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上学记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上学记读后感1
上周我读了一本关于《米小圈上学记》的课外读物,这本书是从我的同学那里了解到的,我觉得很好看就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拿到书后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米小圈,他还有很多可爱有趣的'朋友,比如李黎,她是米小圈的同位动不动就爱像老师打小报告,有一次米小圈上课时不小心迟到了五分钟,她立马就跑到办公室告诉了老师,上课的时候老师还批评了米小圈让同学们不要向他学习,还有一次米小圈上课偷偷地在看漫画书也被李黎发现了举手告诉了老师,老师气呼呼的走下来把米小圈最爱的漫画书收走了,因此米小圈给李黎起了个外号“叫讨厌鬼”!
我还看到了关于米小圈的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和爸爸约好一起去池塘边钓鱼,两个静静地坐了半天一条鱼也没人上钩,两个人怕回家被妈妈骂找了鱼塘主花了100元钱买了三条鱼,爸爸还告诉米小圈这件事不能告诉妈妈,妈妈回家看到钓了三条大鱼非常高兴,米小圈后来觉得小孩子不能撒谎告诉了妈妈这是他们买的,妈妈居然没有骂他还说他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米小圈还是个开朗阳光的好孩子,有一次在学校里当上了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他还把自己得到的红领巾借给铁头和姜小牙戴,他们三个是最好的朋友还一起养了一只叫耗子的小狗,那只狗居然害怕小猫,把我笑的肚子疼。
米小圈还很喜欢他们班的莫老师,因为莫老师很温柔从来都没有生气发火,有一年的冬天雪花漫天飞舞像一个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同学们都入神的看着窗外无心上课,莫老师居然没有生气还告诉我们让我们到操场上去看雪,一边玩一边学习,一堂课下来大家学会了不少成语有大雪纷飞,鹅毛大雪。
米小圈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我们要向他学习知错就改不能撒谎的好习惯,还要像他学习乐于助人的精神。
上学记读后感2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甚至于大学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上学记。读何兆武先生的一本《上学记》,让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在忆往昔年少时光的同时更感慨于当下中国学术氛围的不自由。我们的上学记与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相比,或者更加多姿,但却少了些许自由的学院自由因素。
何兆武先生在书中写到:“那几年生活最美好的就是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更没有思想教育。我们那时候什么立场的同学都有,不过私人之间是很随便的,没有太大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隔膜。”他说这是他在西南联大最美好的.读书时光。教师的聘任不以政治信仰和学术见解为标准,他们上课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尤为难得的是,他们讲课近乎绝对自由,没有人要求他们应该讲什么或不应该讲什么。学生的权利也得到充分的尊重。何先生曾说“社会要进步,学术必须自由,思想必须自由”这大概就是西南联大能在国家灾难深重的同时培养出大批国家栋梁的原因。
而当下中国的学院氛围确实截然相反的,自国家把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以来,成果未曾有多大改变,高考仍是打着“素质教育”幌子的“应试教育”,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灌输教科书知识。学生每年的阅读量相比于以前,相比于同时代其他国家,大大的落后了。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于“标准答案”、“模板参考”等等,乃至于我们都是类似于古代科举制的高考制度下的高分学子。但走出大学,走出国门,却变成实践能力低分的学子。原因何在?因为我们学的知识无法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指导实践。更深层的原因呢?因为中国的学术氛围不自由限制了学子思维的培养。
社会要进步,学术必须自由,思想必须自由。希望在我们后代孩子的上学记里,学术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唯有如此,中国的未来才能进步,才能更富强!
上学记读后感3
《米小圈上学记》延续了前三辑的爆笑风格,依然是超好玩的日记、超搞笑的插图、超倒霉的米小圈。
书里米小圈上四年级了,有一天,米小圈的班级来了一个小男孩,是他们的新同学,叫王聪聪。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男孩看上去顶多上一年级。上课时,他才思敏捷,对答如流,每一道题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不愧是个小神童。虽然是个“小神童”,但王聪聪每天最早到校,下课也不去玩,都待在教室里学习。一次,他在和米小圈他们比赛脑筋急转弯时输了,结果回家哭了半天,还生病了。米小圈去看望生病的王聪聪,发现他家里全是书,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玩的'。唉!“小神童”真够可怜的,成天被书围绕,没有一点玩的时间。在米小圈的带动下,王聪聪渐渐地跟同学们一起玩了。但是被他爸爸发现了,认为王聪聪太贪玩了,不让他在学校读书了。同学们都很难过,认为王聪聪一点也不快乐。有一天,王聪聪突然不想学习了,哇哇大哭后,来到米小圈家,跟米小圈好好玩了一通后才恢复。王聪聪的爸爸也明白了:孩子要学习也要玩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许多父母的观念,根深蒂固地认为孩子应该以“读书”作为竞争的筹码,却不知学生们为此而苦,肩上扛着的是书也是压力。原本我认为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为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我每天为了学好知识,考出好成绩,而埋头苦读,有一点点不会就愁眉苦脸。面对着一大堆的作业,无声地战斗着。我发现有几次考试不是很理想,是因为我不懂得舒解压力,一直在“死读书”。所以,在努力读书之余,也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从而得到快乐,释放压力。
学习虽然很重要,但也要劳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上学记读后感4
我十分喜欢看《米小圈上学记》这套书,这套书共有六本。今天我已经看完了第四本:新同桌的烦恼。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米小圈升入了二年级,这是一个美妙的开始。更美妙的是米小圈终于离开了刁蛮的李黎,有了一个新的同桌徐豆豆。
徐豆豆是个特别逗的女孩儿,跟米小圈很像,他们在一起无比开心,同时也闯出一些祸端,可时间一长,米小圈发现还是李黎好,至少能阻止他去闯祸。
有什么办法能再和李黎做同桌呢?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不能总闯祸,不能乱涂乱画,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书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表弟大牛来米小圈家做客,他把米小圈家里的.零食一扫而光后又提议去爬树。可是,大牛爬到了树顶以后,不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他困在树上下不来了。大牛紧张的脸都白了。米小圈爸爸听了这个消息后挺身而出,爬上树去救大牛。可是,米小圈爸爸有恐高症,他也下不来了。最后,消防员叔叔来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大牛和爸爸救了下来。这件事太危险了,大牛差一点儿闯了大祸,他真是一个不懂事的淘气包。
这让我想起我的表弟,他的名字叫“果果”。他比我小四个月,眼睛大大的像弹珠,说话声音也大大的像地震。他和大牛比起来,他更加有安全观念。比如:每次我们一起外出旅游到陌生的地方,果果都会牢牢地牵住他妈妈的手。
这本书用了日记的形式来描述米小圈的学习生活,又幽默又有知识和道理。我很喜欢这本书!
上学记读后感5
至此,初读结束。
原来是一本由他人执笔的回忆录。
最多的笔墨放在了何先生上学时的经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颠沛流离,而这样一群影响了中国发展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的展现确实很有意思。
正如作者在最后说到的,看人要打两次折扣,一次是你只所见,都不是全貌,第二次是你只所见,仅是个人所见。这本回忆录也是充满了何先生个人的评判和情感色彩,说全部真实,并不见得。但更为矛盾的是,史书所写也并不一定是真的,所以多看看,多听听有好处。
但这本书确实也激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1.人生不可预测,既要顺从趋势,又要坚定信念。
战乱年代,哪里都没有和平可言,自己的想法连自己的生活都左右不了,大势让你去哪里,就只能去哪里,颠沛流离不假,无能为力不假,但是有些人总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热爱的东西,这些是环境不能左右的,是精神世界的自由。
2.他人的'眼光就让他停在他人那里。
自古文人相轻,这些知识分子之间的嬉笑怒骂挺好玩,谁都看不上谁,看不上对方的学问,鄙视对方选择的道路,但这都不影响,有些人成为国家各方面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可见,别人怎么看不重要,自身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要。人不重要,做的事才是意义所在。名与利不重要,所做之事的价值才重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所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和价貌似也不是很重要,一件事,坚持做下去,做出点东西来就可以了,不汲汲于名利,不荒废于随意。
3.文末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把名字写在水上。
不管你如何奋力,如何着急,还是如何漫不经心,结果都一样。名字一边写,一边就随流水消逝了。
望再读时,能有更深的感受!
上学记读后感6
一收到作者花猫的《姜小牙上学记》之《我的变形记》,我立刻被主人公姜小牙活泼开朗的性格所吸引,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由刚开始对他乱花钱的担忧,到后来对他勤俭节约、募集捐款的点赞。
这是一套适合0-6岁儿童阅读的注音、全彩、美绘读本,是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是以日记体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的,作者捉住6岁小孩子的性格特点,通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一日一事,一问一答,自然活泼,避免了冗长拖沓,小孩子一拿到这本书就会爱不释手,绝对不会出现读会儿显得不耐烦的现象。已上三年级的儿子一看到书的封面,马上被小牙的两颗大牙逗乐了,再一读里面的文字,直接就拔不出眼来了,什么也顾不得了先读完再说 ,读完后很庆幸自己不是原来的姜小牙,而且为转变后的姜小牙松了口气。
《我的变形记》以“姜小牙是一名有钱人家的孩子,他有爱花钱的坏毛病”这条线索展开,小牙问爸爸要钱买零食,爸爸谎称破产了,小牙成了穷光蛋,识破爸爸骗局,又成了大富翁,后参加电视台《交换身份》节目,亲身感受了山区小学孩子们的生活,尤其亲眼看到同桌孙二娃的'困境,他惊呆了,这时他精神上收到了洗礼,行动上来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跌宕起伏,很吸引小孩子们的眼球。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相信我们每个人身边不乏有“以前的姜小牙”这样的例子,他们从出生到现在,吃穿无忧,根本不知道缺钱是咋回事儿,也不知道吃苦是啥滋味,整天就想着吃好、玩好,把学习这么重要的事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就想着玩手机、玩电脑,父母、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真该让他们去山区亲身体验一回那里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们应该就会明白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上学记读后感7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假期里,我读了《墨鱼仔上学记》这本书,我被墨鱼仔坚持演“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深深吸引,被墨鱼仔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
升入三年级的墨鱼仔,生活多姿多彩。他不但组织了一个名侦探俱乐部,还演了一个特别精彩的节目——爆笑版“三打白骨精”,成为全校闻名的大明星。可事情进展得不太顺利,中途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墨鱼仔都没有放弃,他克服困难,坚持排练,最后获得了全校同学的掌声。
“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童年里,我们是否一个个都像墨鱼仔一样坚持不懈呢?我现在是一名小学生,正是学习的好时候,每次成绩不理想,我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哎,一天到晚的学,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和墨鱼仔相比,我感到万分惭愧,我不禁问自己:“墨鱼仔排练话剧的.路那么坎坷,为什么还会坚持把“三打白骨精”排练得那么精彩呢?不就是因为他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吗?其实,再难做的事,只要开始做,坚持做,就有成功的希望。墨鱼仔为了把三打白骨精排练好,手都练肿了,这要是我,可能早就放弃了,唉,我真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向墨鱼仔学习。
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作业有时写得不够理想,就是因为我缺乏墨鱼仔的坚持不懈的精神。马克思说得好:“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不仅在学习上,其实在任何领域上,都是这样。
墨鱼仔,虽然你不可能听见我的声音,但是我还是要大声对说:”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上学记读后感8
这个寒假,我读了这本书。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米小圈和七岁小神童。米小圈的性格很活泼、开朗、甚至还有一些小调皮。他经常惹他的数学魏老师生气。有一次还在班长李黎的数学书上画了很多插图给王聪聪看。他还帮助过王聪聪,在他很累,快要不耐烦的时候帮他解压。王聪聪是个爱学习的人,他非常聪明,什么题目只要有答案的他都能回答出来。他原本很爱学习,后来米小圈与他成为好朋友以后,他就有一点点贪玩,而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上了。后来米小圈的爸爸说服了王聪聪的爸爸,要让他劳逸结合。
这本书不仅很搞笑,故事也很生动有趣,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米小圈的班里转来一位小神童叫王聪聪。他什么都会,大家都很想出脑筋急转弯来杀杀他的威风,结果,他最终只答错了一题,回家哭了半宿,嗓子都发炎了。后来魏老师和米小圈一起去探望他,后来他俩成了好朋友。中间有一阵子王聪聪的爸爸发现王聪聪有些贪玩,就不让王聪聪和米小圈玩王聪聪因压力太大,不愿学习了,后来米小圈还帮助他解压。
在这本书当中我能感受到故事里的米小圈是很友好、调皮、活泼的人。他的朋友很多。而王聪聪读的书多,所以他的见识的也多。但我看了这本书,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就是从做一件事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哪怕是去学习玩游戏,也要掌握技巧,熟悉攻略,玩出最好的水平,用最好的方法。而且有的时候学习还会有一些小小的苦恼,有时还要绞尽脑汁地去思考才能想出一些最好的解题方案,如果答对了还会有很多喜悦感。学习时还要时时刻刻记住“每天”两字。只要每天学习一点,时间久了,你的知识就会与日俱增。那样就是所谓的学习与快乐。
我很喜欢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学习与快乐。
上学记读后感9
小朋友,相信你和我一样,家里都会有很多的藏书中,那么这些书里面,你最喜爱的是那一本呢?什么你问我啊,那我告诉你,我最喜爱的书是——《米小圈上学记》,你问我为什么喜爱这本书吗,那让我慢慢告诉你!这是一套优秀儿童小说,特别的形式,加上清新的形象,还有技巧的叙述,以及内在的幽默和美妙的插画,给读者非同寻常的.审美享受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童心世界的真纯、灿烂,还给小读者们以成长的智慧和人生的快乐。作者是一位“80”后儿童文学作家,但对童年生命的艺术表现却是令人惊奇的。
这是一本如此特别的日记。一个特别“倒霉”的小男孩,一群特别可乐的小学生们上学发生的趣事,让我们想起了那个特别美好的童年。
这本书讲得是一个叫米小因病的小朋友,和他严厉的老师、刁蛮的同桌、还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们在学校和家里发生的故事。这本里有许许多多的好词好句,都会有红色的字来表示,让我们小朋友们看起来、记起来特别的简单,不费力气。这套书一共有六本:《我是小学生》、《好朋友铁头》、《耗子是条狗》、《新同桌的烦恼》、《自然小秘密》和《如果我有时光机》,我最最喜欢的就是那本《自然的小秘密》,让我从中学到了许许多多自然界知识,我爱死《米小圈上学记》了。
另外,这本书还是国内第一本日记体小说,这是一本能够让妈妈和孩子都十分愿意购买和阅读的好书,看了以后,能够让你不知不觉中爱上写日记。小朋友们,你心动了吗,快来和我一起看《米小圈上学记》吧!
上学记读后感10
寒假里我读了《米小圈上学记》这本书,主人翁米小圈从小爱画圈圈,所以爸爸给他取名“米小圈”。
《米小圈上学记》中有几个重要人物,他们分别是:米小圈、小圈爸、小圈妈、魏老师,还有李明。魏老师是教语文的,在米小圈心目中他是个“奥特曼”,因为他的头发太像奥特曼了。《米小圈上学记》上学记这部书很好看,也特搞笑。书中讲述了米小圈一天天是怎样度过的。他的同桌的李明,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小女孩。米小圈上课只要一看漫画书,就会被李明发现并没收,因此他很苦恼。
不过李明在米小圈心目中也有好的地方。有一次,大家都在安静地写作业,沙——沙——沙,突然米小圈写错了字,可是他忘了带橡皮,急得他像热锅的蚂蚁,一时满头大汗。这时,李明急忙主动地把自己的.橡皮递给了米小圈,米小圈接过橡皮,感动的差点流下了眼泪。从此他们成为好朋友。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互相谦让,不要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建立朋友之间长久的友谊。
《米小圈上学记》读书笔记
《米小圈上学记》中的主人公米小圈是一名一年级的小豆包,对于象我这样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再适合不过。
先来说说它的内容吧!是讲米小圈的好朋友来到他的学校,和好朋友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米小圈喜欢写日记,他写的每一篇日记都超级搞笑。米小圈也十分调皮,他的鬼点子也特别的多。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友谊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物,因为没了友谊就没有人喜欢你,爱戴你,最后你会一无所有。这套书不仅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它还让我爱上了写日记。
上学记读后感11
高尔基爷爷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能给我带来快乐,更能使我进步。暑假中,我读了北猫叔叔的《米小圈上学记》系列丛书,其中的《小顽皮与老顽童》这本书我越读越喜欢,它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米小圈和二爷爷之间的故事。
北猫叔叔介绍的“偷师学艺”的写作魔法让我受益匪浅。平时我也读了很多书,可是都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故事情节,也就是看看热闹。老师每次布置我们写作文时我都无从下笔,只好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东拼西凑。读了这本书,北猫叔叔的“偷师学艺”魔法告诉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本好书要反复地读,读了很多遍之后,其中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例如书中二爷爷这个人物,我读第一遍时认为他太抠门,米小圈买自行车只给了100元。再读时,我又觉得二爷爷并非“抠门”,而是那代人特有的勤劳、节俭的素质。他有养老金却还到公园捡饮料瓶去卖钱,给米小圈买了一辆自行车,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对米小圈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他是一个多么平凡而伟大的老人!
读书要有讲究,慢读细嚼。“撮其要,记其事”才能领会作者写的`精髓。我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今后读书都要读出“偷师”的技巧——学习作品中的写作方法。把作者写作的精髓变为自己的知识的营养。坚持写日记,把观察到的,感受到的都积累在日记里。我一定会通过努力,使自己写作文的能力一天天地提高。
读书使人学会思考,读书使人取得进步。我要做一个“小小书虫”,吸收更多的知识营养。
上学记读后感12
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节目,正好在介绍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通过介绍知道这本书现在已经风行整个知识界,想想一定很有看头,于是去书店买了这本书。
《上学记》是部口述作品,仔细阅读《上学记》这本书后,也越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为是通过何兆武先生的口述,所以语言表达直白、生动、真实,描述的不仅仅是他上学的一些事情,更多的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虽说这是一段口述历史,但我觉得更象老人的自身经历,是他对当时社会的所见所闻、对当时社会的亲身感受的一个回忆录。尤其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求学经历显得格外真实。何先生在书中反复地提到“幸福”,然而实际上,何先生求学的时代,正是中国最痛苦的时代。五四退潮以后的一连串的战争,烽火岂止连三月!战乱的`生活是艰辛的,可是他们那一代人却处处洋溢着振奋的精神,许多人宁愿选择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不愿做亡国奴。他们自然而然把追求国家富强当作自己的理想,把民族的整体崛起看作个人幸福的根底。而我们现在对幸福的理解却总是那样庸俗现实,每天习惯于抱怨,抱怨不涨的工资,抱怨不畅的交通,抱怨不好吃的饭菜,抱怨不通情的领导,但是却从来少有人抱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太低。通过读《上学记》,我才清晰意识到曾经被自己下意识深深隐藏的挑剔和急躁,那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便随着纸页的翻动而慢慢增加,然后感动到甚至想流泪。
很先生在书中强调读书不一定非要有目的的去看书,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其实,求知的乐趣不正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世界,读书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了解一件事物时,又发现了另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前方似乎总有在等着自己,越想去了解,就会发现更多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无穷尽的才是求知的乐趣,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吧。
上学记读后感13
这几天上班回来都会抽点时间看《上学记》,没多久就看完了。这是一本小书,类似随笔,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主要是讲述何兆武老教授大学时代的一些人和事。书中谈论了许多东西,谈的最多的是关于幸福。什么是幸福?何兆武老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是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无能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在书的另外一处他又强调,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一个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一个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这就是他的幸福观。他的幸福观是把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起来,不光是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整个社会的`前景也是更加美好的。当我把何兆斌老先生的幸福观与几个朋友分享后,他们有点不理解。
幸福,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个人人生观的一部分。以前,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想过,幸福是一种状态,必须是现代式,而不是过去式,仅此而已。至于什么是幸福,我没有想过,甚至没有想过能找个好工作、可以买房买车,这就是幸福。这些年,整个社会对幸福这个词也很关注,经常谈到幸福指数。前段时间一部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又引起社会对幸福这个词的热议。我们谈论着自己的幸福观,有人说幸福就是幸福就是猫吃老鼠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是一种网络说法,更多还是谈及自己的生活、事业、爱情、亲情等等。
我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我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上学记读后感14
我最近看了一本儿童小说《姜小牙上学记》,这本书是以姜小牙的日记形式展开情节的,记叙了姜小牙一年级的有趣故事。看了姜小牙的故事,我又回忆起我上一年级的情景,发生过好多和姜小牙一样的事情,也遇到过姜小牙一样的问题。现在我上四年级,而姜小牙就像隔壁一年级的小学弟一样淘气、有趣。
姜小牙通过班干部竞选,交了好几个好朋友,其中最好的要数米小圈了。提到米小圈,这套书的兄弟篇《米小圈上学记》中的主人公,这两个淘气小子一样,在课内课外搞了许多令人捧腹的事情。一次姜小牙为了挽回没背会古时的面子,向老师夸下海口,要七步成诗,于是就有了这首诗:“窗台有盆花,掉到楼下了,大事不好了,有人砸到了。”哈哈大笑之余,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人物太真实了,谁敢保证在小的时候,诗兴大发的'时没作过这样的诗呢!这个小子太幽默了,他给这个班级带来多少欢乐呀,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大受欢迎。要是我们班也有这么一个’笑星‘该多好,课间同学们不知有多轻松呢,哈哈大笑才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姜小牙的同桌郝静,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文静、内向,有点和我的性格相似。看了她的故事,我觉得我也应该活泼点儿,融入到集体当中,做大家都喜欢的可爱女生。这是姜小牙写的日记,他的日记就是他的上学记,我以前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其实,像姜小牙一样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是多么的有必要啊,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上学记了,每个人的上学记都独特、另类。
妈妈有话要说:这是一套注音读物,上小学的孩子都可以自主阅读。本来觉得女儿已是小学中高年级,这类书有点不适合她,没想到她却很感兴趣,常常读得哈哈大笑,她那过瘾的大笑似乎也感染了我,忍不住也去翻翻,太有意思了,怪不得孩子喜欢,太贴近生活。往往能打动人的事情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事,生活中熟悉的事儿都可以是作文的好素材,这也提醒女儿,看似平凡、普通的人和事,最接地气,也最容易引起共鸣。
上学记读后感15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米小圈上学记》。书里讲的是一个活泼、搞笑的小男孩米小圈,他和我一样是个一年级学生。他有好多朋友,最好就是姜小牙、铁头。
米小圈喜欢写日记,他写的每一篇日记都超级搞笑。
米小圈还是个画画天才,但他并不爱画画,他愿望是成为一个卖冰淇淋的老奶奶,那样他就能天天吃上冰淇淋了,可是他爸爸却想让他将来能成为一名大画家。这就是米小圈给他爸爸画的'画,他妈妈本来也想让米小圈给她画,可是一看这副画,就吓得逃走了。
米小圈有时候会写出一些搞笑的话。有一次,他爸爸对他说:“如果我来钓鱼,你妈妈来做鱼,那你来干什么?”米小圈说:“我当然是负责吃鱼了。”
米小圈想成为一句少先队员,但是老师还是没有批准他。我觉得米小圈虽然现在不是少先队员,可是,他既爱写日记,又为了成为少先队员,迫不及待地寻找有困难的人去帮助他们,将来魏老师一定会批准他加入少先队的。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 篇这本书是《米小圈上学记》三年级的书,这本书叫我有一个跟屁虫,这本书的作者是北猫,原名刘志刚,三岁看别人的的小说,十三岁开始逼着别人看自己的小说,职业:儿童文学作家、资深动画编剧。
这本书有:米小圈,李黎,铁头,郝静,米小圈的妈妈,米小圈的爸爸,肌肉老师,魏老师,莫老师,大牛,姜小牙,潘美多,徐豆豆。米小圈,姜小牙和铁头是好朋友。徐豆豆,潘美多,郝静都是女生。肌肉老师,莫老师,魏老师都是老师。
米小圈天天都为写作业烦恼。他如果一写作业就发愁,真的还不如不让他写呢!唉!米小圈的妈妈才说的算呀!
我也为米小圈的作业发愁呀!魏老师可是班主任米小圈可不敢不写作业呀!
米小圈还对我说了一句:“三年级的米小圈陪你一起慢慢长大!”
【上学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06-05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09-21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04-30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15篇04-10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10篇09-28
上学路上小学作文10-04
上学路上大班教案02-13
《我上学了》教案07-03
【精华】上学日记三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