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时间:2024-03-24 11:50:0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银河补习班》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1

  如果说所有中国孩子的梦想都是考上清华,北大应该没有错吧?因为所有家长也都是这么想的,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家眼中公认的学霸,天才。

  但是影片《银河补习班》中的父亲却不是这么想的,他只觉得考清华,北大是过程,而不是目的。东沛大桥的倒塌,父亲马浩文做了七年的冤牢,他错过了陪伴儿子马飞成长的过程。当他出狱时,儿子问父亲:为什么有人说你是大坏蛋骗子?父亲冷静地对儿子说,以后也许有人也会这么说你,但是你永远不是他们说的这个样子。他还说,虽然桥坍塌了,但是爸爸这个人不会坍塌。

  马飞心里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从小就认为自己很笨,什么都不好,对学习没有兴趣,更是因为成绩太差,要被学校开除了。他的父亲和校长打赌,一定要成为班级里前十名的`孩子!在快要期末考试的时候,父亲带着儿子去旅游,意外的大雨把儿子困住了。在这个生死关头,儿子在爸爸的鼓励下,做了一个简单的小船儿自救成功。“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做好地球上的每一件事!”是父亲的鼓励,给了他自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后来马飞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航天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完这个影片,影片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更是让我感慨不已。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学习。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目标,没有努力的方向,是不可能成功的。我的梦想也是考上清华大学,我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到!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2

  最近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被电影中那深深的父爱打动了。

  电影主要以回忆的方式展开,讲述了航天员马飞在太空失联时,想起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与父亲的种种经历,为此重拾信心,在成功率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爬出了太空舱,修好了连接地球信号的电路板,最终平安回到地球的故事。

  在马飞小的时候,他的父亲马浩文因主导设计的东沛大桥发生了坍塌事故而入狱,整整错过了马飞七年的成长时光,全家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妈妈和新爸爸的教育压力下,马飞逐渐变成了一个叛逆、沉默寡言的孩子,学习成绩总是垫底。

  “再没有比‘我是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了”,这是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争论时,马飞的父亲说的一句话,也道出了无数孩子的心声。在父亲看来,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兴趣与选择。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的这个情节。在一次考试前,父亲带着马飞去看航展,回来的路途中马飞看到父亲累得睡着了,下车接热水给父亲泡面,结果却上错了车,还偏偏碰上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顷刻间,洪水吞没了整个城市,马飞也被困在了洪水中,父亲开始发疯似的寻找马飞。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父亲知道了马飞被困,于是,他找来了喇叭在风雨中声嘶力竭地呼喊:“儿子,如果你能听见,请动动脑子,看看你身边有什么,爸爸相信你一定会出来的!”听见父亲的呼喊,内心充满恐惧与害怕的马飞又想起了父亲经常说的那句话——“永远不要认输!”,于是,他开始向四处搜寻,利用旧木板和一些布料做成了一块木筏,最终成功获救。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那时没有父亲的鼓励与呼唤,也许马飞就永远找不到了。现实生活不也是如此吗?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家人的鼓励与信任。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这是父亲曾告诫马飞的一句话,里面包含了父亲对马飞深沉的父爱。我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梦想很重要,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有方向,有目标,然后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就一定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同学们,你找到你的箭靶子了吗?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3

  前几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银河补习班》。

  这部电影里面主要讲的是:马飞是一个小男孩,他在学校里经常旷课,逃课,结果校长想要开除马飞。这时,马飞的爸爸马皓文来到学校对校长说:你在给马飞一次机会吧,这次期末考试马飞一定考进年级前十!这时学校旁边围聚了很多学生,听见了他们的对话,纷纷议论,这怎么可能啊!

  以后的日子,马皓文每天帮马飞复习功课,他们家的墙上贴的有“永远不认输”几个字。马飞的文具盒上贴着也有“永远不认输”。马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马皓文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那你每天的拉弓也毫无意义。

  最终,马飞考进了前十名,被校长留在了学校。从此马飞再也不旷课,逃课,而且还变成了一名很认真的学生,最终他成为一个宇航员。他代表中国登上了太空。可是意外发生了,他们的宇宙飞船突然跟地球失去了联系,马飞就跟他的搭档一起商量想办法。“外面太危险,你的氧气不够,不能去”!这是马飞的搭档说的话,但是马飞趁搭档睡觉的时候偷偷的跑出来修理飞船。马飞用绳子一头绑在自己身上,一头系在飞船上,可是因为失重,绳子缠在了一起。马飞奋力一跳!飞船修好了,当他们取得了与地面的联系以后,顺利地返回到了地球。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认输,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勇敢的去追逐梦想。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4

  星期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到电影院观看了邓超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

  这个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爸爸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银河补习班》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邓超饰演的父亲马??文是一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因为刚建造的大桥塌了,被人陷害,锒铛入狱。

  七年后,马皓文出狱,儿子马飞被妈妈和后爸抚养,已经上了初中,可是却成了一名学习垫底、逃学、看漫画,差点被学校开除的问题少年,甚至连马飞的妈妈都已经放弃他了。可是马??文却一直在鼓励儿子,在绝望中给了他信心,马飞最终实现了成绩大逆转,成为了优秀学生。

  电影中对我映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他的爸爸经常对他说一句话:“只要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做好地球上的每一件事。”这句话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记得去年故事大王比赛的时候。我的对手非常的强大,都是五六年级甚至是初中的大哥哥大姐姐。我就一直在想,我肯定拿不了一等奖了。果然,最后只拿了一个三等奖。

  同样是在去年的另一场葫芦丝比赛中,对手也是同样的.强大,也是一群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那时我抱着必胜的信心,一直在心里给自己加油,并投入积极的训练。结果我真的战胜了自己,拿了一个金奖。

  不要放弃自己,虽然有些事情我们做不到,但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5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使我深有所感。

  影片主要讲了东沛大桥的设计师马皓文因在举办东沛大桥成立仪式的时候,大桥突然坍塌了,他被含冤入狱。让他遗憾的是错过了儿子七年成长的时光。出狱后,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满满的爱给予儿子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并与闫主任打赌,让一个“缺根弦的学渣”成为可造之材。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人生需要梦想,需要目标,需要有计划,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影片中父子归途中遭遇大雨3引起洪水暴涨,马飞与他的父亲中途走散,马飞被困在洪水中,险象重生,命在旦夕,他的爸爸在堤坝上拿着扩音器,一直鼓励他,要他开动脑筋想办法,马飞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成功脱险。马飞遭遇太空事故事,想到爸爸对他的教诲,开动自己的脑筋,成功返回地面。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我们一定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了自己的梦想,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面对。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6

  昨天观看了邓超和俞白眉共同执导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电影主要讲述了受冤入狱7年的父亲马皓文在出狱后教导自己的“学渣”儿子马飞逆袭成为学校学霸,最后成为万众瞩目的宇航员的温暖故事。在观影的过程中多次受感动忍不住落泪,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会让人收获欢笑和感动,还应该带给观众一定的思考与感悟。那么,这部《银河补习班》做到了上述两点。

  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主题不够聚焦,电影好像是在赞美父子情深,又好似在探讨教育……我反而觉得这正好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它可以带给观众多维度的思考方向:父爱、父子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探讨,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感悟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给孩子最大的成长自由

  电影中的父亲马皓文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给儿子马飞最大的成长自由,保持孩子最本真的成长模样。这与电影中的马飞妈妈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妈妈要求马飞如其他学生一样去认真苦读,她从不相信马飞会是一颗“钻石”。但爸爸马皓文不一样,尽管马飞成绩年级倒数第一,马皓文依旧保持对马飞最大的信任,他不干涉孩子的成长方式,相信孩子的选择,保持孩子最大的成长自由,最大程度上地去开发孩子成长的可能性。马飞想去广州看飞行展,他就带着孩子去看;马飞想要一台电脑,他就尽力为孩子买来。他不会告诉马飞你应该怎样怎样,而是尽最大努力为他营造自我探索的环境和机会,尊重马飞的选择……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成为宇航员的'马飞。保持孩子的成长自由,让其始终保持自我成长和探索的主动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都必须要经历自我雕琢和自我探索才能成为美玉。

  不要干涉孩子的成长,最大化地给予其成长自由。要相信他会做出最符合自己成长方向的选择。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独立面对生活中方方面面考验的能力。

  二、父母陪我们长大的同时自己也在经历成长

  身为人父人母,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也是人生中的初次体验。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岗前培训和实习体验的工作,他们也是在摸索中成长,探索培养孩子的最佳方式。电影中的父亲马皓文说过一句“对不起,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学习做爸爸”,想必也是说出了广大父母的心声。有时我们的父母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也会失误犯错,伤害到我们,碍于面子父母们不会主动认错,作为子女的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多一些理解。父母们也要学着放下所谓的面子,与孩子平等地交流,真正做到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地相处。

  三、于父母而言,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孩子的成长

  影片中马皓文出狱后带着儿子马飞悄悄回到曾经的家,马飞看到曾经墙上画着自己身高刻度的记号,比量着自己7年来的身高变化。兴奋地叫着“爸爸,我比小时候,长高了那么多!”爸爸马皓文在那一刻怔住,不禁回忆起7年前马飞的样子,他的眼睛瞬间湿润,那是一种遗憾、一种愧疚,这一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

  于父母而言,最大的遗憾也不过如此。错过孩子的成长,那些时光一去不复返。如果可以,爸爸妈妈们,请珍惜陪伴孩子长大的机会,那是无论赚多少钱都带不来的满足感和幸福。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7

  《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讲诉的是一个航天员马飞在执行太空任务时遭遇意外,由此开始回忆自己生命中最了不起的爸爸为自己的教育所做的点点滴滴,也正是因为会想起爸爸对他所说的永远不认输,永远想方法,他才得以在太空中完成任务,返回地球……

  《银河补习班》是一部适合家长和教师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有许多感慨,或许是因为身为一名教师,看到了这部电影投射所出许多当下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心理,列如:当着孩子面说“这孩子不行了,就这样了,没出息”当面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行为;告诉孩子目标就是考清华北大,不然以后就是上街卖煎饼;只知道让孩子读课本知识却从不告诉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这部电影里,邓超饰演的父亲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于大部分家长。

  1、爱是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

  无论妈妈对马飞(剧中的男主角)的学习多失望,无论老师、同学如何羞辱马飞,邓超永远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你是最聪明的孩子,只要你的脑子一直转,你就不是那个缺根线的孩子。这也让我想起傅园慧的父亲的教育方式。他一直告诉孩子“你是个天才!”那种夸张的程度让傅园慧从骨子里认定自己是个天才,所以当别的孩子跑过来笑着告诉傅园慧的父亲你孩子说自己是个天才,傅园慧的父亲一本正经地告诉那些嘲笑女儿地孩子们,我的女儿就是个天才。一个家长,应该就是这样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让他从心底里生长出自信。

  2、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问及马飞最想干什么时,马飞说考清华北大。问他为什么?她说这是妈妈说的',考不上就要去卖煎饼。可是考清华北大是一个梦想吗?邓超告诉他,清华北大也只能时过程,毕业之后呢?“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在这样一位父亲的循循善诱下,马飞从小树立了当飞行员的梦想,后来又成为了宇航员。

  3、不要停止思考。

  每个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在夜里写到11点,马飞却常常不按时交作业,而邓超却默认这种行为,不是他认为不用按时交作业,而是在他眼里,不应该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反复巩固学生已习得的旧知上。在学习力最强的年纪,应该让孩子去玩耍,去掌握更多新的知识。

  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

  现在很多家长会为了教育孩子放弃牺牲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追求,孩子是一切。我始终认为,孩子需要陪伴,但孩子不是陪伴出来的。每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这并不冲突。也只有大人活好自己的人生,我们的孩子才会有自己的人生。你努力追求梦想的样子会被孩子看在眼里,有一天他也会像你一样努力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8

  正值暑假时日,《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排行位居前列,我便去观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我只想说,这部电影拍的太牛了,能再拍一部吗?

  言归正传,这整部电影几乎是以一个人的讲述为中心由此展开所有的情节,以马皓文的东沛大桥和马飞的成长为线索,穿插交织出这一则完美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辉煌的事件:奥运圣火传递。马皓文十万火急的赶到了奥运圣火传递现场,抱起了马飞送给他一个生物礼物,与此同时,讲述人(长大后的马飞)在自我回忆中说:而我也明白这是我爸爸一生中最巅峰的时刻。从这句话我就推断出接下来可能有不好的事要发生。果然,接下来在大家都笑脸盈盈地等待着东沛大桥的开启仪式时大桥轰然倒塌,大家的笑容都凝固了,而马飞还在笑呵呵的拍手说:“爸爸这个魔术太牛了能再变一次吗?”

  接下来,一切的一切开始走下坡路,马皓文因东沛大桥事件进了监狱,妻子离他而去,马飞被小学同学欺负。过了几年,马浩文从监狱跑出来,去到了儿子的学校,正逢儿子被处分,等待退学,于是他跟教导主任打了个赌,如果在期末考试中能让儿子考到全校前十,就不让他儿子退学,主任笑了,周围人都笑了,一种嘲讽的笑。

  在这个情节中,我就能感受到,这个承诺将使接下来的事情开始走上坡路。

  马皓文把儿子接回了家,没有向我想象的那样,买回一堆厚重的辅导书,开始制定学习计划,逼迫他每一天学习,而是教他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目的以及为何要学习,(马浩文把辅导书倒进垃圾桶的镜头,真的很霸气)他的教育理念,其实跟我也有几分相似,也应当跟绝大多数同学都相似:不要一头扎进书本里头死学,最终学的死板,以至于忘了自我真正要干什么。这也真是当代教育体系正在努力克服的弊端,学生在新型教学观念和老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便催生出了“偷学”风气(咳咳,有点扯远了)。所以说,这部电影从某些方面来说,应当也是对如今教育迈向新理念新观念教育的催化。马皓文对他儿子谈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马皓文让马飞所做的行为让马飞的班主任十分着急,为此还专门找马皓文进行了一场谈话。最终竟在离期末考一个月的时候带着他儿子观看了航空展,却在回来时遭遇了事故,而正是这次事故成功证明了马皓文的教育理念是没有错的:马飞凭着所学的`课外知识,成功将自我逃离了一场特大洪水将会带来的危险。

  自那以后又经历了许多,许多。马飞,最终还是留在了这个学校,逐渐长大,成了一名飞行员,随着讲述的结束,整个电影也快结束了。结局自然是喜人的,马皓文东沛大桥事件得到澄清,被恢复所有的名誉,马飞获得了优秀称号,马皓文与成功着陆后的马飞见面后,说出了那句话:这个魔术太牛了,能再变一次吗?

  以东沛大桥为线索,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残缺,以及世态的炎凉,以马飞成长为线索,点缀出了无限的父爱以及成长的艰辛。整部电影的情节架构都做得十分好,自然也是十分感人的,从儿子小时候对天上晃手电筒,期望父亲能找着家,到父亲老了,对天上摇手电筒,保佑儿子平安;再到父亲让儿子难过后,说出: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做爸爸,到儿子长大后让老了的父亲难过以后说出: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做儿子。等等,无一不能看出情节的细微缜密,可是,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晃手电筒的情节了,环境把气氛烘托的十分到位。

  最终将电影中的那句话送给自我:人生就像射箭,如果没有箭靶子,那么每一天的拉弓也就毫无意义。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9

  “请相信,一个爸爸对儿子的爱。”这是邓超和俞白眉在联手执导的第三部导演作品《银河补习班》中最想表达的主题。

  日前,电影《银河补习班》上映,让这个暑期档多了一些温暖和怀旧。作为一部严肃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不论是父子亲情和家庭教育主题,还是亚运会等历史事件,都带着浓浓的年代烙印,唤起了观众不少珍贵记忆。

  而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位父亲给子女的一封教育信——“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请相信,一个爸爸对儿子的爱”。

  电影中,一对父子跨越漫长的时光,守护爱和亲情,故事充满了欢乐、温暖、泪水与奇观。在浩瀚太空,航天员马飞意外失联。生命最大的绝境中,他回忆起自己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以这样的力量化险为夷。

  邓超饰演的马飞爸爸马皓文,因为替单位“背黑锅”,蹲了7年监狱,出狱后,太太离开了这个家,儿子马飞也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成为了“问题儿童”“学渣”,所有同学都说他的父亲是个“大坏蛋”,连教导主任都看不起马飞,认为“煤球永远不会变成钻石”。

  但马皓文对教育的`理解,与教导主任截然相反。虽然那是1997年,但马皓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远远超前于那个时代,哪怕今日看来,仍旧超前。

  比如有一处,马飞爸爸带着马飞去野外的草坪,给孩子讲述对于写作文的经验。马飞爸爸认为,写作应该贴近生活与自然,想起来什么就写什么,要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即使考试在即,这位父亲也会坚持带儿子去想去的郊外,他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还有一个场景,爸爸问马飞:“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马飞有点不屑地回答:“考清华北大咯,妈妈是这样说的。”马皓文急了,“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即使教导主任给马飞的作文打零分,即使马飞的成绩永远垫底,马皓文也会永远给儿子以信心:“只要你每天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每天考试前,每天(进步)零点一厘米,我的天才儿子,可以吗?”“马飞没问题,我不许你们这么说他。”

  一位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说:“银河补习班是世界上最好的补习班,因为他是爸爸的补习班,是爱的补习班。无关成绩,无关比较。正如电影中,这位父亲对孩子说,希望你学到的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思想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近年来,关于应试教育的话题常引起社会热议,这种教育模式的代价是对孩子身体精神的双重负担。这也让人反思,负重前行的中国教育,正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纵然本片对此亦是点到为止,有点浮于表面,和《起跑线》《三傻大闹宝莱坞》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或许,在全社会焦虑的当下,电影中那种“寓教于乐” “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至少给观众们提供了一丝反思的空间。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10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影中,马飞的爸爸马文皓因一次意外,错过了马飞七年的成长时光。

  在这七年里,马飞的妈妈一直让马飞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说他缺根弦没出息等经常打击孩子;告诉孩子目标就是清华北大,不然以后只能上街卖煎饼。

  马皓文出来之后找到马飞,马飞告诉他自己的经历,马皓文对马飞说:“你一直是最聪明的,只要你的脑子一直在转,一直在想,你就不是那个缺根弦的孩子。”马飞在爸爸的鼓励和肯定下慢慢地从心底长出了自信。当问马飞最想干什么时,马飞的回答是考清华北大。

  问他为什么,他说是妈妈说的考不上就要去卖煎饼。“可是清华北大是你的梦想吗?”马皓文告诉他:“清华北大最多就是个过程,毕业之后呢?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在马皓文的`循循善诱下,马飞从小树立了当飞行员的梦想并为之奋斗,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宇航员。影片让我几次落泪,看到马飞的爸爸,我想到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和马飞一样是位了不起的爸爸,积极乐观遇到问题勇敢面对,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谢谢我的爸爸妈妈,你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

  请你们放心,在你们的引导和带动下,我一定能像马飞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让我几次落泪,看到马飞的爸爸,我想到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和马飞一样是位了不起的爸爸,积极乐观遇到问题勇敢面对,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谢谢我的爸爸妈妈,你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请你们放心,在你们的引导和带动下,我一定能像马飞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11

  看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已经是几周前的事,但这部电影让我至今难以忘怀。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邓超饰演的马皓文在自己修的大桥塌了之后,自己一个人扛着所有人鄙夷厌恶的目光与殴打,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与独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把一个全校倒数第上的孩子成功培养成全校第一,而在孩子职业的迷茫点,他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活下去。

  整部剧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戳到了泪点。看完之后我哭的泪流满面。剧开始的'时候在放马飞起飞的片段,马皓文却没有到到场,当整个大堂正在为之着急的时候,父亲马皓文已站在沙漠的另一端,远远地抬头凝望着儿子所乘的飞船下燃起通红火焰,冲往蓝天。

  电影通过父亲极具个性的教育让孩子马飞做出了他自己人生不悔的选择,这份教育也在孩子最后的宇宙险中打破死板的规则,做出最大胆的尝试,从而成就了不朽的辉煌。

  这是一部让人感动泪下的剧情片,深深触及了全中国家长最苦恼最痛心的点:孩子的教育到底是该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想象力与能力,还是该按照残死板教育,塑造出统一的没有个性的人才?

  看完这部电影,能让人在欢笑的同时,也眼含热泪,同时怀着深深的思索出影院,中国式的教育在统一塑造标准人才的同时,也更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才能与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也许,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如此。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12

  今天我在电影院里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

  电影里马飞的爸爸马皓文是一位桥梁建筑师,也是一位亚运火炬手。可是,因为桥的倒塌,所以就被别人说成了坏人。进监狱七年,错过了儿子的童年。妻子马上和他离婚。她把马飞送进了寄宿学院。然后,拼命的去赚钱。她还对马飞说:“要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北大,不然就在楼下卖煎饼。”马皓文出狱时,马飞上了中学,可是考试成绩一直是全班倒数第一。学校主任说:“让马飞退学吧!”马飞被别人说是笨蛋,马皓文被别人说是坏蛋。爸爸就和校主任打了一个赌,说到学校期末考试马飞能考进全校前十。回家的路上,爸爸用二分钟的时间帮了他同学一个大忙,他同学给了他800元做为报酬。回到家,爸爸把蜡烛点亮了,爸爸画设计图,马飞喜欢飞机,就默默的看起了数学和物理书,想当一名宇航员。终于马飞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航天学院,毕业后当上了航天员。不久之后,他又当上了宇航员。但是第一次上太空,飞船就出现了问题,与地球失去了联系。马飞想起了童年,一点也不慌张,沉着冷静的将飞船的问题解决了。他们终于平安的回到了地球。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爱是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这一点,我觉得爸爸妈妈做的非常不好,他们总是打击我各种奇思的想法。我建议他们也去看看这个大电影,让他们也学习学习。孔子曰:“学而不思刚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看来我也要为自已制订一个人生目标,不断的努力去做的更好。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13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对于学生的学习,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一味的灌输书本知识,学生只会产生厌学情绪,而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考验。影片中,爸爸带着儿子来到郊外草地上,在大自然中观察草的颜色;闻一闻草的气味;躺下来,近距离感受一下草。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明白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种教育方式才是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让孩子在真实感受中学习,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学习。

  学生的学习情绪应该是快乐、主动的。

  在这部影片中,孩子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学习情绪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抵触学习、被动学习,到后来的主动、积极地学习。而正是这一变化,才产生了学习结果上的变化。对于学困生,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压力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和抵触心理,而这种沉重、复杂的学习情绪必然会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无法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相反,学习的快乐只有你单纯、简单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时候才可以体会到。

  学生的学习自信是学习的助力器。

  影片中,主人公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反正我也学不好”。马飞已经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彻底地否定了,对于学习这件事,已经习得性无助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每次学习上的失败,以及周围学生、老师、家长对马飞的批评、指责。对于马飞的学习失败,没有人给予鼓励,而只有指责,久而久之,连马飞自己都认定自己在学习这件事上已经无能为力了,更不可能拿出全力去攻克困难了,如此恶性循环。而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观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挖掘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利用优势去带动并且转变劣势。

  家庭教育方式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这部电影中,马飞学习生活中重大的转折点是马飞爸爸的出现。马飞爸爸的出现改变了孩子自卑、叛逆的学习心理,让孩子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自我效能感。纵观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小学之前的六年是尤为重要的,不论是孩子的性格养成方面来说,还是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平和、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也会让孩子在日常的熏陶中养成谦和、自信的性格。

  孩子们的童年美好而短暂,而教育的责任艰巨而重大,教师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良好的教育机智、精深的学科知识、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事业,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需要你我终身学习,共同努力!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篇14

  7月26日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去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马飞从小到大的经历。马飞的父亲马皓文是一名顶尖级的工程师。在90年代的北京亚运会前夕建成了东沛大桥。马皓文也要举着亚运会的火炬过东沛大桥,然后,大桥就可以通车了。正巧,那天是马飞的生日,马皓文在上大桥之前送给马飞一个生日礼物——一个用足球改造的地球仪。但是,像是地震了似的,大桥在众目睽睽之下,塌了!因此,马皓文的形象与大桥一同塌了。

  几年后,马飞在继父的帮助上了最好的初中,在一个很尴尬的情况下又与昼思夜想的爸爸见面了:他因为父亲的事情,在学校里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教导主任准备开除他;后来在爸爸的恳请下,答应教导主任把他的成绩从倒数,提高到年级前十名才不会开除他。在妈妈和继父在广州忙来忙去时,马皓文想尽一切办法,不光教导他课本上的知识,还引导他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学习的方法,把他从班级,乃至年级倒数提到年级第1名。

  在初一的期末考试前,马飞与马皓文去南海看航展。那是1998年,他们在回程途中碰上了大洪水,马飞被卷到水中。马皓文让他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救,他逃过一劫。考完以后,马飞自信满满的比了个“ok”手势。放榜当天,马飞知道了自己考了第一名。后来,他成为宇航员乘着“曙光”16号飞船进入太空并依靠爸爸传授给他的坚定信念,排除飞船的故障,成功返航。

  看完电影后,我懂得了我们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才是真正的“学霸”!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相关文章: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5-24

(经典)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1-06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5-08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7-07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15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篇12-22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篇)12-23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15篇11-27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篇06-23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