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精华)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摆渡人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摆渡人读后感 篇1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愤、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这本书既像是悬疑小说,也像言情小说,像充满趣味剧情小说,又像引人深思的哲理小说,这本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迪伦,一个十五岁的正值青春期的单亲小女孩,比同龄人都更加成熟、独立,却也常常被学校的同学欺负。有一天,她联系了他的生父并且买了车票踏上了去寻找父亲的征途,不料火车突发交通事故。死后的她进入了荒原——一个通往寄放灵魂的地方,这其中有摆渡人为每一个死去的`人度过荒原。迪伦和他的摆渡人崔斯坦在荒原中相爱了,两个人在路途中战胜了恶魔,最后到了寄放灵魂的大门,崔坦斯在十分不舍中还是把迪伦推向了灵魂的住所。迪伦深爱着崔坦斯,于是用自己强大的意念离开了那个地方重返荒原找到了崔坦斯。神奇的是他们找到了人类世界和荒原之间的漏洞,两个人重新拥有了生命并且住进了迪伦的家里。从此他们一起在学校生活学习,过上了平静安逸的生活。
迪伦从一开始不美满的生活,经历过恐怖的恶魔,遇见了崔坦斯,和自己心理艰难的斗争,终于故事换来了美满的结局。很显然,这不是一本能让你轻易放下的书。每一个情节都会让你印象深刻,每一处描写的每一帧画面都十分真实完整。
我写这一篇推荐书目时已经是我看完《摆渡人》一周以后了,但每当我回忆起一些情节时依然仿佛是亲眼见证了一样。迪伦的故事引起我的共鸣,每一个人物设定和我身边的人也总有相似之处,每一次共鸣都给我的思想注入了某种力量。
摆渡人读后感 篇2
看书过程从一开始的不明所以到后来的深陷其中,吸引我的是迪伦的内心世界,或者直接来说就是她的灵魂。整个故事对灵魂的.描述似乎很少,却又十分深入细致,可以感受到整个灵魂形象贯穿全书。我想本书要表达的大概是成长,是突破,是改变,是坚持,包括人生包括爱情。故事由对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描述到后来一路面对困难挫折,甚至上升到生死问题,稍不注意就会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过程可谓十分艰辛以及惊心动魄。但是主人公在无法预知未来如何的情况下还是一路坚持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从必须有摆渡人陪伴才能渡过困难到后来靠着自己的意志独自战胜恶魔,自己的心态也改变了,由害怕到勇敢,一次一次突破困难,冲出重重障碍。甚至还打破固有的世间规则,走出别人不敢尝试的那一步,尽管自己对最后的结果也没有多少把握,甚至知道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她还是不顾后果的走出那一步了,并且一步一步坚持下去,尽管过程也想过放弃,但是一想到自己心里所期待的事情想见的人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哪怕成功只有一丝丝可能性,都足以让她坚持下去……这种精神是让人敬佩的,所以结局可谓完美。感谢摆渡人的陪伴,也感谢迪伦的坚持以及打破常规的思维和勇敢,才让我们看到这么精彩又神奇的历程以及完美的结局。
摆渡人读后感 篇3
从昨天早上翻开书以后,就一直看到停不下来,这本书描写画面细致真实,代入感极强我如同主人公一般经历了整个动人的故事。
这并非仅仅是关于灵魂、妖魔鬼怪或幻想的故事,而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真实情节。我们每个人都是等待渡船的灵魂,各具特色,有些像迪伦一样在世间度过不开心的日子,有些像乔纳斯一样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还有些像年幼而不幸罹患重病的男孩……但当生命中的引导者出现时,TA可能是你的爱人、亲人或朋友,甚至可能只是一束光,在你内心中扮演着一个梦想的角色……TA以你喜欢的形象出现,带领你抵御魔鬼的追逐,踏入一座座安全的`庇护所,最终走出艰难岁月,获得新生……
当然,作为摆渡人,我们也承担着保护灵魂的责任。在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展现出强大的力量,肩负起安慰和引导爱人灵魂的使命,帮助他们蜕变成一个崭新的自己。我们像温柔的崔斯坦一样,拥有宽大的臂膀,给予爱人安全感的拥抱。
也许我们还是荒原中湖水里漂浮的魔鬼,侵蚀那些不够坚强脆弱的灵魂,我们伸手去抓ta,让ta也堕进这深紫色的荒原。
人性是多么丰富而多变,读书时我时而感到恐惧,害怕自己会被邪恶所吞噬而堕落;时而感到温暖,因为我知道总有我的守护者会保护着我;也时而感到激动,因为我就是引导爱人前行的光芒,是TA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当然,书的结局就正如初阳一般晴朗,引导无数的摆渡人,也是被灵魂们渡化,感知着美好人世间的情感,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
摆渡人读后感 篇4
说在前面的话:
这个周六,我参加了对外经贸的在职研的结业仪式,很开心,可以和一大群上进的同学们一起见证我们过去两年的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一起学习成长。
一个仪式,一顿散伙饭,一群小伙伴,一段历程。
也坚定了我要更加精神抖擞的迈向下一段历程的`决心,因为两年前看似很漫长很痛苦的求学经历,现在看来那么值得留恋和难以忘怀。
班主任老师在发言的时候,几度哽咽,太多不舍和记忆领她挂怀,她对我们的感情好像比我认为的要深厚很多,我暗自惭愧没有好好珍惜过去的事关,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学业已经接近尾声。
这天的白天,我开始了看《摆渡人》,我一直觉得一本书,能够在网上和线下获得大家的交口称赞,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周六一天,加上周日半个上午,我又快快地看完了这本震撼人心的小说
还要安利一下,kindle真的是提高看书效率的神器。
晚上,我也在宁远楼参加了一场读书会,读书会的主题的《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一个女生分享了一本中国精神分析学派的领军人物武志红老师的《为何爱会伤人》,让我看到了从依赖到觉醒到人格成长的路径。女生也结束演讲的时候,讲了一句话,也坚定了要写一篇关于《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的想法。
她说:没有谁会一直会为你的人生负责,他们只能陪你走完一程,只是你的摆渡人,真正对你的人生负责的还是你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 篇5
最近看了这本摆渡人,此书的故事内容非常丰富,是一本治愈灵魂的小说,本书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
故事是一名女孩她就是这本书的女主迪伦,她有一个母亲但是与她完全不和,在学校也经常受同学们欺负,就连唯一的好朋友也转校了,生活令她非常绝望,此时她想起她还有一个未曾谋面的父亲,但事情没有那么好,在路上就发生了交通事故,车上的所有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一生,主人公迪伦也不例外,听说人死后会去某个世界,在这本书的故事里死去的人会在属于自己的荒原,灵魂将会被摆渡人带着通过荒原,但通往荒原的路上非常艰难,有令人闻风丧胆的恶鬼,它们在荒原里是非常危险的存在,要想避开恶鬼只能躲进安全屋,荒原的路上有许多安全屋,必须要在晚上之前赶到安全屋,恶鬼只能在晚上行动,走到荒原的尽头就是灵魂该去的地方。
迪伦死后遇到了他的摆渡人崔斯坦,在荒原的路上处处存在可怕的危机,然而让崔斯坦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女孩非常坚强即使在得知自己已经死了也没有哭更没有抱怨,这与他一直以来摆渡过的.灵魂不一样,在迪伦得知崔斯坦的经历后而同情他,一个人永远做着同样的事永不停止,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吗?,崔斯坦居然被自己所带的灵魂同情了这让他对这个女孩非常感兴趣,永远是一个人的崔斯坦居然有能理解他的人是多么令人渴望。迪伦从未经历过爱情和情亲面对这个对她如此温柔的人迪伦也很渴望这样的人。经历了种种危险的俩人产生莫名的情感,就这样一位摆渡人与一个女孩俩人跨越一切也要在一起的故事张开了。
真是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本书,一本震撼心灵的神作,让我在感到生命可贵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爱的可贵,如果命运是条孤独的河流,那谁会是你的摆渡人。
摆渡人读后感 篇6
有幸坚持下来看完了这本好书,此书前一半真是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一度看的我很压抑,好在没有放开它。
我们直面死亡、生存和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
在书中,我看到了摆渡人的宝蓝色(忘记是不是宝蓝色了)眼里的温情,看到了迪伦为爱无畏的勇气,看到他们美好的爱情结局。
人死后会发生什么呢?谁会是你的摆渡人?真是一本很好的心灵治愈系小说,至少现在感觉并没有那么恐惧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失去挚爱亲朋,失去了自己他们怎么幸福生活!所以有时候会想到自己好好的活着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如果死亡后的路真的有人陪你度过,直到你再一次的“回家”,等待家人的到来,也许就并不可怕了。
是否每一个太早夭折的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的荒原体验从未体会过的人生,每个人的荒原不都是自己的情绪和愿望所反映的吗?包括摆渡人崔斯坦的样貌及性情也是和迪伦理想中一样。他们是否都像女主人公迪伦一样在荒原里有着健全的`身体,可以体会刻骨铭心的爱情,有着现实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勇气,冲破一切困难只为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死亡就是去另外一个世界和你的摆渡人一起经历一段旅程,旅程的精彩由你自己决定,然后到达目的地,继续好好“活着”。生命没有终结,只是换个方式重新开始!?愿我们都能和迪伦一样勇敢,一样幸运!
摆渡人读后感 篇7
零晨三点睡眼朦胧的打开台灯,摸起床头那本静等了我一宿的《摆渡人》,品读着迪伦与崔斯坦的故事,克莱儿的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动人,以一个虚构的爱情故事饱含了许多真实的人生况味和隐喻。当我们直面生存和死亡、灵魂的毁灭与爱情的永生之艰难选择时,你将如何迈出自己的脚步,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没有后悔?当读完最后一句“我在这里。
”嘴角亦然上扬。肉体与灵魂的回归,灵魂伴侣的相聚相伴,相偎相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深吸一口气,转向窗外,点点灯光,天还未亮,时钟指在五点整,黎明近在眼前……
迪伦死于一次火车事故。当她的灵魂离开始,真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的人生不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吗?在生命的列车上,相伴同行的人络驿不绝,真正遇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寥寥无几。
谁又是你的常旅客伴你到终点?当海伦和崔斯坦相遇之时,他蓝色的眼晴,从眼里读到的内心感触,深入骨髓,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分开之后,迪伦不管他的身体变成什么样子,名字是否改变,只要看到这双眼睛笃定能够认出他。一个看似软弱的女人支持返程的所有信念。
谁是谁的依靠?谁又是谁的摆渡人?灵魂若有归处,谁将帮你安放?
爱情中是双方的,无论谁摆渡了谁,没有孰强孰弱,没有谁为谁,有的只是穿越彼岸依然手手相牵,心心相连。
摆渡人读后感 篇8
一本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个书架,就像是一个多维空间,我在这个空间里穿梭,去体会书中多彩故事与丰富情感。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摆渡人》,这是唯一一本让我流下了眼泪的书!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单亲女孩迪伦十五岁的世界充满着痛苦,所以她决定去看望她的父亲。但她在去父亲那的路上时,却发生了事故,迪伦爬出了火车残核,发现眼前全是一片荒原,接着她又看到了坐在山坡上的男孩崔斯坦,崔斯坦说能带着她走出荒原,迪伦便跟着她走了,但迪伦很快便发现他并非是偶然出现的路人,而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命运从他们刚遇见时,便发生了不可预料的改变。在通往灵魂之家的路上,他们之间产生了情感。可崔斯坦是一个灵魂摆渡人,他不能违背命运,他只能离开迪伦而去......
看到这时,我的眼泪便流了下来,是啊!对于迪伦来说,没有崔斯坦的家,只是一座散发虚幻光芒的城堡。而崔斯坦才是迪伦心中真正的'光源,而这也是迪伦在没有摆渡人的情况下穿过荒原时的动力,每当她想放弃,她总会想起崔斯坦对她的付出。比如当他们遇到“魔鬼”的时候,崔斯坦总会护着她,即使遍体鳞伤,当迪伦受伤,崔斯坦会第一时间为她疗伤。而迪伦又何曾不是崔斯坦的光源,让他在深知这样是违背命运,可能要面对死亡的情况下,还愿意为了爱拼一次。
这时我的心中流过一股暖流,一股散发着甘甜清香的暖流!
摆渡人读后感 篇9
从昨天早上翻开书以后,就一直看到停不下来,这本书描写画面细致真实,代入感极强我如同主人公一般经历了整个动人的故事。
这不是灵魂鬼怪魔幻之事,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都是正待摆渡的灵魂,各色各样,也许像迪伦一样人世间过得并不开心,也许是乔纳斯,是一个个战争的牺牲品,也许是重病过早离开人世的小男孩……但当生命中摆渡人出现,它可能是你的爱人,亲人,朋友,或许根本不是一个人,就是一束光,是你内心中一个梦想……它幻化你喜欢的样子带你击退魔鬼的追赶,走进一所所安全屋,最终走出一生的荒原,得到重生。
当然我们也是保护灵魂的摆渡人,在爱一个人的时,我们强大,担负责任,安慰着爱人的灵魂,引导它做一个全新的自己。那时的`我们如同崔斯坦般,是温柔的模样,却有宽大的臂膀。
也许我们还是荒原中湖水里漂浮的魔鬼,侵蚀那些不够坚强脆弱的灵魂,我们伸手去抓它,让它也堕进这深紫色的荒原。
人性是多么的富于变化,看书时我时而恐惧,恐惧被魔鬼吃掉一不小心就堕落;时而温暖,因为我知道总有我的摆渡人会保护我;也时而激奋,因为我就是引导爱人的摆渡人,是它生命中的一束光。
当然,书的结局就正如初阳一般晴朗,引导无数的摆渡人,也是被灵魂们渡化,感知着美好人世间的情感,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
摆渡人读后感 篇10
本书开始的几章,没看懂作者想表达什么,主要交代了女主人公迪伦的家庭背景,迪伦一直生活在单亲家庭,和母亲生活。当她联系到自己的生父后,渴望与他见面,接着,迪伦去看未曾谋面的父亲,没想到会在旅途中遇到车祸,处于昏迷状态的迪伦遇到了书中的男主人公崔斯坦,之后,两人之间的故事慢慢展开。
作为摆渡人,崔斯坦见过了太多的灵魂,他也设法伪装成每个灵魂喜欢的对象,以期待能够把每一个灵魂摆渡到他们愿意去的地方,然而他也没想到会遇到迪伦这样一位善良、体贴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灵魂,这让崔斯坦一改往昔冷漠寡言的状态,一路上崔斯坦尽心尽力的保护着迪伦,免得她受恶魔的侵袭。就这样一路上迪伦听崔斯坦讲着他和以往他摆渡过的'灵魂之间的故事,慢慢的,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开始互相为对方担心,不希望两人分开,这种感情就是爱。正是由于爱情的力量,迪伦在成功到达另一个世界后,毅然决定离开,去寻找崔斯坦,希望他和自己离开。自己一人不怕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原路返回。最终,找到了崔斯坦,本来以为结局会是她和崔斯坦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迪伦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苏醒了过来,一切就像梦一场,太出乎我的资料。总之,比较喜欢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摆渡人读后感 篇11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完一本书,最初是被书的简介所吸引,因为单亲家庭的女孩的心境,我想去体会一下,再就是被一篇书评所吸引,然而从开始看这本书到现在看完时,我已经记不清书评的具体内容了,回头再看书评,虽然有剧透,但并没有影响过程中我对故事情节的期待和发展及结局带给我的感动。
很喜欢故事结局那简单的两句对话:“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这让我久久没办法从这故事带给我的感动中走出来,感觉自己的内心有被冲击,我觉得人生在世,需要有精神的力量所引领,正如故事中的迪伦,死去之后灵魂的状态因为与崔斯坦的相遇,给自己注入了精神的力量,从一个弱小的、需要被人指引和保护的小女孩到最后坚定信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为这努力和争取,并引领着本来给她保护和指引的崔,这一切的变化都感觉很奇妙。正是这样一去一回的.过程与经历让她发生了变化,就如同人生,总是从懵懂未知开始去经历去承受很多曾经未曾想过要承担、以为自己承受不了的事情,最终当它发生了,痛过了,最终也明白了我到底要怎么过好这一生,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要为我想要的而努力。
我觉得自己为结局感动的原因,也如书中所讲,因为它是我想看到的结局啊!很多事情没有尝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很久没有写过内心的文字,因为感觉没什么可写,谢谢邀请我安装微信读书的跑步群的朋友,虽然我不记得是谁了,也谢谢我自己又找回了阅读的喜悦,会继续保持,丰富精神世界!
摆渡人读后感 篇12
晚上的时光,除了陪女儿,就是在读书,最近偶然的机会,在kindle的首页看到了《摆渡人2》,也就因着当初读过《摆渡人1》,打了开来。
书本身不长,如果集中精力读起来,我想也就是2个小时的时间。我是用了2个晚上的空闲时间来看完的。看完了这本书,现在坐在这里,我还是要思索这本书究竟在传达什么理念?说实话,这是这本书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摆渡人2,描述的是迪伦和自己的摆渡人穿过了荒原和人间的界限,回到了人间;他们在人间,享受着生活必须出现的各种情况,就如我在读完《摆渡人1》发表的读后感“我对《摆渡人》的疑惑和深深地赞美”中预料的那样,摆渡人不得不面对对于生活的无知,以及凭空出现给迪伦家庭带来的困惑,尤其他本人还是一个异性的身份。在这同时,书本又分开而写另外一个摆渡人的遭遇,当然最终也是穿越了荒原,来到了人间。两位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本应该不属于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也就有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发生,首先就是同时回到人间的摆渡个体,不能离开的太远,否则就会产生死去时的`感觉;第二,必须接受审判官的审判,因为他们违背了摆渡人的原则;第三,由于两个世界的穿越,必然存在通道,那么通道的打开,也就给了恶鬼可趁之机,他们同样也来到了人间。故事的结局,崔斯坦和迪伦留在了人间,另外的苏珊娜回到了荒原。
很简单的故事情节,读完后,似乎没有什么感悟,只是疑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去读完?
所以,不得不佩服作者,佩服作者这种引人入胜的手法;佩服作者,在第一本书,牵住了读者的胃口;也佩服故事的简单的情节。
写到这里,权当记录自己读过这本书吧!
摆渡人读后感 篇13
我在读这本《摆渡人》之后,有了些许感想,也明白了英国卫报对这本书的评价的意思。
整本书,都描绘了主角二人相互引领着对方,前半部分是男主人公保护并带领着女主人公往“家”;而后半部分,却是女主人公放弃了“虚幻的城堡”,原路返回,找到了男主角,并一路鼓励和带领如最初的自己的男主,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关于书名和男主角的职称名摆渡人,实际上是以希腊神话中冥王哈迪斯在冥河上安排的摆渡者卡戎,他有权判断和决定亡灵们是否应进入地府。而令人惊讶的是,希腊神话中与宙斯等同级,十二星座中的射手座,亲自教导出数位著名的的大英雄,拥有“大神的智慧”的'喀戎在名字上有与之有着骇人的相似度。
这一切,似乎将“摆渡人”指向了同样具备“智慧”的男主角。但是,无论是书中明面上的表述还是网上一些著名的评价,都或多或少指向“通过摆渡人这一个表面的词汇,来表现真正的主旨”这个方向来。摆渡人是为何人,渡者引人至己身已至之地,而孤返。“汝为何人,是本来的面貌,还是期望之形体,又要接谁,引至何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摆渡人”亦是如此。
何谓“摆渡”,正似接引,佛度众生,然众生皆为佛之转世,哪怕是书中“恶魔”所为,亦可言之为“摆渡”。
众生皆渡者,人渡众生时,众生渡人日。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此处。
摆渡人读后感 篇14
最近读了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一本畅销小说《摆渡人》。讲的是一个小姑娘迪伦在去看爸爸的途中遭遇车祸死亡。作者巧妙地运用活人的视角,写了迪伦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在车祸后遇到摆渡人崔斯坦,一路上崔斯坦保护着迪伦去往天堂,各种的艰难险阻惊心动魄。
当迪伦成功摆渡到天堂时,因留恋崔斯坦而再次找到从天堂返回荒原的办法并与其相见。二人一起从荒原逆行回到人间,达到了圆满。
故事听起来似乎和平常的穿越剧、灵异电影相似。但仔细品读时,字里行间却透着我们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若人死了真有灵魂的摆渡者,那么死亡或许没有那么可怕,只是离开了一个现实宇宙能看见的世界到达另一个颠沛流离的世界罢了。在那里有逝去的亲人,活着的人早晚有一天也会到来,死亡只是一个空间的.跨越。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每个人都来自墙上的一幅画,只是从静态的平面跨越到动态的立体空间。(看过神话电影《画中人》的都能懂)如果有人离开了,TA只是回到了那幅画里而已。
看到这句话是你是不是觉得特轻松?因为世界没有可怕的事,一切都是我们的心态所为。
如果连死亡都不怕了,世界上还有可怕的事吗?
曾经采访过一位老者,问过他害怕死亡吗?答:曾经很害怕。难以想象一个人走在死亡的边缘那一刻是什么感受。后来不怕了,他说若抱着一颗好奇心去对待,或许就能消除恐惧。因为好奇那一刻的到来,自己会是实践者,想知道答案。
这世界有太多永远解不开的秘密。比如,人死了到底有没有灵魂,到底有没有天堂的存在,没有人能亲自实践过再回头告诉世人答案。
【摆渡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08-21
《摆渡人》读后感06-13
摆渡人读后感08-14
摆渡人读后感06-17
【推荐】《摆渡人》读后感04-08
《摆渡人》读后感【推荐】04-09
《摆渡人》读后感(精华)11-25
【热】《摆渡人》读后感04-09
《摆渡人》读后感【精】04-09
【荐】《摆渡人》读后感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