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爬爬爬教案

时间:2025-09-09 07:57: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毛毛虫爬爬爬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贴画小鸡的技能,体验贴画活动带来的快乐。

  2、能按照数量进行匹配,体验5以内的数序。

  3、体验孵鸡的艰难,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活动准备:

  一、美工区:圆片纸若干、箩筐、黑色蜡笔等

  二、数学区:夹子、动物卡片、果冻盒、彩色毛根、火车卡片等

  三、音乐区:录音机、《下蛋了∨带、“鸡窝”若干 。

  活动过程:

  1、出示粘贴好的`小鸡“这只小鸡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小鸡的贴画步骤。

  第一步:贴圆、画小尖嘴“鸡妈妈在孵蛋,过了很长一会儿,听到“督督督”的声音,是小鸡在啄蛋壳呢,不一会儿,啄出一个小洞来,露出什么呀?(小尖嘴)

  第二步:贴眼睛“小鸡睁开圆圆的眼睛,东瞧瞧,西望望”

  第三步:画小鸡的两只脚“可是小鸡站不起来呀?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助它,一、二、三、小鸡站起来;一、二、三、小鸡向前走。小鸡走进花园,开心得玩起来。”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箭头表示的意思。

  3、出示《小鸡吃毛毛虫》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4、教师介绍音乐区的游戏,提醒幼儿活动时要坚持。

  5、幼儿活动,教师加以适当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画、贴)来表现小鸡。

  6、活动评价。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硬卡纸上将瓶盖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拼贴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参加活动。

  3、萌发幼儿关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利用户外活动时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夏天的自然美景。

  2、教具:毛毛虫玩具(丝袜做);

  3、学具:各色硬卡纸人手一张;各色瓶盖若干;彩笔;双面胶。

  4、轻音乐:《月亮的脚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玩具毛毛虫,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谈话引导幼儿发现毛毛虫的特征:

  1、今天,有一个小不点迷路来到我们班里了,看看是谁?那它长的什么样?

  2、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瞧,它变成什么样儿了?

  教师将毛毛虫做成各种不同形态,引导幼儿发现其不同姿态。

  3、它的头也会变,它想干什么?

  教师使毛毛虫的头向上、向前、向后等,启发幼儿想象毛毛虫在向不同方向想要作不同的事情。

  4、播放音乐,请幼儿自由用动作模仿毛毛虫的不同姿态。

  (二)明确拼贴的任务和要求。

  1、教师提问:在做不同事情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幼儿依据以往经验说出用纸或光做。)

  2、教师出示拼贴材料,谈话:

  现在,有个仙女想领你们用瓶盖来变出不同可爱的毛毛虫,小朋友们愿意吗?

  3、请幼儿观察,知道瓶盖有小、不同颜色等特征后,尝试在硬卡纸上拼贴瓶盖毛毛虫。

  4、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讲自己的尝试经历。

  5、师幼商讨并总结拼贴的要领:

  先将瓶盖贴上双面胶,然后过来放在你想粘贴的`硬卡纸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粘贴时,要一个瓶盖紧挨着一个瓶盖,用一点的瓶盖作头部,并在头部用卡纸粘贴上眼睛、嘴巴,在头顶画上触角(也可以选择更小一点的瓶盖粘上去)。

  (三)在轻音乐中,幼儿自由拼贴,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

  (1)将瓶盖一个紧挨一个拼贴;

  (2)注意颜色的搭配;

  (3)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添画相应的简单背景。

  (4)不用的瓶盖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2、播放轻音乐,幼儿自由拼贴。

  (四)作品欣赏。

  1、幼儿互相欣赏,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可用情境性语言及时引导)

  2、毛毛虫变蝴蝶舞动。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3

  活动名称:

  《毛毛虫的美餐》

  活动目标:

  1.学会记忆故事中毛毛虫身体颜色的顺序。

  2.在学习有序记忆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记忆的速度。

  3.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教具:四色的“树叶”一套(红、黄、蓝、绿)、活动毛毛虫一只。学具:幼儿互动游戏画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出示《毛毛虫的美餐》教具,边讲故事边操作。

  “从前,有一只毛毛虫,肚子饿得咕咕叫,它一边走一边吃彩色的树叶。”

  出示红树叶“毛毛虫啊呜啊呜吃着红树叶,它的身体一下子变成了红色。”(将毛毛虫第一节身体换成红色)

  出示绿树叶“毛毛虫啊呜啊呜吃着绿树叶,它的身体一下子变成了绿色。”(将毛毛虫第二节身体换成绿色)

  出示黄树叶“毛毛虫啊呜啊呜吃着黄树叶,它的身体一下子变成了黄色。”(将毛毛虫第三节身体换成黄色)

  出示蓝树叶“毛毛虫啊呜啊呜吃着蓝树叶,它的身体一下子变成了蓝色。”(将毛毛虫第四节身体换蓝红色)

  “毛毛虫吃得可饱了,它看看自己,变成了一只彩色的毛毛虫,漂亮极了!”

  二、有序观察

  黑板上摆放树叶图片,提问:“毛毛虫吃了哪几种颜色的树叶?先吃了什么颜色的树叶?它身体的第一节(圆形)就变成了什么颜色?又先吃了什么颜色的树叶?它身体的第二节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先吃了什么颜色的.树叶?它身体的第三节变成了什么颜色?最后先吃了什么颜色的树叶?它身体的第四节变成了什么颜色?”

  三、有序记忆

  1.重新排列和记忆毛毛虫身体颜色的变化。

  打乱树叶和颜色排列顺序,引导幼儿玩交换树叶的游戏,重新讲述和记忆毛毛虫身体颜色的顺序。

  2.默记图片颜色顺序

  出示毛毛虫大卡片,请幼儿按顺序观察、指认颜色,然后遮挡大卡片,请幼儿在心里默记一遍,接着按记忆的顺序,摆放小毛毛虫图片,时期身体颜色顺序和老师大卡片出示的一致。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能够快乐的歌唱。

  2、用肢体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节奏图谱、毛毛虫、苹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是谁呢?(毛毛虫)。

  2、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3、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4、毛毛虫是怎么啃苹果的?

  二、出示节奏图谱,幼儿学习歌曲内容

  小苹果:○ ○ ○○○

  大苹果:○ ○ ○○○

  红苹果:○○○○ ○

  绿苹果:○○○○ ○

  1、请幼儿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节奏区分毛毛虫啃的是什么苹果。

  2、请幼儿用手模仿毛毛虫啃苹果时的声音节奏。

  三、游戏

  1.教师用肢体动作做出四种苹果的形象,请幼儿模仿。

  师:老师想变成苹果请毛毛虫吃,你们数123变,我就变成苹果。

  2、幼儿模仿苹果,教师模仿毛毛虫;教师模仿苹果,幼儿模仿毛毛虫。(教师引导幼儿苹果被啃的时候身体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四、结束活动

  1、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2、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毛毛虫啃苹果》,我觉得这个音乐可爱,音乐本身就体现着一定情感基调,活动的一开始就借助了情境的创设,在活动中,教师扮演了毛毛虫和苹果的角色,把幼儿带入特定的意境之中,让师幼情感得到互动,使幼儿在整个音乐活动中不但充分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欢乐,而且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导入部分不够直接,太繁琐。音乐游戏比重显得少了,导致活动主干不分明。下次应多注意,把握好重难点,适时调整。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了解毛毛的身体外形特征。

  2、尝试运用团圆,粘合,粘贴,绘画的方法制作毛毛虫,并进行眼睛,嘴巴,足的造型。

  3、感受毛毛虫的可爱,产生爱护小昆虫的愿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毛毛虫,有泥工制作的经验,会使用简单的工具

  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挂图“毛毛虫“

  (2)幼儿用材料:彩泥,泥工板,彩纸,剪刀,彩色水笔,固体胶棒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玩毛毛虫的手指的游戏,引发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2、集体讨论得出毛毛虫由头和身体两部分组成,身体是一节一节的。

  二、 探索发现

  1、教师出示挂图“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指导要点:从颜色,身体特点(身体一节一节的,细节部位的形态(如有多对足。体表有细毛,眼睛嘴巴很小)几个方面来引导幼儿。

  指导语:真正的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书中毛毛虫手工的样子,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指导语;它和真正的毛毛虫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说得很好,图片中的毛毛虫是用彩泥捏出来的。一个个的圆球连起来是毛毛虫的身体:眼睛和嘴巴可以用团小圆,粘合的方法,也可使用工具在头部戳小洞捏成黑色的小圆,代表眼睛。

  三、创作表现

  1、教师指导幼儿毛毛虫的制作方法,运用三种不同的形式制作出不同的可爱毛毛虫。

  指导要点:方法一:引导幼儿观察团圆,粘合的.方法和色彩的搭配。方法二:用画笔幼儿绘制自己眼中的毛毛虫世界。方法三:运用不同造型的彩色纸粘贴出毛毛虫造型。

  2.鼓励幼儿胆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对毛毛虫进行细节刻画

  指导用语:你的毛毛虫宝宝是完整的吗》?有眼睛(嘴巴,小脚)吗?你想给它做个什么养的眼睛,鼻子,嘴巴,小脚呢?

  四、 欣赏评议

  1、不知展区“毛毛虫王国”,幼儿共同参观

  2、引导幼儿互评

  指导要点:要团圆,黏合的技巧掌握,细节的刻画,颜色的表现方面进行评价。

  五、 结束活动

  教师幼儿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6

  活动目标:

  1.巩固5以内数量对应关系及数列关系。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

  3.教育幼儿不可过量饮食。

  活动准备:

  1.绘本《好饿的毛毛虫》PPT。

  2.1-5的数字卡及水果卡一套。

  3.幼儿每人一份1-5的水果卡,一个贴有排序标记的垫板。

  活动过程: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你们喜欢和它做朋友吗?你们知道毛毛虫是从哪来的吗?我们来看一看。

  1.演示PPT,教师讲述。

  提问:猜猜蛋里住着谁呢?我们来看看谁会从蛋里出来?

  2.演示PPT,教师讲述。

  提问:又小又饿的毛毛虫长的什么样?它是怎么走路的?你来学一学,看谁最象毛毛虫。

  师:毛毛虫好饿啊,它要去找一些东西吃。

  3.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水果,猜吃了一个什么水果?演示PPT。

  提问:吃了一个什么水果?用数字几来表示?吃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可是毛毛虫的肚子还是好饿。现在让我们象毛毛虫一样继续出去找东西吃吧。

  4.星期二,毛毛虫吃了几个水果,我们一起蒙上眼睛听一听,几声?用数字几来表示?吃了二个什么水果?演示PPT。

  提问:吃了两个什么水果?

  可是毛毛虫的肚子还是好饿。现在让我们象毛毛虫一样继续出去找东西吃吧。

  5.星期三,毛毛虫会吃几个水果呢?请你用声音告诉我。吃了三个什么水果?演示PPT,教师讲述,出示相应数量的水果卡。

  可是毛毛虫的肚子还是好饿。

  6.星期四毛毛虫会吃几个水果?星期五毛毛虫会吃几个水果?分别吃的是什么水果呢?每个人面前都有几张水果卡片,请你数一数,告诉我答案。说说为什么?演示PPT,7.毛毛虫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了好多的食物,你能把它们按照顺序排队吗?请你试一试。

  教师点评,小朋友是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现在我想把5个桔子排在第一个,你能按着顺序帮它们排队吗?请你试一试。

  8.毛毛虫的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六吃了什么?演示PPT。提问:一共吃了几样食物?请个别幼儿上来数一数。

  建议小朋友按照顺序数一数,大家小手一边指,嘴巴一边数。

  9.毛毛虫一下子吃了这么多的东西,会怎么样?教育幼儿一次不可食入过多的食物。

  10.演示PPT,教师讲述。

  提问:你舒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学一学。

  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了,长成什么样了?有多大多胖?还能不能走路?

  11.演示PPT,教师讲述。

  提问:猜最后毛毛虫变成了什么?

  你们看,蝴蝶正在花丛中跳舞呢,让我们也变成一只蝴蝶跳舞吧。

【毛毛虫爬爬爬教案】相关文章:

爬爬乐教案09-24

小班体育蚂蚁爬爬教案09-21

教案《小蜗牛爬呀爬》11-26

爬天都峰教案12-05

小手爬教案10-05

谁会爬教案12-29

《爬》大班教案12-27

《爬天都峰》教案11-16

爬天都峰教案10-22

小手“爬”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