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分析作品,理解其aba的结构(a段欢快、b段抒情),激发幼儿以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2、 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
3、 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讨论配器方案并尝试乐器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唱歌曲《郊游》。
2、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等
3、节奏谱表、小乐器图示。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郊游》,进一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情绪。
提问: (1)这首歌曲有几段?
(2)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 (第一段和 第三段的音乐是一样的,这首歌曲的结构是aba的.结构)。
(3)a段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高兴的、欢快的)。
(4)b段音乐听起来这么样?(非常优美、速度比较慢。)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aba的结构。
提问: (1)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高兴、欢快?
(2)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b段音乐的优美、舒缓?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个别展示、集体模仿。)
3、出示节奏谱表,讨论配器方案,练习演奏。
(1)复习认识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的图示及演奏方法。
(2)用什么乐器表现a段音乐的高兴、欢快?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b段音乐的优美、舒缓? (将幼儿讨论的结果,用图示在节奏谱上表现出来。可以有几种配器结果。)
(3)、看图谱,分组用手的动作练习。(图上的小圆点,表示响板的声音;图上的小花花表示全部乐器;一个铃鼓,三个折线,表示拍一下铃鼓,摇三下。)
(4)拿乐器,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
(5)指导个别幼儿当指挥,其余幼儿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萌发孩子积极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纸杯功用。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重点:目标1所诉既重点。
难点:目标2所诉既难点。
活动准备:
1、三个大水盆装满水,纸、笔若干。每组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上水。
2、幼儿每人事先折好一个小船。
活动过程:
(一)玩纸船。“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们想玩吗?想想你要怎么玩。”幼儿讨论后自由选择地方玩。提问:A你是怎么玩纸船的?B你的纸船怎么了?C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蜡不喝水,蜡涂在纸上就好像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纸的
(二)折纸杯。教师出示一个纸折的杯子,让幼儿观察。提问:A你觉得这个纸杯能装水吗?B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杯不漏水。幼儿自由讨论后进行操作。小结:蜡涂的厚薄均匀与否会影响效果,涂的厚均匀的不会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三)发现纸杯的秘密。教师出示另一种一次性纸杯,让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不同,然后揭晓纸杯的.秘密。
(四)延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或者说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师请小朋友观察与亲手触摸发现了纸船不湿的秘密,这时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契机,请拿着蜡船的小朋友把船举起来,让周围的小朋友也看一看,摸一摸让他们能够发现不同,这样后面孩子关注实验的热情更高,活动的气氛更好。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观察自然变化的能力,热爱大自然。
2.能围绕主题中的词语学习使用语言。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认真倾听同伴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师:选择典型的景物拍成照片,制作字卡春天、的、美丽、植树、播种、桃花、燕子、小草、柳树、放风筝,轻音乐磁带、录音机、双面胶带,活动室的环境布置预留一个板块。
2.家长:带幼儿去野外郊游,观察春天的景象并拍照,或搜集春天的图片;带幼儿植树,点种。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弹琴,幼儿唱歌:“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2.主体部分
(1)组织幼儿谈论各自观察、搜集到的图片。教师可将拍的照片分给没有资料的幼儿。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哦,春天来了,那么小朋友们觉得天气变得怎么样了(变暖和了,很舒服)?你们出去玩了吗?都看到了什么,拍到了什么?
(2)依次出示字卡,引导幼儿用字卡上的词说话,然后将字卡与相应的图片粘贴在预留的板块处。
师:刚才小朋友们讲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也带来了很多漂亮的照片,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们(出示字卡)?喏,就是这些可爱的字宝宝。听!字宝宝们在说话呢,他们说你们给他们拍了照,他们来找他们的照片来了。那么咱们先看看有哪些字宝宝,再来帮他们找照片好不好?
①出示字卡“小草”
师:咱们先认识一下这个字宝宝,它叫什么?找找谁有小草的照片?你是在哪儿拍的.这张照片?那的小草是什么样的,给大家说说好吗?还有谁有小草的照片?也来说说。咱们把小草和它的照片贴在一起。
②出示字卡“植树”
师:再来认识一个字宝宝“植树”,谁知道植树是怎么回事?怎么样植树呢?植树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再把植树字宝宝和它的照片贴在一起。
③出示字卡“播种”
师:看这个字宝宝小朋友认不认识,谁有“播种”的照片?那这是谁在播种?农民伯伯为什么要播种?如果不播种会怎么样?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热爱劳动,爱惜粮食)?
④依次出示字卡“柳树”“桃花”“燕子”“放风筝”,组织幼儿谈论,并粘贴。
⑤师:咱们的字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照片,你们看他们像不像一个大家庭呀!咱们给这个家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引导幼儿说出“美丽的春天”,出示字卡“美丽的春天”并粘贴)!
3.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语言描述春天。
师:字宝宝把咱们的活动室打扮得真漂亮呀!他们把春天带给了我们是不是?咱们怎么感谢他们呢?老师有个建议,咱们给他们跳个春天的舞好不好(放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蹲下,埋头,你们就像是一粒粒种子睡在温暖的土壤里。呀!温暖的春风吹来了,种子钻呀钻出了地面,张开了眼睛,伸直了腰身,高兴地招着手。呀!春天多么美丽!小草长出了绿叶;桃花露出了笑脸;柳树随着微风欢快地跳着舞;可爱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妈妈飞呀飞(教师带领幼儿学小燕子飞到活动室外)……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内容:学习句型“This is a…”,复习旧单词
活动目标:
1、 借助玩具、卡片等多种直观教具,复习单词和对话,帮助幼儿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和理解词义。
2、 利用实物图片和创设情景等多种手段,掌握句型“This is a…”进行问答,并能正确用于日常交往。
3、 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 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大胆说英语的习惯。
活动准备:各种实物卡片若干,小舞台一个,小木偶一个,各种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用交往语和老师问候,鼓励幼儿大胆说,声音洪亮,向老师介绍自己。
二、 学习新句型“This is a…”
1、 逐个出示实物教具,同时引导幼儿说出实物的英语单词。
2、 幼儿说出英语单词的同时,教师呈现新举行“This is a…”,不做重复,也不解释词义,给幼儿一个初步的.句型印象。
3、 将呈现的实物放于桌面,教师用“This is a…”句型将桌上的实物逐一套用,让幼儿跟读。
4、教师引导,启发幼儿说出这句话的意义。
三、 唱歌“Whis ’s this?”,巩固所学句型“This is a…”。
形式:分两组以问答的形式
问:Tell me ,tell me, Whis ’s this?
答:I know ,I know ,This is a peach.
四、 游戏:《猜猜看》
形式:1、教师以木偶人“Tony”的身份出现,逐一拿出礼物。
2、拿出礼物的同时请幼儿猜,用“This is a…”猜出教师手中的礼物。
3、猜对的幼儿教师将礼物送给他,鼓励其他幼儿猜的兴趣。
五、 幼儿相互介绍卡片上的礼物,用“This is a…”的句型向同伴介绍。
六、 请幼儿把卡片拿到其他老师处向老师介绍手中卡片上的礼物。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点数格子的方式进行数量化的三项长短比较。
2、学习使用工具测量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长短不等的蓝色、绿色、黄色的毛巾各一条;
2、测量毛巾用的正方形图卡若干;
3、记录笔;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用目测法和重叠法比较毛巾的长短。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几条毛巾?你们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的形状相同都是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大小不同、长短不同)
师: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长短不同的?我把毛巾折叠起来,或者卷起来你有办法比较谁长谁短吗?(不行,必须要把毛巾放平了,不折不卷才能比较。)请幼儿说一说比较长短的方法。
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说把三条毛巾放整齐,一看就知道了;有的'小朋友说把一条毛巾放在另一条毛巾的上面,把其中的一个角对齐,这样就能比较谁长谁短了。
二、学习正确的测量的方法,并记录。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了蓝色的毛巾最长,绿色的毛巾第二长,黄色的毛巾最短。
三种颜色的毛巾到底有多长?我们能用一个数字表示吗?用数字几?为什么?
师:你们还记得我们用图卡的方法来比较绒毛玩具的高矮吗?我们也用图卡的方法来测量一下每条毛巾有几个图卡长吧!毛巾有几个图卡长,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记录这条毛巾的长度。
教师示范测量蓝色毛巾的长度。边测量边讲解测量的要点:先把毛巾放平整。然后拿一个图卡放在长方形毛巾一条长边的下面,图卡的一条边贴着毛巾的长边,图卡的另一条边与毛巾的短边对齐,再把图卡一个一个地往后排,直到图卡和毛巾一样长。图卡排得要整齐,后面的图卡不能压到前面的图卡,也不能和前面的图卡有缝隙。最后再来数一数图卡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请两位幼儿进行绿色毛巾和黄色毛巾的测量,其它幼儿仔细观察他们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
三、打开幼儿用书,完成操作练习。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枯树不会发芽,惹人讨厌;绽放嫩芽、叶子的绿树,生机勃勃,人人喜爱。故事运用树木的这一现象以及人们对树的心理感受,揭示了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拥有积极情感的重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情境,知道树枝发芽才会成为一棵让人喜爱的绿树。
2、感受故事中的社会性意蕴,知道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活动准备:
对比性图片2张;故事插图一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对比讲述。
出示两幅对比性图片,提问:
1、师:你们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呀?
2、师:那你喜欢哪棵树呢?为什么?
3、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不高兴发芽的树》,想一想这棵小树为什么不高兴发芽?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提问:
1、师:去年,小鸟为什么在树上垒窝呢?(因为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安家 )
2、师:老奶奶为什么在树阴下卖冰棍?( 树阴凉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买冰棍)
3、师:那风筝的线为什么会缠在树上? (因为风筝喜欢绿树,所以飞过绿树的上面)(引导幼儿认识绿树的可爱。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按家;树阴下凉快,老奶奶在树阴下卖冰棍。)
4、师:这棵树啊不高兴发芽,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会发生什么事。
(二)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
1、师:小树不高兴发芽的时候,小鸟住到什么地方去了?
2、师:老奶奶还会到树下去卖冰棍吗?
3、师:风筝还喜欢住在这儿吗?
4、师:小树不发芽,不长叶了,大家都不喜欢它,所以都不来了。
5、师:这棵小树还是不高兴发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啊?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三)讲述故事第三部分,提问:
1、师: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挖掉不高兴发芽的树呢? (因为不高兴发芽的树不发芽,环卫工人以为它已经枯死了,所以要挖掉它。)
2、师:不高兴发芽的树听了环卫工人的话怎么样了呢? (它吓傻了,急得浑身发热)
3、师:这可怎么办呢?你能帮小树想想办法吗?(幼儿自由想象,帮小树想办法)
4、师: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办法,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树自己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呢?
(四)讲述故事第四部分,提问:
1、师:不高兴发芽的`树最后发芽了吗?
2、师:环卫工人为什么搔搔头皮就走了呀? (因为他找不到不发芽的树,以为自己昨天看错了)
三、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
1、师:小树不发芽能不能长出叶子啊?(不能)
2、师:人们为什么不喜欢不发芽的树呢?为什么喜欢发芽的树呢?(树不发芽,就没有叶子,没有树阴,大家就不喜欢,我们都喜欢发芽的树,是不是啊?)
3、师: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听这个故事
四、欣赏故事录音一遍。
1、师:如果你是小树,你愿意做发芽的树还是做不发芽的树呢?
2、教师小结:小树每年春天都会发芽,慢慢地长出树叶,夏天来到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在大树下乘凉了。这个不喜欢发芽的树在听到环卫工人的话之后,感觉到很害怕,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发芽了。发芽了,就会长叶子了,他就又变成了一棵有用的树。所以,我们都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情。
3、师:那我们小朋友能做帮别人做些什么事啊?(睡觉的时候互相脱衣服)五、经验迁移,知道要做个有用的人。
设计意图:
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事?
通过比较,产生对发芽小树的喜爱。
在分段讲述故事中,体会到小树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完整欣赏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懂得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在经验迁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真正改变了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而老师则是很好地成为了幼儿学习中的组织者,支持者,及其引导者。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唱唱、看看、说说、玩玩中体验朋友多的乐趣,并乐意、大胆地和别人交朋友。
2、正确认识自己与朋友交往中和言行,知道怎样做才对,学习一些交往技能。
3、初步学会关心帮助同伴,增进爱同伴的情感。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过程:
1、韵律活动: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到位置上。
2、组织幼儿看电视讨论怎么样交朋友。
出示视频实录三段:
(1) 一个小朋友玩玩具时和好朋友争抢玩具。
(2) 喝水时,一个小朋友在推挤其他小朋友,抢着先喝。
(3) 小朋友有了困难他也不去帮忙。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问:为什么他找不到好朋友?怎么样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幼儿讨论)
3、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们做你的好朋友?
4、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交朋友的乐趣。
师:交了这么多的朋友,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5、师小结:朋友多了就会觉得觉得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礼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谦让,有的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6、发散幼儿思维:那么除了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
7、听着音乐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并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亲一亲的动作,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8、师:现在和你的朋友一起去外面找找看,还有什么也是你们的好朋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02-05
(经典)中班教案11-18
[经典]中班教案05-13
中班教案(精选)02-27
【经典】中班教案08-10
中班的教案07-18
中班教案(精选)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精选]08-22
中班的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