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观后感

时间:2024-10-13 05:33:0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圆明园》观后感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明园》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明园》观后感15篇

《圆明园》观后感1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间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接着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现在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可以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是无数的汗水和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己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和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应该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电影圆明园观后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400字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500字

《圆明园》观后感2

  它,在北京西郊;它,曾经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它,曾经可以站在世界建筑和文化史上的!可是如今它,失去了以前那耀眼的金光,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现在,它只剩下几根横七竖八的石柱!它就圆明园。

  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这三个园组一个园林,这个园林里有模仿北京城的“小城”,在这“小城”里也拥有叫买声,卖买声,只不过这些卖买的都是一些官员,不过,买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有时,皇帝也会来买东西。还有在水上的“书房”,坐在“水上书房”里下棋,别说是一天,一个月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圆明园中还有西洋景观,“十二生肖喷泉”就是西洋景观的一部份,十二生肖就分别是上午的.1点、2点、3点……下午的1点、2点、3点……,每到12点时就一齐喷,还有……据说当时皇帝的钱,相当于世界的三分之一,怪不得五代皇在这里居住呢!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的生命就到了尽头,英法联军当打到圆明园时,贪婪,妒嫉,占为已有,他们越看越火,越看越生气。终于,他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砸开圆明园的大门,冲进圆明园,逼迫皇帝签下《北京条约》,然后四处放火,四处抢劫,他们能拉的就拉,能搬的就搬,他们能砸的就砸!到处都是瓷器的碎片,到处都是鲜血在流淌……

  看到了这一幕,让我想到了英国博物馆,据说,里面有四分之一的东西全是中国的,在这四分之一里,有四分之三的全是圆明园的……,这此宝物,本来就我们的,本来就是有这我们艺术风格的,而今天却到了外国人的手里。

  这两个强盗在全世界一二的地方杀人放火,杀了怎么多人,烧的只剩下横七竖八的石柱,你们,知不知着羞耻?

《圆明园》观后感3

  暑假期间,我看了记录历史的影片――《火烧圆明园》让我深有感触。

  在影片中,我知道圆明园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有数不尽的金珠玉器,名贵的古玩书画,优美的建筑,这一切的一切都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废墟,零零星星的残砖断瓦,这都源于1860年6月……

  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如同饿狼一般疯狂的扑向金银财宝。此时的.他们在别人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所不能,却又显得那么肆无忌惮。口袋里全都装满了,还要用窗帘包裹着瓷器,玉器。实在不行就用棍子棒子砸了,或者一把火烧了,一连几天,圆明园到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从此世界上最华丽最壮美的圆明园消失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清朝人民的软弱?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封闭祖国的大门。

  看完这场电影,我非常愤怒,回想过去,联想当今。

  如今的祖国,宛如一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名胜古迹的重放异彩,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我国旅游观光,那些高鼻子的外国人在中国也会点头微笑,但是,就算他们再点头再微笑,我们也绝不会忘记那载入史册的屈辱!海洋朋友观后感500字宝贝别哭观后感500字《愤怒的小孩》观后感500字

《圆明园》观后感4

  它,在北京西郊;它,曾经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它,曾经可以站在世界建筑和文化史上的巅峰!可是如今它,失去了以前那耀眼的金光,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现在,它只剩下几根横七竖八的石柱!它就圆明园。

  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这三个园组一个皇家园林,这个皇家园林里有模仿北京城的“小城”,在这“小城”里也拥有叫买声,卖买声,只不过这些卖买的都是一些官员,不过,买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有时,皇帝也会来买东西。还有在水上的“书房”,坐在“水上书房”里下棋,别说是一天,一个月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圆明园中还有西洋景观,“十二生肖喷泉”就是西洋景观的一部份,十二生肖就分别是上午的1点、2点、3点……下午的1点、2点、3点……,每到12点时就一齐喷,还有……据说当时皇帝的钱,相当于世界的三分之一,怪不得五代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呢!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的生命就到了尽头,英法联军当打到圆明园时,贪婪,妒嫉,占为已有,他们越看越火,越看越生气。终于,他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砸开圆明园的大门,冲进圆明园,逼迫皇帝签下《北京条约》,然后四处放火,四处抢劫,他们能拉的就拉,能搬的就搬,他们能砸的就砸!到处都是瓷器的碎片,到处都是鲜血在流淌……

  看到了这一幕,让我想到了英国博物馆,据说,里面有四分之一的.东西全是中国的,在这四分之一里,有四分之三的全是圆明园的……,这此宝物,本来就我们的,本来就是有这我们艺术风格的,而今天却到了外国人的手里。

  这两个强盗在全世界一二的地方杀人放火,杀了怎么多人,烧的只剩下横七竖八的石柱,你们,知不知着羞耻?

《圆明园》观后感5

  看完影片,我就被英法联军的可耻和清政府的无能深深震撼了!明朝的火炮哪儿去了?戚继光的鸳鸯阵哪儿去了?不过,那些中国士兵的悲壮深深感动了我。他们,总比那些逃跑的皇帝妃子好!他们,总比那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大臣好!他们,至少勇于献身,至少临死前还能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至少对于中国不至沦陷还有些贡献!

  最令人震动的.是那个与英军谈判人摔跤的蒙古大臣。当英国人羞辱中国,羞辱他时,他毫不犹豫地反击,把英军羞辱得恼羞成怒,把英军统帅摔进湖里,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我瞧不起那些抱住他的大臣!哪像个男子汉!软弱!

  这使我联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名言。是啊,中国闭门造车,哪会打得过有枪有炮的英军?现在的社会,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使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现在,中国人变快了,快时代慢下来就会被别人超越,把你打下去,所以,必须快,慢就要挨打。我们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这句名言!

  影片最后有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让我感到无比愤怒,更激励我要好好读书,让祖国发展得更好: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

《圆明园》观后感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近期以来,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景观,辉煌过去和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行。圆明园是由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

  建成需要一百五十多年。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中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集国内外主要风景名胜四十余处,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和英法联军做斗争时,一看相差就很大,人家拿得是枪炮,而我们拿的却是长矛、盾、剑。历史记载有人曾给皇帝三万支枪炮,五万火药包,可是皇帝以为是展品,就放在圆明园里。在1860年10月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逃到避暑山庄去了。1860年10月6日,侵略者侵入我们的圆明园,用它贪婪的目光看着奇异珍宝,用他们那肮脏的手来摸我们的珍宝,那些红蓝宝石装进自己的麻袋里面,还有的 人把最高级的丝绸抢过来,还有的拿一些稀有的夜明珠??,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最不要脸的是法兰西,英吉利,你们这些强盗把我们的东西带回你们国成了富翁,把我们的`国宝化成了一方灰烬。我虽然还小,不能报答祖国,我一定要强起来,把自己的缺点改掉。俗话说:“少年强,国则强。少年弱,国则弱。”所以我们要强起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等到长大后,我们一定会把国宝请回来。这“万园之园”哪去了?被英法联军烧毁了,不复存在了;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哪去了?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有些在他们国家的博物馆里,有些流失海外;“买卖街”哪去了?被英法联军毁了,不会再回来了;那些勤劳的人民哪去了?被英法联军用抢打死了??这些强盗在我们的国土上为所欲为,他们贪婪无耻!

《圆明园》观后感7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5代皇帝扩建的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西方人把它称为“万园之园”。

  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凭吊。圆明园啊!你再也不能为世人展示你那宏伟的建筑,你再也不能为你昔日的辉煌而自豪了,你再也不能被誉为“万园之园”了。

  电影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清政府太腐败了。慈禧太后只知道保住自己的权势,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步步退让,不断地割地赔款,让侵略者长驱直入。这样的封建统治者真是民族的罪人啊!

  圆明园的毁灭已成为历史,成了不可改变的历史,它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永远的'历史。我们无法改变历史,可我们可以创造未来。在未来,这个崭新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建造一个更加辉煌、更加令人瞩目、更加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保卫好我们的祖国,俗话说得好:落后就会被挨打,如果你强,就不会怕别人欺侮你,如果你弱,就会被别人踩在脚底。只要我们国家科学发达了,就不会受别的国家的侵略。一定要谨记:“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

《圆明园》观后感8

  周日,我们一家去圆明园游玩。

  刚进圆明园,就看见了残垣断壁,想:当时真是太落后了,这么好的院子都被烧了。再往里有一点,发现。有一座破烂的石桥,上面介绍:这是唯一的到保护到现代一座古代时的桥了。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当时的中国真是太,真是太落后了!”接着我们就去了西洋楼遗址。

  原来书上的那幅图就是西洋楼遗址,西洋楼遗址的残垣断壁更多。据介绍,西洋楼才占圆明园的'百分之二。那为什么其他的建筑都没有了呢?原来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用木头建造的,在英法联军防火的时候基本上烧得不成样子了。那为什么只是基本的烧坏,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没有了呢?原来圆明园曾经遭到过四次破坏:第一次是英法联军,第二次是八国联军。而第三次第四次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造成的。第三次:太监与游勇兵的抢夺,第四次是农民的开垦。唉,圆明园拥有着百年的历史,而一把火却把它烧毁。真是太可惜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更加的惋惜。我们走进十二生肖兽首博物馆。据介绍我国现在只有五个真的,其中有一个在台湾,而有两个被法国巴黎收藏家收藏。另外五个下落不明。

  现在有些人说,到底重建不重建圆明园。我认为圆明园不可以重建,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知道:圆明园曾经是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公园,而由于我们的落后遭到抢劫。所以你们要知道: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圆明园》观后感9

  这周,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令人兴奋的作业: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我一回家,火急火燎的写完其他作业就打开了电脑,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1860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共率两万余人从广州开始入侵中国,虽然清朝官兵一直在奋勇抵抗,但大刀砍不过洋枪洋炮,终究没能挡住洋鬼子前进的脚步,甚至到了数千士兵打到只剩七人的地步。随后,英法联军有要求与咸丰皇帝谈判,被咸丰皇帝拒绝,联军又向北大举进攻,咸丰才不得不决定在通州与联军使臣谈判,皇帝误以为使臣是联军统帅,便挟持了他,这为英法联军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进攻北京的理由,咸丰在此时选择逃跑,便引发了火烧圆明园的悲惨结果。

  为什么中国人会被自己发明的火药打败?因为清政府不善用它,外国人拿它造武器,清政府却拿它做烟花。难道皇帝就不知道模仿洋枪大炮来改进武器吗?更何况早在明朝就有火枪了,为什么还要不自量力的去拼大刀呢?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英法联军所造成,更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这一段历史,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羞耻的.历史,但这早已成为过去。如今的中国在日益强大,逐渐在世界上有了地位与尊重。中华民族,一个饱经沧桑的民族已不再懦弱,自强不息,现在已是一个屹立在东方的巨人。

《圆明园》观后感10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光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之后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此刻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想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能够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仅是无数的'汗水和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我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和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就应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此刻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

《圆明园》观后感11

  大清时代,中国曾有过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圆明园。但沉迷于游山玩水的皇帝将这座皇家园林毁于一旦。由金铁木导演的,以法国传教士的立场拍摄的一部电影——《圆明园》就讲了这座园林的辉煌到烧毁。

  当法国传教士郎世宁进入清皇室7年后,他与其他画师一起设计了圆明园。可事实上,还是皇帝设计了圆明园,画师们只画了皇帝的旨意。建造这座圆林的`是深受历代皇帝信任的雷氏家族,其主要灵感来是江南的奇异风光和诗人们的诗情画意,如玉泉观鱼、武陵春色。这部纪录片在描写圆明园的同时,还对政治格局、清王朝的腐败没落和圆明园的毁灭进行了描述。

  看完《圆明园》之后,我不禁由衷地赞叹清朝工艺的伟大。所有的东西都栩栩如生。可是从“辉煌”的雍正乾隆时,中国的科学技术便停滞甚至开始倒退。愚蠢的清朝官员把科技只当成皇帝的小玩具,十二生肖池原本的自动喷泉改成了人工的,我无法想像大清帝国的主人如此愚昧。

  落后就要挨打。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便攻进了北京,一把大火烧毁了圆明园,也烧毁了清王朝的“辉煌盛世”。清王朝不得不被迫签署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将中华民族推入多灾多难的深渊。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一代又代的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华民族又迎来了伟大的复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已经昂首站立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人的尊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在圆明园作为中华民族曾经的耻辱应该深深地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

《圆明园》观后感12

  纪录片《圆明园》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了解圆明园从前的壮观辉煌,也让我们记住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巨大耻辱。

  在看影片前,我们已经学过了《火烧圆明园》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对圆明园的历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们对圆明园这座伟大的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画院为圆明园所画的建筑图时,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的景象使大家为之惊叹,个性是在建造圆明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这真不愧是在幻想艺术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迹。”可惜的是这个伟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毁,从那时开始,这个伟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时期的繁华与昌盛,脑海中映起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倩影,这个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伟大建筑此刻只能成为梦影。而原因正是因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丰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这让英法联军有机可乘,掠夺与烧毁了这个伟大的建筑。我对英法联军的残暴行径与毫无人道主义、对礼貌艺术的摧残表示强烈的愤慨,对大清国的衰落腐败表示无奈和同情。只能说是弱肉强食,谁叫我们当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者。所以说,要想强国,则务必强民。

  期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我的贡献。

《圆明园》观后感13

  今天下午,我看了老师推荐的一部电影《火烧圆明园》。

  这部电影讲了1852年,出生官门,颇具姿色的被选入宫,册封为贵人。但因所属的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家族有宿怨,而未能得到帝的注目。苦思近身之计,终以一曲小调吸引咸丰,进而博取宠幸。以后,聪明伶俐的,经常伴随在皇帝身旁。一年后,玉阑因生子载淳,被咸丰封为懿贵妃,在宫内的地位已于皇后相仿。此时,清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起。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天津、后直达北,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咸丰采纳懿贵妃主张,命僧格林沁亲王率兵御敌。八里桥一战,清兵败北,参战将士全部阵亡。咸丰即率嫔妃及大臣肃顺等逃往热河行宫,留弟弟恭亲王——在京与洋人谈判。热骄横不可一世的英、法联军欺其昏庸,仗着洋枪洋炮攻入京城。

  整个电影将咸丰皇帝的软弱昏庸与大臣的腐败无能和百姓的愚昧无知结合在一起,在洋人队伍的侵略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电影也为我阐明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不吸取先进的经验就要被人家欺负。盲目的自大,才是自取其辱的主要因素。这部电影记录下的是我们国家曾经的屈辱史,那么好的.万园之园被付之一炬。可见当时的大清帝国是怎样的腐朽不堪。

  作为新中国新时代的我们,要牢记这些耻辱,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

《圆明园》观后感14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一个国家若是弱小,就会受到欺凌。中国就经过了这样一件事。

  是什么事呢?—圆明三园的毁灭。

  圆明三园又称之为圆明园。圆明园本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有如诗如画的乡村、有热闹的大街、有如仙境的西洋楼、也有经典的民族建筑……平静的湖面上衬托出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讨厌的英法联军,在1860年10月06日闯入了我国园林瑰宝,他们有的是看见了金子眼睛都发绿,直往口袋里塞、有的是把宝石放在帽子里、有的是把挂在墙上的名人字画统统拿走……圆明园内一片废墟……大火连烧三天……只有那烟在倾诉不幸。

  作为这一代人我,因英法联军的做法而愤怒,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软弱而伤心。清政府为什么不懂得珍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忍让……为什么对人民不负责?我们与英法联军无冤无仇,你们为什么做得那么毒?在中国干了那么多的坏事,真是无耻下流……看完《火烧圆明园》后我只想把英法联军骂个痛快,因为在我的心里燃烧着熊熊大火,同时又可怜当时的老百姓……说不尽的心酸与愤怒。“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这句话在我耳边回荡,不忘国耻。只有多学知识、多学本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一本书,没有任何名字,但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这本书的作者,有一页写下了“耻辱”两个字,这就是《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观后感15

  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纪录片。比如《大黄山》、《舌尖上的中国》和《兵马俑的神秘主人》等,但是,最让我震撼的一部纪录片是《圆明园》。

  《圆明园》讲的是清朝皇帝康熙死后,雍正、乾隆两位大清帝国的皇帝先后扩建圆明园,以及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致使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杀掠夺的历史。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深深的惋惜。圆明园,这座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这座拥有万千珍宝的皇家园林,这座拥有将近一千座宫殿的皇家园林,竟然就被英法联军,这群毫无人性的、无耻的强盗给烧毁了!我憎恨那软弱无能的皇帝咸丰,那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泱泱的大清帝国竟手无缚鸡之力的任凭这些卑鄙的在圆明园中任意胡作非为,甚至放火……这难道不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耻辱吗?我还 憎恨英法联军,这群毫无人性的、无耻的强盗。他们为了让自己的`腰包变得充实起来,竟不惜一切代价毁灭了当时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那么美丽的皇家园林,竟然就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摧毁了!它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都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我们只能凭借电脑和想象,去修复那既美丽,又漂亮的皇家园林了…...

  昨天,已经成为历史,谁也无法改写,但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了不让外人侵略,我们现在就要刻苦学习,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上空!

【《圆明园》观后感】相关文章:

圆明园观后感05-16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0-27

电影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2-12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0-19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09-01

小学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0-04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08-19

圆明园读后感11-1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6-02

圆明园读后感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