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绝句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绝句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绝句教案 篇1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板书课题及古诗,学生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学生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现自己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齐读后两行诗句.
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己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学生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生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及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学生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
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
(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谁把课前搜集到的作者所处年代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给大家念一念?
(学生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及写作背景。)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电影资料。
(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此时,作者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学生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
(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仅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
(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
(8)在次读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及他写的诗句。
绝句教案 篇2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绝句教学设计。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绝句教学设计》。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起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
绝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
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
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
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联系内容
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图文结合
图文结合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理解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了解诗人
“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理解诗题
“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
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绝句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白鹭、西岭、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写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自学。
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这首诗,要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和插图,理解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查阅字典待工具书或请教别人。
三、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提出学习内容:
1.将刚才自学的情况在小组内汇报。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并结合这些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四、汇报学习情况。
1.汇报朗读和生字掌握情况。
(1)指名朗读,看看是否能读得正确、流利。
(2)“鹭、含、岭”这三个字的读音和字形好记吗?
(3)集体朗读。
2.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的大意。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4)你能说说三、四两行诗句的意思吗?
(5)这两行诗句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
(6)大家再认真读读古诗,想一想,诗人在描写这些景物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3.你认为诗人杜甫在写这首诗时,心情怎样?从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1)学生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
(3)指导背诵。
五、感受诗的对仗工整。
1.这首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是数量对数量,“黄鹂”对“白鹭”是鸟对鸟名。诗人将它们对得多么工整啊!这首诗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对子,你能试着将它们找出来吗?
2.注意这些地方,再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六、总结。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画面有声有色,充满生机,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
第二课时
一、汇报课后自学的古诗《绝句》。
二、导入新课。
三、介绍诗人。
四、解题。
五、指导自学。
提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这首诗,要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这首诗。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六、小组合作学习
提出学习要求:
1.将刚才自学的情况在小组内汇报。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并结合这些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七、汇报自学情况。
1.汇报朗读和自学生字的情况。书写生字。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讲了行船之快。指导朗读。
八、体会诗人心情。
1.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
2.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
3.试想: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怎么欣喜呢?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背诵。
九、总结。
这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把行船写得惊心动魄,表达了诗人重新获得自由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十、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早 发 白 帝 城
黄鹂 千 一 闻猿声啼 山河壮美
白鹭 ↓ → ←
绝句 → 千秋雪 ← 生机勃勃 里 日 见万重山 心情愉快
(热 爱) 万里船
【绝句教案】相关文章:
《绝句》教案06-19
绝句的教案09-12
绝句的优秀教案11-11
《绝句》教案优秀03-26
语文教案《绝句》08-25
绝句教案8篇10-02
【精华】绝句教案四篇02-23
绝句教案合集十篇09-20
绝句教案集锦7篇09-04
绝句教案锦集7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