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沈石溪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沈石溪读后感1
在我看过的书中,最令我感动的非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莫属了。他的作品中,有令人拍手称快的喜剧,有令人深感惋惜的悲剧;有令人情绪突然间紧张的搏杀场面,也有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描写。但有很多场景都是动物与人或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场景,令人看时欲语泪先流,看后回味无穷。
在《一只猎雕的遭遇》的结尾,金雕巴萨查用自己的鲜血使主人达鲁鲁安全地脱离险境,人们无不为之动容。那是一个深夜,下着大雨。丫丫寨的猎人阿鲁鲁将那只曾经是他最信任的猎雕——巴萨查的笼子锁上,交给了以诱雕为生的马拐子。这只猎雕的'遭遇从此开始。先是由于绝食而被转卖给种雕场,在那儿度过了一段不错的生活。但是又因为渴望自由而出逃,成了一只野雕。艰苦了一段时间后,它加入了一个不完整的金雕家庭,却遭到三只小雕的驱逐,重又成为单身雕,衰老了许多。后来又与原主邂逅,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最终在一场雪暴中,为救主人而身亡。
当我合上这本书后,我的脑海中思潮澎湃。这只猎雕以前对主人那么忠诚,却因为主人的贪婪而遭到猜疑被出卖。当它从属与诱雕贩子时,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即使它宁愿饿死也不与同类相残。它在种雕场一次出逃不利被剪断翅膀时仍不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并在二次出逃以后又以何等的毅力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重又展开了生命的羽翼。而又重回到主人身边后的那场暴风雨时,它又用自己的死来换得主人的生。忠诚、毅力、对自由的渴望,使这只猎雕经过了这动荡的一生。多么令人扼腕叹息啊……
沈石溪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沈石溪写的《刀疤豺母》,让我加深了对维护生态平衡的认识,也使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到藏族的尕玛儿草原一带去考察,因为怕不熟悉地理位置,于是雇个向导强巴,在高黎贡山发现了金背豺,领头的'是一只脸上有一道刀疤的母豺,强巴看到这儿,让他联想到自己的爱犬雪娇是被这活吃掉的,于是发誓把恶豺全部消灭掉,于是,他几次捕猎只打死两只老豺,抓了一窝小豺,最后因为恶豺帮作者解了围,把小豺放归山林,之后召集整个村庄,往天空打枪,把豺群驱赶走了,造成红毛雪兔疯长,造成瘟疫和粮食减少,强巴悔过自新,跟作者去把金背豺请了回来,维护了生态平衡,让人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维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很多人们认为捕杀牲畜的动物就应该要杀死,如果做出反抗,就带领很多人一起把这种动物围剿杀死。这使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被打破,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让人们蒙受损失,使它们后悔莫及,但是当人们醒悟的时候,原来的生态系统触底崩溃,导致人类的家园也遭受着破坏,让人们流离失所。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破坏生态平衡的案例:例如美国於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xx万㎏减至5000㎏,严重地破坏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中国大陆50年代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害虫的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这就是破坏生态平衡的下场。
读了《刀疤豺母》,让我明白了,维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我们一定要维护生态平衡。这样才能拯救地球,拯救整个我们生存的家园。
沈石溪读后感3
最近读了沈石溪动物系列小说之《悲情豺母》,读后感慨良多……。
书上写的是一只母豺狗不听村长的劝言,收养了四只小狼崽,村长想让母豺将这正在蠕动的小狼们杀死在襁褓中。因为这只母豺的孩子被黑母狼杀掉了,母豺已经没有孩子了。但看着幼小的狼崽母爱涌上心头,它拒绝了村长。村长派出了卫兵捉拿这只母豺。母豺为了拿肉喂小狼崽,失去了一只手。
后来小狼们长大了,老大不慎掉入陷阱一只老狼将他救起,老狼告诉老大,它的母亲是被那只母豺杀死的。老大呆了,与老狼去见母豺。三只狼儿为了保护母亲都被老狼杀死了,老大却还在发愣。母豺与老狼撕咬起来,母豺最后只剩下一口气,老大如梦方醒,咬死了老狼。只见母豺死后还带着一丝微笑。
如果老大没有落入陷阱,母豺就不会死。七座土墓里埋了七条生命:黑母狼、豺崽、母豺和三只狼儿。七座土墓只有一座最高大,为什么呢?我想了好久才想到两个字:母爱!母豺为了那三只狼崽,为了唤醒老大而失去了生命。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可是残忍的'作者,你为什么不给它一个美好的结局呢?
动物的母爱都如此伟大,更何况我们人类的母爱!我的妈妈对我的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放学后我喜欢趴在桌子的大理石的上写作业,天慢慢变冷了,我好像完全没有换个地方的打算。妈妈见了,唠叨了好几回。这不,妈妈推门进来又开始了:“这样不冷吗?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换个地方,就是不听……”“不冷不冷。”我头也不抬的随意回了一句。过了一会妈妈都没再唠叨,我还奇怪,这次怎么这么好说话啊?抬头一看妈妈拿了个小被子过来,轻轻铺在大理石上说:“趴在这上面写不就暖和了吗?”妈妈转身推门离去,看着这条毛毯,我感觉很暖很暖……
虽然有时候母爱并没有如书中所说的轰轰烈烈,但却可以像水一样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处,温暖每个子女的心。
【沈石溪读后感】相关文章:
沈石溪的书读后感范文05-14
沈石溪的《狼王梦》读后感08-01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09-18
西溪访友小学作文10-27
《搭石》教案07-26
《搭石》教案03-31
《黄山奇石》 教案01-28
搭石教学反思04-17
搭石优秀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