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04-10 08:21:1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中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大量的心血和爱,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宝宝,每一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妈妈,自然界里,动物妈妈又是怎样爱护动物宝宝的呢?就是因为有了妈妈和宝宝那千丝万缕的亲情而富有浓厚的魅力。本次活动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明白爱有很多表现方式:保护幼小的动物宝宝、教动物宝宝捕食、教动物宝宝适应自然环境,独立生活,从中发现关爱、友爱、的美好,让幼儿懂得对人、对事、对物充满感激,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本活动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角度出发,生成了将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动物妈妈的》。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并能大敢表演儿歌。

  2、了解袋鼠、老虎、青蛙着三种动物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3、体会爸爸妈妈的爱,感受爱的温馨。

  4、学习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2、袋鼠、老虎、青蛙头饰各4—5个。

  3、幼儿用书第三册,第20~21页。

  活动建议:

  一、谈话导入主题讨论。

  请小朋友说一说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幼儿讨论)

  我们的妈妈这么爱我们,小动物的妈妈爱自己的宝宝吗?

  那有谁知道其它小动物妈妈是怎样爱自己宝宝的?

  二、出示部分图片,了解动物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出示PPT1,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三、出示PPT2,学习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并提问:袋鼠、老虎、青蛙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

  2、幼儿看幼儿用书朗诵诗歌

  3、请幼儿自选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活动过程:

  一、 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导入。

  师幼交流:从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什么?

  过渡:我们的小朋友都有妈妈的疼爱,很幸福,你们知道小动物妈妈爱不爱它的宝宝呢?

  二、了解袋鼠、老虎、青蛙三种动物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1.了解袋鼠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出示图片引出袋鼠,引导幼儿说一说袋鼠妈妈怎么爱自己宝宝的。让孩子们学学袋鼠妈妈是怎么跳的儿童网

  观看课件,了解袋鼠妈妈爱的方式。网站

  小结:袋鼠妈妈细照顾着宝宝,虽然很辛苦,但它

  2.了解老虎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出示声音、图片,引出老虎。并让幼儿学学老虎的叫声

  观看课件,了解老虎妈妈爱的方式。

  小结:老虎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也会严格要求宝宝练习本领。将来好在森林里生存下去

  3.了解青蛙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a出示声音、图片,引出青蛙。学学青蛙跳青蛙叫

  b观看课件,了解青蛙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c引导幼儿交流说说青蛙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

  小结:青蛙妈妈把宝宝生在安全的地方才会放心离开,在远远的地方看护着宝宝,让宝宝独立成长。

  4.请幼儿自选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总结:动物妈妈用这么多的方式爱着宝宝,我们的妈妈爱我们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体会妈妈不同方式的爱,并懂得回报。学着表达爱。

  三、巩固儿歌,活动自然结束。

  附:《爱》

  袋鼠爱它宝乖乖,怎么爱,胸前长个大口袋,整天抱着不离怀。

  老虎爱它宝乖乖,怎么爱,用嘴叼着摔一摔,越摔它长得越快。

  青蛙爱它宝乖乖,怎么爱,生下扔掉不理睬,让它自己去成长。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幼儿用书第三册,请幼儿看一看大象、袋鼠、熊猫等了解其他动物妈妈是怎么爱宝宝的,尝试和爸爸妈妈一起仿编儿歌并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幼儿在课上能很积极的说出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知道妈妈是这个世界最爱自己的人。在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知道了动物妈妈也很爱很爱它的宝宝,并知道了动物妈妈是用不同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宝宝。缺少动态课件,在这节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并结合动作,突破了学习诗歌的静态教学,充分体现了游戏教学的特性。有些动物妈妈爱宝宝的方式小朋友充满好奇。本活动中幼儿最喜欢带头饰进行表演儿歌,能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儿歌。

  第一环节,在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我利用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然后让幼儿感受到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个人认为,虽介入了现实教育,但时间并不充许,虽然时间有点长,但只是一点而过)从观看<小猫>的视频中,幼儿能感受到动物妈妈也是爱自己宝宝的,只不过爱的方式和我们人类不同而已。(从这段录像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猫妈妈爱猫宝宝,还有用嘴巴叨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

  第二环节,利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进行导入,然后引导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孩子们的热情很高,都争先恐后的讲述自己和妈妈的故事。接着,观看图片(动物妈妈爱宝宝的图片)。

  第三环节,我出示了很多动物妈妈孩子在一起的图片,讲解时有意识的讲的详细了一些。

  第四环节,巩固儿歌和游戏相结合,并配合头饰,增加幼儿的趣味学习。这一活动中,幼儿活动兴趣高,能大胆地背诵诗歌,而且也能以动物表现动物特征,活动气氛较好。(因时间关系,感觉稍仓促了一些)

  在活动结束时,我结合《动物世界》的音乐,请幼儿据自己头饰表演相应的动物离开。 公开课的进行,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组织与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孩子更加开心的学习了知识。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安静地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3、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体验设计水果屋的乐趣。

  活动重点:

  幼儿能注意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幼儿会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PPT。

  2、未涂色的各种水果图片;3、蜡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观看"果园",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问:"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以"这是谁的果园?(熊猫妈妈的.)"引出故事。

  (二)边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

  1、教师讲故事:从开头讲至"…… 怎么办呢?"2、提问:"谁来帮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想办法"?

  引导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水果屋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墙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门(窗)?"启发幼儿讲述。

  4、教师继续讲故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盖了间水果屋,还做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什么?他们是怎样盖的水果屋?"引导幼儿完整学说"用××做屋顶,用××做墙,用××做门,用××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四)幼儿分组设计水果屋并大胆讲述。

  1、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根据水果特点涂色。(播放故事录音)2、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粘贴相应的水果贴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红红的苹果、碧绿的西瓜、黄黄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极了,熊猫妈妈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一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早早的来到果园里采摘水果。它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一车又一车。熊猫宝宝在前面用劲地拉,熊猫妈妈在后面使劲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们高兴的把一车车的水果运回了家。熊猫妈妈看到有这么多的水果,高兴得说:"今年可有水果吃了。"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满满的,连院子里堆得也到处都是。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都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小熊猫着急地说:"妈妈,我们没地方坐、没地方站,也没地方睡觉,这可怎么办呢?"熊猫妈妈想了想,大声说:"有了,有了,我们用水果盖间屋子吧。"第二天一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就忙开了。

  他们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用碧绿的西瓜做墙、用黄黄的梨做门、用粉红的桃子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熊猫妈妈还把许多水果分给了邻居们,熊猫宝宝又请来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来做客,他们围着香甜的水果屋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故事《皮鞋车》简短易懂,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本次活动将故事分为三个部分,配以生动形象的课件,从悬念开始,层层设计问题,由局部到完整逐步推进,将作品内容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机联结,互为一体,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充分表达。乐于助人等社会性教育同时得以渗透。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达,难点是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小老鼠将旧皮鞋做成皮鞋车、帮助小伙伴的.故事内容。

  2、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续编故事,提高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皮鞋车”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由局部到整体逐一出示“旧皮鞋”,破解悬念。

  “草地上有一样东西,猜猜可能是什么?”

  二、提出问题,激发思维。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鞋子?”

  “这只旧皮鞋怎么会在这里?”

  三、演示课件,边讲边问,分段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续编。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小老鼠准备用这只旧皮鞋做什么?”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理解并表达小老鼠将旧皮鞋做成皮鞋车的过程。

  “小老鼠用这只旧皮鞋到底做成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3、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小老鼠有了一辆漂亮的皮鞋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小朋友接着往下讲故事,要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

  4、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故事里的小老鼠开着皮鞋车做了什么呢?”

  四、播放配音课件,引导幼儿完整倾听故事,提升经验。

  “小兔、小松鼠为什么没有漂亮的皮鞋车呢?”

  “你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如果你有一辆皮鞋车你会做什么?”

  五、在欢快的“皮鞋车”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1、初步感知春天的变化,了解春天的特征。

  2、激发幼儿寻找春天的兴趣。准备:选择观察地。环节:

  一、 组织幼儿野外寻找:

  1、 引导幼儿寻找泥地里的小草、小花,书上的枝条有何变化。

  2、 试一试外面的水池的水温怎么用了呢?

  3、 太阳晒在身上怎样?

  二、回园说说春天景色

  1、 你找到春天了吗?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

  2、 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说说春天的景色。

  3、 你在哪里找到的'春天。

  4、 :春天很美丽,到处都有美丽的春天。

  三、组织幼儿欣赏诗歌

  1、 那些小动物会冬眠?春天来了这些小动物会怎么样呢?

  2、 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春天到了,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小草钻出地面,河里的冰融化了,美丽的花儿开了。

  3、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小草长大了,冬眠的动物苏醒了。

  反馈: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看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美丽春天。我们走出教室,去感受春风的抚拂,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菜地上,花丛里,小树旁,我们在植物里寻找春天;红红的花、绿绿的草,枝头的嫩芽、飞舞的蝴蝶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春风,到处充满春天特有的景象。幼儿置身在春天的自然景物之中,真切地感知春天来了。

中班教案 篇5

  体育游戏:小猴学样

  一、 游戏目标:

  1、 初步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宽的平行线。

  2、 引导幼儿利用自制器械,探索其不同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听音乐和口令行动的习惯以及合作、竞争精神。

  二、 游戏重点:学习跨跳。

  三、 游戏准备:

  1、 可乐瓶88只,绳44条。

  2、 录音机、录音带。

  四、 游戏过程:

  1、 开始部分:

  "小猴学样",幼儿用绳做尾,扮小猴学样的动作,并进行队列练习:小猴(一路纵队)--鱼游(早操队形)--孔雀(六行变三行,再变回六行)--小鸭(变双圈)--兔跳(变四小圆圈,再变六行)。

  2、 基本部分:

  (1) 导入活动,幼儿拿绳、瓶,思考其不同玩法。

  (2) 幼儿自由地玩绳。

  指导:观察幼儿封锁绳、玩瓶的花样。

  (3) 老师简单小结,并请创编花样好的幼儿示范。

  (4) "过小河"。

  A. 排成两纵队学习跨跳,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

  指导:面对平行线,原地站立,起跳时后腿用力蹬地跳起,摆动前腿向前。

  C. 幼儿听鼓声反复练习跳过平行线(利用绳瓶摆平行线)。

  (5) 游戏:小猴学样

  A. 排成六路纵队,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示范玩法:起跑--过小河--过小河--过小河--跑--纵跳触物--从右往回跑。

  C. 各队幼儿进行练习。

  规则指导:用中速助跑,连续跨跳三条平行线。

  D. 竞赛式练习。

  3、 结束部分:

  舞蹈:小猴子和小桃树。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10-18

【经典】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精选)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19

(经典)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经典)11-06

中班教案(经典)12-22

[经典]中班教案05-13

中班教案11-04

(精选)中班教案02-05