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昆虫记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记读后感1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具有神奇的魔力,读着读着它能带你走进昆虫的世界,书的名字叫《昆虫记》,作者是著名的科学家法布尔先生。
我住在大城市里,很少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昆虫,但读书让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昆虫,了解它们生活的知识。有会玩儿心理战术的螳螂;有需要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唱五星期歌儿的蝉;有呆头呆脑,不懂变通的.松毛虫;还有我最喜欢的狼蛛,虽然对猎物心狠手辣,但却有着深深母爱的。
人类对蜘蛛印象不是很好,多半是因为它的外形和有毒的原因。没错儿,他确实有两颗毒牙,但大多数蜘蛛是微毒的,可是你被狼蛛咬到,那就危险了。狼蛛的毒液能杀死一切昆虫和一些小动物,所以你还是离它远一点儿吧。但狼蛛对宝宝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也许这一点会让你改变对蜘蛛的印象。它是用自己吐的丝把卵缠绕起来弄成一个球儿背在自己身上,每天都要把卵放到太阳下去晒,母蛛还轻轻地滚动,好让每一个部分均匀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孵化。这不止是一天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它每天都要坚持这样直到宝宝出生,能感受到母爱是多么伟大,此刻我想到了妈妈对我的爱,从出生开始,伴随着我的成长,母爱时时刻刻都在我身边儿,不管是昆虫、动物还是人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让我喜欢观察小动物,更加懂得保护爱惜小动物了,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再凶残的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你们也来读读这本书吧。
昆虫记读后感2
我非常喜欢《昆虫记》这本书。因为它把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出来。这本书介绍了许多我们平时不太会关注到的细节,但在它的细致描绘下,可真是引人入胜。
其中就有这么一篇:《蝉》。蝉在大家的'印象之中一定是一名懒惰的歌手,还有这样一个关于蝉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听过:夏天,蝉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看着下面的蚂蚁辛辛苦苦地搬运着粮食,个个满头大汗的,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真傻!大热天的还搬运粮食,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肯定都快热死了!哈哈~!”有只蚂蚁诚恳地对它说:“现在不准备粮食,冬天吃什么呀!”“哼,不用你瞎操心!”那只蚂蚁也就不理它。冬天,蝉饥饿难忍,便去蚂蚁那儿讨吃的,蚂蚁说:“你夏天唱歌,冬天就跳舞吧!”
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昆虫记》会告诉你:不!而且与其完全相反:七月中旬,许多动物没有水喝,蝉呢,却可以把它的吸管插进树枝里,吸取汁液。还做了一些汁液井。这让很多动物非常眼馋,特别是蚂蚁。
当蚂蚁得知蝉做好了井后,就拥过去抢水,蝉倒还挺大方,小的蚂蚁要过去,它就把身子抬起一点,大的蚂蚁要过去,它索性往旁边一闪,后来大片蚂蚁拥过来,这位歌唱家只好无奈地走了,去别处造井。很快蚂蚁占有的井干枯了,于是蚂蚁们又去别处抢井。《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还亲眼目睹蚂蚁去拔蝉的吸管呢!
《昆虫记》里还介绍了“昆虫之王”——螳螂、会金蝉脱壳的石蚕······总之,我喜欢《昆虫记》。
昆虫记读后感3
世界是多彩的。我们周围有许多昆虫。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要理解它们,我觉得读《昆虫》是首选。寒假期间,我细细品味了这本书。以下是我看完昆虫学的感受。
《昆虫》一书的作者是让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尔。法布尔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他努力工作,开拓进取,成为一名自学成才的学生。12年获得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但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法国教育界和科学界所谓权威部门的认可,以至于我虽然一直梦想着能执教一所大学,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只能放弃中学教学,靠微薄的工资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
然而,法布雷加斯并没有气馁。除了认真教学,他还利用业余时间仔细观察和研究昆虫。他的力量和坚韧几乎到了忘记吃饭睡觉的'地步。他对昆虫的好奇和热爱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我非常喜欢读《昆虫》,因为吉恩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尔作品中的小昆虫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充满灵性,让人看了之后觉得非常可爱。甚至连大多数人讨厌的吃粪昆虫都让人觉得有趣。我钦佩吉恩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尔的毅力,因为《昆虫》是一本十卷两三百万字的书,作者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不知道要多少个春秋才能看完这本书。
我认为我们不仅要了解这部作品的内容,还要学习作者不懈的探索精神。在这里,我写下看完之后的感受。
昆虫记读后感4
星期天,我读了一本书,题目是《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刚拿到这本书时,它就像一块奶油蛋糕深深地吸引着我。因为里面的昆虫不但有趣而且生动:有可怜的鸣蝉、胆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蝎子、勤劳的蜜蜂、长毒刺的黄蜂……
以前的我对昆虫是不感兴趣的,而当看了这本书后,犹如开启了探索昆虫世界的大门,使我汲取到很多的的知识。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写有关蝉的篇章。它的开篇第一句———“蝉的名声是靠传出来的`”,使我疑惑不解,读到了后面,我才明白原来是人们的传言才逐渐有名的,这个解释使我哭笑不得。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蝉是怎样产卵和孵化的,蟋蟀是如何捕食的,松毛虫的“家”在哪里,蜘蛛常见的种类… …
法布尔把昆虫写的那么真实.美丽.生动。他一生都在贫困中作但他一点都不孤独,因为他有那么多的昆虫朋友。他把大自然当成了自己的实验室,葡萄架下.山坡上.田野里。他不怕太阳的暴晒,一蹲就是一天。而且,他的家中也是他的实验室,家中有很多的瓶子,那都是他实验的工具。
读完这本书,我的感触很大,法布尔在那样的环境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巨著。我真是惭愧万分啊!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发奋图强地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祖国有作用的人。
昆虫记读后感5
当我第一次读《昆虫记》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仍然有点困惑。我妈妈鼓励我说:“这本书是由一位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写的,以世界闻名!只要你读几遍,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很好看。
所以,我仔细地看了看。果然,就像我妈妈说的,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每次我看到新的收获,真的永远不会厌倦啊!
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我首先被有趣的话题所吸引。《大自然的清洁工》、《凶猛的刽子手》、《神秘的'隐士》……然后我往下看,发现它们其实是我们熟悉的粪龟、螳螂和蝎子。
看着它,我似乎来到了昆虫的世界。我看到阴险的萤火虫在吃蜗牛;小蔬菜绿虫在绿叶上吃自己的卵壳;管虫正忙着做它的三层外套。我听到蟋蟀在绿草中唱歌;乌龟在窃窃私语;孔雀蛾为找人而争吵……
《昆虫记》也让我明白了观察和耐心对学习有多重要。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经常一动不动几个小时,有时为了观察昆虫的生活变化,他会跟踪和观察几年。可以说,如果没有耐心观察,法布尔就不会成为昆虫学家,也就没有世界名称——《昆虫记》。
《昆虫记》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昆虫记读后感6
自从读了《昆虫记》,我明白了:萤火虫有一种十分特别的麻醉;鸽子为什么飞到几百里远的地方也能返回它原来的鸽棚;燕子能够从它在非洲的居住地漂洋过海重新回到旧窝定居;猫为什么能从第一次见到的大街小巷返回家里……
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连一个字也不想看。
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萤火虫的麻醉是从它的'哪一个器官散发出来的?我查了电脑,查了动物大全,连一点线索也没有,突然我想起书包里装着妈妈给我新买的《昆虫记》,我开始翻开书包,哇噻!找到了!我翻开书,第一篇就是写萤火虫的麻醉,真是天助我也!我连心读起第一章:萤火虫的麻醉。读完了,我拿起笔,把那一章的大概意思写在了试卷上。
还有一次,我不懂蝉吃的是什么食物?我又再一次请教了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知道了蝉既是益虫,也可以说成是害虫,说它是益虫是因为它不对人有害处,说它是害虫是因为它的食物是大树的汁液。
这本书给我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昆虫记读后感7
想象着,在夏天的夜晚背靠大树,望着天上的繁星,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听着悠远的蝉鸣声,看着萤火虫在眼前飘过,几只瓢虫静静地呆在沾满露珠的叶片上,勾勒出一片静谧的夜……
无论是谁,都会有着一片向往的天空,笼罩在心底的.那一片净土,自我催眠似的做着这样的幻想。在那片纯净的土地上,各种昆虫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的努力工作,有的好逸恶劳,有的……这是世人心中的理想之地,却近乎无人到达。
不得不说,法布尔很伟大,一生致力于研究昆虫,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把昆虫的生活绘声绘色的描绘下来,仿佛身处其境。我喜欢他把昆虫当做人来写,把昆虫们写出了生气,也写出了心中的喜爱。
法布尔不愿以解剖等方法研究昆虫,用荒石园高大的围墙挡住了尘世的纷扰,为昆虫们创造了一片和平的土地,在这方面,我敬重法布尔。而他在出了第一本书后,继续留在荒石园的举动更让我看到了他淡泊名利的心。
世人往往以为,钱和权是是通往理想之地的道路,于是紧紧抓住前方的光亮,真正踏上那个至高点后才发现,真正的理想之地在遥远的身后,在这条路的起点,而自己,永远回不去了。是起点,亦是终点。
昆虫记读后感8
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的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
蝉、蜘蛛、螳螂、甲虫、蚂蚁、屎壳郎、蜜蜂、萤火虫……。关于它们的故事,一个个都妙趣横生,幽默至极。法布尔把它们描述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美丽、生动的昆虫世界。
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蝉怎样脱壳,屎壳郎如何滚粪球,小蜘蛛如何从卵袋里出来,蜜蜂怎么造房子……。。我真切地感受到法布尔工作的.认真与执着。他观察昆虫非常细致,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到狩猎与死亡的整个过程,一点一滴,不怕辛苦,不惧困难!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的楷模”。《昆虫记》这本书语言生动,充满情趣。全文把昆虫全部拟人化,每一种昆虫似乎都有像人一样的情感和思想。
我们应该仔细而耐心地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并且尊重与热爱身边的那些哪怕最渺小的生命,学习他好学、钻研、自强不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遇到问题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科学知识容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做祖国的栋梁。
昆虫记读后感9
刚看到这本书,感觉封面十分有趣。打开这本书阅读之后。我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里面写了许多我不知道的昆虫,它们有些是有趣的,有些是很可怕的,有些是爱劳动的,千奇百怪!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采脂蜂和黑走甲。我们先来看看采脂蜂吧,采脂蜂是一种很聪明又狡猾的昆虫,它们利用别人现在的房子作为自己的房子。比如它们喜欢用蜗牛壳做自己的房子。它们还喜欢用小碎石,把它们牢牢地固定在蜂巢上。那用什么黏合剂呢?原来是琥珀黄,这种黏合剂还可以溶解酒精,具有浓烈的树脂味。
再来看看黑步甲,它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会装死。它每次感受了危险,就会进入假死的状态。如果你不信,你可以用手把它摆弄一会儿,接着把它夹在手指头中间,最后转动几下。你就会发现此时此刻,它的触须、触角都会纹丝不动,很多时候,这种假死状态让很多动物和人信以为真。它还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不过,我一直很好奇,尽管是很厉害的昆虫,金龟子都得让它三分,为什么它还是喜欢假死呢?
昆虫世界真是一个神奇有趣的世界!
昆虫记读后感10
自然界中的小生命令人感到神秘而又奇特,我就是满怀着好奇和敬畏的心情读完《昆虫记》的。而今天,我只谈谈蟋蟀、蜣螂。
蟋蟀,它那精致的住所和那出色的歌唱才华让人无法忘记。在最坏的时节,大多数昆虫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避难所中度过。而蟋蟀对于自己的家是无比依赖的,它们会找一个最佳的地点来建造它们的家,它们的家建造得既简朴,又很干净,真是安居乐业啊!小小的昆虫对家的依赖和爱护对我也是一个极大的震撼。
在农村如果路边有马粪或者牛粪,你看见粪团上面有小孔,并且有小黑虫走动,这无疑就是蜣螂了,也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屎壳郎。遇见它们,一定会见着它总是推着一个球,那正是它们用来储存食物和孵卵的。在蜣螂当中,总有一些想不劳而获的,利用它们的`武力或智力夺取别人的成果。而被抢夺的蜣螂只能自认倒霉,打起精神再做一个。
蜣螂那种遇到困难时,不放弃的精神,使我很佩服。平时,我要是碰到一件事有困难不好完成,就没有精神再去做了,便会打退堂鼓。以后,我就会想到蜣螂的不放弃精神。
昆虫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不只是蟋蟀、也不只是蜣螂,一只可爱的螳螂也会暴露出凶残,一只并不起眼的小虫,也会展现出它的伟大。
昆虫记读后感11
近日,我读完了法布尔的《昆虫纪》,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像蜣螂是如何把另一只蜣螂的粪球抢走的,螳螂是如何产卵的等等,我都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昆虫的习性、制巢的方法,产卵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捕食的过程。我觉得这本书中讲的昆虫里,最傻最笨的是蝉,最无情的是螳螂。在蝉产卵时,有一种比蚂蚁还要小的小虫子,也会在那堆蝉产的卵里产上它的卵,而这种小子发育要比蝉快好几个月,它们的幼虫便以蝉的卵作为食物。其实当时那些小虫子就在蝉的脚边,蝉也看到了。如果蝉一脚把那些小虫子踩扁,它的孩子也不会被这些可恶的小东西吃掉了。
我说螳螂无情,那是因为它会六亲不认,活生生地把自己的亲人吞掉。而且它在一个地方产下卵后,便再也不回去了,也不管自己的亲生子女是否能健康成长!
我挺佩服《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的,因为不论是炎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每次都雷打不动,一定要捉到自己喜欢并是活着的.昆虫回来观察。他每次出去,都要装满两口袋昆虫回来,而且还会用心加倍地保护它们。正因为法布尔有着对科学的向往精神,才能进入科学的殿堂。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相信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也像法布尔生活一样努力、一样坚持不懈的话,那我们的成绩一定会大大地提升。就像我一样,如果我坚持的话,我的成绩也一定会伏秀的。
昆虫记读后感12
最近,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心中颇有感悟。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代表作。这本书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被称为xxx昆虫的史诗xxx。《昆虫记》介绍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以及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昆虫世界,情节引人入胜,读来如身临其境。
观察,使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细节;观察,让我们认识事物更全面;观察,甚至能令我们发现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只要你能够静下心来,用心观察,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像法布尔那样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对于一个善于观察的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勾起他的好奇心。法布尔先生就是被许多人认为不起眼的小昆虫所吸引,然后用心观察,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达尔文曾评价法布尔先生是xxx无与伦比的观察家xxx。我们都应该向法布尔学习,用眼观察生活,用心体味生活。
xxx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xxx人生路上,不妨放慢脚步,欣赏欣赏路旁的小花,倾听倾听鸟儿的歌唱,找寻找寻曾被自己忽略过的美好或有趣的东西。
学会观察,用心体味,才能发现生活中不平凡的美丽。
昆虫记读后感13
蜣螂,这个名字大概大家都很陌生,其实这只是一个学名,说白了,这是一种叫屎壳郎的昆虫的学名。
屎壳郎,这下大家不陌生了吧。大概大家都觉得这种昆虫天天和污秽之物打交道,想必也不是什么好虫子,自然不及萤火虫那般可爱。但是不要忘了,它为什么叫屎壳郎?就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消耗着那些无尽的废物。
蜣螂的工作是比农民还有辛苦的,但是蜣螂却比农民还要任劳任怨。蜣螂在田地里工作,拖拉机播种机推土机等等都会影响它的工作,甚至一把普通的锄头横在它面前也会阻挡它的去路。那么蜣螂会去把废物堆到那些拖拉机上吗?答案是不会。它们会绕过那些轰鸣作响的机器另辟新路,哪怕是千辛万苦堆积而成的成果被毁,它们也不会在那里发着无尽的牢骚,而是节省下那些发牢骚的时间来尽快开始新的'工作,这就是蜣螂所做的一切。
现在你还觉得它们是那么的肮脏和恶心吗?
如果你依旧这么认为。那么,你也许也应该节省下那些鄙视蜣螂的时间,尽快赶上自己漏下的学业,去迎接期末考试吧!
一个人,或许还比不上一只昆虫,这并不奇怪。有的昆虫在这世界上生活的时间比人长得多,不要因为一只虫子爬到了你的身上而尖叫不已,翻翻《昆虫记》,你会发现它们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值得你学习。
昆虫记读后感14
其实,要不是因为学习了《绿色蝈蝈》这篇课文,我还真不会仔细地把《昆虫记》再读一遍。尽管小学时,曾把它作为推荐书目推荐给我们,老师再三要求我们阅读,可不管我以多么期待的心情去读,还是摆脱不了一群虫子满地乱跑的惊悚场景。但这次再读时带着对法布尔生平的一些了解和课上对文字文章的分析,我终于有了新发现。
首先,这绝不是什么科普性的“虫子大宝典”(尽管也有一些科学性的描述),其次,整部书到也没什么情节可言。(好像是把一个个小故事编在了一起一样。)就是这种奇奇怪怪的体裁却让我产生了 别有新颖的感觉。每当读到池塘边草丛中那些欢脱的小虫子,我总能联想到一位中年大叔举着放大镜、穿着小马甲、带着一种天真的孩子气蹲在地上“与虫共舞”的情景。在他看来,虫子们是他工作时的“同事”,生活中的“朋友”。也许“荒石园”的虫子们认为这位不知姓名的巨大生物也成为了它们世界中共同的朋友。法布尔还是法布尔,虫子还是虫子,可是当这两种生物在“荒石园”相遇时,摩擦出了最闪亮的火花,也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
现在想想,连法布尔和虫子都可以成为挚友,那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矛盾又算什么呢?也许矛盾的产生就像我们把虫子的缺点、短处放的太大,以至于把它们最开始的那份善良、单纯埋没的太深太深了。久而久之,一种不良印象占据了我们的脑袋,所以赶快清理我们的大脑,还虫子和那些被误解、被批判的人们一个清白吧!
昆虫记读后感15
最近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作者是来自法国的亨利·法布尔。讲述了20多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我十分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布尔,到荒石园住下后,通过长期和仔细地观察,写了各种昆虫筑巢的过程,捕食的技巧,还写了昆虫们生儿育女的过程。描述了小昆虫恪守自然的规则,为了生存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令我印象最深的.描写是螳螂与蝗虫战斗的一段,螳螂精心准备了一个作战计划。战斗中螳螂摆出了一种张牙舞爪的姿势,眼睛紧紧地盯着蝗虫,两把锯刀瞄准敌人,分明在加重对方恐惧心理,让敌人处于不利地位,达成不战自败的目的。蝗虫有些被吓呆了,不知所措地一动不动,最后甚至主动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直接被螳螂吃掉了。看来螳螂虽然个头不大,却懂得心理战术,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家啊!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很多昆虫,更加吸引我的是作者把昆虫写的栩栩如生,将它们的特点写的淋漓尽致,这和作者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生活中我也应该像法布尔一样,多发挥想象,多观察,多思考。
【昆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的读后感04-14
《 昆虫记》读后感12-15
《昆虫记》读后感11-08
昆虫记读后感【经典】07-24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08-30
昆虫记读后感06-12
昆虫记读后感07-16
《昆虫记》读后感11-13
昆虫记读后感[经典]08-14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