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塞下曲二首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塞下曲二首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塞下曲二首阅读答案1
其一
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
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
其二
边草萧条塞雁飞,征人南望泪沾衣。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都描写了塞下风光,“冰雪”“边草”“黄尘”等意象写出了边塞的萧条景象。
B. “冰满须”和“尘满面”都形象地展现了征战环境的'恶劣,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C. 第一首诗用“飞将军”的典故既交代了作战行动直接展现了诗人的“平生意气”。
D. 第二首诗见塞雁南飞引征人南望,大雁尚可南飞以衬征人南望不得南归,更显其悲。
15. 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
答
14. C C项,“直接展现”错,诗中用“飞将军”的典故侧面展现了诗人的“平生意气”。
15. ①同:两首诗都表现了戍边战士对家乡的思念。②异:第一首诗抒发了随将伐敌的豪情,而第二首诗表达了对久战不得归的抱怨。
塞下曲二首阅读答案2
塞下曲二首(其一)
马戴①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
夜救龙城急,朝焚虏帐空。
骨销金镞在,鬓改玉关中。
却想羲轩②世,无人尚战功。
[注]①马戴,晚唐时期著名诗人。②羲轩,伏羲氏和轩辕氏(黄帝)的并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抓住边塞景物特征,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渲染了凄切的气氛。
B.唐末战事频繁,军队晚上救援了危急的龙城,早晨敌人又来烧毁军营。
C.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一些战士阵亡,一些战士守边塞到老。
D.这首诗思想深刻,但没有盛唐时期边塞诗的豪放高亢,显得悲壮深沉。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1、B “军队晚上救援了危急的'龙城,早晨敌人又来烧毁军营”错误,对颔联的解读有误。颔联运用了互文手法,应理解为战争一场接一场,救援危急的龙城,又攻打敌军营垒。
2、尾联表达了诗人渴望人间太平、人们能过上没有战争的和平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前面三联描写了边塞的战争,尾联用“却“转折到没有战争的太平社会——伏羲氏和轩辕氏时代,那是一个没人崇尚战功的时代,是诗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诗人的愿望。
【塞下曲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海发光阅读答案 海发光的阅读答案04-02
《雨中》阅读答案12-12
长城阅读答案12-05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12-16
《穷人》阅读及答案10-29
春天阅读答案09-12
《芭蕉》阅读答案11-12
语文阅读答案12-01
苦雨阅读答案11-03
《活着》阅读答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