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1
新学期开学后,外孙所在的学校马家沟小学一年七班,率先开展了好习惯21天,我爱阅读活动,要求孩子们每天读一篇文章,利用21天的时间,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为了配合孩子的阅读,任老师为全体家长开出了一份阅读书单,其中第一本就是《傅雷家书》。
我买回了这本书,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是一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傅雷先生对儿子傅聪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我被每一封信深深打动了。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婚姻;小到吃饭,花钱,细致入微,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对于傅聪的人生之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傅雷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加上傅雷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夫和艺术修养,文字生动优美,感人至深。
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受益匪浅。
一,我们在教育子女时,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总喜欢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上,一味地说教,不能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二,对于孩子不应溺爱,在鼓励的同时,发现问题的苗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格批评。傅聪的父母有明确的分工,爸爸侧重启发教育,妈妈侧重生活琐事,给孩子全方位教育。
三,父母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做出表率,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教。
《傅雷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是孩子与父母真诚的交流,给天下父母和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2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更不用说傅雷的家书了。顾名思义,家书指的是家人和亲人之间的信件。文字出现后,家书出现,可以说历史悠久。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持家庭关系的纽带之一。
信件反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道德和道德传统,以及拳击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就《傅雷家书》而言,傅雷写的近百封家书的总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以报效祖国为重要任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诠释。
傅雷的家人给了我们过去的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户,为我们保存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清楚地解释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这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标准。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外,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虽然他们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有名,也不能说让人们站起来做事,但他们为我着想,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首先为我考虑,为我计划。傅雷家书中有很多做人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的日常教导不是立身行事的标准吗?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但他们总是对我好。
读完《傅雷家书》后,我学了很多做人的大道理,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3
拿起这本书可能不太重,但感觉很重。
在了解了傅雷之后,他同情了自己的不公正自杀。傅雷是一名学术学者,是家里严厉负责的父亲。这些信件有三层信息。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了四年的关心;第二层是傅雷和儿子像朋友一样交谈,像朋友一样讨论艺术;第三层是傅雷作为一子,认真引导儿子有高尚的个性和艺术道德,激发儿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
《傅雷家书》是一本能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身修养的好书。在黑暗的时代,傅雷通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了高尚的品质。借诸葛亮的智慧
爱子之情本来就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亲情放在第二位。读完《傅雷家书》后,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凸显了傅雷深厚的艺术造诣,珍惜和尊重生活中的朋友,关心国家的政治发展,像朋友和朋友一样与儿子平等地讨论艺术的许多方面的个性特征,也可以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得到真理,让孩子体验父母的爱。也许像傅雷一样,他对我们有一颗期待的心,期待我们成为人才,有一份深厚而毫无保留的爱。了解父母的爱,我们就会努力学习,成为人才。
这是充满父爱的`教子文章,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普通典型不聪明的深刻写照。我们可以像傅雷一样体验生活和学习的真理。
如果你仔细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同的家庭世界,理解你不懂的人类世界。
【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20
初三傅雷家书读后感09-18
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02-01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02-26
《傅雷家书》读后感11-12
【经典】《傅雷家书》读后感07-26
[精选]《傅雷家书》读后感07-13
傅雷家书读后感06-12
《傅雷家书》读后感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