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语文作文汇总七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语文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语文作文 篇1
以初步的模仿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对刚入中学大门的初中生来说,易入门,也易见效。在读写结合上 的作文渗透,能使学生吸收前人的经验化为已有,促使知识迁移为能力。它是阅读的延伸拓展,又更好地促使 阅读,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但模仿并非目的,而是手段。教师在指导学生模仿时,应从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因材施教,逐步提高。 尤其应注意,既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源头活水,触动相似块与生活碰撞而产生灵感的火花,又要 在写作中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发展智力,保护其创造性。一句话,初中语文第一阶段的作文渗透应表现 出在摹仿中创新的积极趋向。
初中语文作文 篇2
一、说教学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说明了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通过几次作文训练,我发现我的这两个班的学生,虽然已上初一,但写人物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写得不够生动、具体,就是说描写不过关。所以这节课的人物外貌描写,我重在引导学生理解究竟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有没有什么规律?这些光靠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些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要领,不然,就是强调一百遍“要注重描写”学生恐怕也不会描写。设计意图: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学作文应以课文为范例,学生依此为样,联系自己的种种实际做出文章来。如此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把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人物肖像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设为学习重点,把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节的学习难点。
二、说教学流程
教学课题《让人物鲜活起来—肖像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以及外貌描写的作用;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方法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和概括能力,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2)过程与方法:
图片展示——材料展示——学生探究讨论——总结归纳——动笔训练——拓展延伸——课外作业以“乐享”为理念,以欣赏、探究、生成为模式,引导学生从课文材料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渐渐理解什么是人物肖像描写,并以总结出来的规律指导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要点,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主要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乐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完成教学目标。
1、欣赏
欣赏鲁迅的照片导入此刻的教学课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2、探究
1、准备托尔斯泰的一组照片及探究材料,让学生明白掌握外貌描写的要点。
(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zī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一样,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2、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3、生成
进行人物外貌描写,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②恰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要讲究一定的顺序④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4、训练小试身手:猜猜他是谁?
片段描写:写班上的一位老师或是一位同学。要求:抓住特征从不同角度塑造人物形象。
5、延伸
猜猜下列《水浒传》中的人物:
(1)眼如龙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上应星魁,感乾坤之秀气;下临凡世,聚山狱之降灵。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宋江)
(2)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铁牛似得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李逵)
(3)“身不满五尺,面貌丑陋,头脑可笑”,“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三分像人,七分似鬼”,诨号“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
6、积累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满头银发炯炯目光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
2)描写人物的句子
他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师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7、作业
①课外摘抄名著中的人物外貌描写,进行交流。
②写一段你家庭中的某位成员的外貌,并进行班级评比。
初中语文作文 篇3
步入云雾缭绕的山,心中一切烦恼与忧愁全挥之不见。只见一座座山矗立在瀑布,河流当中,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升起的团团烟雾化作紫色的云霞。远远望去,一条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直下,好想一条大河垂挂山前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带我更深的走入了这美景。
湖
白日晴天,西湖的水面波光粼粼,无比美丽,六月站立岸边默默观赏“矗立”在湖中的无暇的荷花,一望无际。心似乎也静·清了下来,好美好美~此时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晚上看湖,别有一番风味,湖面浸着月光,看着格外朦胧,隐约看见几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一脸青涩,夜晚的荷花是娇羞的柔美的,则白天的荷花是开放活泼的,虽不同的时间看西湖有不同的.景色,但不管何时看,西湖总是那样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这句诗回荡耳边……
田原
春——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到河边观花欣赏景,无边无际的风光令人耳目一新。很随意的认识了东风的容颜,哪里都可以感受到春。小鸟似乎在鸣叫“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细细的泉水,从泉眼中无声无息的流出,池中刚刚盛开的荷花刚悄然张开,就有一只蜻蜓飞来,时不时点下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连蜻蜓都吸引过来了呢!
秋——秋天,顾名思义,一个丰收的季节,你瞧,金黄色的梅子,果实饱满的杏,麦花开的雪白,菜花也开始结果,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冬——冬天的世界一片白雪,树上挂满了冰柱子,从天而降的雪散满了这个世界,冬天的世界与往常季节不同的是,它,有一个纯洁无暇的世界;它,一个宁静寒冷的世界……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季节诗人们多用来形容清高孤傲、超凡脱俗。例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从生活中大可发现语文,语文即我们人类不可分离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初中语文作文 篇4
它眨巴眨巴这眼睛,亮光星星点点,它在装饰天空。
人们总觉得天空真的就像一场梦,好美好美,但又好虚无好虚无,星星在天空生长,眨巴着眼睛,像是争着炫耀存在,炫耀存在于天空。夜晚,灯火灿烂,星星璀璨,路灯总是为人们开着,不夜城欢快着、疯狂着,星空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这在它底下的这块土地,嘟起嘴,说:“这里什么时候过得这么好啦!”
我很喜欢星空,有人笑我,说,不就星星和天空吗,有那么美吗?说的像不得了了似的。确实是这样,我不否认。其实,实不相瞒,我有一个朋友,她叫姚星空,她从小就非常喜欢看天空,特别是晚上的星空,但是,其实她永远也没有能看到星空的机会.
她失明了。
在一场车祸中彻彻底底的失明了,从此,她的生命里没有了快乐,直至遇见我。我不像别人般不理她,第一眼见到她,我就和她说好多好多的外面的事,说她没见过的大海是多么波澜壮阔;说她没见过的樱花有多么美;说她没见过的星空有多么可爱……
显然,她对最后一个话题很感兴趣,每天缠着我问,我就笑笑刮刮她的鼻子,她嘟着嘴骂我坏,每天我们都这么快乐、这么快乐,有一天,她走了,就给我留了一张纸条,写着:月月,我始终没能看见星空,我不该妄想,我根本看不到星空,不可能看到,我乡下父亲得怪病了,我得回去陪他治疗,不能继续和你生活了,再见。
我看着看着,无声的哭了,眼泪掉下了,天黑了,星空又冒出了头,我又看见了星空,天上的星空,,还有……姚星空。
我喜欢星空,每次看到星空,我总是想起她,本该忘了的'事,却一下想起来,我想,我希望,姚星空的人生能好好的继续下去,就如星空,真正的星空般灿烂、璀璨,耀眼,,遇到困难也能咬牙坚持,一直的一直的往前走,因为她有她的梦。
初中语文作文 篇5
试题分析
此次命题坚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原则。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所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尽显自己的语文才能,发挥创造力,发展个性。
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创新的原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性。从学生身心实际出发,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摒弃了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了综合运用题及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命题反映了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对今后我校语文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满分为120分,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部分(5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表达部分(70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沟通课堂内外。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6—7分),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对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考查,摒弃了过去支离破碎地纯粹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淡化了对知识的识记要求,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语言运用试题材料的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些题结合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把语文课程资源与生活对接,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积累与运用”单独设题,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提醒大家淡化知识并非不要知识、忽视基础,而是不要死记硬背知识,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运用。
2.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考查。
3.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选文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
4.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自由发挥。
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基本没有审题障碍,选材范围宽阔,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这就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自由的选择余地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对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思维活跃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5.加强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考查。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汉字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和精神,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学生的应尽职责,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具体体现。为引导大家重视书写,七年级试卷第六大题即为“6分”的书写题,而且在作文评分标准中都强调了“凡书写规范、工整,评卷时可有等级分别。”这就提示教师要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书写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并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建议
1.抓好学生的书写习惯。老师不仅要在习字时间进行必要的巩固训练,更要在平时强调、要求,抓出成效。
2.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学生错别字较多,词语解释、翻译等问题(特别是文体常识)的解决只能靠落实,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的方法,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意思,切忌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对于易错的词句,老师一定要加以强调,反复落实。
3.要广阅读,多积累。学生每天应不少于半小时的阅读、积累。在进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文本,注重对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必须要掌握的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
4.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利用学生中的范文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让学生通过日记、随笔等写作练习,在多看、多练、多比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们关键要在重视、指导、讲评(批改)、坚持上下功夫。
5.加强考生答题技巧的训练。平时训练试题不在多,而在有效。关键要加强考生答题技巧的训练,规范答题。
初中语文作文 篇6
今晚室外大风凛冽,我在家中听着风的呼啸,心中涌起一股期盼再次下雪的愿望,下雪对于南方来说是一种美好的奢望。
15日的下午,在温暖的办公室里,或许是累了,我起身走到窗边,向远处眺望,发觉窗外在飘着白色的雨花,仔细观看方觉是鹅毛大雪。这座城市总算下雪了,随着我的呼叫,同事们纷纷至窗前欣赏大雪纷飞的景色。
之后,因有事我走出大楼外,鹅毛大雪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把整个城市装扮得一片白色,几年没有见过如此大的雪了。看!绿色的树木披上了白衣、绿色的草坪上已覆盖一层白雪,像是一条洁白的棉被,显得格外美丽。
或许上午没有冷的缘故,许多爱美的女性穿着裙子在突如降临的大雪中快步行走,为白色的世界里又增添了一份城市韵味。我一边走一边欣赏这雪景,或许这情景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小时候玩雪的景象。
在儿时,冬天并没有如今温暖,那时每到冬至前后总会下场大雪。下雪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事。我们纷纷跑到屋外,大家站在纷飞的雪中,伸出小手向空中接雪花想看看雪的形状,“六角形……”我们都会高兴地说出雪的样子。然后,小伙伴们在一起打雪仗,你扔一个我扔一个,来来回回好不热闹,如果哪个小伙伴被打中总会引来一阵欢笑声。
打累了,大家一起来堆雪人。奇怪了,打雪仗、堆雪人时手都不感觉冷。当雪人身体出来时,大家忙着做雪人头,大大的脑袋,再找来两个煤球做眼睛,一看真像国宝熊猫,当然,也不忘在雪人身上插一把扫帚当做守卫的枪。可爱的雪人就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完工了,小伙伴们又开始兴奋了,踩着雪地,围着雪人左看右看,好像在欣赏自己的杰作。下雪后的第二天,出门总会看见屋檐下面那些洁白透明的冰棱。调皮的男孩用竹竿套住冰棱取下来,拿在手中玩耍。
然而,随着气候的变暖,南方的降雪成为了一种奢望。我上初中以后,这座城市好像与雪无缘了。或许有雪,但都是烂雪变不成积雪。有时每到冬天,孩子总会问我: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雪呀?堆雪人好玩吗?面对天真的孩子,我总是苦笑。
20xx年的第一场雪给孩子带来了欢乐。当我回到家门前,见孩子在玩雪球,他看见我时,高兴地说:我们堆雪人好吗?此时的我,不顾寒冷和孩子一起堆雪人,其他孩子看见了,也纷纷加人了堆雪人的行列。此时的我好像又回到了欢乐的童年时光。
风在呼叫,好像在告诉人们20xx年的第二场雪可能来临。但我好像也听到风的哭泣,人类的活动正在影响着全球的气候,满街的汽车喷射着有害的'二氧化碳、树木的砍伐使土地沙漠化并导致水土的流失、大量氟利昂的使用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南北极冰川的加速融化,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使得许多岛屿、城市成为海底世界。
雪的世界是多么美妙,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如果气候变暖,没有雪的覆盖,我们拿什么兆丰年?人类会为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付出代价。保护我们的地球也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请别让雪的世界离开我们、离开孩子,别让雪的世界成为一种奢望和期盼。
初中语文作文 篇7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极为闪耀的一颗明星,而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从哇哇落地后就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探索,传承与弘扬,上学后,更是拥有了一门有趣的学科——语文。
开学时,一本本油墨飘香,图文兼并的新语文书发到手上,总会先翻开看看,往往都会沉迷于书上精彩的课文,生动的图片,会更加期待日后的语文学习,期待语文展现给我们的美丽世界。
语文书中一篇篇优美生动的现代文,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歌,又或是一章章字字珠玑的文言文,都是我们提高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的绝佳途径。语文书为我们安排了阶段性的学习,总是会展现我们适合我们年龄适合接受能力的知识,就像春风一般轻柔又无微不至,又像冬日的暖阳照亮每一处寒冷的角落。
上学时,每天早上校园里总会飘荡着朗朗的读书声。上语文课时,同学们认真的模样,老师口中精彩的小故事,都是语文之美:语文美在她的内容,美在她的语言,美在她令人着迷的雄厚的历史背景。
随着年级的增加,语文也有低年级时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小诗歌变为更具有文学价值的古文,散文以及许许多多的名家名作,不变的是语文书的'墨香,书上横平竖直的中国汉字,老师口中鲜活的历史人物。
很多同学认为语文很简单,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历史,甚至是许多在其他科目上都学过的知识。其实我认为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她可以锻炼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我们在生活中与人交流,增强人际关系;她可以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让我们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没有障碍,她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眼界……
美在语文中,语文之美是文化之美,是历史之美,是中华民族共同书写的五千页的长卷,是古今人民共同翻过的厚重落满尘灰的一页。
我爱语文,学习语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同时我也会在语文学习中领略语文之美,感悟她所带来的过往历程。
【初中语文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作文10-02
初中语文作文的评语06-20
初中语文作文范文09-25
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反思05-31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09-29
初中语文作文15篇12-16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漫谈05-18
【推荐】初中语文作文九篇10-15
初中语文述职报告11-04
初中语文周记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