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本《我爸爸》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绘本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绘本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绘本读后感1
这篇文章叫做《安的种子》,很早以前就看到过,一直记忆犹新,这次看到就拿他转出来给还没有看过的父母。
我们的孩子从来不拿自己妈妈和别人妈妈做比较。
所以,妈妈们,我们也不要对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你……”
这句话最伤害孩子的心,每个人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自己不喜欢听的话,也不要说给孩子听。每个孩子都最爱自己的妈妈,在他们眼里,无论自己的妈妈有什么缺点,无论妈妈爱大吼大叫还是温柔体贴,都可以接受,都不影响孩子对妈妈的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的爱。
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看到自己的妈妈,眼睛都会发亮,会跑过去张开双臂,迎接自己最爱的妈妈。孩子都可以做到这样,为什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做不到呢?
妈妈们需要做的是,和孩子约定一个鼓励的动作,可以是摸摸孩子的头,可以是一个拥抱,也可以是一个拍手,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只要孩子有一个小小的更正,随时随地,鼓励一下,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很重要。
有缘看到《安的种子》的人们——无论你是不是准备将它读给孩子听——也许都应该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己听。然后想一想、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
这个标题写的非常的棒,回想起来,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确用了太多的比较,“谁谁家的孩子考试比你好”,“谁谁家的已经钢琴10级了”,“谁谁家的这次考入了北大”,然后末了再加一句“你怎么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话,我们可能料不到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换位思考,要是你的孩子经常冒出来这些话:“谁谁的妈妈做菜比饭店还好吃……”,“谁谁的爸爸是哪个公司的老板,一年赚100多万”,“谁谁的爸爸,他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辆宝马”,“谁谁的家里,每年都要出去旅游3次”等等……末了再加一句“我的爸爸妈妈怎么这么没用?” 试问作为家长的你感受会如何?
希望父母能从小种下一棵种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就好。虽然需要你的精心浇灌,但发展成什么样子是没有参考的,玫瑰有玫瑰的美丽,百合一样有百合的清新,哪怕是仙人掌必定也有他独到的一面,怕的就是拔苗助长,还等不及开花就夭折......
绘本读后感2
很多妈妈都和宝宝玩过一个游戏:照镜子,彻宝小的时候,我也经常抱着他看镜子,本以为就是是懒人带娃,后来发现许多早教机构都有类似的亲子游戏,其背后的理论是宝宝在照镜子中认识自己,以感官体验建立与周围事物联系的训练方法。
孩子出生后6个月起,会对镜子以及镜中的自己产生极大兴趣。当然,一开始对镜中的人脸没有辨别能力,但是随着宝贝的成长,整个照镜子的过程就成了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今天要推荐一本和镜子相关的绘本《3D镜面绘本:镜子里的马戏团》,我下单完全是被内页的精美震撼了,还有就是对镜面绘本的好奇。
《镜子里的马戏团》讲述的是小男孩观看马戏表演,在看了双胞胎扔帽子和猴子表演的平衡杂技后,小男孩坐不住了,也参与到马戏表演中,在大象鼻子上玩了滑梯,就连高难度的`马上射击和空中飞人也挑战了一下。设计精巧的镜面效果,生动地呈现出了热闹、惊险的表演氛围。小朋友可以体验到与平面图书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镜子里的马戏团》绘本的内页,除了彩色有图案的地方,都是“镜子”的视觉底色,如果平铺打开绘本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自己,和看镜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绘本打开90°,由于镜面的反射,传统的平面阅读就变成3D立体式阅读,让孩子对空间概念产生直观的感知。
一、平面书里的3D视觉体验
彻宝拿到书,习惯的把书展开180°看,匆匆翻了几页就看完了,我赶紧凑上前,我让他试试从书中能不能看到自己,彻宝惊奇的摸了摸内页:好神奇呀,这个书怎么变成镜子了。
“还有更神奇的,给你变个魔术”,我把书立着放在茶几上,然后摆成90°,让彻宝再来看,左页的彩图反射到右页,右页的彩图也反射到了左页,反射的图案比原图颜色略浅,呈现出了3D的视觉效果,彻宝惊讶的说:妈妈,就像真的一样。然后自己趴在茶几上一页一页的翻看。
一项研究表示:人们80%的智力是在小学前后形成的,智力不比知识,后天努力不如前期开发有效。而3-8岁,正是培养空间感的最好时期。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理学院院长罗格·道斯提到:“如果不对空间思维加以重视,将无法培养出21世纪会学习、懂生活的年轻一代。”
二、好的绘本承担多种角色
在一个绘本群里,家长们讨论起《镜子里的马戏团》,有一个家长说:这本书真的非常厉害,我女儿拿去学校借给同学看,被老师借去做数学课教具讲对称去了,非常抽象的概念在这本书的演示下变得超级容易理解。大家一定要存好手里这本宝藏书,小学也能用得上啊~
两岁的衡宝钟爱玩滑梯,最喜欢看的是小男孩在大象鼻子上玩滑梯。四岁半的彻宝,不断打开又折成90°,看着半个皮球变整个,一个小丑变成一对双胞胎,对于他们俩,《镜子里的马戏团》就像是一个玩具。
对于小学生,《镜子里的马戏团》是很好的启蒙书,帮助理解对称,对于中学生,他们可能会从反射中理解这本书。每个人知识储备不同,引起的思考就不同。
彻宝拿着《镜子里的马戏团》给奶奶变魔术,奶奶连连称奇:怎么设计的呀!奶奶没什么文化,说不出华丽的词语,她也感慨设计的奇妙。
我们认识一下《镜子里的马戏团》的作者,日本新锐设计师,绘本作家渡边千夏,毕业于筑波大学艺术专业,后在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研究生院取得硕士学位。其间,曾作为平面设计师任职于家居用品公司。目前作为自由设计师、绘本作家,进行着一系列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题的创作。主要作品有《3D镜面绘本不可思议的彩虹》《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
《镜子里的马戏团》大人花两分钟时间就可以翻阅完,最多也就是脑海中回顾一下镜子成像和反射的原理,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可以玩一个晚上的玩具,他们会不断展开又折成90°,一会儿半只大象,一会整只大象,数着里边怎么也数不清楚的小男孩数量。
绘本读后感3
看了《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小故事,我非常感动。我十分喜爱这个绘本,它讲的是大兔子和小兔子用张开手臂那么长,举起手那么高,身子倒立,跳高,跨过小河,翻过山丘,爱到月亮那儿再回来等方式来告诉对方我有多爱你。
我的`亲人也给了我很多的爱,我也很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亲爱的老师。妈妈每天都早早的起床为我作饭,无论多忙,都要给我辅导功课,每次我去外婆家里她都要问这问那,给我准备好吃的东西,在学校里,老师教给我许多知识,本领和道理。
我感受到了身边许许多多的爱,从现在开始,我要把我的爱给身边的每个人。
绘本读后感4
喜爱。专业人事曾高调推荐过,最近才看,惭愧。细节中隐藏着无数的典故,值得不断找寻和回味,有着豁然开朗的愉悦或会心的一笑,对于一个喜爱美术史,喜爱旅行,喜爱画书动画片的幼稚大叔来说,这本书完美契合了。
提示我朋友圈的辣妈们,这本书不适合你们的'孩子,甚至很可能不适合你们(哇哈哈,毒舌一下,我又要遭恨挨骂了,但是我更怕你们看了我的称赞后买来看,然后看不懂、不喜欢,还是要骂我)~
绘本读后感5
近期幼儿园老师推出亲子阅读活动,我和贝贝阅读的第一本绘本是《有一天》。读了这绘本后,心里有种简单的幸福,有种期待、有种祝福还有种牵挂。孩子有着美好的童年,还将慢慢长大,经历人生的各种美好,各种酸甜苦辣。只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幸福快乐!
绘本像诗一样优美感伤的语句,简单柔和的线条画面,结合在一起充满了爱和真挚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喜欢,让我想起自己的妈妈辛苦养育我长大,现在自己也身为人母,当自己的孩子长大的时候,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不仅是给孩子读的绘本,我觉得更多的是给天下的爸爸妈妈读的绘本,特别适合家有女儿的父母细细品读。文中深深的母爱无需用华丽的词藻就能描写的生动感人。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传达出母亲深深的爱?当初雪飘落时,母亲把婴儿高高举起;当孩子熟睡时,母亲会开始畅想,畅想有一天孩子会独自去体验成长中的种种酸甜,有一天会离开家,有一天会感受到坚强的脊背上所负担的小小重量。而当孩子满头白发的那一天到来时,她会想起母亲的爱。就是这样简单质朴的语言,能传达出如天空和海洋般辽阔的`母爱。无论是孩子,还是为人父母,抑或扮演着两种角色,都无法抗拒这朴实而深情的梦想所带来的感动。短短数百字,诗歌般的语句,既饱含关切,却又不无感伤,仿佛是一位母亲 在喃喃自语。轻柔舒畅的节奏中,流淌着最浓厚、最真挚的感情。
每次读到最后的画面,母亲化为窗口花瓶旁的一幅照片,贝贝就问:妈妈,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去哪了,等我长大了我还有没有妈妈?从孩子的疑问中,我体会到的是她对我深深的爱,
绘本读后感6
我妈妈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看《我爸爸》。
《我爸爸》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爸爸给他买了一张画笔,但他却不喜欢,有时还会用来吓爸爸。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画,爸爸画的笔很美丽很好看,有一次爸爸去世了。
他的爸爸去世了,小男孩很伤心,但爸爸却说我不想学画画,但我不想学习。爸爸说,我不可以不学习,不然你也学画画了。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小男孩很可爱。我觉得我和他差不多年龄一样,都是一个孩子,也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爱好。我应该好好学习,不要让爸爸再教我画画。
绘本读后感7
我最喜欢《我爸爸》这本绘本,因为他和我爸爸很像。
我有一个太阳般的爸爸,他的笑容最暖,看到他我心里永远是暖洋洋的`。
我有一个可爱的爸爸,他陪我打球,陪我爬树,陪我在小区里疯狂的追逐直到我们满头大汗。
我有一个聪明的爸爸,不管我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他都会给我解答。
我有一个严厉的爸爸,我欺负了妹妹,他总是严肃的批评我。
我有一个爱玩的爸爸,他带我们去西双版纳看大象,去昆明看石林,去丽江看打鼓,去成都参观杜甫草堂,去山西拜晋祠,去青岛海边游泳,去深圳的世界之窗,去上海的东方明珠……去的地方太多了。爸爸说,以后还要领我们去更多的地方玩。
我爱我爸爸,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绘本读后感8
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大卫不可以》我都读了好几遍了,我实在太喜欢里面那个大卫了!因为我觉得我有时候也太像大卫一样干那些妈妈不让干的事,即便如此,妈妈还是很爱我。
记得有一次,我在我在玩一个望远镜,突然觉得它的两个镜片好神奇呦,可我怎么也摘不下来,怎么办呢?对了有办法了,哈哈哈!砸!啪……“宋一鸣”你在干嘛?妈妈闻声过来,天啊,你这个小坏蛋,你居然为了要那两块玻璃片把一个好好的望远镜给砸了,以后不许了……
还有一次,我和弟弟玩吹泡泡,玩得正高兴,吹泡泡的`水没有了,我就在脸盆里放满了水,然后加了很多很多洗衣粉,又倒了很多洗洁精,下手一搅和出来了很多泡沫,把整个洗澡间的地上都弄成……
像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可我知道,妈妈一定很爱我,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减少了对我的爱!小朋友,你们的妈妈也是一样的哦!
绘本读后感9
今天,我读了绘本《我爸爸》和《我妈妈》两本书。
他的爸爸很勇敢,大野狼都不怕;他的爸爸很敏捷,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还可以走钢丝不会掉下来;他的爸爸很强壮,敢跟巨人摔跤;他的爸爸还会踢足球,还是歌唱家。他的爸爸很快乐,常常逗他笑;我也希望有一个这样的爸爸!他的妈妈会做饭,还会杂耍和逗他笑,他妈妈还是个画家,还会唱歌。他的.妈妈很温柔也很能干。
我的妈妈也是个好妈妈,从小她一个人带着我,她带我去旅游、陪我玩耍,晚上给我讲故事;我的妈妈很辛苦,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做;我的妈妈很能干,她什么都会做;我很爱我的妈妈,我希望我快快长大,不让妈妈辛苦了。
绘本读后感10
放暑假的第二天,妈妈就带我去了书店,陪我选了几套我喜欢的图书,其中就有《非常动物绘本》这一套,这套书的作者是张炜,一套共有5本,我已经全部读完了,但是妈妈说挑出两本来写读后感就可以了,不然要写的太多了,老师们看起来也好费时间。所以我只选了其中的《我为什么流浪》和《想家的小螃蟹》这两本来写读后感。
先来说说《我为什么流浪》,这本书讲得是一群流浪的小动物们,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变成了流浪者,比如灰狗老笨,老笨最开始是有主人的,主人也很喜欢他,可是由于后来主人出国,将他送给了朋友,朋友没有好好照顾他,他忍饥挨饿,所以选择了离开。还有山东细犬“宝物”,宝物的主人给宝物很多很多的好吃好玩的,可是他们限制了宝物的自由,只想让宝物待在笼子里,宝物最后也伤心的逃离了。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很难过,我非常喜欢小狗,我不忍心看他们流浪,所以,我觉得我们人类,如果也喜欢动物的话,就要一直好好照顾他们,不能突然间就不要他们了,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都会难过和伤心,也不能像书中宝物的主人一样,强迫他们过我们人类的生活,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不喜欢爸爸妈妈强迫我们总是做我们不喜欢的事,我们渴望自由,小动物也渴望自由,如果我们真的喜欢动物,就不应该束缚他们,而是给他们最想要的自由自在。
《想家的小螃蟹》这本书,非常的有意思,讲述了四只小螃蟹离家玩耍,又不小心被一个小男孩抓回家,好在故事中的主人公“旗手”是一个爱学习,喜欢画画的小螃蟹,也是靠着他的画,让小男孩及他的父母明白了他们几个想回家的'想法,最终平安的回家的故事。我开始很好奇问爸爸:螃蟹也会画画吗?爸爸说会啊,你看螃蟹那两只大大的剪刀手,他们天生就是画画小能手呢!我有点不太明白,不过我记得老师说过,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有时候就是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很喜欢故事中的“旗手”,他很爱动脑筋,喜欢跟小伙伴一起探讨未知的知识,这点我要向他学习,他还跟我一样,喜欢画画,是一位优秀的小画家。不过我认为他有些贪玩,没有安全意识,像我们小朋友出门玩耍,不应该离家太远,而且一定要告诉妈妈,不然家长找不到我们会很着急,要是再遇到什么危险,就糟糕了,这点我们不能像“旗手”一样。还有故事中的小男孩,我觉得他很善良,他虽然抓住了小螃蟹们,不过他没有伤害他们,可是,我觉得我们小朋友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抓小动物了,因为小动物也有爸爸妈妈,他们也一定会想家,而且万一我们抓的小动物不会画画,我们就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了,不小心伤害了他们,那他们就更加觉得我们人类都是坏人了。
我们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不能随意伤害,不能随意抛弃。
绘本读后感11
《 我爸爸》这本书中的爸爸真厉害,真能干,但是爸爸去世太早给作者留下伤感。
《我爸爸》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爸爸。我的爸爸平时很忙,偶尔才有时间管我,写作业时他很严肃,玩的时候他很随意;我不高兴时,他就用他特有的.口音说“你看、你看”那个调子一下子就把我逗笑了。每次在路上看见有狗屎,他就会说“狗粑粑、粑粑”我一下子就笑了,偶尔也学他说话,我们彼此相互大笑。他总是在妈妈批评我,我十分生气时,逗我开心。在不听妈妈话我吊儿郎当时,很认真严肃的给我讲道理。看着爸爸严肃的样子,我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这时的他好像很有魔力,吸引着我。
我希望我的爸爸长命百岁,永远爱我!
绘本读后感12
大家好,我是瞿溪二小一(3)班的戴伊晗,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一本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是由一块普通的蓝料子带来的故事,讲了慈祥的爷爷即聪明又心灵手巧,给小主人公约瑟做了一条奇妙的毯子,后来爷爷又不断把变的'老旧的毯子改成了背心,领带,手帕,扣子。善于动脑的爷爷总是能把旧的,看上去可以丢弃的东西重新变成新的,使人看见了,听见了都会惊叹不已!虽然最后布料消失了,但是我想约瑟一定是非常幸福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有形的事物虽然会消失,但是它所留下的记忆带给我们的快乐却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爷爷用爱与智慧给了约瑟无尽的关怀和爱护,守护了约瑟的成长,在约瑟失望的时候,总是能想出办法给他惊喜,让他开心起来,陪他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对我也总是关怀备至,每当我遇到困难,他总是会悉心教导我,帮助我。他还会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和我一起玩游戏!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欢乐!
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大家!
绘本读后感13
今天自己提前阅读了准备暑假陪伴孩子共读和学习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绘本《敌人派》。
这本绘本通过父亲以制作披萨饼的方式教会了儿子应该如何与同龄小伙伴交往,间接引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环境应该如何和谐相处的道理。
但是这本绘本中所运用的育儿方式个人认为挺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大环境,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一开始绘本故事就通过小男生这个年龄段的爱恨分明性格,表达出自己本来就不喜欢某个小伙伴,在与父亲沟通交流后,父亲说他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小男生依然半信半疑,甚至产生出不少邪恶的想法:例如小男生以为父亲会在披萨饼中放入很多古怪难闻的材料来给敌人吃等。在这一故事点上,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的,因为中国人至今对于自己憎恨的人或比自己强势的人,都会存有想灭掉对方的意愿。
接着,在故事的中段,父亲在做好披萨饼后,希望小男生自己约小伙伴出来玩,自己尝试去“解决”掉“敌人”。在与小伙伴玩了一段时间后,小男生自己觉得这个小伙伴并不是那么令人讨厌,相反他还觉得对方挺友好的,在故事最后,两人就成为了好朋友。这也是故事中的父亲所传达的一个育儿观点:自己讨厌的人其实也是有机会成为朋友的,只要我们用真心和真诚与其交往,敌人也是可以变成好朋友的。
因此,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位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做人处事价值观的.时候,没必要遵循守旧的中国传统爱恨分明价值观,应该中立客观看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并非一个人或一件事出了一次失误或一次事故,我们就一直恨对方或某件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是取决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够和平相处,而不是互相结怨。
故事的父亲的披萨饼对待敌人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中国社会传统的以德报怨的做人处事方式,通过与敌人交好来换取符合自己的资源和利益。
绘本读后感14
相信大家都看过《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这本绘本是作者大卫五岁的时候自己画的。母亲一直给他保留到现在,制作成了绘本。
大卫这个孩子和所有的小朋友都一样有一个好奇的心,总是停不住的去探索一些东西。并且总是会搞砸,可是大卫的母亲也和所有的母亲都一样的会阻止会说:“不可以,不能,”之类得话语。可是这样不但阻止不了他们的好奇心更让他们更加的好奇,他们也许会去想“妈妈不让这么做,这个东西肯定很好玩。”而且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就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会不听家长说的硬要和家长对着做。就是不听话,所以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技巧,不要给他们带来负面的'词语,要用积极的词语,给孩子积极的影响。
并且也不要去无意或是有意的阻止孩子的一些该有的行为,因为他们毕竟是个孩子。有些事他们的天性,他们如果真的犯了什么错误,也不要去批评他们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告诉孩子道理。
相信自己的宝宝一定会明白的。
绘本读后感15
一个小孩是如何爱上阅读的呢?松居直先生在他的文章《幼儿时期的绘本体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妈妈给我读,是为了哄我睡觉,所以是在被窝里读的。母亲是商人家的女主人,并没有特别好的阅读方法,可是对小孩子来说,是不错的讲书人。”
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很高的技巧吗?松居直先生告诉我们,首先是一个妈妈的初心,爱孩子的心;妈妈在他小的`时候用故事哄他睡觉,对妈妈而言能早点入睡就好,他喜欢的地方,妈妈会反复读很多遍,结果每次都是妈妈先睡着。
年幼的他喜欢听妈妈读故事书,更喜欢就这样和妈妈依偎在一起的时间,听故事书是唯一可以和妈妈单独相处的时间,他非常珍惜;这是他对于阅读最初的印象,妈妈的陪伴和爱、妈妈讲的故事书。
爱才是催化一件事情的原动力。
每一个妈妈有孩子之前都不懂得如何做妈妈,当孩子一落地,看着一个可爱的小生命,自自然然就有了母爱,想要好好照顾他;冷了给他加衣,饿了给他喂奶,哭了会心疼,看到孩子笑了心里特别甜,每天抱不够、亲不够,孩子一天天长大,学会叫爸爸妈妈了,表达的渴望越来越强,这个时候妈妈就会给孩子买简单的绘本故事,读给孩子听。
为他提供一些精神粮食,让他在故事中体验美丽、善良、热情,也看到冷酷和残忍,同时故事书告诉他什么是勇气和冒险,现实是多元的,父母的经历有限,但是故事书没有局限,为孩子展现一个更丰富多彩的世界;
是妈妈引领孩子进入故事书中奇妙的世界,是妈妈的爱为孩子的阅读插上翅膀。
让孩子爱上阅读第二点是妈妈自己要享受阅读。
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自己是不是快乐的?是不是比孩子更先被故事吸引,这样你的热情才能感染到孩子,他会收到一个信号:原来阅读这么快乐,读后感.这么有趣,我也要读书。我给孩子读了一年的书,因为没有技巧,就不买自己不会读的书,开始的时候绘本、无字书都不买,买了大量的短篇童话,主要是给上小学的老大读;一开始没有任何期望,不知道他会不会爱上阅读,自己先看了再说,万一他不喜欢看那就当是给自己买的。
哈哈,反正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从来没看过童书,就当是弥补那个时候的自己了,给他读之前就先看了这些书,原来童书这么有趣,这么感人,活到30几岁还是第一次认真的看童书,经常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为作者的创意和想象力惊叹!被里面一个个简单又深刻的故事吸引了,不禁感叹原来我童心未泯,心里还住着一个小女孩呢!
当我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给孩子读书时,并没有想过让他听我读,我读我的书,他喜欢或不喜欢听,我依然会读,就像没有听众一样。
因为我不是教他阅读,是告诉他阅读是这么美好,阅读是这么幸福,阅读是这么满足,阅读是这么享受,教他热爱和渴望阅读,而不是去阅读。
现在的我又发现绘本是另一个新天地,这个天地里有故事、有图画、有歌声、有爱、有亲情、有友情、有信仰、有智慧、有所有可以“留在灵魂里的”生命教育。
对于阅读这件事来说,还有什么比爱、快乐和幸福更重要的呢?
阅读习惯?那不过是副产品。
【绘本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绘本教案02-28
小班绘本教案08-02
小班绘本教案05-30
大班绘本故事教案02-21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01-07
幼儿园绘本教案11-05
小班绘本教案汇总(15篇)05-30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02-20
大班幼儿园绘本教案05-27
幼儿园绘本教学计划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