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1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读完这篇课文后,我的脑海中总是出现这句话。这篇文章讲述了巴迪小时候写了一首诗,父母对这首小诗的评价截然不同,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母亲这样评论是因为她觉得巴迪还是个孩子,需要鼓励,而父亲的?糟糕透了?却正好提醒了孩子不要得到表扬就飘飘然,而是要找到自己文章的缺点,改正不足。我认为正是因为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爱相互结合,才铸成一个有才华的巴迪。实际上并不只巴迪一人,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母亲的鼓励,但是更需要警告来平衡,就是父亲的批评。
但是如果只有母亲的评价,那会很容易使孩子误如歧途,会使孩子一得到鼓励,就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导致目中无人。而如果只有父亲的批评,会使孩子天天担心害怕,怕作业写不好,遭到批评,然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爱是需要父母共同的爱来衡量,这样,既能使孩子在得到表扬的同时,还能得到一定的评判,让好的继续坚持下去,不好的,则要细细修改。 在生活中,我也同样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的母亲不管是在生活和学习上,一直都对我很严厉。自从我上小学起,母亲的唠叨就一直伴随着我,只要我考试成绩不好或者犯了什么小错误时,母亲便会责备我。每次我考得不错或是获奖,母亲也是很少夸我,只是把卷子和奖状默默地收起来,总是希望我能更好。而我的父亲却和母亲恰恰相反,父亲是在我取得不佳的成绩时给我鼓励,让我充满信心去迎接挑战。而每次我取得佳绩时,父亲总是夸我:?不错、不错,继续努力。?
就比如说:有一次,我写完作业后,想要看历史纪录片回放,爸爸说可以让我看看,可以增长一些知识,而母亲却总是极力反对,说影响学习,为此,父母
好像总要吵架似的。
虽然他们的教育方法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对我寄予殷切的希望。只有父亲的安慰与母亲的警告,还有父亲的放松和母亲的严厉,才使我能谨慎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读了这两篇文章后,我认为:虽然现在形形色色的教育方式有许多,但是,这篇课文中,父母的评论不管是好是差,他们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大成材,巴迪的成功并不是只在于父亲过分的批评,也不仅在于母亲的过分鼓励,而真正的成功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的,我们不仅要吸收正确的鼓励,还要改正自身的错误。
其实,同样是爱,还有另一种方式,它既不是训斥,也不是鼓舞,人们常说:?打是亲,骂是爱。?这也是爱的一种方式,但话虽这么说,实际上你真的觉得家长愿意这么做吗?他们只不过是想告诉我们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错的罢了。这些种种的爱的方式,虽然有的是口头的,有的是行为的,但这始终说明着一点:那就是父母深深的爱呀!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2
自从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一种与作者共鸣的感受油然而生。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中感悟到的爱。
同一首诗,为什么父亲和母亲的评价却截然相反呢?经过细心体会,我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母亲觉得巴迪还小,能写出这样一首诗已经不错了,他需要鼓励,所以大加赞赏;而父亲认为这首诗写得并不出色,如果过分赞扬,就容易使孩子误入歧途,对他的成长不利。所以,要给正得意忘形的孩子降降温,给巴迪泼了一瓢冷水。说明父亲也是爱巴迪的,他对孩子要求很严。
在生活中,不少人只会接受赞美和夸奖,讨厌警示、批评。不错,赞美是人人都爱的,它会令人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但是,接受过多赞美的人,往往听不进忠言,会骄傲自豪,这种成就了一点就飘飘然的,最终注定会失败。
而过多地接受责备,也不好。受责备过多的人,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凡事不敢去尝试,生怕自己不行,离成功就算只有一步之遥,他们也不会昂首向上,而是再三怀疑自己,思量着是要还是不要,然后在思量中坐等机会消失。
所以,赞美和批评都应该有,形成互补,良性循环。不能嫌弃批评,也不能依赖赞扬。虽然批评会让人沮丧,但忠言逆耳;虽然赞美会让你开心,充满信心,但太多赞美会让人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只要我们能很好地接受批评与赞美,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
作者的家庭跟我的家庭很相似,类似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时常发生。我的爸爸教子很严,无论我做任何一件事,他总是能“鸡蛋里面挑骨头”,挑出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妈妈却恰恰相反,她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每次都能找出我的优点,并加以表扬。
记得一年级下学期时,我写了第一篇作文《春天来了》。我把春天里的小燕、小草、小花、柳树等景物用简单的语言加以描写。虽然内容很短,但那是我的第一篇作文。妈妈看了后,十分惊讶,一个劲儿地夸奖我:“哎呀,这是你写的'呀?真是太棒了,写得真不错!瞧,你把春天写得多美啊……”那篇作文,我得了“三颗星”。
我当时的心情很激动,很期待爸爸的表扬与赞美。等到晚上七点,爸爸回来了。妈妈高兴地把我的作文递给爸爸看:“你快看看,女儿会写作文了,还打了‘三颗星’呢!”我在一旁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等待着爸爸的夸奖。可是,爸爸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也叫作文?100字都不到。这就跟记流水帐一样,而且一点也不详细。给你三颗星是为了鼓励你,你骄傲什么呀!”妈妈顿时火了,冲爸爸吵了起来:“有你这样当爸爸的吗?你难道就没看到孩子的进步吗?”我的激动与期盼,换来的却是一串批评的话,我伤心极了。当时我的认为,爸爸一点也不爱我。
我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妈妈的表扬和爸爸的批评,我怎能进步?爸爸也是爱我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他对我要求严格,是想让我把他的严格变成动力,推动着我不断进步。
通过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只有鼓起自己的勇气,也需要爱的鼓励与赞扬,还要有人指出自己的不足,才能让自己进步。父母的评价虽然相反,但都是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3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父母对他小时候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母亲的评价很棒,因为她知道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父亲的评价很糟糕,因为他认为只有严格才能教育孩子写好作品。来源:作文大全正如文章所说: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造的源泉。但只有这是不全面的,他可能会误入歧途。因此,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经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改进。因此,巴迪很幸运,因为他有一个慈母和一个严父,这样他就可以在12岁以下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这些理解是片面的。如果只有母亲的评价,很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会让孩子得到鼓励,自满,傲慢,导致无人看管。而父亲的批评,会让孩子每天都害怕,害怕作文写得不好,会被父亲批评,然而,对作文失去信心。的确,爱需要父母的爱来衡量。这样,孩子不仅可以得到表扬,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判断,让孩子根据判断修改文章。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三年级期中考试成绩时,语文考了95分。我甚至问了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只有一个超过我一分。可惜为什么我没有超过她?但我还是很兴奋,毕竟我考得很好。数学考了96分,在做最后一道应用题的时候粗心大意。算式是对的,但是数错了,一下子丢了4分。但我相信我的父母会原谅我的。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分数给爸爸看,爸爸看完后,满脸喜悦,高兴地说:考得很好,很棒!
但是数学有点粗心,下次注意,要小心!
我高兴得跳三尺高,太好了!
我知道我妈妈7点回家。6点50分,我心里热血沸腾,心想:我妈语文比我爸好,她一定会表扬我的。妈妈回来后,我紧张地把试卷递给了她。语文考得不错,但为什么数学只考96分?像这样简单的题要满分,不然就算不及格!
看看你,因为粗心丢了多少分,记性不长!
去,改完这道题,再做50道计算题!
妈妈生气了,皱着眉头凶狠地说。我的眼泪啪地滴了下来,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妈妈这么严格,为什么不能和我一起生活,我只是错了一个数字,至于这个吗?在日常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例子。通常,我更害怕我的母亲,她的话,我被认为是圣旨。
记得妈妈曾经抱怨爸爸:你会是个好人,只唱‘红脸’,叫我唱‘黑脸’。这不就是巴德舒尔伯格说的爱需要和警告的力量平衡吗?
我明白了,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失去平衡,要么向左,要么向右。通过平衡,你可以直线快速前进。 父母的不同评价来自一个词——那就是爱。这个爱字,看似笔画不多,容易写,但它的真谛是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清楚。爱,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慈祥的爱、关怀的爱、严厉的爱……数不清。父母在生活中对你做的一切都是对你的一种爱。我多次对父母的评价感到困惑,但现在我真的明白这是一种爱的方式。我们有父母的爱,和同学的爱。可以说,我们是在爱的影响下长大的。让我们在这不同的爱中平衡自己吧,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不倒翁”!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4
今天,我细嚼慢咽地读完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他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恰恰相反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在这两种不同的爱的鼓舞下,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最终获得成功。
当我读到“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是啊,人需要鼓励,但是,单有鼓励有可能导致盲目自信、骄傲自大;人也需要批评这种爱,但是,单有批评也有可能导致过于自卑、失去自信。作者是这么幸运,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爱中生活,使作者努力地向前驶去。而我也是一个这么幸运的人。
那是八岁时的事了,有一天早晨起床时,妈妈的眼镜莫名其妙地变没了,全家大动员,来找眼镜,找了半天,原来眼镜就在被子底下。我突然觉得手痒痒的,想把这件事记叙下来,便拿了张纸以《找眼镜》为题写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篇作文。我迫不及待地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了我的作文后激动不已,高高地举起我说:“宝贝会写作文了!”我听了妈妈的夸奖,兴奋不已,迫切地想让爸爸也来欣赏一下我的作文。妈妈帮我把作文打进电脑里。爸爸回来了,一打开电脑一眼便看到那篇文章。爸爸看了后皱了皱眉头说:“这是谁写的,无聊透了。”我听了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很不是滋味。现在长大了,再回头看那篇文章,也不得不承认爸爸是正确的。现在在妈妈的鼓励下,在爸爸的批评下,已有许多文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认可。
正如作者所说的一样“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很爱看《还珠格格》,特别爱看紫薇弹古筝,古筝那优雅古典的旋律“余音绕梁”般地在我耳际回荡。我对古筝的痴迷感动了妈妈,妈妈便在少年宫帮我报了古筝班,我欣喜若狂。自从买了古筝之后我天天爱抚着它,常常弹奏简单的乐曲,真是爱不释手。但是,“三分钟热度”过后,在兴趣与坚持、练琴与电脑游戏之间我曾经多次想放弃弹古筝,妈妈见状,鼓励我说:“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你前面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而且你弹得那么好,进步那么快,妈妈又那么爱听你的琴声,放弃了多可惜啊!”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坚持学琴五年,在古筝班学得较好,老师经常叫我给同学示范,我被少年宫评为优秀学员,多次参加演出,今年还通过了全国古筝六级考试。每当我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时,爸爸总是严肃得批评我:“差多了,那段弹得结结巴巴的,不通顺,音乐没处理好,要知道弹琴要用心用感情去弹。”爸爸的批评总让我反思自己的不足,更加的精益求精,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与作者一样也是一个这么幸运的人,也有两种不同的爱时刻鼓舞着我。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相信我将与作者一样最终获得成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相关文章: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案01-2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09-1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01-3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06-2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01-2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08-0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9篇11-02
实用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四篇05-01
【实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三篇05-0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集锦8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