是公认的华语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这部片子在1987年一经公映,便在国内外获奖无数,一片赞誉,无论是在技术层面对华语电影所产生的影响,还是所带来的思想冲击,都是任何影片所无法比拟的,张艺谋不单是首。

  看电视剧红高粱感想之一,朱豪三肯定是个好官,是一个爱憎分明具有正义感的县长他嫉恶如仇,不占不贪,在高密任职期间,廉洁奉公,没有收刮一点民脂民膏为自己置办家产他兴利除弊,一心想为高密人民做点好事;红高粱家族这部小说是莫言的早期作品,也算得上是莫言的成名作,因为张艺谋把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这部小说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不可否认的是,电影红高粱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力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有一定帮助我没看过。

《红高粱》观后感 5

  《红高粱》既是“寻根文学”的终结,也是“新时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的起源。其中透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物的历史边缘性都给新时期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通红的高粱地里,洒遍了爷爷奶奶们、父亲的、刘罗汉、刘副官、方六,“刘吹手”们的鲜血,也留下了他们辉煌的战果——鬼子们的鲜血。这些血性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了普通平凡的中国人光明磊落、直率坦城,不避生死、敢爱敢恨的人格力量,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威然屹立的民族精神。

  由此,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以家乡的红高粱作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觉记忆为笔锋,游犁般地描写着家乡的抗日生活画面。无边无际的`高梁地红成汪洋的血海,血海中,有着生命的野合,有着活剐的血腥,有土匪的出没,有英勇的伏击。在高密东北乡那一片粗犷、野蛮的乡土大地上发现爷爷、奶奶们那种强悍的个性生命力,自由自在、无所畏惧、朴素坦荡的生活方式,从而痛感如今现代都市中人性的龌龊和生命力的萎缩。

  通过现实人生与过往历史的交流,使过往民间世界中所蕴含的精神转化为当代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其人格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个感性丰盈、生命鲜活的艺术形象。

【 《红高粱》观后感 】相关文章:

红高粱读后感02-26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08-25

红高粱读后感7篇03-09

《红高粱》读后感11篇12-14

红豺观后感07-21

满江红的观后感05-27

《中国红》教案12-22

苹果红小班音乐教案10-24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15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